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碗 梁山賊寇進京

王鈺回京時,正是臘月盡頭,新年將至。汴京城裡,一片熱鬧,等到正月十一那天,趙佶傳下旨來,今年要在京城看花燈,要求衛戍京城的各軍加緊戒備。王鈺官拜殿前副都指揮使,統管着廣勇軍,自然不能怠慢。到殿帥府辦了交接,正式上任,每天由韓毅陪着四處視察軍隊,檢查防務。

正月十四這天,王鈺和韓毅兩人視察完京城各處城門的防務後,正騎馬回殿帥府衙門。

“韓大人,聖上今晚要與民同樂,觀賞花燈。這京師各種的防務,我雖然已經檢查了一遍,可難免還有疏漏的地方,麻煩你多用心了。”王鈺一邊漫無目的四處尋視,一邊對韓毅說道,那街邊的百姓看到官府的大人,紛紛避讓。

“這個不消大人吩咐,卑職也知道。廣勇軍四千餘人馬,都已經派上崗哨。大人只管放心。”韓毅答道,王鈺點了點頭,正要加快速度回衙門。突然耳裡傳來一句:“小乙……”扭頭一看,街邊站着兩個人,正往自己這邊張望。其中一個四十左右,頭上巾幘新鮮,腳下鞋抹乾淨,儀容舉止,自有一番氣度。那旁邊跟着的人,年紀輕些,卻是生得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十公俊朗。

王鈺勒住了馬,韓毅一見,問道:“大人何事?”

“來人,把那兩個人給我帶過來。”王鈺手中馬鞭一指,身後衛隊軍士聞聲而動,一擁上前將那兩個圍住,解到王鈺面前。他二人到了王鈺面前,卻並不驚慌,年長一些的直視着王鈺,年少的低着頭,一言不發。

“大膽,見了大人,爲何不拜?”韓毅喝道。

那年少一些的,正要拜下去,另外一人卻拱手道:“不知這位大人姓甚名誰,哪個衙門的?”

“一介草民,竟然問起大人來,豈有此理……”韓毅聞言,怒聲喝道。王鈺馬鞭一揮,制止了他。繼而笑着對那兩人說道:“本官是殿帥府衙門副都指揮使王鈺,看兩位儀表不俗,想來不是凡人,是以請過來問問,不要多心。”

那漢子臉上閃過驚訝之色,失聲問道:“莫非出使遼國,贖回幽雲各州的王大人?”

“呵呵,正是本官。聽兩位口音,不像是京城人,從哪裡來?”王鈺問道。

“我等是從山東來的客商,到京城做生意的。”那漢子回答道。王鈺聽到這裡,心裡已經有了數,當下命令放走了他們。等他們前腳一走,王鈺便讓韓毅派幾個機靈的軍士跟着,看他們到何處落腳。

其實,那兩人可不是無名之輩,一個是小旋風柴進,一個是浪子燕青。因爲宋江要進京看燈,他兩人一起隨行,先進京來探路了。王鈺只因那一句“小乙”,便已猜到他們的身份。

回到衙門,正碰上高俅,因爲趙佶與他二人調解了一番,再加上兩人都在殿帥府衙門任職,一正一副,表面上仍舊一團和氣。互相道了新年祝詞,便各自忙去了。

剛一進白虎堂,派出的軍士便來報說,那兩人往御街去了。王鈺心裡尋思,柴進往御街去,是要溜進宮裡。因爲聖上在屏風上寫着天下四大賊寇,其中便有“山東宋江”,他拿刀給刮掉了。

於是下令不必再跟,辭別韓毅,離了衙門,帶着幾名兵丁,換了便裝,徑直往飄香閣而去。新春佳節,各處客商都來這金環巷尋歡作樂,飄香閣裡,歡聲笑語此起彼伏。王鈺一走進來,有認識的人,都私下裡點頭示意,並不說破。因爲王鈺如今作了大官,自然不比往日。

