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章:地方官的涌動

“國公爺,您一定要儘快遣派兵馬,一舉蕩平,肆虐在我陝西境內的叛逆大軍啊!”延綏巡撫嶽和聲,神情中帶着憤慨,言語中則極具情感的講道。

趙宗武雙眸微眯的看着嶽和聲,作爲延綏巡撫,嶽和聲自陝西爆發起義以來,一直都領兵固守延綏鎮。

相比較於其他地方,在陝西這個地界,官場就略顯得有些奇葩,明明已經存在着一個陝西巡撫,可在旁還非要多設立出一個延綏巡撫。

當然存在就有他一定的道理。

明朝得國建立,那時基於太祖朱元璋驅逐了元朝勢力,就此建立了華夏正朔統治。

可那時候的元朝殘餘勢力,因爲盤踞在與大明北疆毗鄰的草原大漠,這使得其對大明統治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尤其是對在大明北疆草創的防禦體系來說,那就更是如此了。

爲了穩定住與北元接壤的北疆,太祖朱元璋便在北疆設立了四處軍事重鎮,而這也是後續九邊重鎮的前身。

而最初設立的那四處軍事重鎮,最西邊的那一處,就是現如今的延綏鎮,只是那時尚屬延安衛、綏德衛,後因爲軍事需求便合併爲延綏鎮。

而在往後的一段時期裡,大明有先後設立的寧夏、甘肅等鎮,這也使得延綏鎮不再是大明北疆防線的最西鎮。

但延綏鎮的地理位置依舊突出,依舊是大明防禦北疆的重鎮。

一旦讓草原勢力突破延綏鎮南下,那陝西必然不保,由此甘肅、四川等地必然丟失,皆是大明的疆域就是被幹掉一半!

那帶來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而更加凸顯延綏鎮的重要性,是因爲成祖朱棣,雖說其數次征討北元,使得北元勢力受到嚴重損耗。

但也不知朱棣是怎麼想的,最終卻放棄了河套地帶的東勝衛,這直接導致河套地帶成爲了北元南下的突破口。

由此使得延綏鎮在這種情況下,成爲了抵禦北元南下的橋頭堡地帶。

也就成爲了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的存在。

後來巡撫的權柄不斷加重,在陝西雖說也設有巡撫,但是陝西巡撫所控轄的面積實在是太大了,其地域囊括了現在的陝西、甘肅全境,內蒙古、青海、寧夏的一部分,而陝西巡撫的駐地則在西安城。

這就顯得比較尷尬了。

西安距陝北的延綏鎮,那距離何止是數百里啊,再加上陝西境內山地多,道路難行,這也進一步加大了兩者間的聯繫。

說句不好聽的,這延綏鎮真要是出現了什麼緊急事情,就算是遠在西安城的陝西巡撫,是一位能臣,可那又能怎樣呢?

他能夠預判危機嗎?

而這一時期又恰巧是朱祁鎮奪宮復位,爲了打擊報復,竟將陝西巡撫給裁撤掉了,陝西在這一時期出現了空檔期,這也使得陝北地區變得複雜了起來,而該時期草原勢力又是一波波的來襲擾,這也使得在陝北地區,整合出一個高標準的行政機構是必然之勢。

延綏巡撫就是在這樣一種前提下孕育而生的,而延綏巡撫的全稱叫做:巡撫延(安)、綏(德)等處贊理軍務,其管轄的範圍就是延安府、慶陽府、榆林衛三地,那是絕對的一方大佬存在。

按理說這陝西爆發暴亂,起義的地方多在陝北地域,那陝西巡撫胡廷宴,怎麼也夠不到被叛軍流矢誤傷而亡啊,可寸就寸在他想裝個筆,卻沒想到裝大了……

沒事你不會像延綏巡撫,嶽和聲學習學習嗎?

任你暴動怎樣兇殘,老子就據守城池不出!

有本事你來打老子啊!

老子麾下兵馬不多,但是防守城池,那還是綽綽有餘的。

這也使得王嘉胤他們,在府谷縣暴動起義後,雖說很順利的拿下了府谷縣城,在這中間更是獲取了很多糧食、軍械,使得其威名大震!

