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關鍵雞肋

陸戰隊在瓜島的戰鬥打得並不順利,甚至可以說是非常不順利。\\\\

戰鬥打到現在,已經持續了二十多天,在先後投入了三個陸戰師(其中至少有十一個陸戰營因爲傷亡過重而撤出戰鬥,返回臘包爾休整)的情況下,陸戰隊僅僅佔領了一塊麪積不到二十平方公里的登陸場,向霍尼亞拉推進的行動更加艱難,戰鬥打了近半個月,陸戰隊的推進距離不到二公里,也就是說,一天推進大概一百米左右!

戰鬥打到這個份上,連陸少豐都快發瘋了。

當時,如果按照件數計算,補給船向前線運送得最多的就是陣亡將士的裹屍袋,以及爲傷員準備的繃帶!

二十多天下來,陸戰隊已經陣亡了三千多名官兵,傷員數量超過了一萬人。

顯然,美軍的情況不會好到哪裡去。僅帝國陸戰隊在戰場上“收拾”的美軍官兵遺體就超過了三千具,算上被美軍收走的,被炮彈炸成碎片的,被活埋的,美軍陣亡官兵的數量不會少於五千人。

可以說,雙方都在拼命。

當時,爭奪得最激烈的,霍尼亞拉南面的巴勃山(實際上就是一座海拔不到二百米的山丘),雙方在十日之內陸續投入了至少五千兵力,反覆爭奪了十多次。\戰鬥打得最激烈的一天,陣地四次易手,山頭上地岩石被炮彈炸成了石粉。雙方傷亡官兵的鮮血浸透了泥土,然後又被炮彈爆炸產生的硝煙燒焦。

到最後,陸戰隊在付出了近一千人傷亡的代價之後,才最終佔領了山頭。

這場戰鬥只是整個瓜島爭奪戰的縮影。可以說,爲了每一塊陣地,爲了每一個山頭。爲了每一道防線,雙方官兵都會付出極爲慘重的代價。

戰鬥打到這個份上,雙方拼地不再是火力與兵力,而是意志。

恐怕,在此之前,沒有人料到美軍竟然會有如此頑強的戰鬥意志,並且給予帝國海軍陸戰隊如此巨大的傷亡。

不說別的,就連陸少豐都認爲要想在短期內打下瓜島已經成爲不可能的任務,還有誰能夠保證能夠順利攻佔瓜島呢?

當時。除了美軍地面部隊的頑強抵抗之外,美國海軍艦隊也製造了不少的麻煩。

WNP01艦隊被擊潰之後,兩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先到努美阿港做了簡單修補,然後再返回珍珠港。據帝國海軍情報局的分析,這兩艘戰列艦都將在珍珠港進行維修,不會返回美國東海岸地區。當時,美國已經將維修這兩艘戰列艦所需要的零備件,以及相關設備送到了舊金山,並且裝上了前往珍珠港地快速貨輪。

只是,美國海軍並沒有放棄在西南太平洋上的行動。

此時。帝國海軍在西南太平洋上也沒有主力艦,雙方唱主角的都是巡洋艦與驅逐艦。

也就在第31艦隊離開珊瑚海的第三天,一支由“切斯特”號與“奧古斯塔”號重巡洋艦爲首,由另外六艘輕巡洋艦與十二艘驅逐艦組成的艦隊離開了珍珠港。並且在八日之後就到達了努美阿。

隨後,一支由二十艘航速超過了二十四節的快速貨輪組成的船隊也到達了努美阿。

顯然。美國海軍沒有放棄向瓜島運送增援部隊與作戰物資的想法。

接下來的海上戰鬥,是雙方都不想看到的,或者說,是雙方都不願意打地消耗戰。

爲了避免遭到第32艦隊的攔截,美軍全部動用快速運輸船,甚至驅逐艦向島上運送增援部隊。另外,每次行動,美軍的巡洋艦與驅逐艦都會在前面開路,並且與第32艦隊發生戰鬥。

當時,美軍主要集中在夜間活動。

也就在二十一日。雙方在倫內爾島西南海域打了一場規模不算太大的海戰。同一天晚上。五艘載着大概三千名美軍官兵,以及上萬噸物資地快速運輸船到達瓜島。在天亮前。運輸船離開了瓜島,南面的美軍艦隊也在這個時候撤出了戰鬥。

顯然,美國海軍艦隊地策略很簡單:用艦隊纏住第32艦隊,然後讓快速運輸船從其他方向突破,向瓜島運送增援部隊與作戰物資。

二十三日,美軍的六艘驅逐艦再次到達瓜島。

雖然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第32艦隊擊沉了三艘驅逐艦,但是並沒有能夠阻止美軍向瓜島提供增援。更重要的是,第32艦隊也在連續兩場海戰中遭受了並不算小的損失。當時,海軍總參謀部已經將四艘修好的輕巡洋艦,以及六艘剛剛建成的驅逐艦派給了第32艦隊,可是按照之前兩場戰鬥的速度消耗下去,第3艦隊將難以徹底封鎖瓜島。

