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戰爭爲何

“王通你的意思是說那幾百萬人口?”

“陛下聖明,臣正是這麼打算的。”

萬曆皇帝問,王通答,萬曆皇帝沉吟了下又是開口說道:

“河套和關外各處都是有大片的土地等待開墾,也有放牧伐木等各項活計需要人手去做,你的意思是讓朝鮮人去那邊?”

“陛下,這個不妥啊!”

說到這裡,王錫爵卻是急忙開口了,打斷衆人之後,王錫爵有些激動的說道:

“歸化城和河套一帶,還有遼鎮東北一帶,都是距離中樞遙遠,各族混雜,朝廷控制本就不能說有力,如果讓如此巨量的朝鮮人過去,一代兩代尚能控制,若是大明稍有不穩,恐怕這一干人就會自立,到時候不是賺便宜,反倒是給這些朝鮮人開疆拓土了。”

這個道理也是明白,畢竟朝鮮人的數量太多,去往這些地方,反倒他們成了多數,又是邊境之地,恐怕到時候沒有辦法控制。

大家也不急忙下結論,只是都將目光轉向王通,看看王通如何的解答。

“閣老想的萬全,不過王某所想的是,將朝鮮人遷往內陸各省,置換出漢民,讓朝鮮人爲佃戶,爲傭工,爲奴僕,讓漢民去各處墾荒置辦產業,成爲有家有業,爲朝廷繳納賦稅之民,又爲我大明經營出新的一片天地。”

衆人又是沉默下來,若是這麼說的話,好處可就多多了,御書房中這些人都是天下中樞首腦,對如今天下間的情況都是明白的很。

現在北方几省都有勞力短缺,許多農民都是前往邊牆外墾荒,那邊氣候或許比內陸各處要冷些,可勝在賦稅低,有自己的產業,總比在原來的家鄉受人盤剝什麼的好。

而且這麼長時間下來,大家都知道,外面雖然苦寒,可去了之後生活比在這邊要強,而且管事的人多少會講個規矩,不會隨意的受欺負,若是在本地,當地的官員土豪什麼的,那裡會把這樣的百姓看在眼裡。

當然,各處墾殖拓荒的殖民點也不是什麼心思良善之輩,他們這麼做也是爲了吸引更多的人到來,畢竟現在外面最缺的就是人力。

雖說農民都是故土難離,可生活真正艱難,背井離鄉也不是什麼不能做出的選擇,現如今朝堂上的官司最多的就是這人口流動,內陸省份的官員攻訐邊疆省份的官員,說他們縱容百姓流出,邊疆的省份則是說內陸盤剝太過,所以才逼的百姓不得不走。

各有各的地方立場,這個自古皆然,不過朝廷對這些事情實際上是樂見其成,因爲這些逃出去的人口大多是沒有產業的貧民和佃戶之流,這一干人替豪強地主辛苦勞作,收成朝廷卻根本沒有多少分潤,甚至一點都沾不到,因爲那些豪強地主有種種隱瞞田畝的手段,又有各種免稅的特權。

而這些人去了塞外,去了關外,他們在那裡就會有自己的土地和產業,儘管這兩年是稅賦減免,可長久來看,朝廷能向這些人收稅,增加財政收入,從整個天下的大盤子統籌,則是朝廷會收上來的賦稅越來越多。

王通這個將朝鮮百姓遷往內陸,解放出更多的漢人勞動力,讓他們去邊疆落戶立業,爲朝廷增加稅賦,增加可控的人丁,同樣的,這些朝鮮百姓在大明幾代之後,甚至兩代之後,肯定就會被融合消化。

因爲兩國百姓的相貌差距本就不大,生活習慣和文化又有種種相通的地方,自然會很順利的被同化下去。

朝鮮雖說土地貧瘠,可畢竟也是一個小省的地盤,又多了這麼幾百萬人口,總不是壞事,開疆拓土,人口增加,對於一個皇帝來說,這是最大的成就了,萬曆皇帝臉上的表情從疑惑變成了滿意,慢慢點頭,但他還是有問題。

“王通,你說這些自然是上佳的好事,可這一仗,安置這幾百萬人,朝鮮那邊還要遷入人口,這些都是花費巨大,你說這個,怕是五十年內未必能看到成效啊!”

