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易建平的看法

在易建平看來提前出擊,固然能夠抓住第七師團。但是卻有可能真的打草驚蛇,驚動了正面的兩個日軍師團。與單獨的一個第七師團相比,正面的那兩個日軍師團,纔可以算的上是真正的一條大魚。以王光宇的能力不是看不出這一點,他現在只是關心則亂而已。

承擔整個林西戰場側翼掩護的阿魯科爾沁旗戰場,位置的確相當的重要。可以說不僅僅起着掩護整個林西戰場側翼的職責,還要承擔着林西戰場與近在咫尺的通遼戰場相互策應的重任。

實際上的阿魯科爾沁旗,在整個西滿戰場上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其在整個西滿戰局中的作用,甚至還超過了在熱河的挺進軍。如果說挺進軍是保障南線,並遏制關內日軍可能增援的企圖,並牽制蒙疆駐屯軍。那麼阿魯科爾沁旗戰場,就是聯繫西滿兩大戰略集團樞紐的作用。

但重要歸重要,阿魯科爾沁旗戰場的得失,的確會給整個林西戰場,甚至西滿戰場造成一定的困擾。但是遠還沒有達到能夠決定整個林西戰場走向的地步。在易建平看來,只要林西和巴林左旗不丟,就算阿魯科爾沁旗境內,無法完成預定任務也不會帶來致命的影響。

因爲如果日軍在通遼和林西兩個方向,正面無法取得突破,這個第七師團反倒是成了孤軍深入的甕中之鱉。當初總部之所以選擇先拿這個第七師團開刀的意圖,原因其實說出來很簡單,就是爲了先打單的,再打雙的。同時利用第七師團相對突出的地位,採取殲敵一部,在逐一反擊。

無論是從總部的考慮,還是從當前的局面,至少現在看來,就算無法全殲第七師團。但是能將其牢牢的牽制在阿魯科爾沁旗境內,也未嘗沒有任何的好處。後發制人,並不代表着飯一端上桌,就急忙的下口,也不管飯的冷熱。那樣,反倒是更容易燙傷自己。

在滿桌子都是菜的情況之下,先挑順嘴的下口,也未嘗不是一件壞事。只要這個第七師團向北不越過坤都一線,向西不突破巴拉奇如德一線,就影響不到太大的戰局。唯一的麻煩是縱隊手中不多的預備隊,會有相當一部分被牽制在這個方向。

而且在易建平的心裡面,認爲王光宇之所以急於發起反擊,恐怕還是與王德耀有一定的關係。王德耀是這次日軍全面反擊打響之前,王光宇指定從杜開山那裡要過來的。現在卻恰恰的是這個被王光宇寄予了厚望人的擅自行動,才造成了眼前的困局。

這一點,無疑對王光宇是一個相當不小的打擊。王光宇急着提前發起反擊,除了之前所擔心的第七師團會不會給下一步的戰局帶來影響之外,恐怕未嘗急於彌補自己當初決策失誤,用人不當帶來損失的打算。

所以易建平始終認爲,提前發起攻擊與否,並不是眼下所有問題的關鍵。關鍵的是,王光宇的這個決心,必須要在冷靜的情況下下定的。沉住氣,纔是王光宇這個最高軍事首長目前該做的事情。

以不變應萬變,敵變我在變,也不見得就單純是一件壞事。手中掌握着絕對的地空火力優勢,機動優勢,後方制人未必會受制於人。現在王光宇更應該從整體分析和判斷,而不是將目光只盯在阿魯科爾沁旗一個戰區。

在眼下日軍還沒有盡全力,參戰各個師團其攻擊間距遠沒有拉開的適合的情況之下。現在比的就是誰更有耐心,誰更能沉住氣。過於草率的下決定,只能給對手露出更多可以被利用的縫隙,也更容易讓自己處於真正的被動之中。

也正是考慮到總部的想法和意圖,以及提前發起反擊可能帶來的連鎖反應,易建平纔要求王光宇請示總部。不管總部的真實意圖是什麼,但是在易建平看來,通盤考慮怎麼打好眼前這一戰纔是王光宇最應該做的。

雖說不是軍事主官,但是易建平的眼光還是很精確的。相對於身爲參謀長,目前有些急迫的孫文玖來說,他反倒是更加的冷靜。所以,他並不是很贊同王光宇顯得有些草率下的這個決定。