毫無疑問,瓜島爭奪戰已經變成了雙方海軍與陸戰隊的消耗戰。

也就在這個時候,陸少豐回到了舟山,並且提出了一個極爲大膽的想法。

按照他地意思,爲了儘快打下瓜島,應該用一支預備隊打下瓜島北面地圖拉吉島,然後以圖拉吉島爲前進基地,徹底封鎖霍尼亞拉港,控制瓜島北面的海峽,阻止美軍艦船到達瓜島。

只是,這樣一來,海軍肯定要再次加強第32艦隊地實力。

白佑彬回來的時候,陸少豐正在與江洪波爭論攻打圖拉吉島的必要性,或者說,爭論的焦點並不在要不要攻打圖拉吉島,而是要不要繼續在瓜島投入兵力。畢竟,帝國海軍的重點應該在西太平洋上,而不是西南太平洋上。

按照江洪波的意思,隨着第一艦隊恢復實力,帝國海軍應該重啓攻打關島的作戰計劃。

如此一來,海軍的重點就將轉移到馬里亞納羣島,即便第一艦隊承擔大部分作戰任務,仍然需要投入五到八個陸戰師,十萬到十五萬的地面兵力,作戰時間超過半年,需要的作戰物資將超過一百萬噸。

在此情況下,海軍與海軍陸戰隊很難同時兼顧西南太平洋上的進攻行動。

也就是說,江洪波主張轉移重點,在瓜島採取守勢,並且藉此牽制住美軍,爲海軍與陸戰隊掃蕩馬里亞納羣島創造條件。

毫無疑問,陸少豐並不同意轉移重點。

並不是說,在攻打馬里亞納羣島大戰都中,陸少豐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以當時的情況,在餘輝宏康復之前,陸少豐很有可能被調去指揮攻打關島的作戰行動。如此一來,他仍然是陸戰隊的前線指揮官。

按照陸少豐的觀點,瓜島爭奪戰將是西南太平洋上的重大轉折點。

準確的說,瓜島爭奪戰的意義已經不僅僅侷限於西南太平洋,而決定着整個太平洋戰場上的走勢。打成消耗戰之後,從戰略層面上講,對美國的負作用更明顯一些。

不管美國海軍能否在三月份的時候恢復戰鬥力,只要瓜島爭奪戰還是雙方的焦點,美軍就必須在西南太平洋上投入大量兵力,消耗大量的作戰物資,並且將美軍艦隊牽制在西南太平洋上。

如此一來,只要能夠在西南太平洋上取得一次決定性的勝利,帝國海軍就將獲得絕對的戰略優勢,並且從此掌握戰略主動權。在這種情況下,再出兵攻打關島,不但事半功倍,而且結果將水到渠成,基本上沒有什麼難度。

顯然,利用瓜島的僵持局面,利用美軍不肯放棄瓜島的態度,足以在瓜島這邊讓美國海軍付出更慘重的代價。同樣的,只要能夠打垮美國海軍,陸戰隊就能順利的打下瓜島,奠定帝國海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的勝局。

可以說,陸少豐的分析還是很有道理的。

當時,對陸戰隊造成最大麻煩的不是美軍陸戰隊,而是美軍源源不斷送來的增援部隊與作戰物資。按照海軍情報局提供的消息,此時美軍已經將剛剛組建的第二陸戰師投入到了西南太平洋戰場上,其中一部已經到達了瓜島。

如果能夠增強第三艦隊的實力,徹底封鎖瓜島,美軍的抵抗很快就會停止。問題是,當時陸戰隊對瓜島守軍的情況不是很清楚。綜合各方面的情況,打到現在,瓜島上的美軍兵力仍然超過了五萬,而且囤積的作戰物資至少可以消耗三個月,甚至四個月。如此一來,即便沒有增援部隊,沒有獲得補給物資,美軍也至少能夠守三到四個月。同樣的,誰也不能保證在這三到四個月之內,情況不會發生轉變。

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陳錦寬,還是衛延年,乃至方國儒都不敢打包票,一定能夠在三到四個月之內打下瓜島,而且不會因此影響到帝國海軍向馬里亞納羣島推進的戰略行動,也就無法保證帝國海軍在美國海軍實力大幅度增長之前獲得絕對的戰略優勢。

換句話說,如果瓜島的戰鬥久拖不決,最終也將成爲帝國海軍的泥潭。

在江洪波與陸少豐爭得面紅耳赤的時候,陳錦寬與衛延年基本上沒有開口,這就能看出兩人的態度。

在白佑彬看來,瓜島已經成爲了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的“雞肋”。

只是,這塊“雞肋”確實決定着交戰雙方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戰略走勢,而且最終也將決定太平洋戰場上的戰略態勢。

