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全面進攻

放跑了第51艦隊,多多少少都讓白佑彬感到有點失望。

雖然海軍司令部與海軍總參謀部沒有追究責任,畢竟白佑彬與藍凌波都沒有犯嚴重錯誤,美軍第51艦隊能夠逃走,主要是斯普魯恩斯對戰局的把握非常準確,趕在第11艦隊與第12艦隊將其合圍之前就離開了戰場。但是白佑彬仍然有點自責,同時也對斯普魯恩斯有了更多的瞭解。

可以說,在當時的情況下,只有非常冷靜的指揮官才能做出離開戰場的決策。

臨陣不亂,遇事冷靜,正是艦隊指揮官最重要的素質。

後來,海軍情報局證實了白佑彬在指揮第12艦隊時對美軍第51艦隊戰役目的的猜測。在確定無法戰勝帝國海軍之後,美國海軍退而求其次,決定加強威克島的防禦,阻擋帝國海軍東進的步伐,鞏固西太平洋上的防線,從而爲將戰略重點轉向西南太平洋提供基礎。

根據這一情況,海軍總參謀部做出了繼續攻打威克島的決定。

當然,在攻打威克島之前,陸戰第五軍還得首先打下馬紹爾羣島,爲建立新的戰略防線打下基礎,同時也爲阻擋美軍進入西南太平洋戰場打下基礎。

七月十二日,第13艦隊返回戰場。

十五日,陸戰第五軍的先頭部隊登上了馬朱羅環礁,開始了掃蕩馬紹爾羣島的作戰行動。

相對而言,美軍在馬朱羅環礁的防禦不算堅固。

在投入了約莫一萬五千人的部隊之後,陸戰第五軍於七月二十一日就完成了攻佔馬朱羅環礁的作戰行動。同時,在第13艦隊的支持下,陸戰第五軍的另外幾支部隊還掃蕩了馬紹爾羣島的另外幾座重要島嶼,並且在這些島嶼上建立起了無線電轉接電臺,並且部署了對海搜索雷達。

在此期間。第11艦隊與第1艦隊一直在西太平洋上活動。

美軍第51艦隊在七月十一日就回到了珍珠港。並且再也沒有離開珍珠港。顯然。美國海軍不打算繼續向威克島。以及西太平洋上地島嶼增派部隊了。或者說。尼米茲不想再讓第51艦隊去冒險。畢竟。比起僅有地一支作戰艦隊。西太平洋上地那些島嶼並不重要。只要美國海軍能夠奪回制海權。就能夠攻下西太平洋上地島嶼。

完成了掃蕩馬紹爾羣島地作戰行動之後。陸戰隊暫時停止了南下攻佔吉爾伯特羣島地作戰行動。而是開始集結兵力。準備攻打威克島。

按照當時獲得地情報。美軍在威克島——這座僅僅只有數平方公里地小島上部署了至少二萬五千名海軍陸戰隊官兵。並且囤積了數十萬噸作戰物資。投入了數百門重型火炮。其防禦強度完全是按照前沿要塞來修建地!

換句話說。要想打下威克島。帝國海軍陸戰隊至少需要投入五萬兵力。

僅僅有陸戰隊是不夠地。還必須在這裡投入至少兩支艦隊。一支艦隊負責爲陸戰隊提供炮火支援。另外一支艦隊則負責外圍防禦。

在陸戰第五軍積極準備攻打威克島的時候,鄭恩博指揮的第31艦隊也與哈爾西指揮的美軍第三艦隊打了幾場規模並不大的海戰。同時控制着所羅門海的制海權。因爲沒有快速戰列艦的支持,哈爾西不敢冒進,更不敢拿起僅有的幾艘老式戰列艦與第31艦隊決戰。打到最艱難地時候,美軍甚至出動驅逐艦與輕巡洋艦,利用夜色的掩護,向瓜島運送增援部隊與作戰物資,同時撤出傷員。

只是,在沒有制海權的情況下,美軍地小打小鬧根本起不到作用。

七月二十九日。範德格里夫特按照麥克阿瑟的命令,將指揮權交給下屬之後,達成當天晚上到達的一艘驅逐艦離開了瓜島。雖然島上的美軍還在繼續作戰,但是從麥克阿瑟撤回範德格里夫特的舉動來看,美軍實際上已經放棄了瓜島。

八月二日,在增援無望的情況下,美軍指揮官克拉克少將向帝國陸戰第七軍投降。

零星的戰鬥持續到了八月五日,最終一批美軍在堅持抵抗了近七十二個小時之後,也向進攻的帝國陸戰隊交出了武器。

自此。持續了十八個月的瓜島爭奪戰結束。

對交戰雙方來說,這場太平洋戰場上持續時間最長,打得最慘烈地島嶼爭奪戰都是不值得大書特書,或者歌功頌德的。對失敗的一方來講,他們已經做出了最大的努力,進行了最頑強的抵抗。對勝利的一方來說,他們付出了最慘烈的代價,也損失了最寶貴的時間。