尤其在目前阿魯科爾沁旗戰局,究竟惡化到什麼程度,縱隊這裡還沒有完全掌握的情況之下,他更加反對貿然出擊。說到那邊的戰局,易建平對楊繼財的這個情況彙報很是不滿意,很多地方楊繼財並未說清楚,甚至是一筆帶過。

尤其是二團目前傷亡究竟有多大,戰鬥力還剩下多少?在王德耀犧牲之後,他楊繼財對於二團目前的情況,究竟有多少了解?如果該團目前已經處於困境,那麼他有什麼處理的辦法和建議?

目前在與巴拉奇如德一線,整整的隔了一個戰場扎嘎斯臺諾爾一線的二團,怎麼樣才能安全的撤回來。重炮兵加強給他們的火力,能不能安全的撤回來。關於這些情況,在楊繼財的電報上都沒有一個詳細的彙報。

在王德耀犧牲後,無論縱隊下達命令與否,他楊繼財現在都是阿魯科爾沁旗境內的最高軍事指揮員。他的建議,對上級下定決心是相當重要的。王光宇這邊需要的是一個詳細的敵情簡報,而不是這種含糊其辭的報告。

最關鍵的是目前第七師團在巴拉奇如德一線投入的兵力有多少,戰況如何?還有他們究竟能堅持多長時間,阻擊部隊傷亡如何?這都是現在最應該提供給上級的參考意見,他卻一樣沒有提起。

雖說與曾經做過楊繼財老上級的王光宇相比,易建平與楊繼財並不是很熟悉。但是能讓輕易不誇獎人的王光宇對他讚賞有佳,易建平認爲此人絕對不是那種只會紙上談兵的傢伙。王光宇看人的眼光,他易建平還是相信的。

否則他也不會當初同意王光宇,將時任二師副師長的王德耀調過來,擔任阿魯科爾沁旗一線的軍事指揮員。而且前一段時間,黃崗樑子一線的那次戰鬥,即便他易建平也不由的拍手稱讚,可謂是印象深刻。

這個傢伙是參謀出身,現在的職務也是參謀長。他應該明白此刻最需要向上級彙報什麼,以便供上級對阿魯科爾沁旗境內戰事做出一個最好的決策。但是這個傢伙卻偏偏沒有將最關鍵的問題彙報,他究竟是怎麼想的?

想了想,易建平擡起頭看了看王光宇道:“老王,你是最高軍事指揮員,你下什麼決心,我尊重你的全力和決定。但是提前反擊關係太大,受影響的並不是單純僅僅一個阿魯科爾沁旗戰場上問題。甚至包括陳翰章那邊,也就就是說更關係到整個西滿戰局。”

“我建議你再慎重考慮一下,或是請示一下總部,看看一號和三號是什麼意見。畢竟這是關係到總部此次作戰目標能不能達成的一個關鍵所在。我們的着眼點是我們周邊,而總部的着眼點是整個全局。”

“如果你真的下定決心提前發起反擊,從這次反擊可能帶來的後續影響來看,我想這將會是整個西滿決戰的開始。所以慎重起見,我看還是請示一下總部。現在時間上還是來得及的,即便下定決心,也足夠留給我們請示的時間了。”

“我去一趟巴拉奇如德那裡,摸摸前邊的真實情況。同時也去徵求一下楊繼財對眼下戰局的想法,畢竟目前對於那裡的戰況,他是最瞭解的。這樣你在下決心的時候,會更加穩重一些,考慮的也會更全面一些。”

“老王,我並非是絕對反對你提前進行反擊。但我希望你在下決心的時候,一定要冷靜下來。西滿戰局是此次會戰的重中之重,而我們這裡的戰況如何,則直接關係到西滿戰局的成敗與否。”

“與關東軍投入到一線的作戰部隊相比,我們在兵力對比上,只是勉強略佔優勢。甚至在某些方面,還佔據一些劣勢,比如阿魯科爾沁旗一線。而這個略佔優勢,是指的在絕對優勢的火力掩護之下,我們對兵力的部署進行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所以,我們每一個決策都要慎重。一旦我們某一個決策失誤,我們眼下根本就沒有太多的兵力,來填補因爲我們決策失誤造成的時間和兵力上的損失。如果出現傷筋動骨的情況,那麼我們整個西滿戰局更有全部失敗的危險。”