樓上撫琴逐月二人,早就望見了王鈺,有些日子不見,心裡想得慌。兩個如雀兒一般迎了上來,一左一右擁住王鈺,嬌嗔道:“弟弟如今身居高位,怕是將姐姐們都忘記了。”王鈺哈哈大笑,從袖裡抽出兩張交鈔來,也不看是多少面額,遞給她兩個。

“我堂姐在麼?”王鈺低聲問道。

“剛纔來了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哥兒,出手大方,楊媽媽領着他去見師師姐了。”撫琴將那交鈔接過一看,竟是一百兩,心裡不勝歡喜。

王鈺估計那人就是燕青,先替宋江來打前戰,想要見李師師。當下別過兩位姐姐,也不帶隨從,徑投後院而去。那院裡有些把守的門人丫頭,看到是王鈺,哪敢阻攔。一路走到李師師房外,王鈺放輕腳步,就在門外偷聽。

“我家主人久慕娘子芳名,只求一見,至於金銀不必擔心,少不得要奉獻一些。”這是燕青的聲音。

只聽李師師輕笑道:“既是遠客,難得來一趟京城,小哥兒便去請來吧。”王鈺聽到這裡,趕緊閃身躲到院中花圃之後。聽得燕青腳步聲出了院子,方纔現身,急步奔進李師師繡房之中。

李師師正坐桌前,冷不防王鈺竄進來,嚇了一大跳,撫着胸口喝道:“你這小傢伙,來也不出個聲兒,嚇姐姐一跳。”

王鈺笑嘻嘻的坐下,隨口問道:“姐姐,上次我從遼國給你帶回來的皮裘,還合穿麼?”

“算你小子有良心,出門公幹也沒忘了姐姐。哎,你不在殿帥府當差,跑姐姐這來幹什麼?”李師師奇怪的問道。

王鈺左右一望,起身掩上門窗,李師師見他這般模樣,心裡生疑,也不急問。

“姐姐,你知道剛纔來的那小白臉是誰麼?”王鈺故作神秘。

“他說是山東來的客商,想要見我一面,怎麼了?”李師師問道。

王鈺冷笑一聲:“哪裡是什麼客商,姐姐,剛纔來的,便是山東梁山泊燕青,江湖上人稱浪子燕青的便是。他嘴裡的主人,便是梁山賊首宋江。”

李師師一聽,嚇得花容失色。梁山賊寇混進京城,又找上自己,莫非是要對聖上不利?一念至此,拉住王鈺的手道:“好兄弟,不是你提醒,姐姐就要闖大禍了。你如今在殿帥府當差,手裡有軍馬,且去調個千兒八百的來,拿了這夥賊人,也算是大功一件。”

