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搶佔先機

第41艦隊轉向之後,第42艦隊也轉到了相同的航向上。

當時,第42艦隊跟在第41艦隊後面,與第41艦隊的距離大概爲三十五海里,轉向之後,距離縮短到了二十五海里左右。只是,第42艦隊的速度仍然比第4艦隊慢了三節左右。如此一來,第42艦隊很難第一時間投入戰鬥。

如何利用第42艦隊,是白佑彬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如果僅憑第41艦隊,在四個小時之內肯定無法戰勝大西洋艦隊,更難以全殲大西洋艦隊。另外,第42艦隊不是美軍第21艦隊的對手,至少“皇帝”級乙型戰列艦不是“衣阿華”級戰列艦的對手。

在“馬克薩斯羣島海戰”,“衣阿華”級的出色表現給白佑彬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

這種最高航速可以達到三十三節,配備有五十倍徑十英寸艦炮,且防護相當出色的戰列艦並不比“省”級差多少,而且“省”級配備的七十二年型四百毫米艦炮對二萬米外的“衣阿華”級戰列艦沒有多大的威脅。“皇帝”級乙型裝備的還是十七年型艦炮,即便帝國海軍已經準備將其更換成七十二年型,可是遠在大西洋上作戰的第42艦隊的四艘戰列艦根本來不及更換主炮。十七年型艦炮對“衣阿華”級戰列艦的威脅更小,能否在一萬八千米的距離上打穿“衣阿華”級戰列艦的裝甲都是個問題。

如此一來,只要斯普魯恩斯發現與其交戰的是第42艦隊,就不會輕易縮短交戰距離。

在擁有速度、防護與火力這三項優勢地情況下,斯普魯恩斯是進可攻。退可守。只要他不犯大的錯誤,就能夠狠狠的教訓第42艦隊。到時候,第41艦隊還在忙着對付大西洋艦隊,很難向第42艦隊提供支持。

因此,關鍵就是第42艦隊能否及時投入戰鬥。

一點三十五分,派遣到西面去執行偵察任務的“呂伯方”號輕巡洋艦發現了第21艦隊,而且第21艦隊已經開始向東轉向了。

此時,第21艦隊與第41艦隊的距離爲一百一十五海里。

毫無疑問。斯普魯恩斯收到了坎寧安地電報。知道第41艦隊出現在了大西洋艦隊地南面。此時正在趕來對付第41艦隊。

一點四十五分。“呂伯方”號再次發來消息。

第21艦隊轉向到了十度。且航速提高到了三十節以上。爲了安全起見。“呂伯方”號也向東轉向。並且將航速提高到了三十一節。

“向東航行。斯普魯恩斯到底想幹什麼?”

趙賻禮地問題。也正是白佑彬地問題。

難道說。斯普魯恩斯已經預料到第42艦隊一直跟隨第41艦隊活動。而且白佑彬會讓第42艦隊去攔截第21艦隊。所以沒有轉向到東北。趕去與大西洋艦隊會合。而是直接向東面殺了過來。準備對付第42艦隊?

想到這個問題,白佑彬微微搖了搖頭。

即便斯普魯恩斯知道第42艦隊就在附近,也不可能斷定白佑彬會派遣第42艦隊去攔截第21艦隊。當務之急,斯普魯恩斯應該儘快與坎寧安會合。到時候,不管白佑彬採用什麼戰術。美英艦隊都不會吃太大的虧。最多不過與第四艦隊打一場正面決戰。

只有一種可能會讓斯普魯恩斯直接向西前進。

坎寧安準備左轉向,也就是讓大西洋艦隊向南航行。如此一來。只要白佑彬向對付大西洋艦隊,就將遭到第21艦隊地夾擊。到時候。即便白佑彬派第42艦隊去攔截第21艦隊,也將處於不利的境地。

只是,現在沒有辦法確定大西洋艦隊有沒有向左轉向。

“吳顯忠”號已經與大西洋艦隊脫離了接觸,現在正在返回第41-2巡洋艦編隊。

沉思了片刻之後,白佑彬下達了命令。

第41艦隊繼續保持三十節的速度,第4艦隊則轉向到東北。

很明顯,白佑彬斷定大西洋艦隊會向南轉向。如此一來,在與第41艦隊接觸之後,會首先與第41艦隊交火。如果能夠拖住大西洋艦隊地速度,就能讓第42艦隊穿插到大西洋艦隊的前方,搶佔有利地位置。

二點過,“臺灣”號戰列艦上的雷達探測到了北面的大西洋艦隊。

讓白佑彬倍感驚訝的是,大西洋艦隊沒有轉向,仍然在向西南方向前進,只是航行速度提高到了二十四節。

這是怎麼回事?

難不成,坎寧安與斯普魯恩斯沒有進行溝通?

或者說,斯普魯恩斯,或者坎寧安擅自做主,沒有按照對雙方有利的方式行動?