在這十八個月之中,帝國陸戰隊先後有八個陸戰師。超過十八萬的官兵輪番上陣。其中。陣亡官兵達到了一萬五千四百二十三人,傷殘三萬七千六百八十四人。另外還有一千八百二十九名官兵失蹤或者被俘。

爲了拖住帝國海軍地前進步伐,美軍在這十八個月中,先後投入了五萬七千餘名官兵,其中陣亡二萬四千八百三十一人,傷殘一萬九千七百六十六人,另外還有一萬三千餘名官兵被俘,或者失蹤。

也許,對前線慘烈戰鬥的記敘會顯得非常蒼白。

當時,爲了接納與救治撤回來的傷員,美軍徵用了努美阿、布里斯班與悉尼的所有醫院。高峰時期,僅在後方醫院裡的傷員就超過了一萬人!另外,美軍還徵用了三艘大型郵輪,並且將其改裝爲醫療船。僅這三艘醫療船就接受了近六千名傷員。

除了慘重的人員傷亡之外,巨大的物資消耗也在考驗着兩個國家的戰爭潛力。

據帝國海軍與帝國海軍陸戰隊後勤部門的統計,在這十八個月地戰鬥中,僅向陸戰隊提供地物資就超過了二百五十萬噸,這還沒有包括運送這些物資所消耗的大量燃油,以及在運輸過程中損失地數十艘運輸船隻。另外,爲了支持陸戰隊,帝國海軍艦隊一共消耗了一百八十餘萬噸的彈藥物資,其中燃油就達到了一百二十餘萬噸!

同樣地,美軍消耗的物質也不會少到哪裡去。

當時。美國一共向前線調撥了超過五百萬噸的作戰物資,只是送到瓜島的物資還不到一百五十萬噸。這得“歸功”於帝國海軍,在長達十八個月的戰鬥中,帝國海軍艦隊,以及執行襲擊與破交任務的戰艦一共擊沉了三百七十多艘向瓜島,或者澳洲與新西蘭運送作戰物資地商船與戰艦。

慘烈戰鬥的結果也對整個太平洋戰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隨着瓜島淪陷。美軍將難以守住所羅門羣島,只能退守莫爾茲比與新喀里多尼亞。因爲美軍在瓜島爭奪戰中消耗了大量的兵力與物資,所以美軍要想建立新的防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隨着美軍收縮防線,帝國海軍在西南太平洋上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以當時的情況,帝國海軍有兩個選擇,一是攻打莫爾茲比,然後在澳洲東北部地區登陸。二是攻打新喀里多尼亞,然後在澳洲東部。或者東南部地區登陸。

問題是,慘烈的戰鬥,也消耗了帝國海軍大量的兵力與物資。

按照最好地情況估計。陸戰第七軍要想獲得足夠的兵力,以及足夠的作戰物資,同時還得聚集起一支足夠強大地登陸艦隊與火力支援艦隊,至少需要花半年的時間完成準備工作。考慮到美國破交艦隊的威脅,以及帝國本土工廠的生產能力,新兵的訓練速度,還有登陸艦與火力支援艦的建造進度,最快也只能在七十五年(43年)六月份發動攻打澳洲大陸的作戰行動。而在此之前,陸戰隊至少還得大下莫爾茲比。或者新喀里多尼亞。

也正是如此,海軍纔要求陸戰隊務必在十月份之前,最好在八月份之前打下瓜島。

現在,陸戰第七軍基本上完成了任務,而且是按照海軍最好的預期完成了任務。可是,帝國海軍不可能等到明年六月份才發動新的戰略進攻。另外,陸戰第七軍能夠在十月份之前,甚至年底之前發動攻打莫爾茲比港,或者新喀里多尼亞地戰役行動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了。如此一來。在此期間,帝國海軍必須發動新的進攻,絕不能讓美軍得到緩氣的機會,更不能讓美軍坐大。

也正是在這一情況下,餘輝宏提出了儘快發動攻打威克島,並且爭取在攻佔威克島之後進攻中途島的戰役設想。

這次,白佑彬沒有返回帝國海軍司令部,而是留在了前線。

攻打威克島是肯定的,問題是。海軍司令部會不會批准陸戰第五軍在年底前攻打中途島。畢竟。中途島是夏威夷羣島的前沿防線,美軍在發現威克島必然淪陷的情況下。必然會全力加強中途島的防禦。如此一來,要想在不影響西南太平洋戰略進攻部署地同時攻佔中途島,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八月五日,白佑彬收到命令,率領第12艦隊返回阿普拉港進行休整。

十日,海軍總參謀部做出決定。如果陸戰第五軍能夠在十月之前打下威克島,並且在十月十五日之前成功登陸中途島,就將發動進攻中途島的戰役行動。隨後,第12艦隊,或者第11艦隊將被抽調到西南太平洋,協助陸戰第七軍發動新的戰略進攻。

