第1068章 太平無事的十九年

萬曆十九年在川黔楚三省等各族雜居的地方發生了各種事情,有大戰,有小衝突,也有各種立場的轉充很多將一府一州一縣之地當做自家地盤,絕不容許大明朝廷染指的土司酋長們交出了自己的地盤,願意帶着官身在大明做個富家翁。

實際上,禁軍對幾個大土司的追剿僅僅在四川境內進行,最遠也就走到了湖廣和四川交界處而已,然後就開始整頓回返,不過真正能夠聚集大兵的這幾個人都被徹底打垮,再也沒有起事的可能。

各處的土司豪酋們也有僥倖的念頭,心想你大軍對付大個兒的,我們老老實實做土皇上,想必官府也不會妄興刀兵,他們也懶得關注到這邊。

官府的確沒心思理會這些小魚小蝦,但當地的漢人地主和豪強們卻不能容忍他們繼續存在,川黔楚三省各族雜居的地方本身就是地少,儘管各族村寨所佔據的土地也是貧瘠,可多一分是一分,多一個奴僕是一個奴僕,大家誰也不嫌多,各處剿除亂民賊匪的風頭都是興盛,官兵前往,“義民”。紛紛景從。

在這三省這段時間算是不安寧,不過放在天下這個範疇之內,沒有人以爲這是多大的事情,在朝廷的邸報中只是輕描淡寫的提到,四川民亂平定。

不在西南那邊呆過,文官士子們也不會以爲這是什麼了不得的功勞,在大明的領土上剿滅幾個山寨寨主而已,剿匪罷了,算什麼”他們對這次事情的態度甚至都說不上輕視,用忽視還差不多。

但四川、湖廣和貴州的本地士子以及在本地做官多年的文官們卻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很多人在筆記中和給上司的呈文中都激動萬分的表並“……,自此大明西南太平萬世……。。“豪酋跋扈餘在夢境常自驚而起,西南必有大難……,心有所感卻不敢對人言……今日無憂。酣醉三日……。。

楊家、奢家、安家這樣的勢力盤踊一方,朝廷強勢的時候還好說,現在官府對豪強越來越弱勢,可以動用的力量越來越少,這些實際上的割據豪酋必然會有野心。不需要什麼明眼人就能夠預測和判斷,將來必然生亂,每個人都是憂心忡忡,有的人甚至舉家去江南避禍。

禁軍的出現讓他們意識到了朝廷的權威依舊強大,掃平了各個野心勃勃的宣慰使之後,西南又是一片太平景象。

那些從前就傾向於大明的土司酋長們這次得到了優待,比如說石柱縣的馬家等等。

川黔楚三省總督這個位置不是常設的,平定了西南變亂之後,李化龍必然要孌卸官職,等待任命。

不過這一次平定西南功勳甚大,要知道是李化龍上疏提請禁軍入川平亂,然後在禁軍入川之後他沒有像大明其他地方文臣一樣,冷淡或者作梗,而是盡力督促上下配合,結果取得了這樣大的戰果,他這個功勞也是衆人公認。

雖然這位置即將交卸,可京師裡已經相熟的人來了私信,說李化龍這次兵部尚書的位置沒跑了,而且眼下這個局面,入閣也不是沒有可能。

從遼東巡撫、南京工部侍郎,總督川矜楚三省軍事,然後入京爲兵部尚書併入閣,這可是標準的官場跳躍。

……

這一戰對於禁軍來說,雖說有了歷次征戰中最大的損失,可鍛鍊也是難得的,因爲以往火器都在戰鬥中發揮了最大的功效,這一次,在川黔楚的潮溼多雨氣候中,很多時候火器沒有辦法發揮。

禁軍的兵卒大多參與到了白刃戰之中,相對於遠遠的開火射擊,這樣的直面血肉的冷兵器交鋒,更能淬鍊精兵。

至於在山地作戰中積累的經驗更是難得,孫鑫和下面的將官紛紛總結得失,整理成冊子送到了京師和松江,這個禁軍各處都要學習的。

自從禁軍各團入各邊鎮之後,大批的兵丁轉換爲了農奴,可也有家丁標兵這樣的能戰精銳,以禁軍的財力供養他們自然問題不大,可麻煩的是如何能將這些人真正消化下來,變爲禁軍自己的力窶。

各處各有法門,厲韜就是雷厲風行,不從者或者遣散或者消滅,別。鑫這次倒是沒有用什麼手段,雙方在一起作戰,彼此配合,自然就有了同仇敵愾的心思,算是自然而然的消化在當中了。