“也許,坎寧安與斯普魯恩斯想包夾我們。”

趙賻禮的解釋根本讓白佑彬無法相信。

用相同地兵力包夾對手,這與送死有何區別?除非,坎寧安與斯普魯恩斯都認爲出現的只是第41艦隊,第42艦隊沒有在戰場上。問題是,坎寧安與斯普魯恩斯會同時犯同樣的錯誤嗎?

就算他們間有一個人犯了這個錯誤,另外一個也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也許,坎寧安與斯普魯恩斯真不是一對好搭檔。

想到這,白佑彬也不管那麼多了,他們已經獲得了殲滅大西洋艦隊的最佳機會。

二點過十分,第41艦隊轉向到零度,開始逼近大西洋艦隊。

考慮到戰鬥打響之後,大西洋艦隊有很大的可能左轉向。所以白佑彬沒有讓第42艦隊回到原來的航向上,而是繼續向東北方向前進。

二點十五分,大西洋艦隊轉向了。

雖然大西洋艦隊轉向地時間比白佑彬預料地遲了一點,但是與白佑彬預料的方向完全一樣。

在大西洋艦隊向左轉到了一百五十度航向上之後,白佑彬面臨二個選擇。

一是從大西洋艦隊地右側轉過去,與大西洋艦隊並排南下,並且進入交戰狀態。二是從大西洋艦隊的後面繞過去,到達大西洋艦隊地左側,然後與第42艦隊包夾大西洋艦隊,完成殲滅大西洋艦隊的作戰行動。

短暫考慮之後。白佑彬選擇了後一種戰術。

主要是採取切內角戰術的話,第41艦隊與大西洋艦隊的交戰距離將縮短到一萬五千米之內。雖然按照海軍情報局提供的消息,“喬治五世”級戰列艦所裝備的十四英寸艦炮對“省”級戰列艦幾乎沒有威脅。即便在一萬二千米地距離上,也很難打穿“省”級戰列艦的裝甲。但是白佑彬不想冒險,而且“省”級戰列艦還沒有與“喬治五世”級交過手,誰能保證在一萬五千米的距離上,“省”級地裝甲一定能夠扛住對方的十四英寸穿甲彈呢?

切外角機動地最大問題是,第41艦隊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到達交戰位置。

隨後,白佑彬就電令第42艦隊。讓其儘快轉向到十度,爭取晚一點與大西洋艦隊交火。這樣,第41艦隊才能及時投入戰鬥。

二點半,第41艦隊在向北航行了大概七海里之後,轉向到了十度。

同時,艦隊的航行速度提高到了三十一點五節,這是動力系統在超負荷運轉的情況下。“省”級戰列艦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

第41-2巡洋艦編隊與第41-4、41-5、以及41-6驅逐艦編隊也在此時組成了戰鬥隊列。

原先負責在西面巡邏的四艘輕巡洋艦正在返回。第42艦隊已經派遣輕巡洋艦向西前進,負責頂替第41艦隊地輕巡洋艦繼續監視與跟蹤美軍第21艦隊。

可以說。此時最爲寶貴的就是時間。

從“吳顯忠”號暴露行蹤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個多小時。從第21艦隊轉向到現在。也過去了近一個小時。如果不能儘快圍殲大西洋艦隊,第四艦隊就將面臨一場苦戰。到時候,即便能夠戰勝對手,也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三點不到,第42艦隊首先開火了。

當時,第42艦隊在大西洋艦隊西南方向上,與大西洋艦隊的距離大概爲二萬四千米左右。隨着四艘“皇帝”級乙型戰列艦的三座炮塔都能指向大西洋艦隊,楊定方就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收到白佑彬地戰術命令後,楊定方就知道白佑彬準備率領第41艦隊繞到大西洋艦隊地左側,然後與第42艦隊夾擊大西洋艦隊。如此一來,必須讓大西洋艦隊降低航行速度,爲第41艦隊機動到位爭取到時間。

在來不及衝到大西洋艦隊航道前方的情況下,就只能提前開火。

不管是減速,還是改變航向,大西洋艦隊要麼靠近第41艦隊,要麼靠近第42艦隊。不管是第41艦隊,還是第42艦隊,只要佔據了有利位置,並且搶先開火,在大西洋艦隊主動縮短交戰距離地情況下,都有很大的獲勝把握。

也許,第42艦隊不是美軍第21艦隊地對手,卻一定能夠把大西洋艦隊打爬下。

如此一來,搶先開火,逼敵減速,或者轉向,成爲了楊定方的唯一選擇。

只是,情況與楊定方的預測有很大的差別。

大西洋艦隊在遭到第42艦隊炮擊之後,不但沒有減速,也沒有轉向,反而將航速提高到了二十八節,並且只進行了有限的戰術機動,讓第42艦隊裡的四艘戰列艦無法瞄準大西洋艦隊裡的四艘戰列艦。

