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內外有隙 且等不急

“回稟娘娘,京師外無名白兇頑,於己於人已有過百性命枉死暴……”

貴人發怒訓斥,立刻跪下,這時張誠作爲一個在宮內當差近四十年的老宦官的本能,磕頭之後就出聲解釋,說了兩句,小腿卻一疼。

不必回頭張誠也明白是馮保踢了他一下,當即反應過來,只是停了解釋,加重了磕頭的力量,口中只說道:

“請娘娘治罪,是奴婢這邊孟浪了。”

慈聖太后李氏發怒的那裡是張誠在治安司背後,治安司嚴查無名白,根本是張居正駁了擡舉他兄弟李文全的動議。

所謂“女中堯舜”,自然不能因爲自家兄弟求官不得發火,偏生今日宮中宦官聚衆哭告,被牽扯到的張誠自然要被訓斥了。

下面張誠磕了幾個頭,李太后深吸了口氣,卻是用手捏了捏額角,邊上的女官錦繡連忙上前一步,開口低聲說道:

“娘娘莫要動氣,張誠已經認錯了,娘娘萬金之體且莫爲這等事傷了身子啊!”

李太后一擡手,邊上立刻有宮女捧着茶盤上前,錦繡輕手輕腳的在上面取下一個銀碗,捧給了李太后,李太后抿了進口,微微閉上眼睛,臉色卻平復了不少,錦繡接回銀碗後,李太后沉聲說道:

“錦繡,留你和馮保、張誠二人在,其他人都下去吧!”

錦繡連忙答應,轉頭衝着馮保和張誠點點頭,卻對其他人揮揮手,在殿裡伺候的宮女和宦官連忙躬身後退走開。

等到無關人等都退了下去,李太后睜開了眼睛,淡然說道:

“當年張居正訓了高拱一句無心之言作爲罪過,若不是哀家和馮保幫他,又怎麼有他今日……”

說了一半,李太后卻瞥了眼在那邊低頭的馮保,開口繼續說道:

“不過張先生也是一心爲國,大明國庫匱乏了這麼多年,卻是在他手裡又到了這般充盈,唉……張誠,你起來吧!”

張誠謝恩之後站起,臉色雖然恭謹羞愧,可心卻在那裡狂跳,今日李太后的失態和遷怒代表着什麼,代表着李太后和張居正的關係出現了裂痕,李太后方纔說話欲言又止,又說了幾句張居正的功勞。

這分明是顧忌着馮保和張居正的同盟,牢不可破的鐵三角如今不穩了,對其他人來說,這就是機會。

“太后娘娘,張閣老那邊雖然通達,可有時候書生氣也是重了點,太后娘娘派人訓誡勸導,他也就知道錯了,娘娘萬金之體,萬萬不可爲爲此事動氣。”

馮保那邊臉色沒什麼不對,全是關心的神情,李太后淡淡笑道:

“哀家的兄弟天下何處去不得,內閣那邊給不了這個官,不要就是了,這件事不必提了。”

張誠低頭站在那裡,心中激動,卻爲馮保嘆了口氣,張居正和馮保在最頂點的位置太久了,習慣了一言決斷,總是按照自己的意思來決定,對上面還有一個仲裁者感覺到有些不習慣了。

特別是這個仲裁者是太后,有明一代,皇太后對朝政的影響力微乎其微,在人的心目中先天沒有合法性,李太后雖然遙控朝局,但在衆人心中的成規印象卻沒有改變,內廷的馮保、外朝的張居正在前臺時間太久,連他們自己也有意無意的忽視起來。

萬曆皇帝從小由馮保看護,尊稱“大伴”,見到馮保都要正坐,不敢有什麼懈怠神情,萬曆皇帝還是裕王世子的時候,張居正就是他的伴讀老師,自登基以來,萬曆皇帝沒有當面駁斥過張居正的奏摺,張居正甚至還訓斥過皇帝。

