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三方制衡最穩

京師中人人知道楊巍指使自己的門生吳作來出面策動的這次言潮,而且這楊巍在其中也出了不少力,但凡是需要出面出錢聯絡人的時候,都是這吳作來出面,就連始終跟在吳作來身邊的那幾個骨幹,也都是吳作來自己出面聯繫的。##??看小說必去##

楊巍的確參與了這件事,可也是出於長幼有別,還有大部分官員都上疏的情況下,屬於從衆,有過錯,但不是大錯。

至於這吳作來是不是楊巍指使,人一死,沒了直接的證據,吏部尚書楊巍上疏自責教導無方,事實上,在這個局面下,也只有這個說不上過錯的過錯。

吏部尚書楊巍上疏辭官,萬曆皇帝自然沒心思挽留,實際上,看似要掀起腥風血雨的大局中,楊巍已經脫身了,同時讓大多數的官員身上的責任變輕。

是吳作來以爲立儲這樁事是個切入點,只要掀起言潮,就可以讓自己獲得進身之階,還能讓自己老師更進一步,榮華富貴不在話下,就是因爲這個野心,才自己聯繫姚博上疏,才自己四處拉大旗作虎皮,煽動起來。

若說有錯,大家都沒什麼錯,不過這等事,歷朝歷代都是人人蔘與,既然有人起頭,大家跟着湊趣罷了,卻沒想到,中了小人的奸計,導致瞭如今這個局面。

**“朕知道是楊巍主謀,天下人都知道是楊巍主謀,可偏生讓這廝安然而退,這些人心狠手辣,還真是女子手段啊!”

七月十八那天,楊巍就上疏辭官,萬曆皇帝准奏,回宮之後,卻是和鄭貴妃發起了牢騷,鄭貴妃現在可不是前幾個月的那般惶恐,比起從前卻是多了幾分雍容貴氣,聽到萬曆皇帝這麼說,她思索着說道:

“臣妾看來,吳作來這服毒自盡實在是有些蹊蹺?”

“何止是蹊蹺,吳作來這一死,不知道朝中多少官員身上的大錯變成了小錯,有的甚至是無錯冤屈,就算他不想死也要去死,只是今日司禮監和內閣幾位都是勸諫朕這邊,說此事不宜株連太廣,爲首的幾個辭官罷官就夠了,要不然一定會出亂子。##??看小說必去##”

“那皇上的意思是?”

“朕不甘心,不過他們說的也是實情,朕還要依靠他們管理百姓,還要靠他們收取稅賦,而且若沒了他們,恐怕別家又要大起來成禍患了。”

wωω●т tκa n●℃o

萬曆皇帝坐在牀榻上,穿着便服,很隨意的和鄭貴妃閒談,屋中只有四個人,已經能歪歪扭扭走路的朱常洵在奶孃的伴隨下,正在厚厚的地毯上走路,走幾步就摔一跤,然後爬起來繼續繞圈,看着萬曆皇帝和鄭貴妃直笑。

不過,在這個溫馨的場面中,所說的話語卻沒什麼溫馨的感覺,但在這個環境下,萬曆皇帝也是很放鬆,他說了幾句,很是發愁的揉了揉眉心,在那裡說道:

“這些讀書人,平素里仁義道德的說着,真要做什麼,下手一點不手軟,朕這幾日才從他們互相攻訐的奏疏中知道,他們對京營、禁軍的打算也是讓他們不動,只要朕動不了兵馬,就只能和他們鬥文字,鬥律法,他們人多勢衆,朕怎麼可能贏……不過啊,這次看吳作來的下場,朕還真有些心寒,如果這些文官真能調動兵馬,誰敢說他們會不會做出更大膽的事情來?”

