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屋外風雨屋內急

天黑了之後,萬曆皇帝會在何處,宮中的宦官和宮女都會縫你肯定的答覆,在鄭貴妃那邊。

自從山西餘家的欽案塵埃落定之後,萬曆皇帝除了早晚例行去慈寧宮問安之外,幾手不再和李太后有更多的接觸,儘管查辦大同的案子,李太后是點頭了的。

除卻嘉靖中修了西苑,幾次火災後的重建,紫集城並沒有什麼太新的建築,鄭貴妃居住的地方也不過是前代某個貴人的宮殿。

至於殿中皇帝和妃子在做什麼,也沒有外面文人筆記,市井傳言那麼豪奢淫逸,也不過和尋常富貴人家一樣,夫妻對坐閒聊而已。

萬曆皇帝習慣在用過晚膳之後呆在鄭貴妃的書房中,看看雜書,和鄭貴妃說笑一番,對在外面木然沉默的皇帝來說,這已經是難得的放鬆。

五月十六日的晚上,萬曆皇帝卻沒有看那些雜書,手中拿着一本摺子看得仔細,初夏的京師夜晚已經有些熱。

寢宮這邊的窗戶上都是敞開,用輕紗籠住,屋中角落點着香,香味雖然清幽,卻有驅枚蟲的功效,是御用監專門調製的東西。

萬曆皇帝在那裡看摺子,鄭貴妃從外面接了一碗羹湯,揮手把屋中的下人都打發了出去,然後將羹湯放在桌上,用紗罩罩住,安靜的坐在一邊。

鄭貴妃可以稱得上美貌,但在皇宮大內之中,也說不上是最頂尖的,距離絕色天香、傾國傾城的境界更是差的遠。

之所以能在這皇宮站住腳,並且寵冠後宮,靠的是她聰明伶俐,善於察言觀色,懂得進退,和喜歡讀詩詞歌賦的那些嬪妃不同,鄭貴妃喜歡讀雜書,喜歡知道天下事,所以在後宮中,她既是萬曆皇帝的女人,又是萬曆皇帝的夥伴。

皇帝、貴妃,這兩個名號說起來嚇人,可萬曆不過十八歲,鄭貴妃不過是十六歲,年輕男女罷了。

正在看摺子的萬曆感覺到屋中安靜,轉頭看過去,和鄭貴妃的視線對上,鄭貴妃嫣然一笑,萬曆皇帝把摺子丟到了書案上,用手捏了下眉角,鄭貴妃乖巧的走過來,用手輕輕的揉着萬曆皇帝的額頭。

“張先生在家這麼一病,感覺天下間立刻多事了,杭州那邊鬧譁變,寧夏也鬧,難道只有張先生能壓得住,寡人就不行。”

“皇上,張閣老是六日前告假的,從淅江和寧夏送信過來,怎麼也要半個月的路程,皇上想得多了。”

聽到鄭貴妃這麼一分析,萬曆皇帝也是失笑,搖搖頭嘆了口氣,靠在椅背上低聲說道:“從前寡人盼着張先生不在,好自己做些事情,可張先生這麼病了,寡人卻覺得有些心慌,真是荒唐。”

這個話可就不是鄭貴妃能接的了,鄭貴妃卻轉了話題,開口問道:“皇上,張閣老的病情壽麼樣了,可要緊嗎?”

萬曆皇帝臉上的憂色更重,搖搖頭沉聲說道:“太醫說這病不善,恐怕……”

說到這裡頓了頓,從座位上直起身,開口說道:“母后那邊也派人問了,馮大伴和張伴伴那邊都說,寡人該登門看望,過幾日寡人就上門問問。”

“皇上尊師重道,天下人肯定會交口稱讚……”

“……張太嶽的身體壯健的很,怎麼說病就病倒了?”

在司禮監張誠的宅院之中,只有張誠和幫義兩人,聽到張誠問話,鄒義躬身說道:“兒子今日下午派人在俞院正那邊打聽的消息,說張首輔平日操持政務辛勞不已,回到內宅又不知道節制,還經常吃虎狼藥助興,幾處加在一起,熱毒就在身體積下來了‘偏生第一次犯病的時候還不在意,拖到現在,卻有些晚了。”

聽了鄒義的說法,張誠點點頭,開口說道:“世宗皇帝在西苑煉丹,那丹藥裡面全是毒,張太嶽還不知道吃了什麼吶,院正那邊說還有多少日子了嗎?”

“最多也就是二個月,這次來的太猛,怕是頂不住了……”

鄒義說完,張誠又是沉默了半響,在炕上的小桌上拍了幾下,沉聲說道:“朝中這些大臣們都什麼動作,東廠的要緊東西都報到馮保那邊,錦衣衛含含糊糊的不說真東西,治安司那邊可有消息?”

