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窮途末路

因爲及時調整戰術,沒有讓“神宗”號與第41艦隊的二艘戰列艦去對付掉隊的“安得列斯”號,所以大西洋艦隊最先完蛋的不是“安得列斯”號,也不是遭到“果敢”號痛擊的“拉米利斯”號,而是排在“安得列斯”號前面,之前與“穆宗”號交手,隨後遭到了“神宗”號的炮擊,接着又被“長江”號與“黃河”號盯上的“勇士”號戰列艦。

在之前的戰鬥中,雖然“勇士”號戰勝了“大別山”號,並且讓“大別山”號損失了所有主炮,艦體也遭到重創,但是“勇士”號的戰鬥力並不比“大別山”號強多少,在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鬥中,“勇士”號也吃了不少的炮彈,受了比較嚴重的創傷。

面對強大的“穆宗”號戰列艦,“勇士”號幾乎沒有還手的力氣。

前五輪交手中,在僅僅只還擊二輪的情況下,“勇士”號被三次擊中。這可不是“大別山”號上使用的三百五十毫米穿甲彈,而是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彈。三枚穿甲彈的命中點都在“勇士”號上的上層建築上,而且都打穿了其水平裝甲,在艦體內發生爆炸。不幸中的萬幸是,這三枚穿甲彈都沒有命中動力設備艙與彈藥艙等關鍵部位,只是炸燬了一些無關痛癢的艙室,沒有使戰艦受到致命傷害。

打到四三十五分的時候,“勇士”號已經敗下了陣來。

只是,在“安得列斯”號掉隊,自身動力設備又沒有嚴重受損的情況下,“勇士”號沒有脫離編隊,仍然跟隨着艦隊的步伐向北逃竄。

隨後,第41艦隊的二艘戰列艦趕到,“神宗”號不用再爲前出的巡洋艦與驅逐艦提供掩護,將炮口轉向了“勇士”號戰列艦。

與之前對付“安得列斯”號一樣,在對付“勇士”號的戰鬥中。“神宗”號的表現仍然可以用“如有神助”來形容。

在對“勇士”號打出的第二輪齊射中,就有二枚穿甲彈近失。接着,第三輪齊射就讓“勇士”號嚐到了苦頭。打到第五輪齊射時,從“神宗”號乙炮塔打出的一枚穿甲彈準確無誤的擊中了“勇士”號不算高大地艦橋,一舉摧毀了航海艦橋、羅經艦橋與火力指揮中心,並且炸死了包括艦長與大副在內的數十名官兵。

似乎擔心被“神宗”號搶了功勞。“穆宗”號也越大越勇。

四點四十八分,從“穆宗”號丙炮塔打出的一枚穿甲彈砸在了“勇士”號前後兩根菸囪之間的露天甲板上,隨後又穿透了下方的水平裝甲,最終在一號輪機艙內爆炸。因爲“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動力艙設置得比較緊密,這枚穿甲彈不但摧毀了一號輪機艙,還導致後方三號鍋爐艙嚴重損毀。結果,一枚穿甲彈就報銷掉了“勇士”號上一半地動力系統。加上之前受到的損傷,“勇士”號的速度頓時跌落到了十節左右。

對戰列艦來說。在戰鬥中損失速度。就意味着毀滅。

“穆宗”號與“神宗”號也迅速調整戰術。都將航速控制在了十二節左右。以確保不會“錯過”已經減速地“勇士”號。

四點五十五分。鍾長生收到了白佑彬發來地電報之後。立即調整了戰術。

“長江”號與“黃河”號從二萬五千米開外向“勇士”號打出了第一輪齊射。雖然在這個距離上。二艘同樣採用了六十七年型四百毫米艦炮地戰列艦能夠用重型穿甲彈打穿“勇士”號地裝甲。但是“長江”號與“黃河”號都長期部署在第四艦隊。沒有機會回國進行大規模改進。沒能像“皇帝”級與“皇帝”級乙型戰列艦那樣安裝先進地火控雷達。所以其炮擊準確率並不是很高。二萬五千米地交戰距離顯得有點遠。

直到五點十分左右。當交戰距離縮短到二萬米之內地時候。“長江”號才第一次擊中了“勇士”號。

在此之前。“穆宗”號與“神宗”號已經取得了多個戰果。按照二艘戰列艦上了望員地統計。到五點十分地時候。“穆宗”號擊中“勇士”號至少十三次。“神宗”號擊中“勇士”號九次。當時。讓兩艘戰列艦上地官兵納悶地是。在連續打中對手二十二次地情況下。“勇士”號竟然沒有沉沒地跡象!

