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鄉約

天下之民,各遂其生,各獲所願,各從所好,各騁所長,就其力之所能爲,與心之所欲爲,勢之所必爲者聽之。

千萬其人者,各得其千萬人之心,千萬其心者各遂千萬人之慾。

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篤,萬物並育而不相害。

尋找楊兆龍的路上,李贄一直反覆對自己說着這些話,這些他對美好世界的全部嚮往,此時此刻就在牧野縣。

他太想見見楊兆龍了,想看看究竟是什麼樣的知縣,能把縣中如此治理。

李贄見過兆龍的哥哥楊應龍,在西南明緬戰爭,姚安知府領親訓姚安營三千將士馳援神護關,到地方發現神護關沒了。

這個從川貴交界來的土司把雲南的神護關向西硬挪了三十里。

直到李贄離任,神護關西邊的孟養宣慰司、東邊的騰衝衛,百姓都爲楊應龍立了生祠土地廟,管他叫移山將軍年年香火不斷。

後來聽說播州被朝廷遷去新明,上次出海去南洋,李贄僅去到呂宋就沒再往南走,因此也沒見到。

不過就因這事,李贄對楊應龍有很深的印象。

連帶着,認爲楊兆龍也會是個很厲害的人物。

偏偏李贄沒想到,牧野知縣是個常年翹班,他在牧野北站等了整整兩天半,才被拉上往北方跑的火車。

牧野不是大明狂野的北部草原,儘管這裡有縱橫上千裡的鐵路線,但像樣的火德星君只有一位,還是去年才經過整整兩年的海上漂泊送到牧野的,名字也很簡單,拉上四車皮,叫牧野甲字軍列。

名爲軍列,但李贄所見牧野來回調動的部隊在陸地靠兩條腿、下海則靠兵船,坐軍列的根本沒有正經士兵。

簡單來說,這個能用四天時間移動百人至一千二百里外的軍列,只是楊兆龍的私人用車罷了。

“老先生說的是土民?他們叫長屋聯盟,或者說蓋房子聯盟也行,本來是五個世代交戰的大部落,後來聯合到一起,進攻其他部落。”

“牧野的治理一點兒都不難。”

楊兆龍非常託大地擺擺手,道:“大明行的是大明律,海外行的是海外大明律,大明律法之下,各縣有各縣官吏不同的治理辦法,各地宣慰司又與府州縣不同。”

“在牧野衙門也是一樣,衙門裡大明律之外的律法條文一千四百七十七條,都是過去湯縣丞編寫的,規矩定下來,長屋諸部首領同樣在部落內施推舉讓賢的制度,因此好管得很。”

“只是如今湯縣丞去了英格蘭,事情都壓在我身上,便疲憊許多。”

楊兆龍說着,身子向後靠了靠,隨着軍列行進緩緩搖晃着道:“整整一月,楊某在軍列上,先在南邊看望新編練的牧野保甲兵,又去西北監督礦場鐵廠,路上還順便勸導百姓多種農田、煙田。”

“太辛苦啦,而且這還是長屋聯盟的幾個首領幫襯着約束百姓。”

楊兆龍搖搖頭,顯然是疲憊至極,兩手按着太陽穴道:“牧野終究是缺少人才,太難啦。”

其實楊兆龍的工作也還算輕鬆,他只抓四件事,軍事、工業、農業和商業。

牧野的軍事,就是各個部落一年一度招來拿給黑雲龍的訓練的兵,這些人會被送上船去支援明軍在英格蘭的戰事。

牧野的工業,是五大湖礦山的鐵廠、鐵路的修造,以及軍器的打造。

農業,自然就是種田;商業其實也是種田,煙田和造紙廠、捲菸廠。

他也只能抓這四個,其他別的再想抓,他抓不住。

“可老夫以爲,牧野百姓各食其力、各遂所願、男女致一,民生安樂福貴,是亞洲諸縣一等一的好去處。”

李贄覺得這非常完美,他見楊兆龍之前問過,牧野所有農夫都是佃農,他們的土地屬部落共有,種植方法因地分南北而有所不同。

大抵區別是七分種糧、三分種煙;或六分種糧、四分種煙;要麼就是五五分。

佃農的收入還都挺高,普遍每年有兩三萬通寶的收入,不但衣食無憂,還有結餘。

這難道不就是陳帥口中所言之共同富裕麼?

哪兒知道楊兆龍一聽那擺起來的手就放不下去了:“各遂所願?老先生可知道楊某爲了不讓治下各遂所願,費了多大的力氣?”

“長屋聯盟是五個世仇部落,他們尚武好戰,一個長屋的男人,喝酒、賭博都不算壞,只要他勇敢,就是男女公認的好男人;而一個長屋的男人其他方面再好,只要他有一次打仗時候不敢去,懦弱,這輩子都討不到老婆。”

“他們能聯合到一起,是海法沙自己琢磨出一套天命,他們相信和平之樹,五大結盟部落之外全部都是邪惡的部落,只有長屋聯盟要挽救天下蒼生,把和平思想傳播到腳下土地的每一寸角落。”

“傳播和平的方式,就是結盟。”

楊兆龍甚至到如今都無法理解這種行爲,他說:“一個部落在長屋聯盟旁邊,只有三種可能;長屋會派人去讓他們加入,加入就必須跟他們一樣,共習俗、同進退;不加入聯盟,也可以約定和平。”

“接受自然最好,但如果不接受,長屋就會發動戰爭。”

“這幾年來,雖然有我攔着,可長屋依然發動了七次對其他部落的戰爭,一直到李禹西募兵出海纔好一些。”

提起這事楊兆龍就發愁的很,道:“所以我現在每年都把願意打仗的人送出去,越多越好。”

“而且他們還喜歡對俘虜用肉刑,屢禁不止。”

這下李贄面上變色了,肉刑是早就被廢止的事:“這違背律法,縣令不管?”

