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

臨近皇帝親臨北洋大閱的日子,同時也臨近東洋艦隊起航日期。

越來越多的皇室宿衛入駐北洋,軍府的一切也進入最後的準備階段。

最後,這個詞總會帶給人無盡的儀式感。

比方說當陳沐邁步走進軍議室時,長橢圓桌兩側隸屬北洋的軍官、文官甚至就連那五個被‘升’到亞洲做縣令的進士都站得筆挺神情肅穆。

待他走到主座旁,兩列軍官文官同時行抱拳禮,待陳沐還禮再齊齊放下,以相同的兩個動作拉椅、坐下,整齊得像事先排練過。

他們確實排練了,爲防患未然,萬一前兩日校閱步兵,皇帝一來勁要進他們的軍議室向軍官訓話呢?

“這大約是起航前我等在北洋軍府的最後一次軍議了,你們幾位不算。”

陳沐說着向葉夢熊、黃程幾人笑了,葉夢熊不但有地方大治的經驗,在戶部北洋分局的事務上也多有建樹,而且像他的志向一樣,其人確實有不俗的軍事天賦。

最重要的是其人操守甚佳,在北洋這樣的肥職能潔身自好實屬難能可貴。

待陳沐走後,他會以戶部北洋分局主事的職務暫代北洋重臣,於兵部分局主事的輔佐下主北洋練兵事宜。

練兵的規矩已經制定,新老軍官教習輪換、招募新兵採買軍馬、購置軍械諸事也有章法可循,在這裡主事的人只要不添亂,後續的問題不大。

最關鍵的是在兩年內,陳沐不想讓旁人染指北洋。

至於兩年之後他沒想過,兩年後,北洋在亞洲相對站穩腳跟、做出成績,到時北洋便亂不了。

六部在北洋的分局主事,陳沐只帶工部的徐貞明,其他人都會留在北洋。

“後日便是大閱,陸師與水師的閱操章程各部都已有過演練,只要拿出本事來,就能贏得滿堂喝彩,爲東征先添一彩頭。”

“兩日陸師大閱,第三日陛下登艦、諸艦隊閱兵後,依次向金州衛起航,這事陳某就不多說了。”

“各艦隊、船隊準備如何?”

陳沐問起兵事,趙士楨起身,在經過葉夢熊身旁時取過他的公文呈交主帥面前。

葉夢熊道:“此次東征分五支艦隊依次起航,除中軍外,前後左右四部水師艦隊各旗艦均爲六甲艦,均率五支船隊,五艘五百料大鯊、五艘二百料小鯊、六艘糧船、六艘馬船、八艘輜重船。”

“各水師艦隊運載一千二百至一千五百海陸旗軍,攜匠人、工料、器具、棉衣被褥、供六月所需糧草輜重。”

他們的航程快的話三個月,慢的話四個月,多帶的兩個月糧草是爲防止各部出現迷航或糧船漂沒等意外,增加遠航生存可能。

“各小船隊有大鯊、小鯊、糧船、馬船、輜重船各一,五支小船隊所屬旗艦直率糧船、馬船各一及三艘輜重船。”

“且各船艙皆備水糧,即使單船與小船隊失聯、小船隊與大艦隊失聯、大艦隊與中軍失聯,都儘量確保其能安全抵達亞洲。”

葉夢熊說罷頓了頓,待陳沐頷首後補充道:“下官昨日第三次登上各船清點輜重,各船照單一一比對。”

陳沐看着眼前公文上各艦隊編制情況,前後左右四軍艦隊皆爲相同編制,除北洋一期五千戶部與攜帶匠人外,還有一批自南洋趕來的船上軍官,各自依官職入五部千戶。

眼下的東洋艦隊上五部千戶從指揮使到小旗、宣講、旗鼓這些下級軍官皆爲雙數,

原本軍官就都有正副職位之分,眼下雙倍軍官意味着只要有足夠的預備役,一個千戶部的軍官能夠快速整編補充爲二至四個千戶部。

在公文的載貨中,陳沐看着矛頭、火繩銃及火藥彈丸儲備,滿意地點頭,這兩樣最重要的軍備就是將來抵達亞洲用本地人擴編軍隊的本錢。

而在艦隊東征的總兵力籌算上,最終的數目接近九千,

中軍有一千六百人,分乘三艘兩千料鉅艦與三艘六甲艦,乘員爲陳沐千餘家兵與二百多名講武堂新畢業學員。

赤海艦退居護航船艦,旗艦地位被南洋船廠新送來的兩千料戰艦替代,艦名乾脆就叫做海上長城。

他們走到哪,哪兒就是帝國邊疆。

得到陳沐應和,葉夢熊繼續道:“待艦隊起航,北洋校場一切照舊,專設招兵、買馬、司糧、督倉軍吏四人,每年兩期兵員與輜重固定向亞洲輸送。”

“大帥東行至四千裡百戶所及登陸亞洲時可分別命返航輜重船攜帶書信傳遞北洋,自四千裡返航的書信中所需一應輜重,將於來年夏季與二期旗軍一同抵達亞洲。”

“於亞洲西海岸傳回的書信上所載需求,則在明年末、後年初同三期旗軍一同到港,只是眼下軍府尚不知曉東洋於何處安營紮寨,還需大帥抵達後傳回消息。”

葉夢熊說罷,陳沐示意他坐下,看向直至今日才從北洋船廠趕回來準備參加大閱的楊廷相,道:“你的新船,設計得如何?”

