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實際測試

四月份的最後一天。在新式彈藥配發到位之後。秦孝東首先率領其艦隊離開了阿普拉港。到設在提尼安島的靶場進行了炮術訓練。

當時。提供給破交艦隊的新式彈藥有二種。

最實用的是三百毫米底排火箭增程彈。按照軍工廠提供的說明書。這種重達六百八十公斤。裝有五十二公斤高能炸藥的炮彈的最大射程超過了八十七公里。最大有效射程達到了八十二公里。

因爲選擇了爆炸威力遠超過了tnt的高能炸藥。所以在僅有五十二公斤裝藥量的情況下。炮彈的威力並不比裝藥量達到了八十九公斤的普通高爆彈差多少。按照軍工廠的測試。其對暴露在外的人員殺傷半徑超過了三百米。而車輛等半裝甲目標的破壞半徑超過了二百米。還能夠摧毀五十米範圍內的裝甲目標。

當然。要想讓炮彈落在八十公里之外的目標附近五十米之內。肯定很難辦到。

最引人矚目的則是剛剛提供給破交艦隊的三百毫米複合穿甲彈。按照軍工廠提供的數據。這種重達八百二十公斤的穿甲彈在一萬米射程上的穿甲能力達到了七百八十毫米。在二萬米距離上的穿甲能力也超過了四百八十毫米。也就是說。這種穿甲彈的威力已經超過了四百毫米標準穿甲彈!合穿甲彈到達有多大的威力。當時沒有人清楚。

或者說。任何一名艦隊指揮官都不會拿軍工廠提供的數據當一會事。畢竟。後方的測試都是在接近理想的條件下完成的。而且很多數據都不是測出來的。而是計算出來的。實戰中。根本不可能出現理想情況。因此穿甲彈的威力都要打折扣。到底打多少折扣。就只能通過實際的測試。或者實戰檢驗才能搞清楚。

當時。白佑彬也不清楚四百毫米複合穿甲彈的真實威力。

爲了搞明白。他還想方設法的讓餘輝宏幫他在努美阿搞到了一批美軍儲備的裝甲鋼板。然後用運送陸戰隊作戰物資的船隻送了過來。

五月一日這一天。相關的工作都已準備就緒。

爲了儘量接近真實情況。裝甲鋼板按照美軍戰列艦主裝甲帶的厚度焊接在了一起。然後再按照美軍戰列艦主裝甲帶的傾斜角度用支架架設在了提尼安島的海灘上。後面還澆鑄了厚達五米的混凝土。另外。還模仿水平裝甲的佈置方式。設置了另外一個靶場。

測試開始後。“臺灣”號戰列艦與“雲飛揚”號大型巡洋艦首先登場。

在一萬米的距離上。不管是四百毫米還是三百毫米複合穿甲彈。都能輕易打穿厚度爲毫米。按照十九度角傾斜設置的裝甲鋼板。四百毫米複合穿甲彈還能打穿厚度達到了三百九十毫米。以二十一度傾角設置的裝甲鋼板(這已經超過了“羅的島”級主裝甲帶的防護能力)。三百毫米複合穿甲彈則顯的有點勉強。

經過測試。在一萬米的距離上。三百毫米複合穿甲彈的實際穿甲能力爲五百三十毫米。遠遠低於軍工廠提供的數據。

後來。在距離縮短到八千米的時候。三百毫米複合穿甲彈就能穿透三百九十毫米厚的傾置裝甲了。

距離提高到二萬米之後。不管是四百毫米。還是三百毫米複合穿甲彈。都無法打穿厚度爲三百九十毫米的傾置裝甲。主要原因是入射角太大。實際穿甲厚度超過了七百毫米。而在這個距離上。四百毫米艦炮的威力確實偏小。

只不過。在面對厚度二百四十毫米的水平裝甲時。四百毫米複合穿甲彈完全遊刃有餘。即便將厚度提高到了三百五十毫米。四百毫米複合穿甲彈也有近百分之七十的機會將其擊穿。而“羅的島”級戰列艦上。水平裝甲(加上露天裝甲與強化裝甲)的最大厚度也不到三百五十毫米。

三百毫米複合穿甲彈則只能打穿二百四十毫米的水平裝水平裝甲。都顯的心有餘。而力不從。

通過這一番測試。幾位艦隊指揮官都對手裡的新式彈藥有了足夠的瞭解。

顯然。如果遭遇了“衣阿華”級戰列艦。帝國海軍的大型巡洋艦還有放手一博的能力。當然結果不會好到哪裡去。因爲“衣阿華”級戰列艦的主炮可以在全射程範圍之內幹掉任何一種大型巡洋艦。如果遭遇的是“羅的島”級戰列艦。帝國海軍的任何一種大型巡洋艦都只能選擇逃命。

