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應龍

正當劉顯率軍南下,在宣光地方與安南總兵使武文淵合兵調度,發兵升龍時,在他們身後,緬甸已拔除明朝在三宣六慰一個又一個宣慰司。

真正忠於明朝的宣慰司,僅剩一個,孟養司。

隨隴川歸順莽應龍,孟養司便成爲莽應龍的心腹大患,只要將其地懾服,便能完全拔除明朝三宣六慰對他的威脅,消除明朝的影響,才能讓莽應龍的根基更加穩定。

因此,莽應龍的勸降書信在這個夏天送到了孟養宣慰使思古手中。

思古是音譯,有人叫他思個、也有人叫他思篐,就像明朝會給返鄉的婆羅洲黃總兵定名爲婆羅洲大王一樣,這是時代的問題,語言不通的情況下,人們會把人名搞錯很正常。

莽應龍的書信,讓楊應龍的心狠狠地揪到嗓子眼,因爲此時此刻,他人就在孟養。

劉顯率軍南下,楊應龍並未跟隨,他受雲南地方命令與騰衝衛軍兵一道在邊境沿線佈置防務,隨後雲南巡撫王凝又借其同爲土官的身份,讓他進入南甸、隴川、孟養等地安撫各地土官。

雲南巡撫打得算盤很好,這未必是隻有戰爭才能解決的問題,莽應龍可以招降他們,明朝同樣也可以輕飄飄一封信招降他們。

明眼人都知道,就力量而言,明朝與緬甸宣慰司相比就好像大人與小孩。

只要給出一點點賞賜,甚至哪怕說幾句好話,在邊境積威已久的明朝就能再把那些倒向緬甸的土官拉回來。哪怕不能讓他們做攻打緬甸的馬前卒,也能讓他們不敢將兵入侵明朝。

這樣的想法,雖說未免不是妄自尊大,但事實也是如此,楊應龍率幾名播州隨從持雲南巡撫手信,對地方土官曉之以理,竟真讓地方把私通莽應龍的土官交出來押送永昌,接着迎土司刀樂臨回到南甸。

隴川是沒辦法,土司被嶽鳳殺死,楊應龍要想進去是要拼命的,回到永昌後不幾日,巡撫王凝又派楊應龍入孟養,安撫孟養土司。

這真不算什麼好活兒,但沒辦法。

巡撫能好言好語地召楊應龍議事,以商議的口氣給他下命令,就已經是看在陳沐是他姐夫的份上了。要換個別家土司,哪怕掌軍萬衆,在雲南文官眼中也不過撐死能當個千戶。

招之則來揮之即去的角色。

前一刻飲着青竹酒在席間推杯換盞,下一刻莽應龍使者進來,大聲宣讀來自白象大王的書信,讓酒席歡快的氣氛戛然而止。

莽應龍使者全然察覺不到尷尬,念罷書信,怒目圓睜滿面惡相瞪着思古,卻不見其有絲毫表示,接着又順着思古的眼神看向一邊推開陪酒小婦的楊應龍,這才深吸口氣怒道:“明朝官員?”

楊應龍早先因平九絲蠻從調有功,朝廷除宣慰使外授予其指揮同知的官職在身,此時公幹至孟養,自然身着從三品武官袍,在一衆孟養土官之間甚爲顯眼。

思古也是頭腦發矇,他跟楊應龍相處很是融洽,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對楊應龍大吐苦水,他僅僅做好了置身事外的準備,既沒想着給明軍當攻打莽應龍的馬前卒,也不願意讓戰火燒到自己司下百姓身上。

現在突然楊應龍和緬甸使者湊到一處,真叫他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正想打個哈哈,卻見楊應龍動了。

楊應龍穿着三品緋袍,身上獅子張牙舞爪,但一直以來言語都是養尊處優的貴公子模樣,全然不見土司悍氣,至少在思古看來那是叫個文質彬彬。

就連此時也是一樣,他緩緩吞下一口口水,看着緬甸使者的臉,微微咧嘴很是友好地笑了起來。

下一刻,長身而起官袍大袖卷在小臂,腳踢酒案提在手中,朝近在咫尺的緬甸使者飛撲而去,張口大叫,厚重酒案砸在使者身上,聲音才傳出去。

“拿下他,否則性命不保!”

楊應龍這道命令的口吻並非是說給思古,而是說給跟在身側兩個苗人勇士聽。

別管思古有沒有投向緬甸的想法,小土司都不希望自己變成孟養倒向莽應龍的投名狀。

播州勇士入席飲酒未帶長兵,但到底比文質彬彬只能掏出酒案幹人的楊應龍好些,他們拔出隨身短環刀一個助楊應龍拿下使者,另一人舞刀環顧周身,將幾人護在身後,防備室內諸多孟養土官。

思古一見這般劍拔弩張也急了起來,高聲喊道:“誰都別動!”

隨他說話,一衆孟養土官武士有隨身兵器的拔出隨身兵器,沒有的便提酒案、竹筒、酒壺種種物件,互相對峙起來。

一時間楊應龍的人防緬甸使者的隨從,也防着孟養的武官;緬甸使者隨從防楊應龍也防思古;思古的人既要防楊應龍也要防緬甸,亂得可以。

酒案可不輕,楊應龍飲了酒腦袋卻越發清醒,一酒案下去便砸得緬甸使者翻倒在地,再等使者想爬起來,已經被播州最兇悍的武士按住動彈不得,更別說還有個虎視眈眈的楊應龍了。

“應龍兄,你可別衝動,先把使者放開,有什麼事都好商量,你動了他是要把我孟養架在火上烤啊!”