川黔楚的豪商們得的好處自然不必說,按照松江府的時鼻話講,這叫擴張了市場,取得了渠道。原來要被土司豪酋們過一道手,現在自己可以直接在那裡開設分號,進行分銷買賣,這個實在是帶來太過豐厚的利潤了。

三江系統可以給他們帶來什麼,他們都是看到得到,對於三江系統在川矜楚的存在,他們也是大力的支持。

對於西南的豪商而言,最關鍵的不是上面這些,而是從三江系統的做事方法中體會到了一些東西,原本對他們來說,做生意就是找關係,比價錢,談交情,從未想到還有三江系統這樣的方式。

這個方式,並不是說三江系統那些新式的經營理念,而是說你不買我的東西,那我打服了你,逼着你買,這塊地盤不是我的市場,那我打下來之後,就是我的市場了,四川向西,也和許多蒙藏部落有生意往來,是不是也可以用這個策略呢?

他三江系統那麼多私兵,咱們有錢咱們也不缺人,爲什麼不能照樣去做做,那些蒙藏的豪酋手裡金銀牲畜都是不少……,………

內閣大學士許國致仕,這個消息算不上什麼大事,這位大學士的年紀不小”也到了告老還鄉的時候。

按照大明的慣例,萬曆皇帝會封賞一番,然後準了,這位大學士的繼任者是誰,纔是大家最感興趣的,不過現在這個似乎也沒什麼懸念,李化龍這個原本在大家視野之外的得了這個彩頭。

大明中樞的焦點在內閣首輔申時行身上,都說申時行寧靜淡泊,在任上也不怎麼惹事鬧事,恭順的很,到了萬曆十九年,宮裡已經放出風來,說申時行已經做的太久,年紀也大了,該回去養老。

這個風的意思大家都明白的很,你老人家在這個位置上太久了,知趣點就自己下去呢…………

不過,人再怎麼恬淡,再怎麼寧靜淡泊,在內閣首輔的位置上呆了快有十年,是天下間的文臣魁首,而且相比於前任,他這個首輔當的實在是自在,按照大明的規矩,天下間萬事都是歸於首輔的,功勞是他的,過錯也是他的。

禁軍在歷次戰爭中的勝利。大明財政的改善,首輔申時行都多多少少跟着分潤到了些,而且這些勝利和改善與以往不同,並不是以擠壓士紳們的利益空間換來的,居然是皆大歡喜,誰也不用得罪的局面。

位置上座的實在是舒服。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申時行也實在是捨不得。所以他對宮中給出的暗示只作看不見。

如今萬曆皇帝倦政,只要他在這個位置上把什麼都處理妥當,萬曆皇帝也未必會急着趕他下臺。

奈何局勢到了這個地步,不是你想不下臺就不下臺的,申時行你不退讓,身後的次輔王錫爵還不答應呢?

八月的時候,四川那邊還在大打出手,京師這邊也不太平,還是政爭的老規矩,言官上疏彈劾,他申時行畢竟是做了這麼多年首輔,再怎麼小心翼翼,畢竟是天下事情的負責人,過錯要找總是有的。

開始那言官還被宮裡派人申斥了一番,直接開草出京師,貶官重罰,衆人剛要縮頭,這位被貶官的御史的確被貶了,貶到了太原府做知府,如今局勢不比幾年前,清貴在京師裡熬已經意思不大,出去做個地方官纔是好去處。

所謂上有所好,如今光是會罵娘空談求名已經很難升官了,如今這位萬歲爺最瞧不起的就是這等人,但你要是有什麼功績,做出什麼實在事情來,那就會在皇帝的心中重重記上一筆,升遷時把握也就大了。

不說別的,王錫爵爲什麼會成爲首輔的第一人選,還不是當年主動請命,要求督師東征大軍,這纔有了萬曆皇帝的信任,更不要說這李化龍,原本不在中樞序列的角色,現如今也是入閣的熱門人選了。

這位言官的去向一下子就說明了朝廷對申時行的態度,更有人打聽出來,那位言官本是王錫爵的一位門生。

按說,朝中政爭開始大家都是遮遮掩掩,讓外圍的人判斷不出其中的因果,到後來纔會撕破臉,這一次這麼早就讓大家知曉底細,分明是直接白熱化了。

突然就到了這樣激烈的時候,衆人一時間措手不及,可也馬上明白了過來,這就走到下注站隊的時刻了。

申時行恬淡,可再怎麼恬淡也是十年宰相,門生故吏佔據了多少好位置,天下間這麼多人這麼多官兒總沒有你一家吃的道理,倒是沒有什麼觀望和動員的時間,能上疏的都是行動,開始攻汗彈劾。