清查田畝、一條鞭法大行天下,對韃虜的幾次大勝,都讓張居正的威望愈發隆重,而馮保因爲和張居正的同盟也是水漲船高,他們也是越來越不耐煩旁人的插手了。

或許他們自己沒有感覺,可他們不知不覺的已經膨脹,已經覺得自己可以決定一切……

張誠心中翻江倒海,可也明白,張居正和馮保的同盟不是那麼容易被撼動的,要不然李太后不會欲言又止,要遣散從人才會抱怨,說了怨言還要談及功勞。

殿中安靜了一會,李太后淡然說道:

“內外有別,宮外的人和宮內的人總歸不同,宮內不穩,就會被外邊的人鑽了空子,上午的事情哀家也知道些,宮外的案子是宮外的案子,那些人在外面有牽扯,進了宮就是宮中的人,和外面斷了聯繫就是本分人……至於外面那些,都是些可憐人,宮內也要多多撫卹纔是。”

聽到太后說完,調子已經定下,張誠也只能是跪下頌聖謝恩。

“李大人、呂大人,張公公今日在宮中傳出信來,治安司和順天府在城外各處清查無名白的動作立刻停下!”

治安司三人事務繁忙,下午的時候卻被鄒義傳信召集,來到振興樓這裡,鄒義第一句話就讓二人吃了一驚。

“鄒公公,無名白那處已經查出了不少蛛絲馬跡,雖然隱藏的好,只要再下一把力氣下去,一定能查出大事情,王大人那邊一直關心的三陽教……”

最先開口說話的是呂萬才,聽到鄒義這麼講,他立刻急了,才說了幾句,卻被鄒義擡高了聲音打斷:

“呂大人!!太后已經發了口諭,我等再查,那就是大禍臨頭了,沒有太后娘娘的支持,內外隨便有什麼人找個由頭,你我就是萬劫不復之地,我們萬劫不復,還要牽扯到王大人,甚至還要牽連到萬歲爺,輕重禍福,呂大人要分清啊!”

“既然不讓明查,我這邊安排幾個放心的人盯着,查出事情來,光明正大的抓人動手!!”

一邊悶不作聲的李文遠卻開口了,鄒義雙手拍了下,嘆氣說道:

“二位,這事情你們怎麼看不明白呢!太后娘娘是要給內監各衙門的人賣個人情,這件事就是不讓查了,外面不管做過什麼事情,太后娘娘一概給他們免罪,咱們在外面盯着,若是被宮內的人知曉,一狀告上去,不光是太后娘娘大怒,張公公那邊肯定也難做,就算查出來什麼,太后娘娘已經有了口諭,咱們這個先被坐上一個抗命的罪名。”

李文遠也不說話了,呂萬才嘆了口氣,打開手中的摺扇急速的扇了幾下,半響才皺眉說道:

“真就這麼半途而廢了嗎?”

“等,王大人經常說等,張公公這次也說的明白,咱們沉下心等就是了。”

“萬歲爺,王通總是諫言,說沉下心等,是真言啊!”

御書房是萬曆皇帝私密的所在,張誠帶着些激動和萬曆皇帝說道,萬曆皇帝臉上頗有些興奮,連連點頭,開口說道:

“張先生在朝中爲首輔太久,小處上疏忽了,沒了母后在背後的支持,朕也不必每日這麼窩囊受氣,張先生,讓你那邊說得動的言官上疏……”

萬曆皇帝興奮的有點過了,聽到這話,張誠下意識的回頭看了眼,御書房中自然只有二人,趙金亮在門外值守。

“萬歲爺,太后娘娘爲何不讓治安司追查,還不是爲了穩定宮內的人心,先將內官收攏爲用,張閣老聲望日高,威勢隆重,太后娘娘所以要以內臣爲憑藉,太后娘娘那邊如此慎重,萬歲爺何必貿然動作。”

話有些不客氣,大體是李太后尚且如此,陛下更要小心的意思,萬曆皇帝卻不覺的如何,畢竟是實情。

萬曆皇帝坐在那裡沉默了會,卻開口笑着說道:

“的確不必急,還是老樣子,朕慢慢等着就是,真是沒想到,張先生這樣的人,居然也犯這樣的錯誤,有趣,有趣!”