十五日,餘輝宏返回阿普拉港。

次日,在休整了五天之後,白佑彬再次率領第12艦隊踏上了征途。

第2章 四重密碼第31章 搶先開火第1章 四兩千斤第11章 主力上陣第36章 情勢反轉第57章 驍勇戰將第10章 人生岔口第39章 巨蟒吞象第56章 螞蟻噬象第6章 反覆推敲第20章 垂死掙扎第16章 未戰先敗第22章 海陸對轟第13章 逼敵決戰第55章 主角上場第5章 陰差陽錯第15章 超級難題第31章 將錯就錯第13章 不留後路第23章 門戶之見第9章 破交戰果第37章 泰山崩塌第27章 時間空隙第3章 血與烈火第15章 超級難題第6章 一錘定音第67章 全殲死敵第16章 重量對手第8章 重點戰場第24章 進軍美洲第32章 選擇戰場第43章 猜疑連連第38章 預謀巧合第9章 關鍵失誤第63章 羣毆強敵第7章 重新適應第42章 戰場轉移第8章 變化因素第40章 搶佔先機第3章 孤島之行第11章 百密一疏第21章 當機立斷第32章 拼死堅持第2章 四重密碼第31章 搶先開火第4章 戰局分析第16章 乘勝追擊第1章 四兩千斤第2章 文化割裂第12章 質的飛躍第6章 棄車保帥第35章 命運之手第30章 戰略影響第27章 以儆效尤第11章 主力上陣第36章 一石千浪第8章 固若金湯第17章 重拳出擊第18章 怒海追蹤第28章 義無返顧第56章 如實總結第1章 喜憂並存第54章 擒賊擒王第21章 交錯編隊第8章 重點戰場第12章 奮起直追第38章 反客爲主第35章 最後豪賭第18章 尊重對手第47章 積重難返第9章 戰略投送第35章 誘敵出戰第30章 落荒而逃第17章 將計就計第45章 變化因素第38章 突然遭遇第39章 苟延殘喘第25章 摸黑前進第28章 義無返顧第45章 直搗龍潭第25章 打打談談第9章 破交戰果第13章 不留後路第36章 指揮角力第49章 毫無懸念第29章 勢均力敵第24章 海上堡壘第1章 預料之外第9章 戰局突變第32章 戰爭難民第14章 調整狀態第5章 陰差陽錯第20章 關鍵技術第44章 冒牌主力第16章 困難重重第20章 偶然相遇第34章 輕重對決第12章 腹背受敵第14章 各打各的第5章 電子干擾
第2章 四重密碼第31章 搶先開火第1章 四兩千斤第11章 主力上陣第36章 情勢反轉第57章 驍勇戰將第10章 人生岔口第39章 巨蟒吞象第56章 螞蟻噬象第6章 反覆推敲第20章 垂死掙扎第16章 未戰先敗第22章 海陸對轟第13章 逼敵決戰第55章 主角上場第5章 陰差陽錯第15章 超級難題第31章 將錯就錯第13章 不留後路第23章 門戶之見第9章 破交戰果第37章 泰山崩塌第27章 時間空隙第3章 血與烈火第15章 超級難題第6章 一錘定音第67章 全殲死敵第16章 重量對手第8章 重點戰場第24章 進軍美洲第32章 選擇戰場第43章 猜疑連連第38章 預謀巧合第9章 關鍵失誤第63章 羣毆強敵第7章 重新適應第42章 戰場轉移第8章 變化因素第40章 搶佔先機第3章 孤島之行第11章 百密一疏第21章 當機立斷第32章 拼死堅持第2章 四重密碼第31章 搶先開火第4章 戰局分析第16章 乘勝追擊第1章 四兩千斤第2章 文化割裂第12章 質的飛躍第6章 棄車保帥第35章 命運之手第30章 戰略影響第27章 以儆效尤第11章 主力上陣第36章 一石千浪第8章 固若金湯第17章 重拳出擊第18章 怒海追蹤第28章 義無返顧第56章 如實總結第1章 喜憂並存第54章 擒賊擒王第21章 交錯編隊第8章 重點戰場第12章 奮起直追第38章 反客爲主第35章 最後豪賭第18章 尊重對手第47章 積重難返第9章 戰略投送第35章 誘敵出戰第30章 落荒而逃第17章 將計就計第45章 變化因素第38章 突然遭遇第39章 苟延殘喘第25章 摸黑前進第28章 義無返顧第45章 直搗龍潭第25章 打打談談第9章 破交戰果第13章 不留後路第36章 指揮角力第49章 毫無懸念第29章 勢均力敵第24章 海上堡壘第1章 預料之外第9章 戰局突變第32章 戰爭難民第14章 調整狀態第5章 陰差陽錯第20章 關鍵技術第44章 冒牌主力第16章 困難重重第20章 偶然相遇第34章 輕重對決第12章 腹背受敵第14章 各打各的第5章 電子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