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敵軍動態

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後,海軍情報局總算趕在戰役開始前獲取了最重要的敵軍信息。

如果戰役策劃階段,大家所預料的那樣,當帝國海軍向西太平洋部署重兵,擺出了攻打夏威夷羣島的態勢之後,美軍立即進行了部署調整。

此時,美國海陸兩軍的爭論也已塵埃落定。

不管麥克阿瑟,以及美國陸軍的將領是否願意承認,美軍已經輸掉了西南太平洋上的戰爭。

權衡利弊之後,美國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首先向總統提出建議,放棄向澳洲大陸增派兵力,重點加強夏威夷羣島,中美洲(巴拿馬)地區,以及美國本土西海岸的防禦力量,着手建立本土外圍的最後防線。

也就是說,馬歇爾首先承認了美軍已經在西南太平洋上戰敗。

只是,他的建議中,並不包括放棄澳洲大陸,而是要利用澳洲大陸牽制住明帝國的兵力,爲美軍調整防禦部署,建立新的防線,並且恢復元氣爭取到足夠的時間,從而確保本土的安全,甚至扭轉戰局。

馬歇爾的提議立即得到了金上將,也就是美國海軍部部長的支持。

最終,美國總統採納了二位最重要的軍事幕僚的建議,決定不再向澳洲大陸增兵,並且向麥克阿瑟發去了命令。

四月中旬,麥克阿瑟就離開了阿德萊德。

頂替他的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軍軍長,陸戰隊中將範德格里夫特。

此時。美軍部署在澳洲大陸與新西蘭地地面部隊總計八十四萬餘人。其中有五十八萬在澳洲大陸。因爲澳洲大陸與新西蘭物產豐富。並且有一些輕工業(以羊毛紡織業。以及食品加工業爲主)。所以能夠爲駐軍提供日常消耗物資。只是。澳洲大陸與新西蘭都沒有完備地重工業。更沒有大型軍工廠。在得不到援助地情況下。駐紮在二地地美軍根本不可能戰勝即將殺來地帝國海軍陸戰隊。以及帝國陸軍地作戰部隊。

與此同時。美軍在夏威夷羣島地投入卻在急劇增加。

僅四月下半月。就有三支大型運輸船隊到達珍珠港。向夏威夷羣島駐軍送去了超過三百萬噸地武器裝備與作戰物資。其中包括一千二百門重型岸防火炮。

爲了鞏固夏威夷羣島。美軍還對太平洋戰區地指揮體系做了調整。

尼米茲繼續任戰區司令官。並且兼任太平洋艦隊司令官;斯普魯恩斯任第五艦隊司令官。兼任第51艦隊指揮官;金凱德任第五艦隊參謀長。兼任第52艦隊指揮官;威利斯·李任第53艦隊指揮官;馬克·米切爾出任戰區護航艦隊總司令。

除了這一幫海軍將領之外。剛剛從北非返回地布萊得利中將出任防禦司令部總司令。

防禦司令部是在戰區司令部下面新設的一個專門負責島嶼地面防禦與作戰的司令部,負責指揮夏威夷羣島地所有陸軍與陸戰隊。

也就是說,美國陸軍也將參與夏威夷羣島地防禦作戰行動。

當時,美軍重點保護的就是中途島與瓦胡島。

從地理環境來看。中途島是進攻夏威夷羣島的最佳跳板,只要明帝國海軍奪取了制海權,攻佔了中途島。就能避開羣島中其他設防的島嶼,直接攻打瓦胡島,佔領珍珠港。因此,要確保夏威夷羣島的安全。首先就得守住中途島。

爲此,美軍將新獲得的一千二百門重型岸防炮中的四百門部署在了中途島。

爲了加強岸防力量。美軍還在五月份之前向中途島運送了至少一百二十萬噸水泥,十五萬噸鋼材。以及八臺大型海水淡化設備(混凝土必須使用淡水,如果使用海水。則會導致強度降低)。爲了加快施工進度,美軍甚至出動了十二艘萬噸級油輪,專門向中途島運送淡水。

四月底,帝國海軍第四艦隊在北大西洋上的行動提醒了美國人。

結合之前獲取地情報,美國情報部門迅速得出了結論:帝國海軍將放緩進攻澳洲大陸的作戰行動,正在爲進攻夏威夷羣島做準備,在上半年,甚至六月份之前,帝國海軍就能做好進攻夏威夷羣島的準備工作。

當時,美國情報部門還設法搞清楚了帝國海軍地兵力調集情況。

毫無疑問,當這份情報送到美國高層的辦公桌上的時候,上到美國總統,下到夏威夷羣島的美軍將領,無不感到萬分震驚。

爲了攻打夏威夷羣島,帝國海軍幾乎傾巢而出!