詢問這些細節,不代表質疑,實際上是萬曆皇帝開始鄭重考慮這個可能性了,到底能不能這麼做,如何來做。

王錫爵和田義對視一眼,又看了眼鄒義,他們三人眼神表情倒是一個意思,王通應該是早有腹案,要不然豈能這樣成竹在胸。

“陛下,吞併朝鮮,遷徙人口,這個短期之內不會補上大軍的虧空,甚至國庫還要向內貼錢,但是臣所說的不止是朝鮮。”

屋中衆人下意識的又是一震,抖的次數實在是太多,也是因爲王通所說的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衆人以往不敢想,甚至根本想不到的一些東西,王通都是肆無忌憚的說出來提出來,難道……

“王通您說的是那裡?”

“陛下,倭寇入侵朝鮮,又對大明虎視眈眈,更不要說當年禍亂東南,這等惡行豈有不懲治的道理,將倭寇趕出朝鮮,還應徵伐倭國。”

“遼國公,你也讀書知史,難道不知蒙元渡海攻倭,被天風所襲擊,全軍覆沒之事,這倭國不詳,也是不徵之地啊!”

說到這裡,王錫爵真是有些聲色俱厲了,元軍攻打倭國,十萬大軍因爲船隻被颱風襲擊,全軍覆沒,這個事情天下人都知道,又有嘉靖年間的倭寇禍患,大明上上下下都有個共識,倭國不詳,攻伐必遭禍患。

王通坐直了些,笑着說道:

“閣老,蒙元不過韃虜,不知海上變幻,所以才被大風襲擊,這和天有什麼關係,那麼多倭寇禍亂大明東南,也是從倭國遠渡重洋而來,他們怎麼沒有被大風吹到,現如今,松江和天津衛開海,海上貿易興盛,海商也是衆多,操舟泛海的能人衆多,爲何不能攻伐倭國。”

“遼國公,倭寇那裡有近千萬人,相當於我大明幾省之地的地盤,如果吞併他們的地盤,拿來他們的人口,又是隔海,想來比這朝鮮吞併消化耗費更多,這豈不是有違當初的本意。”

這次開口的卻是鄒義,吞併朝鮮那是因爲陸上接壤,有種種方便的地方,而且朝鮮小朝廷被倭寇侵略,也多次請求內附設省,這個還屬於可以接受的類型,但是渡海攻打倭國,那就有種種不便之處了。

如果攻打倭國失敗,王通身上就要揹負巨大的責任,甚至身敗名裂,只有在這個場合下,將話說的通透明白,打消他的念頭,這纔是穩妥的,萬曆皇帝也在召對的時候說,這個場合言者無罪,就是大家討論。

聽到鄒義的問話,王通笑着點點頭,開口說道:

“鄒公公也是穩妥的考慮,不過,打下倭國之後,卻是能夠立刻有錢賺的,不光是軍費可以補償,甚至國庫還會充盈。”

這話所得衆人都是身子前傾,聚精會神的盯住了王通,心想如何能夠賺錢還能賺大錢,你說的這些都是花費巨大的營生。

“陛下,倭國盛產金、銀、銅,根據海商們的消息,倭國雖然只有我大明的幾省之地,可金銀銅的產量卻是我大明的幾倍還要多。”

屋中幾個人都是位高權重已久,可聽到這話,還是忍不住的驚呼出聲,如此的產量,那倭國要富饒成什麼樣子。

“海外富饒,這個素來是傳說,怎麼能夠作準當真,遼國公千萬要慎重啊!”

