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授田的盛況

明確縣制,確立界碑,敲定品階,這都是爲完善民生打基礎。

作爲一方父母官,百姓想要的其實很簡單,安居樂業,只要能夠滿足他們這一願望,無論外邊經歷怎樣的風雲變化,他們的心裡都不會起絲毫的波瀾。

如果說東海鎮在初立時,因爲局勢不明朗的緣故,治下百姓,或許會因爲不確定因素過多,導致他們心中會胡思亂想,對於東海鎮充滿着疑問。

但是隨着東海鎮軍隊表現出來的強大,以及東海鎮地方衙署表現出來的剛硬,那種看得見、摸得着的實際生活改善,這也都使得他們的內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完善各縣官吏體系只是一個開端,想要讓諸縣官制,真正在遼東這個地界上去扎穩腳跟,姑且拋開東海鎮軍隊這一方面,這其實更多的是需要依靠你們這些官吏自身。”面對孫傳庭肯定的回答,趙宗武肯定是需要打一打他的銳意。

不管是怎樣的人,只要他是人,即便是他擁有着很強的本事,很強的自控能力,但是隻要事情發展的很順利,一切都在原定的軌跡進程當中,那麼難免就會出現所謂的驕縱心理,這是人最大的劣根性。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聽到自家伯爺的提醒,孫傳庭似乎也想到了自己的情緒有些過於高亢,這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雖然說他現在是東海鎮地方衙署的一把手,但東海鎮當下的所有事宜,還遠遠沒有達到所謂的超然地位。

在這樣一種前提下,自己這心裡的緊迫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卻是些許的輕鬆,這對於他這位東海鎮地方衙署的一把手來說,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驕縱的事情。

“謝伯爺警醒!”孫傳庭停頓了片刻,隨後便鄭重的向趙宗武躬身行禮。

作爲主治一方的父母官,尤其是在局勢尚未完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這內心首先生出了不該有的心思,這如果傳遞到其他官員身上,那對於東海鎮來講絕對是一件致命打擊。

“這很正常,知道自己飄了就行了。”面對孫傳庭這鄭重的回答,趙宗武神情淡然的說道:“在不久前本伯的心情跟你們都一樣,誰都是從年輕的時候走過來的,這別人口中說的各種不好的話都是自己闖過來的,只要知道自己錯在哪裡,走些彎路並沒有什麼不好的,但不要一條道走到黑。”

隨着相處時間的增長,與孫傳庭、盧象升他們的相處方式也漸漸變了,似朋友,似引路者,似師者……

“下官不敢!”聽到自家伯爺說的那般話,雖說這心裡聽着的確是很感慨的,但多年的師承教育,還是讓孫傳庭他下意識回答。

對長者尊,對上官尊,是他們必須要恪守的禮儀。

這樣的刻板不僅體現在孫傳庭一人身上,即便是盧象升、史可法、陳奇瑜、閻應元他們也多半是這樣,也就是從戰場上拼殺出來,但卻落了殘疾的張壺、丁悝他們不會過多的在意這些。

“行了,行了,你還是跟本伯彙報一下東海鎮治下授田的基本情況吧。”見孫傳庭這越說頭越低,趙宗武當即揮手錶示道。

諸縣的各種體系已經明確了,那麼接下來想要長久、穩固的發展好,要做的就是確保這些最基礎的事情。

對一方疆域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

答案顯然很簡單。

百姓能夠在治下種植自己的土地,治下擁有最穩固、龐大的自耕農羣體。

爲什麼說大明到後期收不上來稅賦?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明原有的龐大自耕農羣體,被地方上的奸詐士紳、豪強,用盡千方百計去搶奪自耕農手中的耕地,這一搞要麼破產,要麼家破人亡,總之死在這上面的百姓絕不在少數……

一旦矛盾積攢到一定的境遇,再加上各類天災人禍,這也就出現了明末崩盤的現象。

“按照東海鎮地方衙署最初確定的授田機制,下官聯合相關官吏對六縣耕地進行了丈量,現階段已經完成丈量的是金州縣、復州縣兩地。

再加上之前東海鎮謀求發展、安穩民心,便約定給了東海鎮百姓的種種承諾,如此便使得金州縣境內的耕田均已全部分授完畢,分授原則是依據想東海鎮有功將士,東海鎮將士,平時表現積極等不同層級來進行分配的……”