五月初,金上將與馬歇爾一同來到了瓦胡島,向尼米茲等人瞭解情況。

確認情報部門提供地消息沒有太大的偏差之後,金上將與馬歇爾立即向海陸兩軍將領下達了命令:堅守夏威夷羣島。

其實,相關地準備工作早在四月底就開始了。

在無權調動艦隊的情況下,尼米茲首先加強了瓦胡島地防禦。按照他的判斷,明帝國海軍仍然會首先攻打中途島,然後進攻瓦胡島。

因爲受到各種自然條件地限制,美軍很難守住中途島,最多隻能拖住對手的進攻步伐。所以防禦重點在瓦胡島,如果瓦胡島淪陷,美軍將無處可守,到時候不但西海岸要受到威脅,整個東太平洋地區都要受到威脅,甚至連中美洲地區都要受到威脅。

當然,關鍵還是能否擊敗明帝國海軍。

沒有制海權,再強大的地面部隊都守不住瓦胡島。

在金上將下達了命令之後,尼米茲立即對太平洋艦隊的編制做了調整。第51艦隊、第52艦隊與第53艦隊都是主力作戰艦隊,米切爾的護航艦隊則整編爲第54艦隊。爲了協調幾支艦隊,尼米茲將哈爾西調了回來。

也就是說,艦隊的最高指揮官是哈爾西,而不是斯普魯恩斯。

也許。尼米茲對斯普魯恩斯也失去了信心。

與此同時,美軍還在做着更多的戰略調整。

放棄澳洲大陸之後,美國幾乎盤活了整個戰局。或者說,在甩掉了一個沉重的包袱之後,美國可以騰出更多地資源,在其他戰場上大做文章候。美國在北大西洋上投入的運輸船隻就增加了四百五十艘。

出人意料的。這些船隻中,有一半以上被用在了美國到西班牙的航線上,另外三分之一被投入到了美國到俄羅斯的航線上,只有不到六分之一被用在美國到英國地航線上。也就是說,美國加強了在西班牙地投入,削弱了在英國的投入。

這一變化首先被姜瑞麟負責的北大西洋戰區情報處的情報人員發現。

雷霄霆立即根據此變化做出了判斷:美軍將在歐洲大陸上開闢第二戰場。

當然,美軍不會橫渡英吉利海峽,而是準備直接從西班牙出發。越過比利牛斯山,進軍法國。

問題是,美隊有能力翻越比利牛斯山。然後突破德法軍隊的防線嗎?

另外,美軍部署在西班牙的作戰部隊僅僅只有二十個師,西班牙軍隊也最多湊集五十五個作戰師的兵力,就算把五個自由法國的陸軍師算上。協約國集團也最多隻能投入八十個師地兵力。考慮到西班牙軍隊的裝備普遍較差,以及軍人素質的問題。這八十個師地兵力最多頂得上五十個德軍師。而此時,德國部署在法國的陸軍總兵力是三十五個師。其中南部地區有十二個師。以德軍的動員機制,只要協約國從西班牙出發。在半個月之內,德軍就能從本土調集至少三十個師的兵力。

顯然,美軍在西班牙地行動,只是向德國施加壓力。

結合其仍然在向俄國提供戰略援助,美國只是不想讓俄羅斯戰敗,想延長大陸戰場上的戰爭,從而爲其進行戰略轉型爭取到足夠地時間。

當然,帝國情報部門沒有忘記警告德國同行。

因爲帝國沒有向歐洲戰場派遣地面部隊,所以美國在西班牙的行動對帝國地影響並不是很大。當然,在考慮到直布羅陀要塞的安全之後,帝國海軍還是向馬耳他增派了二個陸戰師地兵力,並且讓一支運載着彈藥物資的船隊停靠在了撒丁島的卡利亞里港。另外,帝國海軍還向地中海派遣了一艘醫療船,準備隨時爲陸戰隊提供幫助。

結合這些情況,帝國海軍情報局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美軍不會避戰。

這一點,到不是白佑彬最擔心的。

其實,只要帝國海軍的艦隊從港口出發,奔赴夏威夷羣島,美軍就沒有了選擇的餘地。到時候,不管尼米茲有沒有膽量與帝國海軍決戰,他都必須採取應對措施。除非美國願意放棄夏威夷羣島,不然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就得披掛上陣。

白佑彬最爲關心的還是美軍各艦隊的指揮官。

最初的時候,他還認爲米切爾會頂替斯普魯恩斯,現在看來,米切爾並不是一個強大的對手,不然尼米茲不會讓哈爾西返回第五艦隊,更不會讓米切爾去指揮無足輕重的第5艦隊。

雖然白佑彬只與哈爾西交過一次手,並不是很瞭解這個美軍將領,但是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哈爾西連鄭恩博都應付不了,恐怕其才能連斯普魯恩斯都比不上吧。

或許,尼米茲並沒有對斯普魯恩斯失去信心,只是這幾次海戰的結果讓斯普魯恩斯受到了影響,所以尼米茲纔會讓哈爾西來擔任名義上的總指揮官,而斯普魯恩斯仍然是第五艦隊司令官,也就是美國艦隊的總指揮官。(,如欲知後事如何,

