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寧夏哱家

以王通定北侯、錦衣衛都指揮使,又是萬曆皇帝第一號心腹親信的身份地位,到底什麼事情需要他親自去辦。

自七月起,分駐在陝西的錦衣衛就多次密報,說寧夏副總兵哱承恩有不軌之心,幾乎是同時,寧夏巡撫黨馨也是密奏京師,說副總兵哱承恩橫行不法,與套寇多有勾結。

寧夏是大明九邊之一,和最西邊的甘肅鎮相鄰,在河套地帶的邊緣,所謂的套寇,就是說在河套一帶活動的蒙古部落。

自從正統年起,大明在西邊的勢力就逐漸的從河套中撤出,而且處於守禦的態勢,在那裡活動的是蒙古各個部落。

哱承恩,這個“哱”姓不是漢人姓氏,而是蒙族,最熟悉邊事的肯定是邊地的漢人和草原上的民族。

蒙族在蒙元時候佔據中華,明太祖朱元璋驅逐韃虜之後,也有不少的蒙族留下,而且蒙族和大明的交流很順暢,並不像是其他民族那樣完全不相通,很多漢化或者說親善大明的部族和酋長經常有投靠,在大明做官,這其中軍界和邊鎮最多。

蒙人比漢人多了幾分野蠻,在戰場上這野蠻往往就是勇悍和戰力的代表,而且他們本就是草原上出身,在邊鎮作戰,更有熟悉地利的便捷,所以蒙古豪酋在大明做官,往往能做到很高的位置。

哱承恩在寧夏鎮的勢力極大,儘管是副將,可總兵卻做不了什麼,事事要問訊於他,原因很簡單,巡撫和總兵手下的親兵家丁加起來不過一千五百於,而哱承恩手下足足兩千三百餘,都是能征善戰的精銳。

這僅僅是在哱承恩屬下的,還有依附於哱家的大小西北土豪,這些土豪漢蒙都有,這些人動員起來,也是一股可觀的力量。

況且這邊草原上的各個部落,自然願意和蒙人打交道,不願意和漢將往來,寧夏總兵張唯忠在寧夏鎮說話沒有聲音,外人只知道哱將軍,不知道張大帥。

有這樣的勢力,哱家在草原上本就有自家的部落,更是專有邊貿之利,西邊的花馬池等地的池鹽也有近三分之二在哱家的控制之下,等於是他家將寧夏的鹽政也把持住了,更向陝西內陸輸入池鹽,獲利極大。

手中有兵,又有財源,交遊廣闊,這等驕橫也是難免了,哱承恩今年纔不過三十五歲,他能到這樣的地位,卻不是因爲他如何勇悍,而是因爲他的父親哱拜。

哱拜是嘉靖三十三年的時候投靠大明,依靠戰功一步步到了遊擊將軍的位置上,在五十六歲的時候以副總兵的官銜致仕,然後將官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哱承恩。

寧夏和甘肅算是大明的西方邊疆,各族雜處,規矩就不如東邊那些邊鎮,對蒙族的將領往往很是優容寬待。

哱拜雖說已經告老,可他是寧夏土著,又在軍中效力多年,寧夏鎮大大小小的軍將都是他的晚輩,就連總兵張唯忠在他面前也擡不起頭來,要客客氣氣。

這麼各方面疊加,哱家在寧夏鎮已經可以稱得上是獨霸專制,他一個副總兵獨霸專制,寧夏總兵、寧夏巡撫向那裡放,沒有油水,還要被人欺壓,自然矛盾重重,可想而知,上疏密奏中不會有什麼好話講。

如果僅僅是巡撫和總兵甚至是監軍宦官的怨言,朝廷上下不會有人當回事,文武相制,大小平衡,這正是朝廷想要看到的局面。

而且陝西三邊總督那邊卻是沒有什麼壞話,哱家驕橫歸驕橫,給各處的孝敬也不曾少了,該打點的都打點。

這樣的事情充其量說是官場腌臢,閒談一笑罷了,驚動一個錦衣衛都指揮使去,那卻是萬萬不必,對錦衣衛來說,就算是從京裡派個千戶去都是多餘。

不過王通收到的消息並不是這樣......

萬事都有聯繫,有因有果,王通打下了歸化城之後,草原上的勢力格局,甚至草原上各個民族的心態都是大有變化了。

寧夏鎮面對的方向正是河套一帶,在俺答部獨霸草原的時候,寧夏鎮防禦的主要敵人就是俺答麾下各支力量。

俺答部在草原上獨大,實際上同爲蒙古部落的其他各部未必願意,自成一家多麼快活,何必在別人屋檐下,爲俺答一家賣命呢?