這不得不說“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綜合生存能力相當強大,不然英國海軍也不會將這種服役了三十年的戰列艦當作寶貝般看待。

二分鐘後。位於二個方向上的四艘戰列艦幾乎同時向“勇士”號打出了新一輪齊射。

五點十四分不到,一團巨大的火球從“勇士”號上騰空而其,明亮的火焰照亮了方圓數千米地海面。

四艘戰列艦上的瞭望員都記錄下了爆炸發生的地點:C炮塔。

毫無疑問,那是主炮彈藥庫發生爆炸後產生的火球,可是這卻讓很多人覺得無法相信,因爲在爆炸發生的時候,“勇士”號上的所有主炮都被摧毀了。按照一般的情況,在主炮炮塔被摧毀之後,爲了確保彈藥庫不會爆炸。艦長往往會讓官兵向主炮彈藥艙注水。這樣一來。即便彈藥艙被炮彈直接命中,也很難發生爆炸。

情況很明顯。“勇士”號的C炮塔彈藥艙沒有注水。

據“勇士”號上倖存的官兵回憶,C炮塔是在與“大別山”號交戰地時候被摧毀的,而且當時“大別山”號戰列艦已經失去了戰鬥力,所以艦長沒有下令向C炮塔彈藥艙注水,以減輕艦體重量。

正是這個“失誤”,最終葬送了“勇士”號戰列艦。

大爆炸發生之後不到五分鐘,斷裂成二截的“勇士”號就從海面上消失了。全艦九百多名官兵中,僅有三十七人獲救。

緊隨“勇士”號後塵的是遭到“果敢”號破交艦隊攻擊的“拉米利斯”號。

打掉了“拉米利斯”號的所有主炮之後,謝昶倫一面下令縮短交戰距離,重點炮擊敵艦艦體,另外還讓一直在外圍活動的二艘“鯊魚”級大型巡洋艦跟了上來,並且做好魚雷攻擊的準備。

因爲“果敢”號不是“專業”破交艦,所以沒有配備魚雷。

當時,“鯊魚”級大型巡洋艦上有二座三聯裝重型魚雷發射器,一般情況下,大型巡洋艦上的魚雷都是用來對付失去了航行能力,又沒有沉沒地敵艦船地。大概是不想浪費更多的炮彈,謝昶倫纔想到用魚雷來幹掉“拉米利斯”號吧。

在二艘“鯊魚”級趕上來之前,“果敢”號上地炮火不但摧毀了“拉米利斯”號上三分之二的副炮,還數次命中“拉米利斯”號艦體水線附近,使其喪失了航行能力。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讓大型巡洋艦靠近敵艦發射魚雷。

在被七條六百五十毫米大型魚雷連續擊中之後,“拉米利斯”號放棄了最終的掙扎。

五點二十三分,“拉米利斯”號沉沒,全艦九百四十名官兵中,有二百三十七人倖免於難。

當時,一條重型魚雷還差點擊中了正在苦苦掙扎的“祁連山”號戰列艦。

這一情況表明,“鯊魚”號上的魚雷發射器僅配有簡易瞄準裝置,其“可靠性”非常低,在海戰中很容易誤傷自己人。

“拉米利斯”號覆沒之後,“安得列斯”號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雖然第43艦隊與第41艦隊的戰列艦都“放過”了“安得列斯”號,但是在損失了所有主炮之後,“安得列斯”號在四艘輕巡洋艦與六艘驅逐艦面前仍然顯得異常的脆弱。當時,大西洋艦隊的巡洋艦與驅逐艦都衝在了最前面,根本無法掩護掉隊的“安得列斯”號戰列艦。另外,薩摩維爾也沒有想過要拯救這艘註定會戰沉的戰列艦。

從五點二十分到五點二十七分,至少有十條重型魚雷擊中了“安得列斯”號。

雖然驅逐艦上使用的僅僅只是五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而不是利用從日本獲取的技術生產的六百五十毫米氧氣魚雷,但是其威力並不小,足以擊沉戰列艦。加上龐大的數量,別說“安得列斯”號,即便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省”級戰列艦也吃不消。

五點半,“安得列斯”號右傾翻覆。

數分鐘之後,這艘排水量三萬多噸的巨型戰艦肚皮朝上的沉入了大海之中,全艦官兵中,僅有不到一百人倖免。

到此,大西洋艦隊已經損失了三艘戰列艦。

在“安得列斯”號沉沒之前,楊定方調整了交戰順序,“武宗”號與“世宗”號炮擊一號目標艦,“穆宗”號炮擊二號目標艦,“神宗”號炮擊三號目標艦。隨即,白佑彬給第41艦隊再次發去電報,要求“長江”號與“黃河”號分別協助“穆宗”號與“神宗”號作戰。至此,戰場上形成了二打一的局面。