第二碗 穿越原來不易第140碗 大開殺戒第一百五十三碗 丞相,你作朕的父皇好不好?第一百六十三碗 血戰居庸關第八碗 金環三寶之一第一百六十六碗 苦等十二年 盼回“負心郎”第三百一十二碗 皇帝大婚受囑託 林府赴宴生情愫第124碗 陳橋兵變再度上演?第兩百九十六碗 十五年後第八十九碗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七十一碗 傳授官場之道第兩百六十九碗 大宋西遼國王第三百一十七碗 天策上將 總統全國軍隊第三百零四碗 王鈺病危 羣魔亂舞第三百零七碗 鐵木真入京朝拜 大司馬教導威王第兩百五十四碗 女真人最後的一戰第一百八十七碗 蒙古向大宋稱第兩百六十二碗 王鈺嚴令 往死裡打第二十三碗 王老爺高中了第六十二碗 流氓提砍刀 誰擋誰就翹第一百九十九碗 暗潮下的危機第一百七十五碗 歲月場驚現李清照第兩百九十三碗 林沖封王第兩百五十碗 艱苦卓絕的追擊戰第兩百九十六碗 十五年後第兩百六十七碗 讓蒙古人見識什麼叫南府軍第114碗 皇帝賜婚第三十八碗 來個明升暗降第五十三碗 效仿舌戰羣儒第一百五十五碗 傳說中的蒙古第兩百九十八碗 太子人選 當立何人第四十七碗 素顏十八華誕第兩百二十八碗 捷報飛傳第八碗 金環三寶之一第兩百零三碗 五千漢軍迴歸大宋第兩百八十一碗 王鈺稱帝第114碗 皇帝賜婚第八十一碗 梁山泊林沖再火拼第一六十五碗第120碗 亮劍行動開始了第一百四十八碗 千鈞一髮第兩百五十七碗 十面埋伏 趙頡鋌而走險第126碗(上) 趙桓偷出皇宮第四碗 最剽悍的轉機第兩百四十七碗 以退爲進 集權一身第九十一碗 兵臨城下第二百八十四碗 提前到來的蒙古大決戰第三百一十一碗 阻裁軍力挽狂瀾 比武藝邂逅嬌娘第兩百六十五碗 北方激戰正酣 南方軍隊抗災第六十四碗 患難相扶持第136碗 醒掌天下權第二十九碗 誓要揚我國威第兩百四十碗 金國存亡 在此一舉第兩百四十九碗 西北大漠 遼軍忽現第九十七碗 太尉王鈺第一百一十一碗 變法圖強第136碗 醒掌天下權第兩百六十一碗 蒙古兩路攻宋第兩百九十九碗 力保漢王 旗開得勝第一百六十二碗 射鵰英雄第九十三碗 孤軍奮戰第一百四十九碗 王者之風 羣雄懾服第一百零六碗 大宋江山 風雨飄搖第一百五十六碗 薛禪金刀第137碗 十萬火急第兩百八十六碗 蒙古軍隊羣體失蹤第兩百四十三碗 神機軍師朱武第四十七碗 素顏十八華誕第122碗 政治獻金第兩百四十八碗 西夏叛亂第兩百一十一碗 大宋鐵騎第一百五十八碗 杭州城破第一百七十四碗 中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對外用兵第三百零九碗 王軾權知吏部事 朱武醉酒授機宜第七十碗 所謂“皇恩浩蕩”第一百八十六碗 犒賞三軍第一百九十一碗 趙廣死後,誰人繼任攝政王?第兩百七十九碗 禪讓皇位第七十六碗 你勾我姐我搭你妹第一百零二章 清除異己第二十三碗 王老爺高中了第九十一碗 兵臨城下第四十六碗 連升三級官職第兩百六十四碗 改朝換代 近在眼前第127碗 朱仙鎮趙桓失蹤第五十五碗 驚聞遼國遷都第兩百一十一碗 大宋鐵騎第八十五碗 虎軀一震 王八之氣四射第四十五碗 大宋英雄王鈺第九十九碗 世間奇女子第十四碗 大宋一號國腳第兩百一十五碗 完顏宗僖拿漢人作擋箭牌第三碗 李師師的澡盆第113碗 朋黨之爭第六十五碗 絕色佳人 我見猶憐第135碗 賜封武州郡王第一百七十二碗 我的野蠻老婆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兩百五十二碗 完顏亮星夜逃亡第三十二碗 王鈺前途未卜