這也就使得陝西境內,許多起義軍皆投奔王嘉胤。

但是因爲有延綏鎮,這一巨大的威脅存在,這也使得王嘉胤所部活躍區域,多遊動在陝北區域,並沒有選擇一處真正的穩定地帶落腳。

“蕩平?”趙宗武言語中帶有幾分玩味,眼神中帶着打量的看向嶽和聲講道:“不知嶽巡撫有何高見?”

趙宗武根本就沒有接嶽和聲的這一話茬。

你丫想的倒是挺美的。

在延綏鎮待了這麼久,手握兩萬多的大軍不出,就這樣任憑起義軍肆虐,現在老子帶着大軍來了,你站出來充數了?

開什麼玩笑!!!

此次來到趙宗武身前的,不僅僅只有嶽和聲一人,其後尚跟有延綏巡按張棟,延安知府陳聰、慶陽府知府祝?,及同知、縣令等大小三十餘位官員……

顯然嶽和聲根本就沒聽明白趙宗武話裡有話,自顧自的講着:“回國公爺的話,根據本撫瞭解所知,現階段起義軍主力皆已南下,朝着陝南地域運作,流竄在陝北地域的只是小股流匪,我等只需遣派……”

“啪啪啪!”

趙宗武臉上帶着笑容,雙手用力的鼓着掌,這也讓原本想繼續說下去的嶽和聲,臉上多出現一絲的詫異,心道:“定國公這是怎麼了?難不成是覺得我講的這一計策很好嗎?”

想到這一點,嶽和聲臉上也下意識帶些笑容。

“嶽巡撫不愧是延綏巡撫,這想出來的計謀屬實是老道。”看來跟嶽和聲想的沒有差別,只見趙宗武在這裡誇獎着。

這也讓嶽和聲的臉上帶着笑容,下意識想要回應兩句,甚至於這在旁的一應官員,臉上也堆滿了笑容……

“只是本公不知道,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你嶽和聲手握延綏鎮兩萬餘衆大軍,可朝廷上下爲什麼沒有看到一份,有關延綏巡撫發來的鎮御奏報?”

很顯然。

趙宗武他可不是,真的想當衆誇獎嶽和聲,因爲在他心中看來,這嶽和聲就是個道貌岸然的官員!