這一情況也在秦孝東等人的預料之中。

當然。能夠獲的足以幹掉快速戰列艦的新式彈藥。秦孝東等破交艦隊的指揮官也感到心滿意足了。要知道。在以往。如果遇到了敵人的快速戰列艦。他們根本就不用考慮。直接選擇加速逃跑就行了。

對白佑彬來說。這卻堅定了他的信心。

四百毫米複合穿甲彈確實能夠將七十二年型四百毫米艦炮的威力發揮到極限。而且其穿甲能力遠遠的超過了美軍的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彈。

隨後。白佑彬還讓“臺灣”號單獨進行了一番測試。

最終。在距離擴大到二萬五千米的時候。四百毫米複合穿甲彈都有接近百分之二十五的機會擊穿厚達三百五十毫米的水平裝甲。的情報。美軍到現在都沒有裝備複合穿甲彈。

在使用重型穿甲彈的情況下。美軍的mk7型艦炮最多隻能在二萬三千米內對“省”級戰列艦構成威脅。要想保證穿透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交戰距離還的近一步縮短到二萬一千米。另外。在打擊主裝甲帶的情況下。美軍使用的十六英寸標準穿甲彈最多隻能在一萬三千米的距離上擊穿“省”級的主裝甲帶。

由此可見。在主炮威力提高之後。“省”級的綜合戰鬥力超過了“羅的島”級。

完成了測試之後。所有戰艦都返回了阿普拉港。大型巡洋艦都要更換主炮炮管。第12艦隊的戰列艦則不用急着更換炮管。

按照嚴國榮的安排。海軍將出動至少四艘大型浮式船塢船。到時候。戰列艦不需要返回港口。在前線錨泊的就能更換主炮身管。因此。白佑彬再也不用爲戰列艦主炮身管的壽命問題發愁了。

五月八日。第11艦隊比預定時間提前了三天到達。

隨同到來的還有負責此次作戰行動總體指揮與協調的江洪波上將。

“這是海軍情報局提供的最新消息。”江洪波將一份標有絕密字樣的文件遞給了白佑彬。“美軍第五艦隊的十二艘戰列艦已經在三前之前離開口與海軍基的。按照情報局的分析。這三支作戰艦隊將全部趕往珍珠港。”

“美軍已經掌握了我們的動向?”

江洪波微微點了點頭。說道:“這次作戰行動。我們並沒有刻意加強保密工作。從現在掌握的情報來看。美軍很有可能放棄澳洲大陸。同時讓麥克阿瑟與哈爾西牽制住我們在西南太平洋上的兵力。當然。作用並不明顯。我們還有二支作戰艦隊在那邊活動。哈爾西手裡沒有本錢。拋不起什麼風浪。如此一來。尼米茲就能將三支作戰艦隊全部編入第五艦隊。與我們在夏威夷羣島進行最後的決戰。”

聽到這。白佑彬笑着搖了搖頭。

也許。現在使用“最後”這個形容詞還不太恰當。畢竟美國本土沒有受到攻擊。其戰略生產能力沒有受到影響。在其他戰列艦。特別是“蒙大拿”級戰列艦已經開工建造。計劃於年底開始服役的情況下。美國還有一定的實力。

當然。針對太平洋戰爭而言。這很有可能是美國海軍最後的掙扎了。

“有對方指揮官的情報

“斯普魯恩斯。威利斯?李。以及金凱德。也許還要算上馬克?米切爾。”

“米切爾?”白佑彬還是“之前一直在大西洋艦隊服役。主要負責安排護航艦隊的作戰行動。上個月月初到達珍珠港。也許尼米茲準備用他換下斯普魯恩斯。或者金凱德。”

“有他的相關資料嗎?”

江洪波微微思考了一下。說道:“我幫你聯繫一下海軍總參謀部。如果有。就叫他們儘快送過來。”

“還有。儘快搞清楚具體的人事安排。”

“放心吧。總參謀長已經下達命令了。在陸戰隊上岸之前。我這個戰區司令官要全力支持你們這幫小將。”江洪波一如既往的露出了既顯憨厚。又讓人覺的別有所想的笑容。“我會盡快處理好這兩件事情的。當然。你這邊也要抓緊一點。餘輝宏會在十五日左右到達。然後你們就應該出發了。”

“我會做好安排的。如果一切順利。我們在十六日出發。”

江洪波只在關島呆了一天。隨後就達成一艘執行護航任務的巡洋艦返回了那霸。

白佑彬也沒有閒着。他在五月十日下達了戰備命令。結束了艦隊官兵的臨時假期。並且要求各艘戰艦務必在十三日之前完成出港前的所有後勤補給。以及器械檢修工作。並且使戰艦處於最佳狀態。