第二碗 穿越原來不易第140碗 大開殺戒第一百五十三碗 丞相,你作朕的父皇好不好?第一百六十三碗 血戰居庸關第八碗 金環三寶之一第一百六十六碗 苦等十二年 盼回“負心郎”第三百一十二碗 皇帝大婚受囑託 林府赴宴生情愫第124碗 陳橋兵變再度上演?第兩百九十六碗 十五年後第八十九碗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七十一碗 傳授官場之道第兩百六十九碗 大宋西遼國王第三百一十七碗 天策上將 總統全國軍隊第三百零四碗 王鈺病危 羣魔亂舞第三百零七碗 鐵木真入京朝拜 大司馬教導威王第兩百五十四碗 女真人最後的一戰第一百八十七碗 蒙古向大宋稱第兩百六十二碗 王鈺嚴令 往死裡打第二十三碗 王老爺高中了第六十二碗 流氓提砍刀 誰擋誰就翹第一百九十九碗 暗潮下的危機第一百七十五碗 歲月場驚現李清照第兩百九十三碗 林沖封王第兩百五十碗 艱苦卓絕的追擊戰第兩百九十六碗 十五年後第兩百六十七碗 讓蒙古人見識什麼叫南府軍第114碗 皇帝賜婚第三十八碗 來個明升暗降第五十三碗 效仿舌戰羣儒第一百五十五碗 傳說中的蒙古第兩百九十八碗 太子人選 當立何人第四十七碗 素顏十八華誕第兩百二十八碗 捷報飛傳第八碗 金環三寶之一第兩百零三碗 五千漢軍迴歸大宋第兩百八十一碗 王鈺稱帝第114碗 皇帝賜婚第八十一碗 梁山泊林沖再火拼第一六十五碗第120碗 亮劍行動開始了第一百四十八碗 千鈞一髮第兩百五十七碗 十面埋伏 趙頡鋌而走險第126碗(上) 趙桓偷出皇宮第四碗 最剽悍的轉機第兩百四十七碗 以退爲進 集權一身第九十一碗 兵臨城下第二百八十四碗 提前到來的蒙古大決戰第三百一十一碗 阻裁軍力挽狂瀾 比武藝邂逅嬌娘第兩百六十五碗 北方激戰正酣 南方軍隊抗災第六十四碗 患難相扶持第136碗 醒掌天下權第二十九碗 誓要揚我國威第兩百四十碗 金國存亡 在此一舉第兩百四十九碗 西北大漠 遼軍忽現第九十七碗 太尉王鈺第一百一十一碗 變法圖強第136碗 醒掌天下權第兩百六十一碗 蒙古兩路攻宋第兩百九十九碗 力保漢王 旗開得勝第一百六十二碗 射鵰英雄第九十三碗 孤軍奮戰第一百四十九碗 王者之風 羣雄懾服第一百零六碗 大宋江山 風雨飄搖第一百五十六碗 薛禪金刀第137碗 十萬火急第兩百八十六碗 蒙古軍隊羣體失蹤第兩百四十三碗 神機軍師朱武第四十七碗 素顏十八華誕第122碗 政治獻金第兩百四十八碗 西夏叛亂第兩百一十一碗 大宋鐵騎第一百五十八碗 杭州城破第一百七十四碗 中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對外用兵第三百零九碗 王軾權知吏部事 朱武醉酒授機宜第七十碗 所謂“皇恩浩蕩”第一百八十六碗 犒賞三軍第一百九十一碗 趙廣死後,誰人繼任攝政王?第兩百七十九碗 禪讓皇位第七十六碗 你勾我姐我搭你妹第一百零二章 清除異己第二十三碗 王老爺高中了第九十一碗 兵臨城下第四十六碗 連升三級官職第兩百六十四碗 改朝換代 近在眼前第127碗 朱仙鎮趙桓失蹤第五十五碗 驚聞遼國遷都第兩百一十一碗 大宋鐵騎第八十五碗 虎軀一震 王八之氣四射第四十五碗 大宋英雄王鈺第九十九碗 世間奇女子第十四碗 大宋一號國腳第兩百一十五碗 完顏宗僖拿漢人作擋箭牌第三碗 李師師的澡盆第113碗 朋黨之爭第六十五碗 絕色佳人 我見猶憐第135碗 賜封武州郡王第一百七十二碗 我的野蠻老婆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兩百五十二碗 完顏亮星夜逃亡第三十二碗 王鈺前途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