王通回到京師和萬曆皇帝商議的種種佈置,對於禁軍、京營等京師的軍事力量,並不指望他們能動起來協助鎮壓。

有明二百餘年,京營逐漸被兵部控制在手中,也就是文官向其中滲透的越來越深,原本作爲統兵官的勳貴被文官和宦官逐漸排斥,而禁軍,雖然是直屬於皇室的武力,但天子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關注,主要的統領者是御馬監的宦官,宦官和文官,內廷外朝,看起來是完全對立的集團,也方便天子在其中平衡牽制,可關鍵的問題是,宦官們和文官們受到的教育以及價值觀都是極爲相似的,他們往往會有合流的可能。**??更新最快**

有他們在其中做阻礙,萬曆皇帝對禁軍和京營不敢說是完全放心,若說擔心謀反那是誇張了些,但被宦官、文官經營的久了,讓軍將們對他們動手,難免會有麻煩,推搪拖沓,這都是免不了的,在那樣關鍵的局面下,或許就會出大亂子。

所以王通和萬曆皇帝合計之後,就是先下旨讓他們不動,等解決了文官和相應的內官,讓他們沒有了對軍隊下令的名份之後,再作處置。

七月十五之後,朝廷官員一邊上疏自責,一邊卻互相攻訐,將這些日子的風波責任推到別人的身上,如果可以藉機讓同僚下臺,或許還能給自己弄來位子。

這樣的互相攻訐,卻讓萬曆皇帝這邊知道了許多消息,原來文臣們也沒有調動軍隊的信心,也不打算讓武人蔘與這個事件,他們的打算,同樣是讓軍隊不動,沒了暴力手段的支持,萬曆皇帝孤單一人,如何能夠對抗人多勢衆的文官士人,大大弱化的內廷已經不值得依靠,更不要說宦官集團中甚至還有部分人傾向於文官的立場,更不要說還有李太后那一系的翻雲覆雨。

萬曆皇帝說起這些事情的時候,頗爲苦惱,但因爲是在鄭貴妃的這裡,說話也沒什麼顧忌,就在那裡抱怨起來。

“朕記得小時候,皇祖那邊說,爲君者不可讓臣一家獨大,所以皇祖用了二十幾年的嚴嵩,後來又將徐階提拔起來,重用徐階,但也讓高拱和張居正那邊有權,而且皇祖身邊始終有個陸炳,到了父皇那裡,有高拱,但張居正和他抗衡,怎麼到了朕當皇帝的時候,卻是顧了一頭卻顧不了另一頭。”

鄭貴妃上去將萬曆皇帝身後的靠枕換了下位置,讓萬曆皇帝的姿勢更舒服些,同時給屋中的乳母打了個手勢,示意她帶着太子出去。

等屋中就剩下二人之後,萬曆皇帝看着房頂長出了口氣,開口說道:

“馮保和張居正勢大,朕用張誠和張四維,張四維勢大,朕用申時行,朕身邊也有個王通,王通功高的時候,朕也要敲打敲打他,可局面怎麼就是這樣,朕記得在武館的時候,有人說個俏皮話,叫什麼按下葫蘆起了瓢,朕這邊怎麼也做不女子這平衡,按下一個,另外一個立刻膨脹,立刻威脅到朕這邊,朕敲打了王通,文官那邊立刻是膨脹之極,甚至弄出前幾個月這樣的混賬事情來,朕叫回了王通,可又擔心王通這邊膨脹,文官們此次弱了,內廷衙門的勢力又要擴張,這真是……”

說到這裡,萬曆皇帝閉口不言,他也覺得這麼說王通頗爲的彆扭,畢竟是王通不計榮辱一次次的來勤王救駕,自己還是這般猜忌。

鄭貴妃在一邊沉默了會,湊近了點說道:

“皇上,臣妾聽皇上的意思,是想用王通,但怕王通跟那些文官一樣,忘了自己的本份?”

