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碗 宋遼從此易位

遼宮,延慶殿。

耶律大石身着朝服,快步上殿。金殿之上,坐着遼帝耶律延禧,三呼萬歲後,耶律延禧懶懶的揮了揮手,不耐煩的說道:“平身吧,談得怎麼樣了,宋國那小子同意咱們的要求沒有?”

耶律大石站起身來,低頭答道:“回皇上,談判仍舊毫無進展,可今日宋使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請陛下聖裁。”

“哦?他們又玩什麼花樣?朕最討厭這些南人,一肚子壞水,想方設法算計這個,算計那個,說吧,什麼方案?”耶律延禧問道。

耶律大石停了停,方纔奏道:“宋使提議,向我朝租借幽雲十六州。”

耶律延禧似乎沒有聽明白,身子往前一探:“什麼?”

“宋使提議,向我朝租借幽雲十六州。”耶律大石再次大聲說道。耶律延禧半天沒有反應,坐着龍榻之上神情陰晴不定,耶律大石素知這位皇上喜怒無常,殘酷少恩,是以不敢輕言,靜觀其變。

“租借,這倒是聞所未聞,他們的意思是,暫時借去?日後還要歸還?”過了許久,耶律延禧突然問道。

“臣以爲,是這個意思,不過這只是宋使王鈺的意思,雖然上奏了宋朝天子,可還不見批覆。”耶律大石說道。

耶律延禧心裡也明白幽雲十六州對遼國的重要性,當年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就曾經想用一筆鉅款買回幽雲各州,被遼國拒絕。後來他的弟弟趙光義對遼用兵,被擊敗以後宋朝再也不敢對幽雲十六州抱有想法。如今又提出來……

“來人,賜座。”耶律延禧突然揮手道,宦官替耶律大石搬去一張椅子,他謝過之後,方纔坐下。

“愛卿近來不辭勞苦,與宋使談判,朕甚感欣慰。國難當頭,望卿盡心盡力纔是。”耶律延禧對自己這位親戚的態度,突然來了個大轉變。耶律大石似乎並不意外,欠身道:“這是臣應該做的。”

耶律延禧走下殿來,在耶律大石身前問道:“宋使這個提議,卿以爲如何?”

“此事,臣,臣不敢妄議。”耶律大石宦海沉浮,幾起幾落,早已經學會韜光養晦,深藏不露。

“這是爲何?”耶律延禧奇怪的問道。

耶律大石苦笑一聲,拱手道:“皇上,臣若是同意,則朝中必有人彈劾臣通敵賣國。臣若是不同意,則又會有人彈劾臣頑固不化,阻撓陛下遷都大業。是以,臣,還是不說爲好。”

耶律延禧聞言哈哈大笑,拍着耶律大石的肩膀說道:“咱們是自家人,身上都流着阿保機的血,豈是外人能夠左右的?愛卿但講無妨!”

耶律大石站起身來,又對遼帝一拜,方纔說道:“臣以爲,此事可行。如今女真人勢大,我朝正應該避其鋒芒,陛下遷都一議,英明無比。只是遷都耗費巨大,宋朝素來富饒,而且南人好面子,幽雲各州一直是宋朝歷代皇帝心中的一根尖針。咱們只是租借出去,到時若宋朝天子歸還便好,若是不還,咱們大何舉兵去奪。”

耶律延禧聞言連連點頭,但似乎還沒有完全放下心來,吸了一口氣,又問道:“若是宋朝得了幽雲各州,加以經營,待到羽翼豐滿時,如之奈何?”

耶律大石笑道:“臣有一計,可使陛下高枕無憂。”

“哦?愛卿有何妙計,快快講來。”耶律延禧迫不及待的問道。

“我們可以在條約之上加以限制,宋朝租借幽雲十六州,期限不得超過十年,按年給予租金,可以設置州府官衙加以管理,但不得駐軍,或駐軍人數不得超過一定數量。如此一來,既不會對我朝構成威脅,宋朝想要借幽雲各州發展也是困難重重。再則,臣料想,那王鈺提出這方案,不過是爲了自己的前程。而宋廷如果批准,也不過是爲了掙回百餘年來的臉面。宋朝天子趙佶,向來不問朝政,只喜好韻律,丹青,而且信奉道教,自稱道君皇帝。這樣一個昏庸之君,豈能與我大遼天子相比?”

耶律大石一席話,聽得耶律延禧茅塞頓開,心下十分舒坦。他大步走上金殿,背對耶律大石站了半晌,突然回過頭來,大聲說道:“好!朕意已決!就幽雲十六州事,即日與宋使展開談判。租借期限不得超過十至十五年,駐軍人數不得超過五萬至八萬,最重要的是,租借費用必須一次付清。”

耶律大石心頭大喜,跪地拜道:“臣遵旨!”

“耶律大石,朕封你爲中書門下平章事,進爵國公,加食邑兩千五百戶!並授你臨機專斷權,敢有阻撓談判事宜者,先斬後奏!”

