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市場

嘿,你還真敢說!

通常情況下,懂事的官吏在這種情形是不敢亂說的,別說是提出自己的‘淺見’了,就連有沒有問題都不敢說。

就算讓陳沐旁聽,其實不論張居正還是王國光,都沒指望他能說出什麼高見,能苦思冥想說出兩句就算是有才學的實幹人才了。

結果誰都沒想到,陳沐不光指出自己認爲的問題,還要跟着提出解決辦法。

張居正不置可否,沒搭理陳沐,不過王國光倒對他說的很有興趣,重複了一遍:“銀行?”

這不是個新詞,但同陳沐想要表達的銀行意思有偏差,在這個時代,銀行這個詞多用於銀鋪手藝的表達,指做行業,諸如木行、鐵行、馬行、銀行,因此王國光實在不理解這個‘銀行’,同遏制朝廷錢法導致經濟崩潰有什麼關聯。

“對,銀行,或者說錢莊,但在下要說的國立錢莊,稱作國家銀行。”陳沐斟酌了一下,還是說出意圖,道:“由朝廷發行紙幣。”

不出陳沐所料,一提到紙幣,張居正與王國光都同時向椅背上靠了靠,輕輕搖頭,面上的法令紋便耷拉下來,王國光道:“寶鈔早已絕使,如今發行紙幣,只是另一次錢法大亂罷了。”

“朝廷誰不知,靖海伯說的紙幣好,易於運輸不說,只需印出來便能當錢,朝廷銀餉不足便可加印,還不必承擔加賦的罵名。”

王國光生於正德七年,在他出生的時候寶鈔就早已在民間失去流通價值,沒人用,不過那時候寶鈔還不難見,等到嘉靖元年正式停止流通,如今年月寶鈔只能在那些收集古董的人手中才能見到了。

“寶鈔好是好,可濫發超發的弊端,難以免除。老夫並非沒想過重開寶鈔,可這錢法,不是容易的事——你們北洋衙門的西洋大臣石汀先生從前不就奏上手本,鑄銅幣以解燃眉之急,要鑄幾萬萬枚銅錢,當時老夫也在兵部,最後才只鑄了三千萬枚,教他耿耿於懷。”

王國光緩緩搖頭,道:“鑄幣、印鈔,這些錢法與朝廷歲入、天下物價息息相關,稍有不慎,看着只是錢法崩潰,實則民怨沸騰動搖國本,不可輕率。”

他說的石汀先生便是殷正茂的號,陳沐聞言狠狠點頭,何止是耿耿於懷,殷老爺子自打申請鑄幣被駁,憋了這麼多年想造錢的夢想,如今都把技能點憋到貨幣戰爭上了!

不過經歷內部競爭才能身居高位的大臣確實沒有誰是浪得虛名,王國光已經找到貨幣與物價的關係,只是沒想往重發紙幣上想而已。

“老夫曾閱遍前朝鈔法,發現前朝早先寶鈔與我朝的區分,僅在一點,當年大元有足夠多的銀與絲。宋時文彥博言,發三百萬貫交子,備二百萬貫錢;沈該後來則主張銅錢與交子只要一種穩定,另一種就不會大貶,到紙錢稍貶便以錢購紙,則其貶自止。”

“人們說那是代百物之法,所貴者在信。”

“而不論宋時以錢爲備的交子、錢引、會子,還是元時以銀、絲爲備的寶鈔,最終都在遭遇戰爭時濫開印口,挪用備金,錢法混亂以至民不聊生最終亡國——到我朝太祖皇帝發鈔。”

王國光突然說不下去了,他微微垂頭,抿了抿乾澀的嘴脣,輕輕嘆了口氣,擡起頭乾脆把這段跳過去,正色肅容,道:“我朝寶鈔六十年貶價千倍,又回到用銅錢的老路,如今民間白銀氾濫,此時再發紙錢?”

