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勢均力敵

美軍艦隊轉向之後,白佑彬也下達了同樣的轉向命令。

根據瞭望員的報告,白佑彬對複合穿甲彈有了足夠的信心。雖然“皇帝”級與“皇帝”級乙型戰列艦的總體性能仍然不如“衣阿華”級,但是在擁有足夠強大的火力,加上先進的火控系統,只要控制好交戰距離,就能確保不落於下風。

隨着二支艦隊都轉向到三百度,交戰距離縮短到了二萬一千米左右。

相對而言,此時的情況對第51艦隊非常不利。

在白佑彬不打算迅速縮短交戰距離的情況下,第51艦隊只能沿着半徑更大的弧形航線,以更快的速度航行,才能進一步縮短交戰距離。相反,處於內圈的第11艦隊只需要控制好航向,就能以相對較慢的航行速度與對方保持足夠的交戰距離。

炮戰中,開火一方速度的快慢對炮擊命中率的影響最爲顯著。

也就是說,速度慢,炮擊命中率高,速度快,炮擊命中率低。

在此情形下,斯普魯恩斯的第51艦隊不得不在相對較高的航速上向第11艦隊開火,其命中率肯定不如第11艦隊。\\\在相互能夠擊穿對方裝甲的情況下,防護性能已經無關緊要了,真正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是火力與綜合生存能力。

這兩點中,配備了七十二年型四百毫米艦炮,以及複合穿甲彈的第11艦隊的四艘戰列艦在火力上明顯佔優;而採用了更先進的設計理念,艦體更大的“衣阿華”級戰列艦則在綜合生存能力方面擁有優勢。

對艦隊指揮官來說,能夠打中敵人,又不被敵人打中。纔是最佳地選擇。

炮戰很快就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雙方各四艘戰列艦都找準了自己的對手,展開了一對一的決鬥。交戰秩序爲:“太宗”號對陣“內布拉斯加”號,“太祖”號對陣“新罕布什爾”號,“熹宗”號對陣“俄亥俄”號,“安宗”號對陣“俄勒岡”號。

一如既往的,“太宗”號的表現非常搶眼。

這艘戰艦從服役的那一天開始,就成爲了四艘“皇帝”級中戰鬥力最強。作戰最爲勇猛的一艘,其座右銘就是“勇敢”。雖然到現在爲止,“太宗”號的艦員幾乎輪換了二次,其首批官兵中,只有不到一成還在這艘戰艦上服役,艦長也換了四位,但是其勇猛作戰地精神,以及在戰場上的神勇表現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除了在第八輪齊射時擊中了“內布拉斯加”號一次之外。“太宗”號在接下來的齊射中,命中率一直保持在百分之五左右。在交戰距離超過二萬米,目標以二十七節的速度航行,且雙方都在轉向。戰場態勢不斷髮生着變化的情況下,能夠保持這麼高的命中率。已經算得上是非常優秀了。

八點十四分。“太宗”號收穫了第二個“獨立”戰果。

在第十輪齊射的時候,從乙炮塔一門主炮打出的穿甲彈準確地落在了“內布拉斯加”號艦橋左後方的水平甲板上。直接砸碎了三號副炮炮塔,並且擊穿了下方的水平裝甲。最終在距離一號鍋爐艙大概二道艙室的位置爆炸。

該穿甲彈地命中點距離第一枚穿甲彈的命中點不到二十米,因爲複合穿甲彈地裝藥量略高於重型穿甲彈。所以爆炸威力比重型穿甲彈大一點。二枚穿甲彈地炸點離得太近,結果在“內布拉斯加”號的左側艦體上炸出了一處長條形地缺口。\\\\\如果不是“衣阿華”級戰列艦的艦體極爲厚實,且主裝甲帶後方有三道隔離艙,恐怕這二枚穿甲彈就能使該艦左側艦體地大量艙室進水,導致艦體嚴重左傾。

相對而言,“內布拉斯加”號的火力也是四艘“衣阿華”級戰列艦中最兇猛地。

僅僅一分鐘之後,一枚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彈就擊中了“太宗”號。

雖然在二萬一千米的距離上,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彈很難對“省”級戰列艦構成致命的威脅,但是“皇帝”級戰列艦的綜合防護與綜合生存能力遠不如“省”級,作爲帝國海軍的第一種快速戰列艦,“皇帝”級的防護能力只比以往的老式戰列艦好一些,比後來的其他快速戰列艦都差得多。

這枚十六英寸穿甲彈直接炸穿了“太宗”號的艦尾,如果不是舵艙得到了最嚴密的保護,恐怕“太宗”號將因此失去轉向能力,從而不得不提前離開戰場。

八點二十分,在第十三輪齊射中,“太宗”號再次讓對手嚐到了痛苦的滋味。

複合穿甲彈準確無誤的落在了“內布拉斯加”號A炮塔的頂部,並且輕而易舉的撕穿了厚達二百二十五毫米的裝甲,最後在炮塔內發生爆炸,徹底摧毀了這座炮塔。\\\\\

因爲二萬一千米在複合穿甲彈的正常射程範圍之內,所以穿甲彈的彈道末端並不是十分陡峭(後來測試發現,複合穿甲彈要在射程超過二萬七千米的情況下,彈道末端纔會變得非常陡峭),與水平面的夾角在三十度以下。雖然炮塔頂部裝甲的厚度只有二百二十五毫米,但是對於穿甲彈來說,其起到的防護作用超過了四百五十毫米厚的垂直裝甲。