聽到趙宗武這質問,原本臉上帶着笑容的嶽和聲,臉上的笑容瞬間就停在了那裡……

第011章:海船所第012章:天下第一關第020章:狩獵八旗第048章:流寇的新生(上)第018章:搏殺;明瞭第045章:歧途第034章:斯文與敗類第095章:華夏銀行的創舉第012章:大時代下的平凡人(一)第026章:輔政國公第015章:名分「求首訂!」第010章:承建署第031章:‘熱心’的司吏目第013章:興華講武堂第034章:斯文與敗類第111章:定國黨的強盛第048章:遼東,當何去何從?第010章:新學第115章:多爾袞的新生第038章:猛將帥才終來到(中)第081章:跌宕起伏的京城(上)第023章:揚名第086章:東海鎮軍勳勢力第058章:雷霆之勢第032章:受封,威震遼東第001章:天啓獨寵第044章:關鍵點第115章:山西的紛亂(上)第045章:燧發槍引發的革新重組第098章:出戰!出戰!!(二)第048章:升遷第028章:權,平衡,新格局第081章:定國公第083章:奮起反擊的大清第055章:強大的華夏海軍第098章:終要到來的歷史大勢(本篇完)第078章:十六軍團歸遼東(三)第114章:大清,亡了……第049章:資本的萌芽第068章:不破不立第066章:東線大爆發第072章:進攻!進攻!第102章:春耕保衛戰第004章:反擊第032章:漸起的暗涌第057章:半島執棋者·崇煥與天雄第080章:躁動的京城第081章:跌宕起伏的京城(上)第073章:最後的瘋狂!第017章:許家茶館第002章:躁動的心第051章:領先時代的碾壓第014章:線索第030章:蓬萊備倭城第083章:遼東防線的鞏固第127章:奉天子以令天下!第037章:錦衣衛之扶桑亂第115章:殖民時代的開端第108章:維穩第028章:激戰遼河(上)第056章:叩問本心第032章:錦衣衛的新生第070章:路(下)第030章:崇禎元年第029章:暗中角力第020章:利益集團化的雛形第045章:燧發槍引發的革新重組第055章:風雨欲來第111章:大決戰開啓!!第118章:華夏崛起的伊始(本篇完)第046章:戰爭藍圖第043章:謀劃金州衛第033章:逢場作戲第065章:海洋捕撈的春天第071章:科爾沁前沿指揮部第096章:見招拆招第056章:不平靜的大明第014章:東海鎮下·四本署第070章:驅逐韃虜第008章:努爾哈赤的政治觀第012章:天下第一關第016章:決戰分水嶺(上)第076章:十六軍團歸遼東(一)第087章:定國公鎮遼東!第016章:亂象第062章:大清的崛起之路(下)第004章:民心第005章:督戰隊第030章:蓬萊備倭城第009章:林丹汗的霸權觀第059章:廣寧的靜(本篇完)第003章:公堂對峙第031章:‘熱心’的司吏目第038章:整頓吏治伊始第012章:風暴之眼第019章:狙擊戰第051章:傲骨鐵心!第015章:急轉直下的時局第110章:調動
第011章:海船所第012章:天下第一關第020章:狩獵八旗第048章:流寇的新生(上)第018章:搏殺;明瞭第045章:歧途第034章:斯文與敗類第095章:華夏銀行的創舉第012章:大時代下的平凡人(一)第026章:輔政國公第015章:名分「求首訂!」第010章:承建署第031章:‘熱心’的司吏目第013章:興華講武堂第034章:斯文與敗類第111章:定國黨的強盛第048章:遼東,當何去何從?第010章:新學第115章:多爾袞的新生第038章:猛將帥才終來到(中)第081章:跌宕起伏的京城(上)第023章:揚名第086章:東海鎮軍勳勢力第058章:雷霆之勢第032章:受封,威震遼東第001章:天啓獨寵第044章:關鍵點第115章:山西的紛亂(上)第045章:燧發槍引發的革新重組第098章:出戰!出戰!!(二)第048章:升遷第028章:權,平衡,新格局第081章:定國公第083章:奮起反擊的大清第055章:強大的華夏海軍第098章:終要到來的歷史大勢(本篇完)第078章:十六軍團歸遼東(三)第114章:大清,亡了……第049章:資本的萌芽第068章:不破不立第066章:東線大爆發第072章:進攻!進攻!第102章:春耕保衛戰第004章:反擊第032章:漸起的暗涌第057章:半島執棋者·崇煥與天雄第080章:躁動的京城第081章:跌宕起伏的京城(上)第073章:最後的瘋狂!第017章:許家茶館第002章:躁動的心第051章:領先時代的碾壓第014章:線索第030章:蓬萊備倭城第083章:遼東防線的鞏固第127章:奉天子以令天下!第037章:錦衣衛之扶桑亂第115章:殖民時代的開端第108章:維穩第028章:激戰遼河(上)第056章:叩問本心第032章:錦衣衛的新生第070章:路(下)第030章:崇禎元年第029章:暗中角力第020章:利益集團化的雛形第045章:燧發槍引發的革新重組第055章:風雨欲來第111章:大決戰開啓!!第118章:華夏崛起的伊始(本篇完)第046章:戰爭藍圖第043章:謀劃金州衛第033章:逢場作戲第065章:海洋捕撈的春天第071章:科爾沁前沿指揮部第096章:見招拆招第056章:不平靜的大明第014章:東海鎮下·四本署第070章:驅逐韃虜第008章:努爾哈赤的政治觀第012章:天下第一關第016章:決戰分水嶺(上)第076章:十六軍團歸遼東(一)第087章:定國公鎮遼東!第016章:亂象第062章:大清的崛起之路(下)第004章:民心第005章:督戰隊第030章:蓬萊備倭城第009章:林丹汗的霸權觀第059章:廣寧的靜(本篇完)第003章:公堂對峙第031章:‘熱心’的司吏目第038章:整頓吏治伊始第012章:風暴之眼第019章:狙擊戰第051章:傲骨鐵心!第015章:急轉直下的時局第110章: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