第49章 毫無懸念第8章 速度紀錄第41章 戰略天平第42章 戰場轉移第57章 求勝心切第20章 只欠敵人第23章 慘烈代價第5章 動態發展第22章 載譽而歸第40章 反客爲主第14章 專業狼羣第31章 搶先開火第5章 動態發展第30章 中立法案第6章 一錘定音第34章 創新戰術第2章 戰略調整第30章 大肆殺戮第38章 聯手絞殺第45章 俄國戰敗第59章 漁翁得利第6章 積極進取第21章 絕殺敵酋第24章 實戰考驗第61章 全面圍攻第47章 危機並存第29章 痛殲逃敵第55章 主角上場第30章 落荒而逃第20章 偶然相遇第31章 將錯就錯第44章 後悔晚矣第3章 再開戰局第19章 誘敵送死第14章 輕質原油第24章 司令職責第28章 實力暴增第9章 關鍵失誤第9章 直擊心臟第4章 開赴那霸第62章 運氣使然第55章 主角上場第10章 爲人精明第21章 意外來客第5章 技術轉讓第22章 正式宣戰第48章 意外收穫第12章 第二戰場第23章 田忌賽馬第15章 悔之晚矣第36章 愛狠情仇第22章 攔截行動第1章 大洋孤狼第20章 不是運氣第47章 一波三折第23章 響亮耳光第19章 風火元帥第34章 遠方來訊第44章 內心矛盾第65章 獨當一面第11章 創造思維第13章 火中取栗第53章 謝幕演出第66章 夾尾而逃第6章 前期準備第10章 人生岔口第31章 意外驚喜第60章 無力招架第4章 引蛇出洞第1章 全面進攻第32章 小打小鬧第50章 智者千慮第33章 突擊部隊第57章 全速追擊第51章 疑雲重重第45章 變化因素第32章 前途艱辛第4章 戰局分析第27章 臨時變陣第10章 戰術優勢第41章 決戰在即第24章 司令職責第31章 海陸並進第42章 小國大志第31章 攻佔虎穴第16章 重量對手第23章 悄然返航第44節 蟻穴之患第5章 戰爭預言第11章 百密一疏第32章 戰爭難民第32章 危險機會第6章 積極進取第36章 走穴作秀第10章 敵軍動態第55章 主角上場第31章 炮火兇猛第10章 爲人精明第34章 艦隊拆分第6章 全面動員
第49章 毫無懸念第8章 速度紀錄第41章 戰略天平第42章 戰場轉移第57章 求勝心切第20章 只欠敵人第23章 慘烈代價第5章 動態發展第22章 載譽而歸第40章 反客爲主第14章 專業狼羣第31章 搶先開火第5章 動態發展第30章 中立法案第6章 一錘定音第34章 創新戰術第2章 戰略調整第30章 大肆殺戮第38章 聯手絞殺第45章 俄國戰敗第59章 漁翁得利第6章 積極進取第21章 絕殺敵酋第24章 實戰考驗第61章 全面圍攻第47章 危機並存第29章 痛殲逃敵第55章 主角上場第30章 落荒而逃第20章 偶然相遇第31章 將錯就錯第44章 後悔晚矣第3章 再開戰局第19章 誘敵送死第14章 輕質原油第24章 司令職責第28章 實力暴增第9章 關鍵失誤第9章 直擊心臟第4章 開赴那霸第62章 運氣使然第55章 主角上場第10章 爲人精明第21章 意外來客第5章 技術轉讓第22章 正式宣戰第48章 意外收穫第12章 第二戰場第23章 田忌賽馬第15章 悔之晚矣第36章 愛狠情仇第22章 攔截行動第1章 大洋孤狼第20章 不是運氣第47章 一波三折第23章 響亮耳光第19章 風火元帥第34章 遠方來訊第44章 內心矛盾第65章 獨當一面第11章 創造思維第13章 火中取栗第53章 謝幕演出第66章 夾尾而逃第6章 前期準備第10章 人生岔口第31章 意外驚喜第60章 無力招架第4章 引蛇出洞第1章 全面進攻第32章 小打小鬧第50章 智者千慮第33章 突擊部隊第57章 全速追擊第51章 疑雲重重第45章 變化因素第32章 前途艱辛第4章 戰局分析第27章 臨時變陣第10章 戰術優勢第41章 決戰在即第24章 司令職責第31章 海陸並進第42章 小國大志第31章 攻佔虎穴第16章 重量對手第23章 悄然返航第44節 蟻穴之患第5章 戰爭預言第11章 百密一疏第32章 戰爭難民第32章 危險機會第6章 積極進取第36章 走穴作秀第10章 敵軍動態第55章 主角上場第31章 炮火兇猛第10章 爲人精明第34章 艦隊拆分第6章 全面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