一時間申時行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都被人翻檢了出來,從某處發水救災不力,到蓄養琴娘縱情聲色各種罪名。

紛紛攘攘,但衆人關注的還是萬曆皇帝的態度,然後萬曆皇帝不上朝了,根本就不表明態度,可私下裡有消息傳出來,萬曆皇帝派內官私下問申時行,到底有沒有這些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且不說到底派人去問了沒有,這個消息放出來本身就說明問題,對申時行的攻汗立刻就猛烈了百倍,和此類事情的發展一樣,申時行的門生故吏,申時行一系的官員也開始有人站出來“揭發”。了。

申時行在大節上一概把持的住,做首輔也沒犯什麼大錯,但不可能全無差錯,想要過錯和把柄還是容易的,如果被人尋根究底,也是麻煩,申時行官場沉浮幾十年,這個道理還是明白硪萬曆十九年九月十六,申時行突然在家感染了風寒,養病幾日之後對親朋感慨,年紀大了,精力不足,沒有辦法再在中樞,害怕耽誤了天下大事,九月二十三這一天,申時行上表請求致仕還鄉。

接下來的事情比較常見,申時行上表請辭,萬曆皇率下詔挽留,折騰到十月份之後,申時行還是被准許告老還鄉,萬曆皇帝給申時行的封賞豐厚可以說是歷屆內閣首輔之冠,也算是優撫了。

然後順理成章的,王錫爵功勳和能力都是遠超他人,羣臣理所當然的推舉,萬曆皇帝理所當然的準了。………

王通有個感覺,年紀越大,這個世界也就越大,因爲隨着接觸消息越來越多,外國的許多消息也都跟看來到。

比如說萬曆十九年六月緬甸進犯雲南,在永昌和騰衝邊境被擊退,沒想到緬甸這麼一個小國居然還有這樣的膽略,不過,隨着瞭解的深入,王通反倒是驚訝了下,感情這緬甸如今還是雲南向南地方的一霸,暹羅之類的國家經常被緬甸入侵劫掠,和大明的衝突也有幾次,但都被打退了。

這個事情對王通來說就是個插曲,翟秀兒也懷孕了,宋嬋嬋的肚子越來越大,這對王通才是要操心的,此外,呂宋的第一批蔗糖運送到了松江府,除此之外,還有來自南洋的各色貨物,香料、寶石、名貴的各色硬木,甚至還有精選的南洋女子,都是要在松江府販賣的。

巨量的貨物來到松江府,都是會給商人們帶來鉅額利潤的商品,儘管年初談好了如何分潤,可是少不得還要過來看看貨物,彼此再溝通一番。

大明天下太平。”!~!