毫無疑問,接下來的戰鬥將沒有任何懸念可言。

在沒有援助的情況下,英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將難套全軍覆沒的最終結局。

第38章 突然遭遇第59章 迎頭痛擊第18章 初爲人父第7章 走馬上任第20章 單向屠殺第32章 海軍形象第38章 雙雙捱揍第17章 兵力調整第31章 艱難返航第34章 遠方來訊第17章 超級禮物第20章 勇追窮寇第38章 雙雙捱揍第16章 根本差別第6章 積極進取第9章 殘酷現狀第15章 炮彈長眼第29章 特殊任務第36章 反道而行第43章 無果而終第30章 時不待己第8章 速度紀錄第29章 節外生枝第27章 臨時變陣第25章 噩運戰艦第4章 積極戰術第46章 頂級戰俘第20章 聯名推薦第41章 如意算盤第45章 鉅艦末路第23章 無理要挾第7章 將計就計第33章 迫敵決戰第37章 泰山崩塌第67章 全殲死敵第27章 披掛上陣第18章 一炮斬首第3章 快人快語第8章 哥們情誼第36章 心存不滿第33章 積極配合第43章 見好就收第9章 直擊心臟第13章 瘋狂構想第27章 英國戰敗第4章 海軍准尉第16章 兄弟感情第29章 長遠規劃第15章 大難不死第32章 喪鐘齊鳴第42章 緊急馳援第33章 糧食危機第9章 殘酷現狀第30章 時不待己第17章 繼續前進第28章 血債血嘗第14章 必死決心第27章 臨時變陣第50章 傷痕累累第10章 人生岔口第25章 兩害相權第35章 最後豪賭第20章 勇追窮寇第21章 意外來客第17章 超級禮物第11章 推波助瀾第21章 見死不救第31章 海陸並進第15章 繞道而行第51章 指揮換人第42章 減速交戰第26章 臨危授命第41章 寶貴教訓第15章 真真假假第16章 困難重重第41章 頭陣落敗第1章 掐敵咽喉第11章 推波助瀾第8章 重點戰場第20章 突襲突襲第4章 戰局分析第11章 節外生枝第19章 重新佈局第40章 半斤八兩第28章 冒進政策第59章 謝幕演出第2章 閉門會議第7章 擴軍計劃第27章 披掛上陣第36章 明顯差距第10章 大難不死第12章 質的飛躍第45章 戰艦代溝第22章 載譽而歸第13章 艦隊家底第43章 戰後重建第12章 終有收穫第4章 海軍准尉第23章 主將分歧第19章 誘敵送死
第38章 突然遭遇第59章 迎頭痛擊第18章 初爲人父第7章 走馬上任第20章 單向屠殺第32章 海軍形象第38章 雙雙捱揍第17章 兵力調整第31章 艱難返航第34章 遠方來訊第17章 超級禮物第20章 勇追窮寇第38章 雙雙捱揍第16章 根本差別第6章 積極進取第9章 殘酷現狀第15章 炮彈長眼第29章 特殊任務第36章 反道而行第43章 無果而終第30章 時不待己第8章 速度紀錄第29章 節外生枝第27章 臨時變陣第25章 噩運戰艦第4章 積極戰術第46章 頂級戰俘第20章 聯名推薦第41章 如意算盤第45章 鉅艦末路第23章 無理要挾第7章 將計就計第33章 迫敵決戰第37章 泰山崩塌第67章 全殲死敵第27章 披掛上陣第18章 一炮斬首第3章 快人快語第8章 哥們情誼第36章 心存不滿第33章 積極配合第43章 見好就收第9章 直擊心臟第13章 瘋狂構想第27章 英國戰敗第4章 海軍准尉第16章 兄弟感情第29章 長遠規劃第15章 大難不死第32章 喪鐘齊鳴第42章 緊急馳援第33章 糧食危機第9章 殘酷現狀第30章 時不待己第17章 繼續前進第28章 血債血嘗第14章 必死決心第27章 臨時變陣第50章 傷痕累累第10章 人生岔口第25章 兩害相權第35章 最後豪賭第20章 勇追窮寇第21章 意外來客第17章 超級禮物第11章 推波助瀾第21章 見死不救第31章 海陸並進第15章 繞道而行第51章 指揮換人第42章 減速交戰第26章 臨危授命第41章 寶貴教訓第15章 真真假假第16章 困難重重第41章 頭陣落敗第1章 掐敵咽喉第11章 推波助瀾第8章 重點戰場第20章 突襲突襲第4章 戰局分析第11章 節外生枝第19章 重新佈局第40章 半斤八兩第28章 冒進政策第59章 謝幕演出第2章 閉門會議第7章 擴軍計劃第27章 披掛上陣第36章 明顯差距第10章 大難不死第12章 質的飛躍第45章 戰艦代溝第22章 載譽而歸第13章 艦隊家底第43章 戰後重建第12章 終有收穫第4章 海軍准尉第23章 主將分歧第19章 誘敵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