如此一來,隨着交戰距離縮短,第42艦隊也必須向東南方向轉向。

更關鍵的是,繞了一圈的第41艦隊很有可能無法及時投入戰鬥。

得知這一消息之後,白佑彬的臉色也陰沉了下來。他擔心的不是大西洋艦隊,而是正在趕來的第21艦隊。

第4章 小拿破倫第6章 積極進取第25章 敵情分析第38章 護航行動第8章 重點戰場第42章 減速交戰第32章 全速攔截第39章 明確目的第36章 心存不滿第29章 繡花枕頭第5章 技術轉讓第24章 司令職責第20章 偶然相遇第3章 血與烈火第8章 戰略佈局第39章 偵察前哨第13章 敗將言勇第37章 泰山崩塌第7章 走馬上任第26章 大戲上演第13章 混亂之戰第3章 人事調整第23章 盡職盡責第27章 民主政治第20章 偶然相遇第4章 時來運轉第7章 彈如雨下第8章 上帝之手第66章 夾尾而逃第31章 將錯就錯第39章 情勢不明第47章 解開心結第63章 運氣無敵第36章 前臺演員第43章 無果而終第45章 鉅艦末路第21章 意外來客第2章 瘋狂擴充第32章 喪鐘齊鳴第56章 螞蟻噬象第3章 戰爭動員第25章 摸黑前進第41章 如意算盤第13章 不留後路第29章 下定決心第35章 忙中出錯第12章 第二戰場第26章 心情大好第15章 烈火焚城第35章 引蛇出洞第19章 誘敵送死第21章 大膽決策第48章 意外收穫第6章 主動挑釁第11章 透視真相第27章 主動迎戰第20章 突襲突襲第22章 雙雄爭功第31章 搶先開火第15章 烈火焚城第7章 重新適應第2章 戰略調整第25章 整軍再戰第32章 全速攔截第33章 實力選手第34章 評估報告第34章 創新戰術第6章 前期準備第11章 節外生枝第11章 創造思維第4章 後生待遇第49章 趕赴戰場第19章 冒險收益第3章 少有所爲第7章 慘重損失第11章 實戰考驗第42章 炮轟東京第23章 盡職盡責第27章 英國特色第54章 擒賊擒王第34章 單刀赴會第57章 凱旋而歸第40章 無路可退第46章 窒息炮擊第14章 專業狼羣第33章 草草收兵第21章 果斷出拳第6章 談婚論嫁第24章 司令職責第22章 載譽而歸第7章 風雲驟起第20章 勇追窮寇第46章 進退兩難第16章 有勇有謀第42章 對外新政第38章 全速出擊第8章 牽制行動第21章 意外連連第44章 艦隊司令第32章 小打小鬧
第4章 小拿破倫第6章 積極進取第25章 敵情分析第38章 護航行動第8章 重點戰場第42章 減速交戰第32章 全速攔截第39章 明確目的第36章 心存不滿第29章 繡花枕頭第5章 技術轉讓第24章 司令職責第20章 偶然相遇第3章 血與烈火第8章 戰略佈局第39章 偵察前哨第13章 敗將言勇第37章 泰山崩塌第7章 走馬上任第26章 大戲上演第13章 混亂之戰第3章 人事調整第23章 盡職盡責第27章 民主政治第20章 偶然相遇第4章 時來運轉第7章 彈如雨下第8章 上帝之手第66章 夾尾而逃第31章 將錯就錯第39章 情勢不明第47章 解開心結第63章 運氣無敵第36章 前臺演員第43章 無果而終第45章 鉅艦末路第21章 意外來客第2章 瘋狂擴充第32章 喪鐘齊鳴第56章 螞蟻噬象第3章 戰爭動員第25章 摸黑前進第41章 如意算盤第13章 不留後路第29章 下定決心第35章 忙中出錯第12章 第二戰場第26章 心情大好第15章 烈火焚城第35章 引蛇出洞第19章 誘敵送死第21章 大膽決策第48章 意外收穫第6章 主動挑釁第11章 透視真相第27章 主動迎戰第20章 突襲突襲第22章 雙雄爭功第31章 搶先開火第15章 烈火焚城第7章 重新適應第2章 戰略調整第25章 整軍再戰第32章 全速攔截第33章 實力選手第34章 評估報告第34章 創新戰術第6章 前期準備第11章 節外生枝第11章 創造思維第4章 後生待遇第49章 趕赴戰場第19章 冒險收益第3章 少有所爲第7章 慘重損失第11章 實戰考驗第42章 炮轟東京第23章 盡職盡責第27章 英國特色第54章 擒賊擒王第34章 單刀赴會第57章 凱旋而歸第40章 無路可退第46章 窒息炮擊第14章 專業狼羣第33章 草草收兵第21章 果斷出拳第6章 談婚論嫁第24章 司令職責第22章 載譽而歸第7章 風雲驟起第20章 勇追窮寇第46章 進退兩難第16章 有勇有謀第42章 對外新政第38章 全速出擊第8章 牽制行動第21章 意外連連第44章 艦隊司令第32章 小打小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