第134章 王通初陣第116章 車到山前或有路 少年相鬥本爲常第246章 大內無情或有義第1051章 破城第437章 殺敵務盡 滿載勝歸請月票支援!第966章 天津有學堂第700章 本要儆猴 有雞上門第734章 大同駐大軍第744章 始戰第110章 內閣朝會第439章 虎威大商隊後急!!第728章 炒家該殺第681章 經歷司侯真第230章 正氣浩蕩文淵閣第788章 骨肉至親 宮中攤牌第640章 雖不捨第696章 遲暮英雄言國戰第355章 淡去 潛流 微波第833章 過濟寧第1086章 風漸疾第704章 一日之內人不同第531章 船廠 工場 革新第551章 登港步戰 正是我長第924章 厚利得人心 清流劾邊鎮第691章 上位者何須關注小事第146章 受氣而歸第492章 意料之外合乎情理第807章 萬曆十二年五月中第1044章 開場第780章 答疑 藏兵於民第997章 推過去第356章 何談大義第666章 舉人知府第131章 真相似大白第475章 大善之政他在京師第1100章 都在意料之中第1057章 人才難得 一年過半第570章 百密一疏 皆有端倪第1019章 尾難收第1081章 震動之下暗流涌第691章 上位者何須關注小事第223章 操練偶遇第378章 直言相勸負荊請罪第383章 得罪不起防患未然第683章 實力爲尊第869章 武備禁售第759章 勝利不代表戰爭結束第1070章 萬曆二十年初第235章 牛刀殺小雞第592章 波雖平暗流激涌第942章 客棧上看風景第789章 太后第841章 暗流誰人知第1027章 嵊泗的海盜第796章 憤懣第69章 關係網第809章 龍顏大悅觀閱兵第10章 牢騷第639章 道不同相爲謀第1063章 諸侯之賞第641章 烈火烹油第608章 夜深第1132章 廷對第886章 清流暗動 自認智高第867章 滅徐 一動皆動第266章 首輔回京第305章 體面大辦怨氣滿腹第163章 秦館的禍事第395章 合則兩利 魯官通賊第130章 微風漸起 何爲孟浪第935章 圍城一月第685章 軍法司 巡捕司 整訓司第10章 牢騷第754章 出陣而戰第748章 爲淵驅魚 一淵驚擾第1084章 總是不甘第690章 變動第1122章 三方合力第1001章 欲擒故縱之術第764章 驅虜填壕第908章 三方制衡最穩第571章 無後爲大第1135章 萬曆不是洪武第116章 車到山前或有路 少年相鬥本爲常第592章 波雖平暗流激涌第723章 無知妄言 北疆告急第962章 歲月總無情第641章 烈火烹油第762章 彼爲羊 我爲狼第19章 惡客登門第59章 三陽第292章 王通的天津衛第255章 前奏第137章 似乎如此第270章 激辯第17章 生意經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78章 請罪脫身第550章 不滅餘寇不回鄉第108章 魚無水如何
第134章 王通初陣第116章 車到山前或有路 少年相鬥本爲常第246章 大內無情或有義第1051章 破城第437章 殺敵務盡 滿載勝歸請月票支援!第966章 天津有學堂第700章 本要儆猴 有雞上門第734章 大同駐大軍第744章 始戰第110章 內閣朝會第439章 虎威大商隊後急!!第728章 炒家該殺第681章 經歷司侯真第230章 正氣浩蕩文淵閣第788章 骨肉至親 宮中攤牌第640章 雖不捨第696章 遲暮英雄言國戰第355章 淡去 潛流 微波第833章 過濟寧第1086章 風漸疾第704章 一日之內人不同第531章 船廠 工場 革新第551章 登港步戰 正是我長第924章 厚利得人心 清流劾邊鎮第691章 上位者何須關注小事第146章 受氣而歸第492章 意料之外合乎情理第807章 萬曆十二年五月中第1044章 開場第780章 答疑 藏兵於民第997章 推過去第356章 何談大義第666章 舉人知府第131章 真相似大白第475章 大善之政他在京師第1100章 都在意料之中第1057章 人才難得 一年過半第570章 百密一疏 皆有端倪第1019章 尾難收第1081章 震動之下暗流涌第691章 上位者何須關注小事第223章 操練偶遇第378章 直言相勸負荊請罪第383章 得罪不起防患未然第683章 實力爲尊第869章 武備禁售第759章 勝利不代表戰爭結束第1070章 萬曆二十年初第235章 牛刀殺小雞第592章 波雖平暗流激涌第942章 客棧上看風景第789章 太后第841章 暗流誰人知第1027章 嵊泗的海盜第796章 憤懣第69章 關係網第809章 龍顏大悅觀閱兵第10章 牢騷第639章 道不同相爲謀第1063章 諸侯之賞第641章 烈火烹油第608章 夜深第1132章 廷對第886章 清流暗動 自認智高第867章 滅徐 一動皆動第266章 首輔回京第305章 體面大辦怨氣滿腹第163章 秦館的禍事第395章 合則兩利 魯官通賊第130章 微風漸起 何爲孟浪第935章 圍城一月第685章 軍法司 巡捕司 整訓司第10章 牢騷第754章 出陣而戰第748章 爲淵驅魚 一淵驚擾第1084章 總是不甘第690章 變動第1122章 三方合力第1001章 欲擒故縱之術第764章 驅虜填壕第908章 三方制衡最穩第571章 無後爲大第1135章 萬曆不是洪武第116章 車到山前或有路 少年相鬥本爲常第592章 波雖平暗流激涌第723章 無知妄言 北疆告急第962章 歲月總無情第641章 烈火烹油第762章 彼爲羊 我爲狼第19章 惡客登門第59章 三陽第292章 王通的天津衛第255章 前奏第137章 似乎如此第270章 激辯第17章 生意經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78章 請罪脫身第550章 不滅餘寇不回鄉第108章 魚無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