鄒義沉聲說道,王通笑着點點頭,卻又是開口:

“陛下,王閣老,二位公公,永樂年間鑄銅錢多少這個典籍上有明文,可如今天津衛和松江府兩地所流通的銅錢,差不多就要趕上這個數目的三分之一,如果算上天津衛和松江府周圍的地方,二分之一甚至還要多,這纔多大的地盤就有這麼多的銅錢流轉,而且成色頗新,那天下間其他各處呢,難道他們就不用銅錢了嗎?這銅錢難道還在一直新鑄,而且倭國、朝鮮和南洋,也是一直用永樂通寶,那來的這麼多銅,這個錦衣衛和東廠都有文報說明,都是海盜們在倭國私鑄,這要有多少的銅。”

這件事倒不是什麼私密,在座的一干人多少都有耳聞,不過聽王通這麼講,卻一下子將思路拓展了開來。

王通繼續侃侃而談,他繼續開口說道:

“在倭國一兩金換四兩銀,而且金銀成色都是上佳,來往於大明和倭國的海商,有人就是以兌換金銀爲業,也是傾國之富。”

大明官面上一兩金兌換十兩銀子,在天津衛和松江府一帶因爲白銀大量流入,所以金銀兌換的比率也就是一比八或者是一比七五,但相比於倭國的這個,稍微盤算就知道其中的巨利所在。

如今這個大時代,正是所謂天下言利的時候,倭國這邊這麼富饒,實在是一塊大肥肉,歸化城、邊牆外的白山黑水,這一塊塊地方讓大明君臣的胃口越來越大,對財富的追求也是越來越迫切,王通說到這裡,人人都是動心了。

謝謝大家的訂閱和,謝謝“讀夢..心語,i,用心回覆”幾位書友的打賞,謝謝大家RO!~!

