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霸港

琉球,霸港。

呂宋北衛指揮使、昭勇將軍陳八智自丁亥艦平甲板船艙中跨步走出,瘦削的青年面孔微微揚起,帶槍纓的六瓣鐵盔使陰影遮擋住半張面孔,舉目向岸邊望去。

年輕的指揮使盔甲考究,六瓣鐵盔飾六甲神,盔槍懸紅纓,銅飾槍座也雕出真武大帝;身着精鍛胸甲覆上一層磨礪後的銅紋,使鎧甲在日光下不反光,鋼製護頸掛着沒有帶起的惡鬼覆面甲,威風凜凜。

在他身邊,是抱臂而立的齊正晏與橫道兵庫介爲首的幾名尼子家武士,少年模樣的齊行長吃力地兩手豎舉義父的倭刀,睜大眼睛新奇地望着周圍的一切。

齊行長的眼神尤其聚集在陳八智的身上,他總聽義父提起這位將軍,並以其作爲鼓勵他,讓他無比在此次追隨少將軍作戰中初陣斬獲一級。

當陳八智還是魏八郎時,就像齊行長這麼大,用穗槍扎死了與義父一起逃到清遠衛的朋友,後來他就成了如今的昭勇將軍。

這對年少的齊行長而言就像是一個儀式。

過去在日本列島他就知道這樣的儀式,年輕的武士元服後初陣尤其重要,能爲一生的武運取得好兆頭,現在這個儀式有了更堅定的信念,就是像陳八智將軍一樣!

在這個故事裡,不論還是魏八郎時的陳八智,亦或亡命逃竄的齊正晏,還是說聽故事的齊行長,都沒人在乎當年死在穗槍下的朋友。

誰在乎朋友,值此亂世之事,難道不是自己活下去才最重要嗎?

“這和日本很像。”齊正晏率部西歸時曾靠港這裡,向陳八智介紹道:“看岸上那些兵勇,他們看上去像倭人,因爲盔甲都由日本貿易而來,胸前塗巴紋是國王尚氏的旗幟,是這樣吧,鄭地頭?”

鄭迵立在一旁,齊正晏對他的稱謂來源於他的封地,浦添間切謝名村地頭。他先點頭,隨後對幾人解釋道:“琉球重海貿,大明、日本、朝鮮、暹羅、呂宋、蘇祿等地都有貿易往來,日本甲冑便宜易制,因而琉球兵使日本甲冑。”

“兵器因太刀過長,不宜單用配盾,就購置許多二尺餘長的短刀,與天朝購入的長槍混用,朝貢中購入大多火銃、三眼銃,先王一統諸島時還向皇帝請下二十門將軍砲,倭人稱石火矢,立下大功。”

鄭迵恭敬令人心生好感,不過陳八智向來不是好相處的性子,他什麼話都能說出口,皺眉問道:“既使天朝火器,何不連甲冑刀具一併換了,朝貢準換火器,不準換甲冑?”

“將軍說笑,並非如此。我琉球自三山時代起貢天朝已二百年,不論造船、兵甲、兵法皆從習天朝,最早太祖皇帝命福建善造船三十六姓南至琉球傳造巨舶之法,就有我鄭氏宗族,家父遇倭寇之難,流落琉球最早也靠宗族接濟才得以活命,沒人敢忘記天朝大恩。”

“但琉球一樣也有倭人後裔,倭寇搶掠、島津貿易,國中又有親近倭國的三司,故而就成了這樣。”鄭迵解釋道:“琉球,離大明近,但離日本也很近,這也是無奈之舉。”

陳八智頷首,擡手在脖頸間拾起覆面甲看着上面的紋路沉吟片刻,這才轉頭看着鄭迵說道:“無妨,日本,離大明也很近——放小舟!”

陳八智沒有下船,他和他的旗軍都呆在艦隊上,下船的只有李旦與齊正晏的人手及兩個百戶。

用八爺的話說,他呆在船上,什麼時候有仗打派人叫他就好。

沒仗打他們分文不取,連糧草都不需琉球供養,因爲即使讓琉球養,也養不起。

琉球缺少糧食,雖然琉球因地理海貿發達,但土地貧瘠缺少糧食卻是不爭的事實,即使靠近海洋不缺少肉食,但僅有肉食也是很難活下去的。

因爲缺少糧食,琉球人常食蘇鐵,也就是鐵樹的果實,這個裡面含有澱粉,雖可以食用,但稍不留神就會中毒,因爲在明朝是做藥的,治痢疾。

整個島上纔有幾千兵,幾乎與陳八智的艦隊兵力持平。陳八智除了呂宋北衛旗軍外,還有施和、齊正晏、法裡卡特爲首的中、日、西三方海盜,兵力達七千餘之巨,猛然以如此龐大的兵力交由琉球給養是什麼結果——會讓琉球鬧饑荒。

所以他們帶着糧船,備足了呂宋大收後準備的軍糧。

李旦下船隻有兩個要務,一是幫陳八智看看琉球國中的世子之爭有沒有發展到兵變的地步,如果有,讓他去剿滅;如果沒有,第二要務就是向琉球諸臣表達借用大島最東北地方興建港口屯兵,保護海商。

陳八智率軍紮根琉球,作爲被保護者的海商並不能理解、琉球國內朝臣也不是很能理解,不過他們倒沒有多想,最大的誤會也只是覺得天軍要防備倭寇,倒沒覺得陳八智是想打他們。

沒邏輯啊!

根本不需要打仗的,遍觀大中華圈,所有朝貢國中琉球最乖,大明至今,日本朝貢十餘次、朝鮮朝貢二十餘次、安南朝貢五十餘次,人家琉球到今年——剛好一百次!