陳沐看出王國光的尷尬,他也知道王國光因何而感到尷尬,因爲太祖皇帝沒有給大明寶鈔備下任何準備金,黃金、白銀、銅錢、糧食,國庫裡什麼都沒準備,大明寶鈔在一開始,就是純粹以權威發行的貨幣。

美元和黃金脫鉤還是二十世紀的事兒呢,朱元璋在六百年前拿個人威望把這事給辦妥了,還流通了上百年。

“閣老、部堂大人,國朝初立發行寶鈔缺金缺銀,咱現在可不缺了。”陳沐說到這兒時非常驕傲,道:“非但不缺,晚輩還怕將來白銀巨量流入國中,造成白銀貶值,日本的石見銀山,這兩年別管戰火能不能波及到那,斷斷續續是在挖的;東洋軍府遠征亞墨利加的目的之一,就在銀礦。”

“如今大明生產力飛快提升,南洋擁有爪哇、安南、緬甸三處三百萬丁口的市場,算上諸國已逾千萬,這些市場已屬於我們……”

“且慢。”

一直沉默的張居正打斷陳沐,翻起手心示向王國光,道:“給王公講講,生產力、市場。”

“哦,好!”陳沐心裡懷疑張居正自己不明白,不過他可不敢問,從善如流地對王國光道:“生產力,生產貨物的能力,過去有人力、畜力、水力,一名機工,搓條、紡線、染色、織布,織好一匹要四五個月,後來出現分工,有人專搓棉線、有人專染色,這個機工織一匹布便只要一個多月,這是行業分工讓生產力進步。”

“國中集市是市場,還是這個機工,過去一年三匹布,集市上有人收;現在他們臨近村落百姓都能一年織十匹布,當地布價低了,沒人買,他賣不出去就不織了。那就需要更大的市場,就需要遊商上門,隔半年把他的布收走,沿途交稅,賣到更遠的地方。”

“機工賺到錢,蓋房吃飯;遊商賺到錢,交稅花銷,都帶動地方流通,官府也能收到更多稅,朝廷就能賑災、養兵、練兵、興修水利。”

“現在有蒸汽機,在香山一個百戶所紡織廠,二十臺蒸汽機帶動三百二十架織機,只要八十名機工,一年產出四千餘匹棉布,整個香山整個廣州府都這樣,生產力被提升了四倍,當地賣不出那麼多棉布,就需要更大的市場——海外市場。”

“爪哇國,其地同呂宋,因島上火山土壤肥沃,有民三百萬,他們其實連國家都沒有,大小上百個部常年混戰;安南風俗近我,只是窮些,其地肥沃,有民三百萬;緬甸近似安南,也是窮,土地也是肥沃,百姓也有二三百萬,還有南洋諸國零零散散百萬人——全是傾銷市場。”

“我們的商賈過去別管賣什麼,他們都缺,都會買。”

王國光皺起眉來,問道:“既然其地窮苦,又能拿什麼來買貨?”

“他們窮,但有的地方有礦,像呂宋多金銅、蘇祿多珍珠、安南緬甸多良鐵,哪怕什麼都沒有,人就是財富,我們以木材做貨幣,他們就會去伐木;我們以礦石做貨幣,他們就會去挖礦;哪怕不要這些,他們也能給朝廷種米,種棉花。”

“等這些市場飽和,西邊有地方叫印度,那的人也就比大明少些,那是西洋大臣的事務;在東邊,朝鮮、日本,又是一千多萬人的市場,不過日本和的文化彆扭,不把他打服氣,不跟咱好好說話——還有奧斯曼、歐羅巴諸國,也都是窮鬼。”

“這天下全是大明的市場,大明能賺多少,取決於大明能造多少;大明能造多少,取決於大明的生產力能提升多少;大明的生產力提升越多,百姓越富有、國家越穩定。”

“至於銀行,朝廷可以用許多年去試行,先以官府流通,重立信用,再準民間進入。比方說在各省首府設銀行,百姓賦稅能交本色交本色,不能交本色由銀行兌換銀兩,銀兩由官府收上再存入本地銀行,以兌票送入京師,京師銀行調控輸送銀兩,將兌票下發至各地用銀衙門……”

後面的已經不用陳沐去說了,張居正擡起手掌示意他停下,向後靠着閉上雙眼,半晌才睜開眼,向王國光望去。

王國光雙目無神,不知暢想到哪個市場去了,見張居正望過來纔回過神,“後生可畏——但老夫以爲紙幣還要從長計議,此法不在金銀銅錢,難在朝廷自守成法,維持信用。”

“而能不能做到,未遇上事時是不知道的,以當下吏治或許可行,二三十年後還未可知。”

“不過靖海伯所云生產力、市場?大有可爲!”