十四日。在餘輝宏到達的前一天。白佑彬收到了江洪波霸發來的消息。(。如欲知後事如何。。

第9章 迫在眉睫第38章 預謀巧合第21章 海上混戰第62章 完勝死敵第11章 創造思維第4章 將官培訓第33章 虛晃兩招第14章 輕質原油第35章 德軍將領第54章 潛入戰場第30章 運氣因素第1章 四兩千斤第11章 主力上陣第41章 如意算盤第22章 主力戰線第17章 將計就計第24章 明確表態第66章 善後工作第11章 推波助瀾第18章 絕對優勢第5章 精兵雲集第18章 戰鬥到底第15章 主力破交第20章 偶然相遇第13章 火中取栗第5章 陰差陽錯第1章 四兩千斤第1章 欲蓋彌彰第15章 各爲其主第43章 猜疑連連第13章 別無選擇第12章 終有收穫第35章 忙中出錯第8章 上帝之手第27章 民主政治第36章 走穴作秀第9章 爭取主動第44章 調兵遣將第13章 戰爭決策第27章 時間空隙第7章 西歐劇變第46章 頂級戰俘第4章 開赴那霸第39章 巨蟒吞象第39章 搶先出手第3章 替人出頭第12章 戰術規劃第54章 潛入戰場第30章 快速專家第4章 引蛇出洞第25章 戰術意圖第10章 敵軍動態第52章 喜憂參半第27章 最高要求第19章 風火元帥第7章 將領素質第15章 烈火焚城第50章 傷痕累累第21章 最新敵情第54章 最後衝刺第41章 指東打西第25章 敵情分析第12章 毀滅序幕第34章 單刀赴會第16章 未戰先敗第46章 窒息炮擊第24章 司令職責第19章 冒險收益第6章 事故調查第47章 主動做餌第50章 當頭棒喝第23章 響亮耳光第2章 神秘教授第18章 絕對優勢第42章 對外新政第30章 運氣因素第41章 大夢初醒第15章 主力破交第43章 最後死戰第25章 主動伏擊第24章 戰略佈局第43章 猜疑連連第45章 變化因素第1章 四兩千斤第7章 秘密任務第35章 戰術較量第51章 雙蛟鬧海第7章 擴軍計劃第59章 謝幕演出第20章 側翼突擊第29章 果敢遇襲第13章 混亂之戰第52章 高手對決第15章 大難不死第40章 半斤八兩第41章 頭陣落敗第37章 絕對優勢第18章 炫耀實力第47章 僥倖歸來第47章 背水之戰
第9章 迫在眉睫第38章 預謀巧合第21章 海上混戰第62章 完勝死敵第11章 創造思維第4章 將官培訓第33章 虛晃兩招第14章 輕質原油第35章 德軍將領第54章 潛入戰場第30章 運氣因素第1章 四兩千斤第11章 主力上陣第41章 如意算盤第22章 主力戰線第17章 將計就計第24章 明確表態第66章 善後工作第11章 推波助瀾第18章 絕對優勢第5章 精兵雲集第18章 戰鬥到底第15章 主力破交第20章 偶然相遇第13章 火中取栗第5章 陰差陽錯第1章 四兩千斤第1章 欲蓋彌彰第15章 各爲其主第43章 猜疑連連第13章 別無選擇第12章 終有收穫第35章 忙中出錯第8章 上帝之手第27章 民主政治第36章 走穴作秀第9章 爭取主動第44章 調兵遣將第13章 戰爭決策第27章 時間空隙第7章 西歐劇變第46章 頂級戰俘第4章 開赴那霸第39章 巨蟒吞象第39章 搶先出手第3章 替人出頭第12章 戰術規劃第54章 潛入戰場第30章 快速專家第4章 引蛇出洞第25章 戰術意圖第10章 敵軍動態第52章 喜憂參半第27章 最高要求第19章 風火元帥第7章 將領素質第15章 烈火焚城第50章 傷痕累累第21章 最新敵情第54章 最後衝刺第41章 指東打西第25章 敵情分析第12章 毀滅序幕第34章 單刀赴會第16章 未戰先敗第46章 窒息炮擊第24章 司令職責第19章 冒險收益第6章 事故調查第47章 主動做餌第50章 當頭棒喝第23章 響亮耳光第2章 神秘教授第18章 絕對優勢第42章 對外新政第30章 運氣因素第41章 大夢初醒第15章 主力破交第43章 最後死戰第25章 主動伏擊第24章 戰略佈局第43章 猜疑連連第45章 變化因素第1章 四兩千斤第7章 秘密任務第35章 戰術較量第51章 雙蛟鬧海第7章 擴軍計劃第59章 謝幕演出第20章 側翼突擊第29章 果敢遇襲第13章 混亂之戰第52章 高手對決第15章 大難不死第40章 半斤八兩第41章 頭陣落敗第37章 絕對優勢第18章 炫耀實力第47章 僥倖歸來第47章 背水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