比海外朝貢國加一塊還多。

雖說大明的朝貢有時帶點救濟意義的賠本,但這話要看怎麼說了,放着海島上小兄弟成日鬧饑荒,換了誰都不能不管,更何況這小兄弟還那麼乖。

只有陳八智知道陳沐爲什麼讓他帶兵到這來,主要目標不是日本,是爲爭奪海上霸權,防範回來找場子的西班牙人。

因爲陳沐也不知道西班牙人究竟會從東邊來還是西邊來,畢竟已經宣戰,如果從西夷從東邊繞日本過來,沒有防範下最先遇襲的將會是南北直隸、浙江一帶,畢竟已經宣戰了,西夷不會只盯着呂宋打。

真要鬧到戰火燒到國內,陳沐可就罪大惡極了。

這纔是讓養子率艦隊入琉球的主要原因。

陳八智在海圖上畫了個圈,如果依照戰爭興起之初菲律賓總督就回報馬德里,現在西班牙艦隊應當已經啓程了;如果戰爭結束纔派人回去,那麼西夷王室應該也收到消息,正在戰爭的準備階段。

陳沐以下,南洋諸將沒有任何人覺得橫行四海的西班牙人會直接低頭認輸——他們都在等待一場聲勢浩大,奠定大明霸主地位的海戰!

第六十四章 海波第二十七章 教堂第三百七十四章 東北第五十四章 船廠第四十八章 嚇唬第四百四十二章 保護第八十四章 暑疫第八十五章 書信第四十章 人禍第十三章 軍器第九章 捕魚第二百一十九章 假幣第四十七章 伍端第五十一章 吃魚第三十九章 大港第一百章 黑娃第六十二章 人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島第一百八十一章 勝負第四十五章 調度第八十八章 督撫第十四章 恐懼第八十七章 孤獨第二百五十二章 門清第七十六章 活該第四百五十一章 好人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第三百六十一章 留京第十二章 挖坑第五十九章 裡甲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洋第六十五 換鐵第一百三十五章 巨龜第三十一章 電報第一百三十章 佔地第二百零一章 夜襲第一百七十三章 飛魚第三百八十八章 青龍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十四章 羔羊第二百七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一十一章 巡檢第九十九章 四艘第一百八十六章 選侯第六十四章 搬山第三十章 問詢第五章 競賽第二百零六章 管吃管住第二百五十章 磕頭第八章 養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利第七十二章 悍將第四十六章 交鋒第三百六十七章 犬馬第二十八章 周密第二百六十章 神兵第二百四十五章 捋毛第九十七章 伏擊第四十四章 黑死病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第二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四百二十四章 沙門釋子第三百二十章 地不能荒第九十九章 四艘第一百一十章 詔書第四百四十一章 艦隊第三百八十一章 課程第四十六章 屯兵第九十一章 虎鷹【盟主加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飛鯊第二章 城隍第一百九十五章 寒冷第五十七章 清化第九十章 商量第一百零一章 二事第四百七十六章 鳳凰第八十二章 柱石第二百三十三章 研究第七章 盟軍第二百零三章 今夜第四十六章 屯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學堂第二百五十九章 深思熟慮第三十六章 折衝第二百九十八章 實現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軍第四百七十章 人才濟濟第四百一十五章 集權第一百零九章 長城第一百零一章 二事第四百零五章 糞土第六十章 廣海第一百五十八章 糊弄第一百零六章 開張第三百二十四章 重任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第三十四章 損失第六十九章 書局第三章 欠款
第六十四章 海波第二十七章 教堂第三百七十四章 東北第五十四章 船廠第四十八章 嚇唬第四百四十二章 保護第八十四章 暑疫第八十五章 書信第四十章 人禍第十三章 軍器第九章 捕魚第二百一十九章 假幣第四十七章 伍端第五十一章 吃魚第三十九章 大港第一百章 黑娃第六十二章 人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島第一百八十一章 勝負第四十五章 調度第八十八章 督撫第十四章 恐懼第八十七章 孤獨第二百五十二章 門清第七十六章 活該第四百五十一章 好人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第三百六十一章 留京第十二章 挖坑第五十九章 裡甲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洋第六十五 換鐵第一百三十五章 巨龜第三十一章 電報第一百三十章 佔地第二百零一章 夜襲第一百七十三章 飛魚第三百八十八章 青龍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十四章 羔羊第二百七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一十一章 巡檢第九十九章 四艘第一百八十六章 選侯第六十四章 搬山第三十章 問詢第五章 競賽第二百零六章 管吃管住第二百五十章 磕頭第八章 養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利第七十二章 悍將第四十六章 交鋒第三百六十七章 犬馬第二十八章 周密第二百六十章 神兵第二百四十五章 捋毛第九十七章 伏擊第四十四章 黑死病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第二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四百二十四章 沙門釋子第三百二十章 地不能荒第九十九章 四艘第一百一十章 詔書第四百四十一章 艦隊第三百八十一章 課程第四十六章 屯兵第九十一章 虎鷹【盟主加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飛鯊第二章 城隍第一百九十五章 寒冷第五十七章 清化第九十章 商量第一百零一章 二事第四百七十六章 鳳凰第八十二章 柱石第二百三十三章 研究第七章 盟軍第二百零三章 今夜第四十六章 屯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學堂第二百五十九章 深思熟慮第三十六章 折衝第二百九十八章 實現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軍第四百七十章 人才濟濟第四百一十五章 集權第一百零九章 長城第一百零一章 二事第四百零五章 糞土第六十章 廣海第一百五十八章 糊弄第一百零六章 開張第三百二十四章 重任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第三十四章 損失第六十九章 書局第三章 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