鄒義稍一琢磨,開口回答說道:“各部的郎官、各處清流士芋們亂哄哄的,說什麼的都有,也得不出太多的消息,內閣幾位和六部堂官這類的,都是閉門不出,生怕被人說什麼。”

“李幼滋倒是走的快,其他真就安心呆在府裡不動,咱家就不信了。”

“義父大人高明,禮部尚書申時行這邊派人去了天津衛,義父大人也知道,他門下那個清客楊思塵在王通幕中,素來有書信來往的,對了,臨進宮的時候,呂萬才那邊送了消息,說兵部尚書張四維昨日或許去了武清侯府上。”

聽到最後一句,張誠眼神一凜,卻皺眉說道:“去或者沒去,怎麼還弄個或許……”

鄒義苦笑着回答說道:“義父大人,昨日張四維家中擡出三頂轎子,去了城內城外三處地方,等這三頂轎子走了半個時辰,那邊又有幾個青衣小帽的下人擡着禮品去了武清侯那邊,平白無故的,這也是呂萬才那邊猜。”

張誠手輕輕拍打着身邊的桌子,沉默了好久沒有出聲,鄒義在邊上站着靜等,張誠拍打桌子的聲音一停,肅聲說道:“從今日起,每日間治安司打聽到的東西,不管是什麼,一律抄錄一份快馬送到天津給王通。”

“宮內和勳貴那一塊……‘”““都送過去,王通眼光不凡,或許能從這其中看到你我看不到的東西,如今張居正重病,宮內宮外都不穩,你明日一早就出宮和李文遠、呂萬才言明,治安司的人和眼線要全動起來,內內外外的都盯緊了。”

張誠說的鄭重,鄒義也是肅然答應,張誠又是開口說道:“你去安排下,咱家要見邸普、胡奇還有薛詹業,再有,每日伺候萬歲爺的人,在周圍的人,咱家都要看到名單,等下來這邊取個帖子,看了這貼子,都知監的老馮會給你安排。”

幾句話中幾個命令,幫義全部記了下來,都知監負責皇宮大內各處行移、關防、堪合,又是安排貴人行動隨侍導引的內監衙門,也就是說宮內衆人的出入行動,伺候萬曆皇帝,進出跟隨的宦官都是這個內監衙門安排。

事情吩咐完畢,鄒義躬身告辭就要離開,開門前,張誠卻喊住了他說道:“如今這般兇險局面,你自己切記保重。”

鄒義深深施禮,沉默着退了出去。

…………

“太后娘娘,奴婢求見,是有話同太后娘娘陳奏,但考慮倉促,不知可行與否,若有不妥,還望太后娘娘恕罪。”

林書祿開口說道,他動作雖慢,卻做的一絲不苟,旁人看了只覺得他認真,卻不會覺得他身體有什麼不妥。

上午時分,馮保和張誠都在文淵閣陪着萬曆皇帝朝會,而且張居正病重,馮保在司禮監值房的時間大大增加,來往各處貴人宮殿的時間也就少了很多,林書祿上午在慈寧宮,司禮監的幾個太監都不會在的。

李太后臉色不太好,聽到林書祿的話,皺眉說道“你也是裕王府出身的人,知道哀家不喜歡這等彎繞,有話說便是了。”

“奴婢謝太后娘娘恩典,內閣首輔張大人病重,內外惶恐不安,宮內宮外雖有列祖列宗護佑,可張閣老是大明棟樑,如今病重,難免有宵小之輩有非份之想,宮內禁衛,宮外禁軍,各處值守,各有衙門軍將率領,雖有相制,也有令出多頭,不知何從的弊病,平日還好,若在緊急時,怕是應對不及。”

林書祿說的很慢,聽到張居正病重內外不安的時候,李太后的眉頭皺起臉上有怒意,不過聽到最後卻聚精會神,林書祿跪在那裡繼續說道:“奴婢要說的,就是禁衛、禁軍、皇宮內外所有帶刀之輩,皆由太后娘娘總裁,等一切安穩,再按照規矩行事。”

皇宮大內的所有武裝是幾個人執掌,以防止出現獨大的事情,若說誰有資格一人統管,那也只有萬曆皇帝,可如今的天下,誰都知道李太后大過皇帝,這麼說倒也合適。

李太后緩緩點頭,嘉許的說道:“到底是裕王府出身的人,想事情就是顧念着大局。”

皇城外南街振興樓中,張誠和鄧普、胡奇以及薛詹業共處一室,張誠肅聲說道:“如今情勢不穩,不必咱家多說,你們各守本職,盯得緊些,再有,你們三人出一份名單,要最信任可靠的,萬歲爺的近衛還要再換一遍。”

邸普和礙奇都是肅然領命,張誠轉向薛詹業說道:“咱家不管馮保那邊如何下令,也不管東廠要盯着何處,薛詹業,京營和五城兵馬司你要看住了,有什麼風吹草動,立刻急報!”