正是因爲這樣的心態,哱拜和哱承恩在寧夏鎮這邊的草原上都是如魚得水,有各種各樣的協助,有幾個頗有規模的大部落都是和哱傢俬下結盟。

俺答部也不願意和大明時時保持在作戰的狀態,他也勒束自己的部屬不要太靠近明朝的邊牆。

這實際上是給寧夏哱家和一些部落鑽空子的機會,大明畏懼俺答部不敢出塞,俺答部爲了貿易和和議不靠近邊牆,結果寧夏邊牆外的肥沃河套地,就成了哱家的勢力範圍。

哱家從草原上向內陸輸入牲畜和草原上的特產,然後又將大明的貨物輸入到草原上,在其中大發其財,甚至連俺答部都要在這裡採買。

邊境有警的時候,哱家往往可以第一時間得到草原上通報的消息,他們會派出兵馬虛應故事的出塞,對方也會很給面子的退走,甚至會讓一些不要緊的小部落被哱家殺掉吞併,成全哱家的軍功。

在這樣的情況下,哱家的勢力自然越來越大,哱家的位置也就越來越高。

而且哱家的近三千家丁親兵的確不是嚇唬人的,因爲都是以蒙族居多,養他們的成本可比養活大明的漢人親兵要便宜許多,而且勇悍並不差。

哱拜和哱承恩都曾多次領着親衛和俺答部的騎兵野戰,互有死傷,雖說沒有大勝,但有首級帶回,而且不落下風,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在大明邊將中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甘肅、延綏、榆林、固原、大同幾個邊鎮,誰也不敢出去。

不過這一切的一切,在王通領兵打下歸化城之後完全改變了,俺答部糾集了幾萬騎兵和王通的大軍會戰,結果是被全殲的結局,歸化城也幾乎被洗了一遍,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那麼不到一月的功夫稱霸萬里草原的勢力就這麼灰飛煙滅了。

俺答部勢力灰飛煙滅,各個邊鎮在愕然之餘都是做出了反應,寧夏鎮哱家的反應就是派兵出去圈地,在河套一帶佔據了不少的地盤,在這段時間,哱家的勢力更盛,但蜜月也就是持續到這時了。

歸化城商團的形成和壯大過程,就是歸化城商團武裝在歸化城以西廣大地域的燒殺搶掠的過程,哱家在草原上的勢力,在草原上的手下,都是大小蒙古部落,這些部落在歸化商團的眼中那就是一塊塊肥肉。

自己能打的下來的,就自己打下來了,自己打不下來的,就扣上一個“俺答殘餘”的帽子,迴歸化城請救兵來。

哱家的勢力在河套之地損失慘重,偏生還不能聲張,因爲在俺答部存在的時代,這些部落都是被哱家當作“敵人”放養在草原上,如果拿這個損失去鬧,少不得一個勾通敵國的罪名扣上來。

歸化城的商團武裝不說,陝甘一帶的地方豪族和邊鎮將門的各個勢力都是出塞圈地,原來畏懼韃虜如虎,現在俺答部這最大的心病一去,其餘的也可以倚多爲勝了。

而且他們也熟悉地形,也知道如何才能發財,以往哱家專有的各項大利,一點點的被人奪去,鹽池被人佔去,邊貿被人擠壓,你哱家在寧夏鎮勢大,在陝西又算得了什麼,難道比得過秦王,難道比得過陝西總督,大家都要發財,你一個內附的軍將,還是靠邊站去吧

哱家的場面一點點的崩壞,原來不少依附於哱家的部落,都去歸化城找個商行,要不然就在陝西找個更有勢力的投靠。

一直是一步步向上走的勢力,突然間到了這樣,哱家如何能忍受的了,自然心中生出種種怨氣。

若是隻有他一家還罷了,偏生河套的各個部落,比如說最大的火落赤等部落,寧夏和甘肅的土豪軍將,都在俺答部被滅掉,歸化商團在草原上肆意擴張的風潮中受損,偏生他們都是沒辦法在這個風潮中得利的。

哱家不必說,火落赤手上沾了太多大明的血債,甚至開始歸化商隊行走草原的時候,他們還以爲來了肥羊,要啃上幾口,但卻鬧的和歸化商團誓不兩立,而且火落赤也是過萬人的大部落,歸化商團和陝甘豪門都盯的緊。

寧夏和甘肅的土豪軍將,情況大多是和哱家差不多,都是藉着大明和俺答之間的局勢上下其手,現在局面大變,他們熟悉當地和塞外的優勢一下子蕩然無存,自然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人人都有怨氣不滿,這寧夏哱家又是西北頭一等土豪,衆人自然就是以他爲首,形成了一個滿腹怨忿的集團。

這個集團仇視歸化商團,仇視陝甘高門富貴,甚至是仇恨漢人,仇恨大明......