東海鎮特殊的環境,使得生活在東海鎮境內的百姓,自始至終就並沒有擁有獨屬於自己的契約憑證。

雖然說在很久以前就安置了村落、鎮所,但是這並不代表着他們現在居住的房屋,就已經獨屬於他們的了,所有的一切都是依照着東海鎮之前頒佈的種種規矩,當然了也因爲這些制約存在,使得很多的百姓家庭爲了擁有一個穩定的家園,家中年輕的青壯都選擇加入到東海鎮軍隊中。

因此看起來變動很大,但實際上這些情況根本就不影響,那些在東海鎮最初就移居過來的流民羣體,相反他們也是此次授田的最大獲益者。

因爲經歷了一系列戰爭後,在東海鎮軍隊中的青壯,其家最少就能獲得三十多畝的良田,多的甚至已經達到了三百多畝,這都是他們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拼殺出來的,東海鎮會絕對保護他們的所得!

趙宗武那雙虎目炯炯有神,言語更是鏗鏘有力道:“分配土地一定不能大意,諸縣未來能否擁有強有力的發展,其實從根本上來說就看此次授田的基礎有沒有打好,一切都必須要按照規矩來辦事,如果誰在這其中敢動歪心思,一定不能心軟!

隨着地位的增高,趙宗武明顯感受到自己的精力已經嚴重不足,想要讓東海鎮擁有好的發展,那麼就必須要讓更多的人蔘與到這裡面來。

所以說讓孫傳庭他們,去具體的負責東海鎮地方的相關事宜,這纔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聽着孫傳庭的彙報,趙宗武他在心中對於東海鎮地方衙署做的事情表示贊同,有他們的幫持,東海鎮的未來一定不會差!