“管,你都不知道我的大獄有多大,但是沒用,我楊氏土司出身,早知律法最早都是約法,都是百姓的鄉約,是所有人一致認同的規矩,形成法律。”

“這的人,他們認同的規矩就是這個,硬管教他們,有的人聽、有的人不聽,比起關在監獄裡,送出去打仗更實在。”

“我聽姐夫派先生過來是看各地思想,這個鄉約恐怕是最能看出不同思想的地方了,先生可以跟我待幾個月,好好看看這裡是怎麼回事。”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路第四章 杉木第三十四章 損失第四百二十五章 看熱鬧第四十章 讓路第二十三章 匠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平凡第七十三章 舉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登陸第一百二十五章 戎服第六十章 望風第三百二十章 先鋒第十二章 軍裝第三百零四章 隨便挑第二百八十七章 害怕第四十八章 妖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九十章 醫服第四十四章 登陸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盲第七十七章 裡甲第二十六章 棱堡第八十七章 遠航第十九章 攻玉第八十二章 蘭花第四十五章 騰衝第二百五十二章 門清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九十三章 發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機器第一百三十二章 拯救第十一章 共舞第四十一章 喜報今天章節晚上發第四百八十九章 哨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結義第四十四章 罵陣第五十五章 測試第二百一十三章 搗亂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名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四百五十六章 國策第四百四十三章 寂寞第六十三章 收拾第十四章 恐懼第一百一十五章 頭題第四章 關銃第一百一十一章 硫磺味第二百九十五章 餵魚第一百零四章 封神第一百二十九章 五千第四百七十三章 開明第一百四十二章 右京第四十四章 登陸第九十六章 閣老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吝第四百六十二章 鬧餉第十三章 後路第二百五十二章 門清第三百四十八章 叫花子第一百章 封賞第十九章 志向第四十二章 狼馬第六十七章 枯骨第七十三章 舉人第一百零七章 猛勺第一百八十章 廢立第三百零七章 明白第三十八章 撞角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應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四百五十九章 勞苦功高第一百四十五章 對穿第三百四十五章 桃花源第四十三章 劉綎第二十七章 指揮第二百七十八章 畫師第五十二章 惱火第五十二章 南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代鑄第四百一十四章 清華園第三百一十六章 稍安勿躁第二十九章 放銃第二百五十一章 法辦第一百零六章 有緣第九十二章 舒服第九十八章 崩潰第二十一章 難題第二百二十五章 水龍第八十二章 代筆第一百三十四章 驅使第十五章 藥局第二百九十七章 擺錘第四百二十八章 革命第五十一章 繞襲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第十九章 志向第八十七章 障礙第一百六十二章 復古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路第四章 杉木第三十四章 損失第四百二十五章 看熱鬧第四十章 讓路第二十三章 匠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平凡第七十三章 舉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登陸第一百二十五章 戎服第六十章 望風第三百二十章 先鋒第十二章 軍裝第三百零四章 隨便挑第二百八十七章 害怕第四十八章 妖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九十章 醫服第四十四章 登陸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盲第七十七章 裡甲第二十六章 棱堡第八十七章 遠航第十九章 攻玉第八十二章 蘭花第四十五章 騰衝第二百五十二章 門清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九十三章 發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機器第一百三十二章 拯救第十一章 共舞第四十一章 喜報今天章節晚上發第四百八十九章 哨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結義第四十四章 罵陣第五十五章 測試第二百一十三章 搗亂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名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四百五十六章 國策第四百四十三章 寂寞第六十三章 收拾第十四章 恐懼第一百一十五章 頭題第四章 關銃第一百一十一章 硫磺味第二百九十五章 餵魚第一百零四章 封神第一百二十九章 五千第四百七十三章 開明第一百四十二章 右京第四十四章 登陸第九十六章 閣老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吝第四百六十二章 鬧餉第十三章 後路第二百五十二章 門清第三百四十八章 叫花子第一百章 封賞第十九章 志向第四十二章 狼馬第六十七章 枯骨第七十三章 舉人第一百零七章 猛勺第一百八十章 廢立第三百零七章 明白第三十八章 撞角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應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四百五十九章 勞苦功高第一百四十五章 對穿第三百四十五章 桃花源第四十三章 劉綎第二十七章 指揮第二百七十八章 畫師第五十二章 惱火第五十二章 南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代鑄第四百一十四章 清華園第三百一十六章 稍安勿躁第二十九章 放銃第二百五十一章 法辦第一百零六章 有緣第九十二章 舒服第九十八章 崩潰第二十一章 難題第二百二十五章 水龍第八十二章 代筆第一百三十四章 驅使第十五章 藥局第二百九十七章 擺錘第四百二十八章 革命第五十一章 繞襲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第十九章 志向第八十七章 障礙第一百六十二章 復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