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你確定是我嗎?”納蘭如歌不敢置信道。
“這麼會聽錯,奴婢親耳聽宛如姑姑親口說的,皇后娘娘還對愛蓮說讚不絕口說有大家風範”
“愛蓮說?歌兒,說來聽聽”容妃娘娘臉上的歡喜不易於言表,本以爲不會出現的納蘭如歌卻意外入局,還得到皇后娘娘的大讚,頓時對愛蓮說很有興趣。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衆矣。”納蘭如歌在驚歎中唸完了這首散文,贏得了衆人的一致好評。
容妃娘娘聽後不停的點頭稱讚道:“歌兒,沒有想到你有如此見解,實在要本宮佩服”納蘭如歌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心想要她知道是剽竊過來的,不氣死纔怪,坐在一旁不動聲色的納蘭水依然是一臉的淡然,但眼中那深深的驚歎還是被納蘭如歌撲捉到了,頓時心情大好。
翌日,進入第二輪的十五位大家閨秀聚集在百花臺,等待着宛如姑姑傳達着皇后娘娘的下部旨意。
宛如姑姑依次點進入第二亂比賽選女的名字,正在點名時,只見遠處一黃一白的兩個身影向這邊走來,宛如姑姑見到後,俯身請安,嘴裡說道:“太子千歲,王爺金安”隨後百花臺中的一干衆人都跪地叩拜,納蘭如歌聽見了宛如姑姑的稱呼也明白兩人的身份,連忙跟隨着一起跪地請安。
衆人在一聲“免禮”中緩緩的站起,納蘭如歌看到那白衣男子就是霸氣與妖媚並重的慕容離。此時慕容離的眼神正與她對視着,只見慕容離朝自己露出了一個滿意的神情,嘴角微微上揚,魅人的雙眼卻溢滿了霸道的肯定,嘴脣輕輕微動做着口式:“你是我的”說完臉上的笑意更加濃郁,看着她的眼神充滿着憐愛。
這一切納蘭如歌都看在眼裡,眼中波瀾不驚,但心裡卻並不平靜,一閃而過的歡喜卻被眼神銳利的慕容離看到了,出賣了努力掩飾鎮定的納蘭如歌。太子跟三皇子只是悄悄的跟宛如姑姑耳語幾句,便離去了,沒有對衆人說一句話便瀟灑的離開了。
宛如姑姑繼續點完名,領着十五位大家閨秀向身後的軒墨齋走去,那裡將是第二輪考試的地方。
軒墨齋以前曾經是皇宮中幼年的皇子皇女的書塾,由於棲秋國皇上此生雖嬪妃衆多,但擁有的子嗣卻非常少,年近花甲之年卻只有三爲皇子,導致這軒墨齋現在成爲皇后的書閣。太子慕容天乃是皇后所出,三皇子慕容離乃是靜妃所出,四皇子慕容玄是容妃所出。但慕容玄常年在外征戰是一名驍勇善戰的鎮遠將軍,所以此次選妃並沒有慕容玄的份額。
宛如姑姑安排十
五位佳人落座後,派人去請在後院看書的皇后娘娘出來主持考試。
“皇后娘娘到,靜妃娘娘到”
衆人聽到通報聲,起身離座,伏跪在地山呼千歲。“免禮”一聲溫文爾雅中帶着絕對的權威的聲音傳了過來,衆人謝恩落座,都低頭不敢擡頭注視。唯獨納蘭如歌,擡起頭兩眼直直的盯着皇后端詳着,沒有容妃的嬌俏卻多了幾分高貴莊重,身上散發出一股母儀天下的威嚴。
“誰是納蘭如歌?”皇后娘娘淡淡的問道,看着發呆的納蘭如歌並沒有聽到皇后的詢問,
“娘娘問你話呢,納蘭如歌”宛如姑姑見她盯着發愣,連忙忙低聲提醒。
“回娘娘的話,奴婢正是納蘭如歌”納蘭如歌趕緊低頭,畢恭畢敬的回答。
皇后娘娘點點問道:“你剛纔盯着哀家在想什麼?”
納蘭如歌恍然大悟在皇后面前失儀,萬一一個不慎就會萬劫不復的,突然靈光一閃道:“奴婢初見天顏,不由的看得出神了想起了一句詩”
“什麼詩?”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羣山玉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皇后娘娘聽出了納蘭如歌在誇讚自己美貌的意思,心情大好也不再追問她盯着自己看得過錯了,“納蘭如歌,百花臺中那麼多花,你爲什麼獨寫蓮花?”