耶律大石出得宮來,只見滿天烏雲壓在頭頂,如大海狂潮一般,風起雲涌,讓人壓抑得喘不過氣來。

“從此,宋遼攻守之勢易主了……”

接到耶律大石的消息,王鈺與韓毅連夜商議談判之事。耶律大石已經發來一個照會,上面將遼國的條件列得清清楚楚。租借期爲十年,每年一千萬貫租金,歲幣則按“檀淵之盟”定下的規矩照交不誤,大宋不得在幽雲各州駐軍,不得興辦團練等一切帶軍事性質的組織。十年租金,需一次性付清。

“王大人,這,這條件未免太苛刻了吧?不得駐軍,每年一千萬,還得一次性付清,實在是強人所難。”韓毅看到這個照會,簡直是氣不打一處來。

王鈺倒是不慌不忙,手揍着茶杯,喝着熱氣騰騰的香茶,聽韓毅抱怨,他笑道:“這只是他們列出來的條件,還得你我點頭纔算數啊。再說了,不是還有談判麼?就跟做生意一樣,討價還價唄。”

“租借期倒是可以答應,租金卻太貴了,而且不能駐軍,一次性付清這兩條絕對不行,欺人太甚了。”韓毅忿忿不平道。

王鈺聞言搖了搖頭,拿起那本照會又看了一遍:“不對,租期咱們得使勁往上加,租金得使勁往下壓。既然耶律大石都看得透這裡面的貓膩,那遼國朝內必然還有其他人也看得出來,咱們如果就按十年這個期限去談,那他們一定會知道咱們租幽雲十六州別有所圖。一切都按照常理來辦,這樣纔不會引人疑心。也儘量給耶律大石減輕壓力。”

給耶律大石減輕壓力?韓毅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正要開口詢問,王鈺卻已經吩咐道:“韓大人,我有一件事情要請你去辦。”