第037章:不尋常第025章:投名狀「爲紅月54大大加更」第010章:聯合作戰的真髓第031章:賜爵:定遼伯!第067章:鎮山河第050章:豪橫的趙宗武第035章:錦衣衛之逍遙樓第047章:利益誘導第108章:東西方科研體系的交流碰撞第047章:鳳陽破,天下驚!第055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066章:進擊的大清(下)第121章:陰謀家(下)第013章:大時代下的平凡人(二)第094章:全開吧,戰爭機器!!!第046章:敢問路在何方!!!第119章:張維賢的決斷第055章:閹黨,本公讓你重獲新生!第094章:資本獠牙第027章:重塑邊境的可行性(下)第111章:大決戰開啓!!第092章:利益第018章:趙宗武的野心第094章:資本獠牙第062章:銳意進取的戰鬥第042章:大勢碾壓第126章:京城劇變第066章:科學探討是進步的前提第040章:金州兵備道第019章:馳道,人心第036章:錦衣衛的未來第052章:東海鎮的授田(下)第006章:第一要素(上)第055章:集約化整治土地第010章:承建署第043章:忠烈堂第073章:最後的瘋狂!第098章:終要到來的歷史大勢(本篇完)第011章:精英第058章:基調明確,展露野望第091章:建奴的應對之策第074章:進攻!進攻!!第049章:流寇的新生(下)第019章:論玩火的重要性第009章:大建設時代第064章:范文程的計謀第115章:山西的紛亂(上)第010章:新學第040章:整飭京屬大軍第034章:錦衣衛之江南傳奇第053章:滔天的權屬第043章:壯哉我虎嘯營!(上)第114章:倭島見聞第117章:島鏈戰術2.0版第024章:‘投奔’之名第064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11章:大決戰開啓!!第050章:豪橫的趙宗武第060章:努爾哈赤的野望第041章:登高看風景第090章:崇禎二年春第034章:斯文與敗類第018章:搏殺;明瞭第017章:這大明,沒有什麼留戀的!第029章:軍校生的天下第025章:複雜的人心第013章:阿敏之死第007章:升官第103章:羣虎聚,戰天地第049章:流寇的新生(下)第001章:覺華島第056章:銳變的華夏陸軍第057章:擴大會議的召開第087章:定國公鎮遼東!第033章:不堪重用的京營第049章:朝野震動第080章:十六軍團歸遼東(完)第002章:遼東聯合院·十二執政官第038章:整頓吏治伊始第064章:鐵面國公第088章:再戰科爾沁!(上)第113章:特種作戰之盡沒第006章:魏忠賢的拉攏(下)第002章:東海鎮地方衙署的變動第111章:環遼東海域的定格第040章:金州兵備道第012章:交鋒第035章:梳理第018章:東海鎮下·起變動(上)第049章:資本的萌芽第109章:後浪第114章:定國公的奏疏第096章:見招拆招第066章:進擊的大清(下)第002章:金城的訴苦大會(上)第024章:‘投奔’之名第119章:封無可封第039章:猛將帥才終來到(下)第020章:利益集團化的雛形第032章:東海鎮調令
第037章:不尋常第025章:投名狀「爲紅月54大大加更」第010章:聯合作戰的真髓第031章:賜爵:定遼伯!第067章:鎮山河第050章:豪橫的趙宗武第035章:錦衣衛之逍遙樓第047章:利益誘導第108章:東西方科研體系的交流碰撞第047章:鳳陽破,天下驚!第055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066章:進擊的大清(下)第121章:陰謀家(下)第013章:大時代下的平凡人(二)第094章:全開吧,戰爭機器!!!第046章:敢問路在何方!!!第119章:張維賢的決斷第055章:閹黨,本公讓你重獲新生!第094章:資本獠牙第027章:重塑邊境的可行性(下)第111章:大決戰開啓!!第092章:利益第018章:趙宗武的野心第094章:資本獠牙第062章:銳意進取的戰鬥第042章:大勢碾壓第126章:京城劇變第066章:科學探討是進步的前提第040章:金州兵備道第019章:馳道,人心第036章:錦衣衛的未來第052章:東海鎮的授田(下)第006章:第一要素(上)第055章:集約化整治土地第010章:承建署第043章:忠烈堂第073章:最後的瘋狂!第098章:終要到來的歷史大勢(本篇完)第011章:精英第058章:基調明確,展露野望第091章:建奴的應對之策第074章:進攻!進攻!!第049章:流寇的新生(下)第019章:論玩火的重要性第009章:大建設時代第064章:范文程的計謀第115章:山西的紛亂(上)第010章:新學第040章:整飭京屬大軍第034章:錦衣衛之江南傳奇第053章:滔天的權屬第043章:壯哉我虎嘯營!(上)第114章:倭島見聞第117章:島鏈戰術2.0版第024章:‘投奔’之名第064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11章:大決戰開啓!!第050章:豪橫的趙宗武第060章:努爾哈赤的野望第041章:登高看風景第090章:崇禎二年春第034章:斯文與敗類第018章:搏殺;明瞭第017章:這大明,沒有什麼留戀的!第029章:軍校生的天下第025章:複雜的人心第013章:阿敏之死第007章:升官第103章:羣虎聚,戰天地第049章:流寇的新生(下)第001章:覺華島第056章:銳變的華夏陸軍第057章:擴大會議的召開第087章:定國公鎮遼東!第033章:不堪重用的京營第049章:朝野震動第080章:十六軍團歸遼東(完)第002章:遼東聯合院·十二執政官第038章:整頓吏治伊始第064章:鐵面國公第088章:再戰科爾沁!(上)第113章:特種作戰之盡沒第006章:魏忠賢的拉攏(下)第002章:東海鎮地方衙署的變動第111章:環遼東海域的定格第040章:金州兵備道第012章:交鋒第035章:梳理第018章:東海鎮下·起變動(上)第049章:資本的萌芽第109章:後浪第114章:定國公的奏疏第096章:見招拆招第066章:進擊的大清(下)第002章:金城的訴苦大會(上)第024章:‘投奔’之名第119章:封無可封第039章:猛將帥才終來到(下)第020章:利益集團化的雛形第032章:東海鎮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