第611章 天明第1099章 一鼓作氣第675章 反應各有不同第197章 言語退賊 天子之怒第701章 錦衣衛不是說打就打的第860章 戰如兒戲第853章 欽差過境總多禮第174章 朝爭第333章 蘇州會館中的李三才第1035章 呂宋血案第70章 世情冷暖人自知第67章 贓物?宮裡的?第366章 相見歡迎客勤第428章 敵騎來襲 車陣以對第318章 怒斥發善心第179章 臨頭不自知尺書有真義第379章 天津衛的五月初第504章 虜騎騷擾煩第869章 武備禁售第879章 除夕歡宴第41章 尚膳監食檔第710章 由此及彼 心思萬方第173章 好大一盤棋第247章 超前的團隊建設第370章 有的要挾有的打第145章 秦館宋媽媽第839章 誤會 伶俐人第425章 急行向北 宣府貧富第611章 天明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1092章 廷議入朝第970章 田義籌辦 問策王通第500章 願爲大人做鑽營之事第911章 利害得失終決斷第646章 雞鳴狗盜亦有用第65章 查案所遇第592章 波雖平暗流激涌第664章 自討苦吃第1056章 走就走了第105章 好生熱鬧第44章 非長久之計第388章 殺賊夜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777章 遊園會第724章 請欽差做主第130章 微風漸起 何爲孟浪第1040章 浮躁的時代第637章 傾軋本爲常第1060章 都已成年第677章 且等你靠山來第1098章 勇者勝第498章 見舊人 立錢莊第284章 各有各招廷論金銀第828章 天津幾日談第304章 知進退明分寸第252章 誰派你來的第918章 權臣亦能臣第300章 嫌隙生大明開發商第655章 接二連三第1019章 尾難收第18章 做體制內的生意第1092章 廷議入朝第1032章 鄭家豪奴第1040章 浮躁的時代第883章 歸化大集第194章 先打一頭第228章 鐵盒當年第893章 束手束腳第875章 一年已不同第168章 無心實有心說史實爲今第304章 知進退明分寸第998章 虎威第759章 勝利不代表戰爭結束第792章 和王通相比第611章 天明第185章 言談出新衙第933章 滿套兒金礦第1010章 平原上的初遇第1135章 萬曆不是洪武第532章 狼死狼繼 爲下萬難第242章 首輔離京枯燥有趣第248章 送上門的師爺第744章 始戰第764章 驅虜填壕第829章 匠坊第126章 小心萬全 另有枝節第98章 有憂有喜第649章 武宗正德第245章 深夜海河邊第675章 反應各有不同第53章 好身手第57章 忠於本職第526章 名將漫言 忠心有能第806章 亂言者有罪第307章 把頭潘明第259章 進一步退一步第117章 如此欺人第616章 王都堂第553章 得勝誰人知第326章 忠心耿耿數王通
第611章 天明第1099章 一鼓作氣第675章 反應各有不同第197章 言語退賊 天子之怒第701章 錦衣衛不是說打就打的第860章 戰如兒戲第853章 欽差過境總多禮第174章 朝爭第333章 蘇州會館中的李三才第1035章 呂宋血案第70章 世情冷暖人自知第67章 贓物?宮裡的?第366章 相見歡迎客勤第428章 敵騎來襲 車陣以對第318章 怒斥發善心第179章 臨頭不自知尺書有真義第379章 天津衛的五月初第504章 虜騎騷擾煩第869章 武備禁售第879章 除夕歡宴第41章 尚膳監食檔第710章 由此及彼 心思萬方第173章 好大一盤棋第247章 超前的團隊建設第370章 有的要挾有的打第145章 秦館宋媽媽第839章 誤會 伶俐人第425章 急行向北 宣府貧富第611章 天明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1092章 廷議入朝第970章 田義籌辦 問策王通第500章 願爲大人做鑽營之事第911章 利害得失終決斷第646章 雞鳴狗盜亦有用第65章 查案所遇第592章 波雖平暗流激涌第664章 自討苦吃第1056章 走就走了第105章 好生熱鬧第44章 非長久之計第388章 殺賊夜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777章 遊園會第724章 請欽差做主第130章 微風漸起 何爲孟浪第1040章 浮躁的時代第637章 傾軋本爲常第1060章 都已成年第677章 且等你靠山來第1098章 勇者勝第498章 見舊人 立錢莊第284章 各有各招廷論金銀第828章 天津幾日談第304章 知進退明分寸第252章 誰派你來的第918章 權臣亦能臣第300章 嫌隙生大明開發商第655章 接二連三第1019章 尾難收第18章 做體制內的生意第1092章 廷議入朝第1032章 鄭家豪奴第1040章 浮躁的時代第883章 歸化大集第194章 先打一頭第228章 鐵盒當年第893章 束手束腳第875章 一年已不同第168章 無心實有心說史實爲今第304章 知進退明分寸第998章 虎威第759章 勝利不代表戰爭結束第792章 和王通相比第611章 天明第185章 言談出新衙第933章 滿套兒金礦第1010章 平原上的初遇第1135章 萬曆不是洪武第532章 狼死狼繼 爲下萬難第242章 首輔離京枯燥有趣第248章 送上門的師爺第744章 始戰第764章 驅虜填壕第829章 匠坊第126章 小心萬全 另有枝節第98章 有憂有喜第649章 武宗正德第245章 深夜海河邊第675章 反應各有不同第53章 好身手第57章 忠於本職第526章 名將漫言 忠心有能第806章 亂言者有罪第307章 把頭潘明第259章 進一步退一步第117章 如此欺人第616章 王都堂第553章 得勝誰人知第326章 忠心耿耿數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