在同等情況下,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彈只能穿透大概四百四十毫米的垂直裝甲,而美軍裝備的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彈也只能穿透大概爲四百二十毫米。由此可見,複合穿甲彈的穿甲能力明顯在重型穿甲彈之上。如果能夠改進彈體結構,使其末端彈道更加陡峭,那麼複合穿甲彈的穿甲能力還將提高不少。

被幹掉了一座炮塔之後,“內布拉斯加”號的火力頓時弱了許多。

連續三輪齊射,“內布拉斯加”號都沒有能夠收到戰果。

“太宗”號則是越大越猛。\//\\在第十七輪齊射的時候,又擊中了對手一次。

這次的命中點在“內布拉斯加”號C炮塔後方,穿甲彈仍然擊穿了該艦地水平裝甲,並且炸起了很多甲板碎片,但是沒有能夠對艦體造成更嚴重的損傷。據後來瞭解,這枚穿甲彈在進入艦體後並沒有發生爆炸,當時瞭望員看到的只是穿甲彈在砸中甲板之後彈起的碎片,而不是爆炸後產生的碎片。

因爲命中點就在舵艙與C炮塔彈藥艙之間。穿甲彈最終停在了三號推進軸上面大概二層甲板處,所以只要引信正常工作,穿甲彈發生爆炸,“內布拉斯加”號必然遭受重創,甚至會因此損失一半的推進能力。可惜的是,穿甲彈沒有能夠發生爆炸。

直到八點三十一分,“內布拉斯加”號才收到了第二個戰果。

十六英寸穿甲彈擊中了“太宗”號艦體右側,二根菸囪之間的部位。在連續穿透了露天甲板與水平裝甲。以及三道艙室隔板之後,最終在艦體左側地三號副炮炮塔下方發生爆炸。結果,不但三號副炮炮塔被炸飛,艦體左側還被炸出了一個直徑三米左右的窟窿。而且爆炸點在水線以下,最終導致左側的五個艙室被海水淹沒。

由此可見。“皇帝”級戰列艦的綜合生存能力確實不怎麼樣。

雖然這枚穿甲彈沒有能夠使“太宗”號的動力設備遭受重創。但是五座艙室進水,使艦體增重至少一千噸。而且迫使艦長不得不下令向艦體右側的三個艙室注水六百噸以保持艦體的橫向平衡。

如果換成“省”級戰列艦,恐怕結果就不會這麼糟糕了。

三分鐘後。“太宗”號收穫了第五個戰果。

穿甲彈擊中了“內布拉斯加”號艦橋的頂部,炸掉了架設火控雷達地桅杆。以及位於艦橋最上層的火力指揮中心。

雖然這枚穿甲彈沒有能夠對“內布拉斯加”號造成致命打擊,但是卻一舉摧毀了其最重要的火控設備與火力指揮中心,使其僅有的二座主炮炮塔只能依靠自帶地光學瞄準設備來瞄準目標。

可以說,這枚穿甲彈對二艘戰艦的決鬥產生了非常重大地影響。在接下來地十五分鐘之內,“太宗”號基本上每二輪齊射就能擊中對手一次,而“內布拉斯加”號在僅有六門主炮,且無法精確瞄準的情況下,需要用六到八輪齊射才能打中“太宗”號一次。

打到八點五十分地時候,“太宗”號已經收穫了九個戰果。

後面四次命中都在“內布拉斯加”號的艦體上,而且其中二枚穿甲彈在艦體水線以下部位爆炸,導致艦體左側近四分之一地艙室被海水淹沒。另外二枚穿甲彈則炸掉了“內布拉斯加”號左側的二座副炮炮塔,並且導致後煙囪受損,排煙受到限制,使有毒地煙霧倒灌入艦體,最終使得大批損管人員無法及時到達艦體受損的部位,耽擱了損管救援的時間,使艦體的損傷進一步加重。

在此期間,“太宗”號只捱了一枚穿甲彈。

可是這枚再次打在了艦體上,並且穿透了水平甲板,最終在艦體右側,丙炮塔附近爆炸的穿甲彈也讓“太宗”號吃足了苦頭。在連續三個艙室被海水淹沒之後,艦長不得不下令向艦體左側的一個艙室內注水,以免艦體右傾。另外,丙炮塔內的炮手也出現了傷亡,結果導致該炮塔不得不更換炮手,錯過了兩輪齊射。