萬曆皇帝默默的點點頭,鄭貴妃緩聲開口說道:

“皇上,臣妾是個婦道人家,對大局是不懂的,但在宮內的時候讀過幾本書,也有些愚見。”

閨房私談,萬曆皇帝倒不講究那麼多,他雙手背在腦後,興致勃勃的看着鄭貴妃說道:

“愛妃有什麼主意,說來朕聽聽。”

“皇上,書上說爲君之道是總領於上,讓下面平衡相制,皇上和先帝以及皇祖那邊用的都是這個法子,有的用內官和外臣,有的是外臣和外臣,不過這兩方平衡卻是不穩,總有一家大過了另一家,到時候就沒有了平衡,但若是三家呢,讓他們彼此牽制,彼此相爭,誰想要獨大,其他兩家必然不會坐視,這樣的平衡就能維持很久,皇上也不必殫精竭慮的去調停安排。”

鄭貴妃說到這裡,卻看到萬曆皇帝臉上的笑容消失,愣愣的盯着自己,鄭貴妃連忙低頭說道:

“臣妾也是妄言……”

鄭貴妃話說了一半就被打斷,萬曆皇帝直起身,重重拍了一下,臉上全是興奮的說道:

“說的對啊,說的對啊,朕總是在想什麼內外相制,可內外相制,不是一方獨大,就是雙方合流,若是三方,內廷、外朝、再加上個王通,讓他們三方攪合去,有王通在朕身邊,他們誰也不敢亂來,有了內廷、外朝的牽制,朕也不必擔心王通獨大,哎呀,朕怎麼從前就這麼糊塗,寒了他的心不說,還給自己招惹來這麼多風波。”

萬曆皇帝說到這裡,已經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在屋中走來走去,一邊伸手拍着自己額頭說道:

“皇祖那邊用夏言用嚴嵩用徐階,可朕怎麼就忘了他宮內還有呂方和黃錦,宮外還有陸炳,這王通就是朕的陸炳。”

說到這裡,萬曆皇帝哈哈大笑,一轉身卻是把鄭貴妃抱了起來,一時間沒站穩,兩人摔在了地毯上,萬曆皇帝緩了口氣,開口說道:

“愛妃真是朕的賢內助啊!!”

(未完待續)