這就是個妖怪。

府邸裡兩個進士出身的帝國重臣面面相覷,不約而同地將目光垂在繪着天下輿圖的屏風上——幾十年的聖賢書,中原王朝上千年的宗藩關係,聽他一席話,白讀了。

今天章節晚上發第十九章 攻玉第三百二十三章 祥瑞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洲宮第九十章 驢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會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二十一章 聯姻第二百八十二章 關竅第四十五章 騰衝第十二章 蒸汽第四十七章 掩殺第一百二十九章 歡迎再來第三百六十七章 威信第二十八章 賠償第九十六章 珠寶第一百二十五章 戎服第九十二章 小說第一百六十二章 捲土第六章 工期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九十二章 小說第二百五十九章 霸權第九十五章 使犬第十一章 書信第二百一十五章 會戰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八十七章 煤油第五十七章 老鼠第二十二章 租借第一百零五章 逐北第七十二章 三廟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九章 江海第三十一章 解決第二十九章 光明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六章 倭婆第二百章 石堡子第七十九章 不必第七章 千均第五十六章 木炮第九十一章 奉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騾馬第十三章 後路第四百三十七章 伙食第一百九十七章 卡拉恰第二百四十三章 培訓第二十八章 賠償第一百七十五章 結義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六章 何方第三百五十三章 差不多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七章 輜重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盲第九十七章 翻倍第七十一章 天荒第六十一章 水陸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名第四十六章 屯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鹿谷第一百二十六章 元軍第二百零五章 金水第三百九十六章 日月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日第二百四十六章 夢想第三十八章 勉強第二十五章 赤巾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三百五十三章 醫師第一百零三章 碾碎第四百九十五章 截擊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一百零三章 碾碎第四百零八章 偏角第十九章 攻玉第三百零四章 佈陣第五十章 炮操第七十二章 開源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三十三章 火力第一百零九章 內閣第一章 丁家莊第二百五十六章 園丁第一百二十二章 野生第七十八章 標準第三百九十四章 新時代第二百二十七章 耀眼第四十一章 廣稅第六十五章 神速第四百九十八章 龍旗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同第三百九十三章 菸草大亨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二百三十二章 奉天第四百五十七章 寶藏第二百三十一章 國書第八十四章 圍攻
今天章節晚上發第十九章 攻玉第三百二十三章 祥瑞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洲宮第九十章 驢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會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二十一章 聯姻第二百八十二章 關竅第四十五章 騰衝第十二章 蒸汽第四十七章 掩殺第一百二十九章 歡迎再來第三百六十七章 威信第二十八章 賠償第九十六章 珠寶第一百二十五章 戎服第九十二章 小說第一百六十二章 捲土第六章 工期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九十二章 小說第二百五十九章 霸權第九十五章 使犬第十一章 書信第二百一十五章 會戰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八十七章 煤油第五十七章 老鼠第二十二章 租借第一百零五章 逐北第七十二章 三廟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九章 江海第三十一章 解決第二十九章 光明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六章 倭婆第二百章 石堡子第七十九章 不必第七章 千均第五十六章 木炮第九十一章 奉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騾馬第十三章 後路第四百三十七章 伙食第一百九十七章 卡拉恰第二百四十三章 培訓第二十八章 賠償第一百七十五章 結義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六章 何方第三百五十三章 差不多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七章 輜重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盲第九十七章 翻倍第七十一章 天荒第六十一章 水陸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名第四十六章 屯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鹿谷第一百二十六章 元軍第二百零五章 金水第三百九十六章 日月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日第二百四十六章 夢想第三十八章 勉強第二十五章 赤巾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三百五十三章 醫師第一百零三章 碾碎第四百九十五章 截擊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一百零三章 碾碎第四百零八章 偏角第十九章 攻玉第三百零四章 佈陣第五十章 炮操第七十二章 開源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三十三章 火力第一百零九章 內閣第一章 丁家莊第二百五十六章 園丁第一百二十二章 野生第七十八章 標準第三百九十四章 新時代第二百二十七章 耀眼第四十一章 廣稅第六十五章 神速第四百九十八章 龍旗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同第三百九十三章 菸草大亨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二百三十二章 奉天第四百五十七章 寶藏第二百三十一章 國書第八十四章 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