納蘭如歌思索了下,朗聲回答道:“回娘娘的話,在佛教上蓮花被認爲是西方淨土的象徵,是孕育靈魂之處。佛身多置於蓮花之上,所以佛座亦稱蓮座。在百花中它是唯一能花、果(藕)、種子(蓮子)並存的,蓮花出生泥塘但卻依然可以保持它聖潔的外表,蓮花它還象徵着人們內心高潔的品質。它的一莖雙花的並蒂蓮,是人壽年豐的預兆和純真愛情的象徵,如此美好的花,叫人怎麼能不愛?”
納蘭如歌長篇大論的論述完畢,皇后與靜妃聽的是讚歎不絕,小小年紀就有如此獨特的眼光,長大後必定大有作爲。皇后聽完了納蘭如歌的解釋後,便正式開始了今天的比賽。
“皇上駕到,太子駕到,王爺駕到”
衆人又是接駕,擺座,請安,上茶納蘭如歌心裡想着:怎麼皇帝不去處理國家大事,來這裡看什麼選妃,還帶着太子,王爺一起來,這一家都閒着沒有事情做嗎?
“朕意識興起,就來看看,皇后請繼續,不比在意朕”皇上對着皇后說道。
“今日我們不做筆試,就想聊家常樣,暢所欲言,我的第一個問題是:用一句話概括人生的意義,從左往右依次說吧”皇后開口道。
“我覺得人生的意義就是生老病死”
“是在家從父在外從夫”
......
皇后聽着這些答案都覺得不滿意,是她們年紀太小對生活的閱歷不夠還是什麼原因,雖然自己也沒有參透人生的意義,但至少人生的意義不是僅僅侷限在生老病死這個層面。皇后看着只剩下兩人沒有回答了,對這一輪也不太抱有希望了,強打精神繼續聽下去。
“是五味,酸甜苦辣鹹”納
蘭水回答道。
皇后聽着眼睛冒出了亮光,這個答案比較接近於自己的想法,臉上的愁容慢慢展開,太子看到母后變化的神情,知道眼前這個姑娘的回答要母后很感興趣,便開口問道:“不知道作何解釋?”
納蘭水看到太子黑色的雙瞳中,透明的看不到一點情緒,象看穿了人們所有的心思般深深的把她吸進進去,內心也不安的加快頻率亂跳了起來。但納蘭水是見面世面的人馬上就恢復了平靜,回覆道:“稟太子殿下,鹹既是我們出生到這世上時,眼淚就爲之相伴,這是鹹代表着幼時。苦辣是交錯的就好比長大後別人不體諒瞭解你的想法,自己內心的苦悶說不出口的憂傷。酸甜是相互融合的在經歷大徹大悟後感嘆着曾經歷經的苦難卻品味着現有的甘甜,人生就是這五味,相依相伴叢生到死,從茁壯到成熟”
納蘭水說完四周一片平靜,一汪美目帶着嬌羞看着太子,太子對目而視點頭滿意的讚許着。皇后娘娘覺得頗有道理,溫柔的讚許道:“丞相家的女兒不愧是多才多學,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見解,雖然還不夠滲透,但對於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已經是超越了,那納蘭如歌你的看法呢?”
納蘭如歌沒有想到皇后讚許着就把問題拋給了自己,馬上起身恭敬的回到說:“回娘娘的話,奴婢認爲人生應該是三個境界,概括的說就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哪三種境界”在一旁聽着的皇上突然驚奇的問道。
“回皇上,’昨夜西風調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就好比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遇到了各式各樣的人或者事,慢慢的發現了很多問題,發現未知路還有很長,此乃第一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好比是在慢慢學習認知的道路上,我們在爲着一個目標追尋努力着,此乃第二境界,這最後的一個境界既是’衆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也就是說在自己終於達到理想,站在自己人生的頂峰時,才領悟出真諦”
“好,難得你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獨到的見解,你叫什麼?”皇帝興奮的問道,坐在旁邊的慕容離更是驚歎不己,眼前的這個可人兒總能給他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歌喉,舞蹈,詩詞每次都是意外的喜悅,就連理論都有那麼獨到的見解。
“回皇上的話,奴婢名叫納蘭如歌,父親是丞相納蘭無敵”納蘭如歌不驕不躁的回答着。
“納蘭如歌?皇后就是你跟我說的那個寫《愛蓮說》的丫頭嗎?”皇帝對着皇后問道。
皇后輕輕地點了點頭,表示肯定。皇帝突然朗聲大笑道:“好一個納蘭如歌,能寫出花中君子的高潔,能悟出人生的境界,思想深得朕心”說完,皇帝看了一旁的慕容離,象是知道點內情的樣子又繼續補充說道:“三皇子的文采造詣也很有見解,你們有時間可以相互指導下”
“兒臣,遵命。謝父皇恩典”慕容離爽朗的回答道。
“謝皇上恩典?”納蘭如歌疑惑的看着慕容離,皇上就是說相互交流指導,這有必要還領旨謝恩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