第九碗 淫蕩的高衙內第四十二碗 遼人激起民憤第兩百六十六碗 鐵木真出世第兩百四十九碗 西北大漠 遼軍忽現第135碗 賜封武州郡王第兩百一十六碗 完顏宗僖被俘第117碗 金兵南下第九碗 淫蕩的高衙內第兩百七十三碗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兩百三十碗 從今以後 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稱皇帝第二十碗 取消資格危機第三百零三碗 恭王神射 震憾西京第128碗 八賢王領軍來歸第二十二碗 忽聞喜從天降第三百零六碗 王戰登基 鐵木真現身第一百五十四碗 警告蔡太后第一碗 蟬聯倒數第一第五碗 初見趙大嫖客第兩百零五碗 保護攝政王第九十碗 我要種馬!第一百八十八碗 蒙古第一百八十九碗 好一個厲害的漢奸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115碗 洞房花燭夜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三十九碗 被逼立軍令狀第114碗 皇帝賜婚第兩百五十五碗 林淵槍挑金兀朮第兩百一十二碗 兀朮識破第兩百二十碗 百年國恥 一朝得雪 韓毅威武 攻破上京第六碗 真個郎情妾意第九十八碗 伴君如伴虎第一百四十四碗 排兵佈陣 瞞天過海第三十六碗 受封爲承事郎第九十五碗 南府軍威武第二碗 穿越原來不易第一百四十二碗 整軍備戰 討伐西夏 報太原之仇第兩百六十一碗 蒙古兩路攻宋第兩百六十八碗 耶律南仙彈壓叛亂第七十四碗 李逵元夜鬧京城第一百八十三碗 師從趙匡胤第三百一十一碗 阻裁軍力挽狂瀾 比武藝邂逅嬌娘第四十三碗 宋遼國戰開始第五十一碗 暗潮涌動之下第五十碗 聖旨傳到監獄第四十九碗 又惹牢獄之災第五十七碗 三分天下有其一第136碗 醒掌天下權第一百六十一碗 萬民可汗第七十四碗 李逵元夜鬧京城第兩百五十七碗 十面埋伏 趙頡鋌而走險第兩百一十七碗 全軍出擊!目標上京!第九十碗 我要種馬!第兩百零三碗 五千漢軍迴歸大宋第一百七十三碗 陰險的女真人第二十五碗 有佳人名素顏第兩百九十七碗 恭王初登場 一手絕藝驚四座第121碗 攤牌第二十七碗 鼓動如簧之舌第六十五碗 絕色佳人 我見猶憐第七十七碗 招安梁山泊第兩百八十八碗 韓毅洞悉蒙古戰略意第118碗 王鈺開始亮劍了第三百零六碗 王戰登基 鐵木真現身第九十六碗 王鈺“殉職” 舉國哀悼第八十二碗 飄香閣裡肉飄香第一百零五碗 他們那些王八蛋一定會後悔的!第四十七碗 素顏十八華誕第兩百四十四碗 劍拔弩張 千均一發第五十一碗 暗潮涌動之下第三十二碗 王鈺前途未卜第121碗 攤牌第九十八碗 伴君如伴虎第五十三碗 效仿舌戰羣儒第四十四碗 最野蠻的比賽第四碗 最剽悍的轉機第四十四碗 最野蠻的比賽第七十二碗 梁山賊寇進京第118碗 王鈺開始亮劍了第一百零一碗 士兵譁變第一百一十一碗 變法圖強第兩百一十二碗 兀朮識破第兩百七十五碗 輿論大戰 利劍出鞘第113碗 朋黨之爭第一百八十六碗 犒賞三軍第116碗 “大宋水師”起航第兩百零六碗 血洗平川關第四十七碗 素顏十八華誕第兩百八十一碗 王鈺稱帝第117碗 金兵南下第一百零六碗 大宋江山 風雨飄搖第一百五十三碗 丞相,你作朕的父皇好不好?第三十四碗 夜遇刀疤殺手第三桶 第三百二十碗 變數的關鍵人物第七十三碗 殿帥府急調兵第兩百零四碗 向平川關進軍!第五十七碗 三分天下有其一第一百四十二碗 整軍備戰 討伐西夏 報太原之仇第一百零二章 清除異己第一百七十五碗 歲月場驚現李清照
第九碗 淫蕩的高衙內第四十二碗 遼人激起民憤第兩百六十六碗 鐵木真出世第兩百四十九碗 西北大漠 遼軍忽現第135碗 賜封武州郡王第兩百一十六碗 完顏宗僖被俘第117碗 金兵南下第九碗 淫蕩的高衙內第兩百七十三碗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兩百三十碗 從今以後 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稱皇帝第二十碗 取消資格危機第三百零三碗 恭王神射 震憾西京第128碗 八賢王領軍來歸第二十二碗 忽聞喜從天降第三百零六碗 王戰登基 鐵木真現身第一百五十四碗 警告蔡太后第一碗 蟬聯倒數第一第五碗 初見趙大嫖客第兩百零五碗 保護攝政王第九十碗 我要種馬!第一百八十八碗 蒙古第一百八十九碗 好一個厲害的漢奸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115碗 洞房花燭夜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三十九碗 被逼立軍令狀第114碗 皇帝賜婚第兩百五十五碗 林淵槍挑金兀朮第兩百一十二碗 兀朮識破第兩百二十碗 百年國恥 一朝得雪 韓毅威武 攻破上京第六碗 真個郎情妾意第九十八碗 伴君如伴虎第一百四十四碗 排兵佈陣 瞞天過海第三十六碗 受封爲承事郎第九十五碗 南府軍威武第二碗 穿越原來不易第一百四十二碗 整軍備戰 討伐西夏 報太原之仇第兩百六十一碗 蒙古兩路攻宋第兩百六十八碗 耶律南仙彈壓叛亂第七十四碗 李逵元夜鬧京城第一百八十三碗 師從趙匡胤第三百一十一碗 阻裁軍力挽狂瀾 比武藝邂逅嬌娘第四十三碗 宋遼國戰開始第五十一碗 暗潮涌動之下第五十碗 聖旨傳到監獄第四十九碗 又惹牢獄之災第五十七碗 三分天下有其一第136碗 醒掌天下權第一百六十一碗 萬民可汗第七十四碗 李逵元夜鬧京城第兩百五十七碗 十面埋伏 趙頡鋌而走險第兩百一十七碗 全軍出擊!目標上京!第九十碗 我要種馬!第兩百零三碗 五千漢軍迴歸大宋第一百七十三碗 陰險的女真人第二十五碗 有佳人名素顏第兩百九十七碗 恭王初登場 一手絕藝驚四座第121碗 攤牌第二十七碗 鼓動如簧之舌第六十五碗 絕色佳人 我見猶憐第七十七碗 招安梁山泊第兩百八十八碗 韓毅洞悉蒙古戰略意第118碗 王鈺開始亮劍了第三百零六碗 王戰登基 鐵木真現身第九十六碗 王鈺“殉職” 舉國哀悼第八十二碗 飄香閣裡肉飄香第一百零五碗 他們那些王八蛋一定會後悔的!第四十七碗 素顏十八華誕第兩百四十四碗 劍拔弩張 千均一發第五十一碗 暗潮涌動之下第三十二碗 王鈺前途未卜第121碗 攤牌第九十八碗 伴君如伴虎第五十三碗 效仿舌戰羣儒第四十四碗 最野蠻的比賽第四碗 最剽悍的轉機第四十四碗 最野蠻的比賽第七十二碗 梁山賊寇進京第118碗 王鈺開始亮劍了第一百零一碗 士兵譁變第一百一十一碗 變法圖強第兩百一十二碗 兀朮識破第兩百七十五碗 輿論大戰 利劍出鞘第113碗 朋黨之爭第一百八十六碗 犒賞三軍第116碗 “大宋水師”起航第兩百零六碗 血洗平川關第四十七碗 素顏十八華誕第兩百八十一碗 王鈺稱帝第117碗 金兵南下第一百零六碗 大宋江山 風雨飄搖第一百五十三碗 丞相,你作朕的父皇好不好?第三十四碗 夜遇刀疤殺手第三桶 第三百二十碗 變數的關鍵人物第七十三碗 殿帥府急調兵第兩百零四碗 向平川關進軍!第五十七碗 三分天下有其一第一百四十二碗 整軍備戰 討伐西夏 報太原之仇第一百零二章 清除異己第一百七十五碗 歲月場驚現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