聽到陳沐這麼問,楊廷相有些不好意思地搖搖頭,拱手道:“回大帥,卑職做出三份設計,船模皆已造好,不過在性能上相較軍府戰船,並無顯著提升。”

“唯一所得,不過是花費大量時日測試了船艦各料在強度、韌性、耐蝕等參數上的差別,以及船形各處構造薄厚對船艦影響而已。資料在北洋船廠與研究院各留了一份,眼看出徵在即,希望今後船廠大匠能造出更好的戰船。”

“這不是白費功夫,這很有用,至少讓今後造船用料更加明晰,依照用途構造上也能稍做更改。”

陳沐向楊廷相鼓勵一句,這才接着說道:“既然有了這些資料,你也帶上一份,再從北洋船廠抽調帆匠、船匠等老師傅幾名,再帶二十名學徒,一道加入你的前軍艦隊。”

“我們去到亞洲也是要修建船廠的,就靠你與這些人搭起架子了。”

前軍艦隊的艦隊長官依然是陳沐的老搭檔鄧子龍,楊廷相有從西班牙返航的經驗,這麼多人也只有他與身邊幾個親隨武弁去過那邊,有在前軍艦隊指引航向的職責。

“海上的路很長,至四千裡百戶所前你先歸屬中軍,陛下大閱海軍時登海上長城艦,在路上,你要設計一種更爲輕、快且容易製造的近海小艇。”

陳沐站起身來,對衆人道:“如此,諸事皆畢,我等靜待陛下大閱,啓程去往大明帝國的亞洲!”

第六十七章 枯骨第十一章 買賣第九十七章 坍塌第四十一章 中人第八十三章 探險者第三百五十四章 吐蕊第三百零九章 奉天第九十六章 衝鋒第一百七十九章 米飯第四十五章 腰牌第三十五章 汽輪第二百四十三章 培訓第一百四十八章 悲催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蛇第七十二章 蒙師第九十二章 守禦第二百一十五章 失落第三十九章 民變第二百二十九章 英使第八十一章 關島第三十五章 汽輪第一百六十章 陰謀第一百章 瓦罐第四百八十三章 心腹大患第一百五十一章 擔心第二百三十章 鬼域第三百六十五章 鐵馬第二百六十七章 偉大第三百四十六章 繳械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屋第一百零九章 鐵律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軍第六十二章 他們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一百三十四章 認知第八章 萬曆第二十九章 大佛第二百五十章 磕頭第十八章 盧侯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四百零二章 幫助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第十二章 臨戰第四十四章 罵陣第三百四十三章 增收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將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十九章 道德第七十三章 戲精第七十八章 可破第一百章 反攻第七十四章 聚兵第十二章 軍裝第八十一章 風將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四章 杉木第一百二十章 共治第四百二十九章 查賬第二百七十九章 炮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野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一百二十八章 二期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花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二百二十一章 比賽第一百一十章 苦兀第五十章 野戰第九十八章 崩潰第一百六十八章 外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議會第七章 隊列第三百八十七章 北鎮撫司第三章 番教第九十六章 買賣第三百一十六章 販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國第七十二章 蒙師第一百四十章 射手第一百零八章 大盜第三百六十一章 留京第一百一十三章 倒爺第三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一百四十七章 便宜第八十七章 障礙第四百七十六章 鳳凰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亞第六十一章 醫典第九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二十四章 賠償第七十五章 松浦第三百一十四章 牧野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六十九章 都司第三百八十七章 北鎮撫司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高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三百五十九章 草原第四十四章 憂慮第五十一章 文化
第六十七章 枯骨第十一章 買賣第九十七章 坍塌第四十一章 中人第八十三章 探險者第三百五十四章 吐蕊第三百零九章 奉天第九十六章 衝鋒第一百七十九章 米飯第四十五章 腰牌第三十五章 汽輪第二百四十三章 培訓第一百四十八章 悲催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蛇第七十二章 蒙師第九十二章 守禦第二百一十五章 失落第三十九章 民變第二百二十九章 英使第八十一章 關島第三十五章 汽輪第一百六十章 陰謀第一百章 瓦罐第四百八十三章 心腹大患第一百五十一章 擔心第二百三十章 鬼域第三百六十五章 鐵馬第二百六十七章 偉大第三百四十六章 繳械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屋第一百零九章 鐵律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軍第六十二章 他們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一百三十四章 認知第八章 萬曆第二十九章 大佛第二百五十章 磕頭第十八章 盧侯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四百零二章 幫助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第十二章 臨戰第四十四章 罵陣第三百四十三章 增收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將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十九章 道德第七十三章 戲精第七十八章 可破第一百章 反攻第七十四章 聚兵第十二章 軍裝第八十一章 風將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四章 杉木第一百二十章 共治第四百二十九章 查賬第二百七十九章 炮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野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一百二十八章 二期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花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二百二十一章 比賽第一百一十章 苦兀第五十章 野戰第九十八章 崩潰第一百六十八章 外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議會第七章 隊列第三百八十七章 北鎮撫司第三章 番教第九十六章 買賣第三百一十六章 販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國第七十二章 蒙師第一百四十章 射手第一百零八章 大盜第三百六十一章 留京第一百一十三章 倒爺第三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一百四十七章 便宜第八十七章 障礙第四百七十六章 鳳凰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亞第六十一章 醫典第九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二十四章 賠償第七十五章 松浦第三百一十四章 牧野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六十九章 都司第三百八十七章 北鎮撫司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高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三百五十九章 草原第四十四章 憂慮第五十一章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