第650章 確是相似第110章 內閣朝會第260章 安靜的街道第603章 人終有一死第937章 從容應對不足一提第905章 夫妻夜話第583章 刑求萬全 馬棟上任第214章 物傷其類 不鬧無錢第682章 值房如戰場第488章 苦主上門告王通第942章 客棧上看風景第576章 坐看賊亂 朕心甚憂第956章 生意經第916章 做作原爲求救第713章 外鬆內緊 往事今昔第400章 新任太監 稅官落水第92章 你忍我不能忍第162章 萬曆五年九月第90章 高評過譽 名將種子第632章 突襲鐵門關第208章 莫非撞鐵板第767章 主帥當身先士卒第70章 世情冷暖人自知第543章 商場伎倆 由此及彼第584章 謹慎萬端 終有事來第713章 外鬆內緊 往事今昔第1093章 戰爭爲何第540章 商鞅立木 周全佈置第204章 恩威並施第877章 故地重遊大不同第5章 無奈閒差第513章 圍營苦戰 犀利火器第944章 意欲何爲 王通應對第1020章 全方位的建言第290章 金光大道 劍拔弩張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1084章 總是不甘第212章 剋扣本常例第401章 差役對親兵 河上亂紛紛第39章 朕賞你第870章 不像王通的性子第72章 自宮第23章 跛腳的小胖子第558章 不可辱 爲何喜第1124章 這裡是孤島第379章 天津衛的五月初第305章 體面大辦怨氣滿腹第451章 敵敵爲友 棟樑將折第623章 歸程夜宿 欲睡不寧第6章 怪僕 沉悶差事第1066章 平播州第105章 好生熱鬧第480章 誰在後 又一村第676章 王通善戰第235章 牛刀殺小雞第228章 鐵盒當年第838章 亂糟糟第70章 世情冷暖人自知第48章 不爲兄弟願爲奴第809章 龍顏大悅觀閱兵第438章 首級貴如金!!第47章 恩威兼施收人心第738章 大軍動 各有言第731章 大同震怖 代王有怨第294章 知機投靠 如此暴利第373章 大家求財京師無事第33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683章 實力爲尊第676章 王通善戰第858章 亂事第749章 斬使待戰第131章 真相似大白第487章 無心之利何人爲將第927章 分權保富貴爲利行大險第469章 堂堂商戰 登門求救第729章 代王府的家奴又如何第145章 秦館宋媽媽第907章 清算 脫身第898章 風雨欲來第33章 又有客上門第174章 朝爭第360章 何苦來第402章 仗勢欺人 我有大炮第962章 歲月總無情第326章 忠心耿耿數王通第974章 誰說蠻夷不知兵第1133章 資歷和往事第574章 人多眼雜燈下黑第17章 生意經第296章 既投桃需報李第1102章 餘糧沒有第639章 道不同相爲謀第748章 爲淵驅魚 一淵驚擾第1064章 家事商事國事第159章 老將講武 童言無忌第377章 血親不親似曾相識第981章 王大人問王大人第708章 清流不言 富貴何來第519章 歸程面聖第71章 權閹再登門
第650章 確是相似第110章 內閣朝會第260章 安靜的街道第603章 人終有一死第937章 從容應對不足一提第905章 夫妻夜話第583章 刑求萬全 馬棟上任第214章 物傷其類 不鬧無錢第682章 值房如戰場第488章 苦主上門告王通第942章 客棧上看風景第576章 坐看賊亂 朕心甚憂第956章 生意經第916章 做作原爲求救第713章 外鬆內緊 往事今昔第400章 新任太監 稅官落水第92章 你忍我不能忍第162章 萬曆五年九月第90章 高評過譽 名將種子第632章 突襲鐵門關第208章 莫非撞鐵板第767章 主帥當身先士卒第70章 世情冷暖人自知第543章 商場伎倆 由此及彼第584章 謹慎萬端 終有事來第713章 外鬆內緊 往事今昔第1093章 戰爭爲何第540章 商鞅立木 周全佈置第204章 恩威並施第877章 故地重遊大不同第5章 無奈閒差第513章 圍營苦戰 犀利火器第944章 意欲何爲 王通應對第1020章 全方位的建言第290章 金光大道 劍拔弩張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1084章 總是不甘第212章 剋扣本常例第401章 差役對親兵 河上亂紛紛第39章 朕賞你第870章 不像王通的性子第72章 自宮第23章 跛腳的小胖子第558章 不可辱 爲何喜第1124章 這裡是孤島第379章 天津衛的五月初第305章 體面大辦怨氣滿腹第451章 敵敵爲友 棟樑將折第623章 歸程夜宿 欲睡不寧第6章 怪僕 沉悶差事第1066章 平播州第105章 好生熱鬧第480章 誰在後 又一村第676章 王通善戰第235章 牛刀殺小雞第228章 鐵盒當年第838章 亂糟糟第70章 世情冷暖人自知第48章 不爲兄弟願爲奴第809章 龍顏大悅觀閱兵第438章 首級貴如金!!第47章 恩威兼施收人心第738章 大軍動 各有言第731章 大同震怖 代王有怨第294章 知機投靠 如此暴利第373章 大家求財京師無事第33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683章 實力爲尊第676章 王通善戰第858章 亂事第749章 斬使待戰第131章 真相似大白第487章 無心之利何人爲將第927章 分權保富貴爲利行大險第469章 堂堂商戰 登門求救第729章 代王府的家奴又如何第145章 秦館宋媽媽第907章 清算 脫身第898章 風雨欲來第33章 又有客上門第174章 朝爭第360章 何苦來第402章 仗勢欺人 我有大炮第962章 歲月總無情第326章 忠心耿耿數王通第974章 誰說蠻夷不知兵第1133章 資歷和往事第574章 人多眼雜燈下黑第17章 生意經第296章 既投桃需報李第1102章 餘糧沒有第639章 道不同相爲謀第748章 爲淵驅魚 一淵驚擾第1064章 家事商事國事第159章 老將講武 童言無忌第377章 血親不親似曾相識第981章 王大人問王大人第708章 清流不言 富貴何來第519章 歸程面聖第71章 權閹再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