從雙方旗艦交手的情況就能看出,“太宗”號的火力更爲犀利,可是卻不太經打。“內布拉斯加”號的火力相對較弱,可是艦體結實,抗得住沉重的打擊。

顯然,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決鬥,結果對雙方都不會好到哪裡去。

第10章 戰場迷霧第19章 奔赴戰場第15章 大難不死第37章 戲劇轉變第42章 對外新政第14章 輕質原油第26章 背水一戰第33章 好友重聚第1章 山雨欲來第24章 警告在先第49章 毫無懸念第15章 大難不死第11章 鬼使神差第43章 新貌舊顏第13章 戰爭決策第32章 前途艱辛第35章 優勢劣勢第44章 戰略冒險第39章 偵察前哨第7章 秘密任務第18章 強敵將至第13章 神奇戰艦第7章 擴軍計劃第31章 攻佔虎穴第35章 最後豪賭第29章 被動反應第39章 情勢不明第21章 果斷出拳第63章 羣毆強敵第39章 美國投降第25章 摸黑前進第3章 快人快語第44章 調兵遣將第57章 驍勇戰將第12章 外柔內剛第39章 明確目的第19章 窮途末路第9章 殘酷現狀第42章 緊急馳援第2章 神秘教授第8章 哥們情誼第11章 老將交鋒第10章 成功搶灘第34章 醉翁之意第5章 十年規劃第2章 陸戰雙雄第35章 海上狐狸第33章 好友重聚第27章 披掛上陣第10章 代參謀長第26章 當局者迷第64章 繼續前進第23章 門戶之見第24章 關鍵情報第58章 出奇制勝第10章 大難不死第36章 指揮角力第31章 戰術規劃第16章 三種可能第44章 艦隊司令第39章 明確目的第21章 交錯編隊第43章 猜疑連連第33章 草草收兵第30章 嶄新任務第2章 步步緊逼第4章 元帥到訪第42章 減速交戰第21章 當機立斷第41章 戰略天平第2章 權宜之計第13章 別無選擇第1章 翹首以待第40章 老當益壯第38章 反客爲主第20章 關鍵技術第1章 欲蓋彌彰第3章 戰爭動員第14章 戰爭橫財第10章 公費旅行第41章 寶貴教訓第39章 情勢不明第8章 哥們情誼第24章 關鍵情報第17章 報仇雪恨第26章 背水一戰第20章 不是運氣第60章 無力招架第35章 誘敵出戰第49章 趕赴戰場第57章 全速追擊第38章 護航行動第22章 敵人現身第38章 突然遭遇第23章 田忌賽馬第28章 最後機會第3章 重大項目第11章 主力上陣第14章 秘密動員
第10章 戰場迷霧第19章 奔赴戰場第15章 大難不死第37章 戲劇轉變第42章 對外新政第14章 輕質原油第26章 背水一戰第33章 好友重聚第1章 山雨欲來第24章 警告在先第49章 毫無懸念第15章 大難不死第11章 鬼使神差第43章 新貌舊顏第13章 戰爭決策第32章 前途艱辛第35章 優勢劣勢第44章 戰略冒險第39章 偵察前哨第7章 秘密任務第18章 強敵將至第13章 神奇戰艦第7章 擴軍計劃第31章 攻佔虎穴第35章 最後豪賭第29章 被動反應第39章 情勢不明第21章 果斷出拳第63章 羣毆強敵第39章 美國投降第25章 摸黑前進第3章 快人快語第44章 調兵遣將第57章 驍勇戰將第12章 外柔內剛第39章 明確目的第19章 窮途末路第9章 殘酷現狀第42章 緊急馳援第2章 神秘教授第8章 哥們情誼第11章 老將交鋒第10章 成功搶灘第34章 醉翁之意第5章 十年規劃第2章 陸戰雙雄第35章 海上狐狸第33章 好友重聚第27章 披掛上陣第10章 代參謀長第26章 當局者迷第64章 繼續前進第23章 門戶之見第24章 關鍵情報第58章 出奇制勝第10章 大難不死第36章 指揮角力第31章 戰術規劃第16章 三種可能第44章 艦隊司令第39章 明確目的第21章 交錯編隊第43章 猜疑連連第33章 草草收兵第30章 嶄新任務第2章 步步緊逼第4章 元帥到訪第42章 減速交戰第21章 當機立斷第41章 戰略天平第2章 權宜之計第13章 別無選擇第1章 翹首以待第40章 老當益壯第38章 反客爲主第20章 關鍵技術第1章 欲蓋彌彰第3章 戰爭動員第14章 戰爭橫財第10章 公費旅行第41章 寶貴教訓第39章 情勢不明第8章 哥們情誼第24章 關鍵情報第17章 報仇雪恨第26章 背水一戰第20章 不是運氣第60章 無力招架第35章 誘敵出戰第49章 趕赴戰場第57章 全速追擊第38章 護航行動第22章 敵人現身第38章 突然遭遇第23章 田忌賽馬第28章 最後機會第3章 重大項目第11章 主力上陣第14章 秘密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