“張閣老駁回李文遠任京營副將的動議,現在京師各處紛紛傳誦,不少士子寫文章誇讚,是如今議論最多的。“

楊思塵在那邊讀着文卷,王通拿着硬筆在一份公文上批了幾個字,擡頭笑着說道:

“文臣駁天家的面子被稱爲風骨,卻沒想到張閣老這等人也做這樣的傻事。“

聽到王通調侃,楊思塵笑着說道:

“大人說的是,不過宮中對張閣老的封賞依舊,絲毫看不出什麼減弱,這也是外面這麼多讚頌之言的原因。”

“不忙不忙,且等等看!”

王通悠然說道,在最高位的幾個人有了一點小矛盾,在掌控整個大明帝國的權力爭奪中,這一點點小矛盾會慢慢長大,由一個小洞變成一條縫隙,然後變成不可彌補的裂痕。

“僧格都古楞和三娘子已經成婚,照例朝廷封僧格都古楞爲順義王,再封三娘子爲忠順夫人,朝野皆以爲鄭洛有功,要行擢升。”

聽到楊思塵讀到這個,王通冷笑了一聲,把手中硬筆丟在桌上,開口說道:

“鄭洛苦勸啊,說什麼分不利於蒙古,亦不利於大明,讀書讀的腦子壞掉了,合起來如何利於大明,還要升他的官,有什麼功勞,莫非是替咱們大明去拉了這個皮條有功!!”

俺答汗病死,僧格都古楞繼位,三娘子要自成體系,又有古北口外的大捷,正是讓韃虜分崩離析的好時機,卻沒想到文官們居然反着這般做,真是壞了腦袋!