“放了他?你若想助緬甸,老子今日還能要的半點活路?”楊應龍急起來講話又急又快,滿口蜀地官話飛蹦,“如今孟養想置身事外莫得半點——要你多嘴!”

被按住的使者還要掙扎起身開口,楊應龍接了刀揮手就從礙事的官袍上劃下一截袖子塞進使者口中,又攥着刀柄砸上一拳,這才環顧左右擡首對思古道:“老子今日給你殺他,明日老子就帶兵來護你,有大明在後,你誰也不要怕!”

刀進人死,孟養土官各個瞠目結舌,楊應龍倒像卸下防備般如釋重負,對思古道:“緬甸使者已死,孟養已無後路,他就是孟養對大明忠誠的投名狀,你踏實跟着朝廷,加官進爵,不在話下!”

孟養一衆土官各個悲憤,顯然從這一刻起他們就必須被綁上大明與緬甸的戰車,反倒是思古,咬着牙將手中一副龜殼投擲在地,看着卦象半晌,這纔對楊應龍露出個笑臉。

“我孟養效忠朝廷已近二百年,不差這一次,卦象大吉,我就跟你這條應龍,去打另一條應龍!”

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九十一章 虎鷹【盟主加更】第四十一章 小魚兒第五十一章 襲擊第七十五章 不缺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車第二百零一章 夜襲第二百七十九章 炮兵第八十一章 抗命第六十章 彈劾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七十一章 截擊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四百七十六章 鳳凰第二十四章 灑銀第六十五章 蘇祿第三十四章 損失第三百四十一章 回家第三百七十四章 東北第三百四十八章 叫花子第七十七章 要贏第一百三十四章 認知第二百一十章 順差第三百五十八章 拜年第六十一章 海盜第八十五章 書信第二百七十章 力量第四十七章 歡呼第三百七十一章 熱血第一百七十二章 印刷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四百四十三章 寂寞第七十章 板升第一百一十六章 順風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洲宮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一百六十三章 變革第六十章 廣海第六章 酒館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三十六章 長劍第四十二章 狼馬第一百一十一章 硫磺味第九十四章 犛牛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四十章 聯軍第一百章 黑娃第六十四章 海波第三百六十四章 軍民第三十五章 徹查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六十六章 宮廷第四十四章 備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應第五十八章 下限第三百四十四章 礦產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避免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傳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一百三十八章 墩堡第一百章 反攻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驚第三百五十章 夠用第二百四十九章 防備第一百一十四章 歸途第六十五章 墨縣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傳第七十八章 搭救第十六章 雙倍第一百零三章 難辦第一百九十五章 寒冷第一百九十二章 舞劍第一百七十章 癢癢第十七章 乘涼第三百六十六章 花錢第九十七章 翻倍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傳第五十九章 科舉第二十一章 梯子【新一週求推薦!】第三百一十五章 殺戮第四十七章 歡呼第八十七章 孤獨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一十七章 起兵第二十八章 鵝犬第二百一十五章 失落第五百章 飢餓第八十三章 分崩第一百一十章 同行第三百四十二章 就藩第二百零七章 快活第四百五十八章 利息第八章 山吹第一百零八章 石矛第一百七十章 癢癢第九十二章 舒服第二百零一章 夜襲第八十二章 接舷
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九十一章 虎鷹【盟主加更】第四十一章 小魚兒第五十一章 襲擊第七十五章 不缺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車第二百零一章 夜襲第二百七十九章 炮兵第八十一章 抗命第六十章 彈劾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七十一章 截擊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四百七十六章 鳳凰第二十四章 灑銀第六十五章 蘇祿第三十四章 損失第三百四十一章 回家第三百七十四章 東北第三百四十八章 叫花子第七十七章 要贏第一百三十四章 認知第二百一十章 順差第三百五十八章 拜年第六十一章 海盜第八十五章 書信第二百七十章 力量第四十七章 歡呼第三百七十一章 熱血第一百七十二章 印刷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四百四十三章 寂寞第七十章 板升第一百一十六章 順風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洲宮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一百六十三章 變革第六十章 廣海第六章 酒館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三十六章 長劍第四十二章 狼馬第一百一十一章 硫磺味第九十四章 犛牛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四十章 聯軍第一百章 黑娃第六十四章 海波第三百六十四章 軍民第三十五章 徹查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六十六章 宮廷第四十四章 備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應第五十八章 下限第三百四十四章 礦產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避免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傳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一百三十八章 墩堡第一百章 反攻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驚第三百五十章 夠用第二百四十九章 防備第一百一十四章 歸途第六十五章 墨縣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傳第七十八章 搭救第十六章 雙倍第一百零三章 難辦第一百九十五章 寒冷第一百九十二章 舞劍第一百七十章 癢癢第十七章 乘涼第三百六十六章 花錢第九十七章 翻倍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傳第五十九章 科舉第二十一章 梯子【新一週求推薦!】第三百一十五章 殺戮第四十七章 歡呼第八十七章 孤獨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一十七章 起兵第二十八章 鵝犬第二百一十五章 失落第五百章 飢餓第八十三章 分崩第一百一十章 同行第三百四十二章 就藩第二百零七章 快活第四百五十八章 利息第八章 山吹第一百零八章 石矛第一百七十章 癢癢第九十二章 舒服第二百零一章 夜襲第八十二章 接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