第705章 功業事小 社稷爲重第1022章 下船威第927章 分權保富貴爲利行大險第1025章 清城第1087章 御書房慈寧宮第1030章 大明南北事第1009章 我能記住的第50章 穩妥當先第188章 自居恩主搬家謀劃第143章 銀子無好壞 王通大撒網第905章 夫妻夜話第309章 天津衛香亂第1097章 彼此第704章 一日之內人不同第621章 不同往日 何人爲相第120章 藉機下臺階 新僕登主門第553章 得勝誰人知第569章 漸近第527章 似多言 生意經第745章 騎兵對騎兵第126章 小心萬全 另有枝節第328章 甕中捉鱉海陸合圍第954章 物盡其用所圖長遠第332章 此消彼長真乃賢王第391章 羣臣笑聽不懂第4章 下重注 搏出身第563章 厚恩籠絡 秋日肅殺第859章 以身相許第59章 三陽第441章 安樂富貴 不見勇將第1059章 見駕第910章 前車之鑑乎第812章 海瑞已老第62章 難道錯了第878章 雖在異鄉卻似家第584章 謹慎萬端 終有事來第734章 大同駐大軍第964章 難得糊塗急流勇退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981章 王大人問王大人第618章 捨不得第60章 能威風就要威風第715章 新戲動京師第1089章 點將聚兵第1044章 開場第150章 首尾第275章 憑什麼收平安錢第484章 斷腕 大政 制衡第94章 餘波不平第590章 送上門的罪證第887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1028章 這次要佔個先第853章 欽差過境總多禮第297章 尚書換大使功勞換黑臉第917章 甘爲爪牙求庇護第144章 耳目聰財源進第694章 京師嚴打之政第429章 攻守血戰大聲召喚月票第166章 下棋閒談有意無意第142章 不升官便進財第748章 爲淵驅魚 一淵驚擾第628章 錦衣衛指揮同知第233章 織網第1061章 大富松江 倭國平戶第66章 打,狠狠的打第64章 黑袍光頭第130章 微風漸起 何爲孟浪第966章 天津有學堂第321章 塵埃落得失誰知第12章 出人意料的翻盤第826章 我的第462章 刺客第629章 兩張不同用人見人第74章 正月十六的早晨第790章 羣像 後續第70章 世情冷暖人自知第349章 並不精彩的勝利第822章 宋百戶第1063章 諸侯之賞第461章 虎威板甲 秦法追則第883章 歸化大集第602章 入宮第772章 收尾第337章 造船難求公道第866章 王通在臨清州第368章 挑錯總是很容易第710章 由此及彼 心思萬方第314章 沒想到城內城外第278章 炮打晉和店第216章 稀缺從衆 來信嚇人第602章 入宮第47章 恩威兼施收人心第359章 金山銀海齊聚津門第98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615章 天家有無情第386章 海上敵來 火燒廣船第404章 殺雞儆猴 高舉輕落第618章 捨不得第847章 秦淮河上第1010章 平原上的初遇
第705章 功業事小 社稷爲重第1022章 下船威第927章 分權保富貴爲利行大險第1025章 清城第1087章 御書房慈寧宮第1030章 大明南北事第1009章 我能記住的第50章 穩妥當先第188章 自居恩主搬家謀劃第143章 銀子無好壞 王通大撒網第905章 夫妻夜話第309章 天津衛香亂第1097章 彼此第704章 一日之內人不同第621章 不同往日 何人爲相第120章 藉機下臺階 新僕登主門第553章 得勝誰人知第569章 漸近第527章 似多言 生意經第745章 騎兵對騎兵第126章 小心萬全 另有枝節第328章 甕中捉鱉海陸合圍第954章 物盡其用所圖長遠第332章 此消彼長真乃賢王第391章 羣臣笑聽不懂第4章 下重注 搏出身第563章 厚恩籠絡 秋日肅殺第859章 以身相許第59章 三陽第441章 安樂富貴 不見勇將第1059章 見駕第910章 前車之鑑乎第812章 海瑞已老第62章 難道錯了第878章 雖在異鄉卻似家第584章 謹慎萬端 終有事來第734章 大同駐大軍第964章 難得糊塗急流勇退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981章 王大人問王大人第618章 捨不得第60章 能威風就要威風第715章 新戲動京師第1089章 點將聚兵第1044章 開場第150章 首尾第275章 憑什麼收平安錢第484章 斷腕 大政 制衡第94章 餘波不平第590章 送上門的罪證第887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1028章 這次要佔個先第853章 欽差過境總多禮第297章 尚書換大使功勞換黑臉第917章 甘爲爪牙求庇護第144章 耳目聰財源進第694章 京師嚴打之政第429章 攻守血戰大聲召喚月票第166章 下棋閒談有意無意第142章 不升官便進財第748章 爲淵驅魚 一淵驚擾第628章 錦衣衛指揮同知第233章 織網第1061章 大富松江 倭國平戶第66章 打,狠狠的打第64章 黑袍光頭第130章 微風漸起 何爲孟浪第966章 天津有學堂第321章 塵埃落得失誰知第12章 出人意料的翻盤第826章 我的第462章 刺客第629章 兩張不同用人見人第74章 正月十六的早晨第790章 羣像 後續第70章 世情冷暖人自知第349章 並不精彩的勝利第822章 宋百戶第1063章 諸侯之賞第461章 虎威板甲 秦法追則第883章 歸化大集第602章 入宮第772章 收尾第337章 造船難求公道第866章 王通在臨清州第368章 挑錯總是很容易第710章 由此及彼 心思萬方第314章 沒想到城內城外第278章 炮打晉和店第216章 稀缺從衆 來信嚇人第602章 入宮第47章 恩威兼施收人心第359章 金山銀海齊聚津門第98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615章 天家有無情第386章 海上敵來 火燒廣船第404章 殺雞儆猴 高舉輕落第618章 捨不得第847章 秦淮河上第1010章 平原上的初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