第47章 解開心結第16章 未戰先敗第24章 再接再厲第24章 再接再厲第22章 唯一任務第20章 單向屠殺第42章 小國大志第13章 逼敵決戰第4章 開赴那霸第14章 輕質原油第23章 悄然返航第22章 載譽而歸第24章 東洋南洋第25章 主動伏擊第10章 簡單決定第34章 悻悻而歸第17章 重拳出擊第22章 除惡務盡第3章 不知進取第31章 戰術規劃第11章 節外生枝第71章 由遠及近第44章 軍人歸宿第27章 最高要求第61章 全面圍攻第4章 引蛇出洞第12章 增援到位第9章 遭遇之戰第66章 善後工作第10章 走馬上任第3章 再開戰局第3章 血與烈火第40章 反客爲主第32章 危險機會第26章 臨危授命第12章 質的飛躍第32章 前途艱辛第12章 終有收穫第54章 歪打正着第29章 火速回國第46章 一軍二帥第6章 一錘定音第25章 摸黑前進第28章 驅逐殺手第10章 爲人精明第9章 實際測試第4章 歸隊報道第42章 緊急馳援第46章 進退兩難第8章 戰略佈局第26章 蹲點守候第1章 專業旗艦第51章 鬥勇鬥狠第1章 欲蓋彌彰第23章 熟人見面第15章 悔之晚矣第37章 關鍵砝碼第9章 爭取主動第26章 蹲點守候第18章 一炮斬首第29章 勢均力敵第19章 奔赴戰場第20章 勇追窮寇第3章 持續推進第40章 獵與被獵第19章 及時情報第22章 正式宣戰第24章 進軍美洲第1章 血戰海地第54章 潛入戰場第7章 擴軍計劃第27章 亂成一鍋第29章 火速回國第38章 全速出擊第42章 緊急馳援第46章 利益衝突第7章 秘密任務第7章 戰艦動員第21章 關門打狗第40章 二十分鐘第52章 喜憂參半第44章 軍人歸宿第9章 實際測試第33章 積極配合第29章 勢均力敵第3章 戰爭動員第39章 得意忘形第2章 步步緊逼第1章 最高榮譽第1章 喜憂並存第48章 軍人職責第19章 趁勝追擊第28章 最後機會第22章 等君入甕第14章 實彈測試第40章 無路可退第7章 彈如雨下第19章 重新佈局第39章 搶先出手第10章 人生岔口
第47章 解開心結第16章 未戰先敗第24章 再接再厲第24章 再接再厲第22章 唯一任務第20章 單向屠殺第42章 小國大志第13章 逼敵決戰第4章 開赴那霸第14章 輕質原油第23章 悄然返航第22章 載譽而歸第24章 東洋南洋第25章 主動伏擊第10章 簡單決定第34章 悻悻而歸第17章 重拳出擊第22章 除惡務盡第3章 不知進取第31章 戰術規劃第11章 節外生枝第71章 由遠及近第44章 軍人歸宿第27章 最高要求第61章 全面圍攻第4章 引蛇出洞第12章 增援到位第9章 遭遇之戰第66章 善後工作第10章 走馬上任第3章 再開戰局第3章 血與烈火第40章 反客爲主第32章 危險機會第26章 臨危授命第12章 質的飛躍第32章 前途艱辛第12章 終有收穫第54章 歪打正着第29章 火速回國第46章 一軍二帥第6章 一錘定音第25章 摸黑前進第28章 驅逐殺手第10章 爲人精明第9章 實際測試第4章 歸隊報道第42章 緊急馳援第46章 進退兩難第8章 戰略佈局第26章 蹲點守候第1章 專業旗艦第51章 鬥勇鬥狠第1章 欲蓋彌彰第23章 熟人見面第15章 悔之晚矣第37章 關鍵砝碼第9章 爭取主動第26章 蹲點守候第18章 一炮斬首第29章 勢均力敵第19章 奔赴戰場第20章 勇追窮寇第3章 持續推進第40章 獵與被獵第19章 及時情報第22章 正式宣戰第24章 進軍美洲第1章 血戰海地第54章 潛入戰場第7章 擴軍計劃第27章 亂成一鍋第29章 火速回國第38章 全速出擊第42章 緊急馳援第46章 利益衝突第7章 秘密任務第7章 戰艦動員第21章 關門打狗第40章 二十分鐘第52章 喜憂參半第44章 軍人歸宿第9章 實際測試第33章 積極配合第29章 勢均力敵第3章 戰爭動員第39章 得意忘形第2章 步步緊逼第1章 最高榮譽第1章 喜憂並存第48章 軍人職責第19章 趁勝追擊第28章 最後機會第22章 等君入甕第14章 實彈測試第40章 無路可退第7章 彈如雨下第19章 重新佈局第39章 搶先出手第10章 人生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