第763章 慢攻城第445章 何人剪除陛下羽翼第147章 滾出去!第1081章 震動之下暗流涌第959章 宣府總兵李如鬆第597章 天子探病 心不在焉第589章 熱風上頭 大同弊案第1085 出自公心第1052章 分贓大會第294章 知機投靠 如此暴利第493章 不得閒第529章 宮中第691章 上位者何須關注小事第3章 田百戶 急智第622章 雖相讓 時不同第457章 城前鬧劇 天子微惱第636章 非心腹至親不能做第550章 不滅餘寇不回鄉第795章 一切勝利歸於陛下第481章 想不幹 勿謂言之不預第554章 深陷其中 羣情涌動第356章 何談大義第941章 寧夏鎮第70章 世情冷暖人自知第138章 小麻煩和紀念品第37章 富貴榮華第552章 如鼠如兔 豈敢稱兵第644章 爲何有流民第351章 案無蹤跡招納惡徒第33章 又有客上門第927章 分權保富貴爲利行大險第492章 意料之外合乎情理第490章 生意人船匠來第114章 烈女報恩爲避禍第568章 勇不可擋 舉斧問賊第312章 跪下不殺給我滾第1016章 這是一塊好地啊第88章 拉攏分化 帝王心術第774章 投名狀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982章 初到貴地下馬威第826章 我的第38章 生意大火第205章 不後悔 不着急第916章 做作原爲求救第992章 我和你們一起走第46章 小事見真章第1023章 烏煙瘴氣松江府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916章 做作原爲求救第198章 京師處處大風起第385章 遊覽天津衛的僧人第342章 冬日海河相遇不識第297章 尚書換大使功勞換黑臉第1091章 家大還是國大第660章 罵人隨意 罵君重罪第293章 一切如常第901章 士無風骨 君無威儀第440章 人比畜強 意外大財第297章 尚書換大使功勞換黑臉第992章 我和你們一起走第481章 想不幹 勿謂言之不預第115章 不知敵 觀冊驚第712章 萬事有始 起於微末第426章 窮兵如何強 邊將知商理第654章 遭賊第64章 黑袍光頭第1115章 兀良哈第1103章 父子相逼第1072章 遼國公的時局座談第193章 路不平第1021章 天子之怒第24章 不孝之徒第466章 燈下黑 見海王第523章 軍議改良 永記忠烈第399章 論海說艦 客從南來第986章 獵殺第252章 誰派你來的第1053章 金銀之事第79章 開館在即第605章 在即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753章 後發制人第990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235章 牛刀殺小雞第1001章 欲擒故縱之術第797章 嚇跑第1127章 救命稻草第648章 萬歲爺像誰第826章 我的第324章 殺將第1072章 遼國公的時局座談第959章 宣府總兵李如鬆第609章 血夜第465章 閣老府中 抽絲剝繭第282章 漸進漸近第276章 這等事你也能忍第933章 滿套兒金礦第296章 既投桃需報李第626章 柳三郎
第763章 慢攻城第445章 何人剪除陛下羽翼第147章 滾出去!第1081章 震動之下暗流涌第959章 宣府總兵李如鬆第597章 天子探病 心不在焉第589章 熱風上頭 大同弊案第1085 出自公心第1052章 分贓大會第294章 知機投靠 如此暴利第493章 不得閒第529章 宮中第691章 上位者何須關注小事第3章 田百戶 急智第622章 雖相讓 時不同第457章 城前鬧劇 天子微惱第636章 非心腹至親不能做第550章 不滅餘寇不回鄉第795章 一切勝利歸於陛下第481章 想不幹 勿謂言之不預第554章 深陷其中 羣情涌動第356章 何談大義第941章 寧夏鎮第70章 世情冷暖人自知第138章 小麻煩和紀念品第37章 富貴榮華第552章 如鼠如兔 豈敢稱兵第644章 爲何有流民第351章 案無蹤跡招納惡徒第33章 又有客上門第927章 分權保富貴爲利行大險第492章 意料之外合乎情理第490章 生意人船匠來第114章 烈女報恩爲避禍第568章 勇不可擋 舉斧問賊第312章 跪下不殺給我滾第1016章 這是一塊好地啊第88章 拉攏分化 帝王心術第774章 投名狀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982章 初到貴地下馬威第826章 我的第38章 生意大火第205章 不後悔 不着急第916章 做作原爲求救第992章 我和你們一起走第46章 小事見真章第1023章 烏煙瘴氣松江府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916章 做作原爲求救第198章 京師處處大風起第385章 遊覽天津衛的僧人第342章 冬日海河相遇不識第297章 尚書換大使功勞換黑臉第1091章 家大還是國大第660章 罵人隨意 罵君重罪第293章 一切如常第901章 士無風骨 君無威儀第440章 人比畜強 意外大財第297章 尚書換大使功勞換黑臉第992章 我和你們一起走第481章 想不幹 勿謂言之不預第115章 不知敵 觀冊驚第712章 萬事有始 起於微末第426章 窮兵如何強 邊將知商理第654章 遭賊第64章 黑袍光頭第1115章 兀良哈第1103章 父子相逼第1072章 遼國公的時局座談第193章 路不平第1021章 天子之怒第24章 不孝之徒第466章 燈下黑 見海王第523章 軍議改良 永記忠烈第399章 論海說艦 客從南來第986章 獵殺第252章 誰派你來的第1053章 金銀之事第79章 開館在即第605章 在即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753章 後發制人第990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235章 牛刀殺小雞第1001章 欲擒故縱之術第797章 嚇跑第1127章 救命稻草第648章 萬歲爺像誰第826章 我的第324章 殺將第1072章 遼國公的時局座談第959章 宣府總兵李如鬆第609章 血夜第465章 閣老府中 抽絲剝繭第282章 漸進漸近第276章 這等事你也能忍第933章 滿套兒金礦第296章 既投桃需報李第626章 柳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