第4章 下重注 搏出身第24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426章 窮兵如何強 邊將知商理第935章 圍城一月第92章 你忍我不能忍第907章 清算 脫身第64章 黑袍光頭第822章 宋百戶第388章 殺賊夜第9章 不後悔第785章 信不信 認不認第322章 無好處一席談第1023章 烏煙瘴氣松江府第575章 除夕抓賊說古怪第328章 甕中捉鱉海陸合圍第175章 見風使舵方爲能第1115章 兀良哈第202章 新官上任難第32章 兩尺窄幅第663章 朝堂激辯第1079章 兵貴神速第921章 由小見大 富貴陷人第649章 武宗正德第389章 軍功得賞因何而來第681章 經歷司侯真第787章 或爲親情或爲權謀第1110章 馬踏倭寇血如泥第1132章 廷對第366章 相見歡迎客勤第351章 案無蹤跡招納惡徒第481章 想不幹 勿謂言之不預第836章 殺賊簡單第237章 京師三月初第296章 既投桃需報李第375章 急轉直下第379章 天津衛的五月初第941章 寧夏鎮第776章 衆商集歸化第495章 董千戶抓丁第1056章 走就走了第3章 田百戶 急智第886章 清流暗動 自認智高第759章 勝利不代表戰爭結束第570章 百密一疏 皆有端倪第227章 他日還有相見時第359章 金山銀海齊聚津門第1088章 股肱之臣第280章 海河怪事是保是罰第257章 趕羊第46章 小事見真章第121章 如此重禮 莫名受之第494章 戚少保觀虎威軍第668章 上任如衝陣第840章 這是大明的江南嗎第790章 羣像 後續第224章 打 放手打第712章 萬事有始 起於微末第764章 驅虜填壕第1034章 萬曆十七年初第861章 臨陣反水投王通第237章 京師三月初第604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082章 夜議第547章 坐船殺賊去第757章 互有進退 薊鎮下風第645章 良策之弊 疑是滅口第256章 待明日第275章 憑什麼收平安錢第62章 難道錯了第163章 秦館的禍事第676章 王通善戰第295章 三水王武器走私第404章 殺雞儆猴 高舉輕落第430章 木牆如礁石 敵兵如海浪第1119章 殺 殺 殺第621章 不同往日 何人爲相第69章 關係網第646章 雞鳴狗盜亦有用第830章 下江南第774章 投名狀第398章 奇怪的搜查第84章 自家的武館第995章 襲擾第223章 操練偶遇第264章 申時行楊思塵第542章 如臨大敵 虛驚一場第101章 無心所爲第1127章 救命稻草第654章 遭賊第902章 你辦事朕放心第806章 亂言者有罪第245章 深夜海河邊第10章 牢騷第665章 衆笑王通 恩威並施第103章 別家禍 少年戲第208章 莫非撞鐵板第588章 社稷爲重第782章 利字當前 蠱惑人心第1075章 長袖善舞徐廣國第42章 娓娓道來
第4章 下重注 搏出身第24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426章 窮兵如何強 邊將知商理第935章 圍城一月第92章 你忍我不能忍第907章 清算 脫身第64章 黑袍光頭第822章 宋百戶第388章 殺賊夜第9章 不後悔第785章 信不信 認不認第322章 無好處一席談第1023章 烏煙瘴氣松江府第575章 除夕抓賊說古怪第328章 甕中捉鱉海陸合圍第175章 見風使舵方爲能第1115章 兀良哈第202章 新官上任難第32章 兩尺窄幅第663章 朝堂激辯第1079章 兵貴神速第921章 由小見大 富貴陷人第649章 武宗正德第389章 軍功得賞因何而來第681章 經歷司侯真第787章 或爲親情或爲權謀第1110章 馬踏倭寇血如泥第1132章 廷對第366章 相見歡迎客勤第351章 案無蹤跡招納惡徒第481章 想不幹 勿謂言之不預第836章 殺賊簡單第237章 京師三月初第296章 既投桃需報李第375章 急轉直下第379章 天津衛的五月初第941章 寧夏鎮第776章 衆商集歸化第495章 董千戶抓丁第1056章 走就走了第3章 田百戶 急智第886章 清流暗動 自認智高第759章 勝利不代表戰爭結束第570章 百密一疏 皆有端倪第227章 他日還有相見時第359章 金山銀海齊聚津門第1088章 股肱之臣第280章 海河怪事是保是罰第257章 趕羊第46章 小事見真章第121章 如此重禮 莫名受之第494章 戚少保觀虎威軍第668章 上任如衝陣第840章 這是大明的江南嗎第790章 羣像 後續第224章 打 放手打第712章 萬事有始 起於微末第764章 驅虜填壕第1034章 萬曆十七年初第861章 臨陣反水投王通第237章 京師三月初第604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082章 夜議第547章 坐船殺賊去第757章 互有進退 薊鎮下風第645章 良策之弊 疑是滅口第256章 待明日第275章 憑什麼收平安錢第62章 難道錯了第163章 秦館的禍事第676章 王通善戰第295章 三水王武器走私第404章 殺雞儆猴 高舉輕落第430章 木牆如礁石 敵兵如海浪第1119章 殺 殺 殺第621章 不同往日 何人爲相第69章 關係網第646章 雞鳴狗盜亦有用第830章 下江南第774章 投名狀第398章 奇怪的搜查第84章 自家的武館第995章 襲擾第223章 操練偶遇第264章 申時行楊思塵第542章 如臨大敵 虛驚一場第101章 無心所爲第1127章 救命稻草第654章 遭賊第902章 你辦事朕放心第806章 亂言者有罪第245章 深夜海河邊第10章 牢騷第665章 衆笑王通 恩威並施第103章 別家禍 少年戲第208章 莫非撞鐵板第588章 社稷爲重第782章 利字當前 蠱惑人心第1075章 長袖善舞徐廣國第42章 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