說罷,易建平將楊繼財的電報又遞給了王光宇道:“老王,你冷靜一下再看看這封電報,沒有感覺出這種的意味嗎?他楊繼財是作戰參謀出身,如果情況真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他不會這麼含糊其辭的。我感覺這個傢伙,沒有和我們完全說實話。”

“這封電報,至少在我看來,只能用四個字形容,含糊其辭。所以我想去一趟,看看他的真實想法是什麼。順便也將他們那邊真實的情況,好好的摸一下。至少我們得摸清楚楊繼財這個傢伙真實的想法是什麼?”

“尤其是二團,目前究竟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情況,特別是他們還有沒有戰鬥力。如果二團主力能夠安全的轉移回來,無論你的最後決定是什麼,對阿魯科爾沁旗境內戰局,都將會是一個重大的幫助。手中多出來一個步兵團,你也就不會在有現在這些撓頭事情了。”

聽到易建平的建議,王光宇纔想起來這封電報,與楊繼財本人平時的作風根本就即不相符。如果說含糊其辭,多少是有些過了。但是這情況彙報的,的確像易建平說的那樣,有些不明不白的。

想了想,王光宇對於易建平的建議點了點頭:“好,我將目前我們的情況和決心,上報總部,看看總部的意圖究竟是什麼?至於巴拉奇如德一線,你老兄就親自跑一趟,看看這個傢伙心中究竟是怎麼想的。”

王光宇同意了自己的意見,易建平並未太過於意外。他很清楚以王光宇的能力,只要頭腦徹底的冷靜下來,不被牽制鼻子走,自己說的那些他不會想不到的。而這種情況,也正是易建平所希望的。

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震也有打怵的事第四十四章 再造重創第三百一十一章 舊事重演第二百六十七章 合適的秘書人選第一百七十八章 別樣的負擔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種堅持第八章 家事之楊繼財的婚事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你放在這裡的原因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鳴劍的勸說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五十七章 刻薄對尖酸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國利益第二百九十一章 失去了大部分的底牌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二百六十章 繞不開的坎第五百三十章 原因要從自身找起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本營究竟是什麼意思?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影響(二)第三百一十章 三十軍的覆滅第一百九十七章 只能打着看第五十章 關心則亂第二百八十一章服部卓四郎的眼光第三百九十章 兩頭蠢驢帶來的危害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場上的兩個意外第四百六十五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一百八十五章 失敗的陸航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五百六十一章 玉碎準備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一百七十一章 可能存在的變數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二百零七章 穩妥一些爲好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戰(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統一思想和認識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援與爲難第248章 勸解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六十一章 血戰的開端第三百五十八章 意外發現第五章 盲目樂觀的日軍第二十三章 一鼓作氣的戰略設想第十一章 涇渭分明的兩派第一百一十八章 代價未必有那麼大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適合的部隊第二百八十六章 順勢而爲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個險值得冒第二百六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關重要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須要除掉這個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三百零八章 魚也要、熊掌也要第四百二十一章 繼續你沒做完的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落冀中(五)第二十九章 變陣選將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九師團的困局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這麼死守下去第十八章 計劃(3)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火倉庫(2)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奸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九十二章 敵情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廣武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能確定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難啃的骨頭第三百七十八章 你們是希望第四百四十八章 危害第一百四十七章 關東軍情報之殤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一百九十五章 楊震的感覺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八十七章 英國人的雞肋第一十三章 大戰前的諜影第二百六十七章 這可都是老骨頭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局突變第十章 自信的波田重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前埋下的伏筆第一百六十四章 二十三師團的烏龜戰術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九十一章 蜂蜜山前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十六章大本營的最低要求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口之戰(四)
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震也有打怵的事第四十四章 再造重創第三百一十一章 舊事重演第二百六十七章 合適的秘書人選第一百七十八章 別樣的負擔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種堅持第八章 家事之楊繼財的婚事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你放在這裡的原因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鳴劍的勸說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五十七章 刻薄對尖酸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國利益第二百九十一章 失去了大部分的底牌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二百六十章 繞不開的坎第五百三十章 原因要從自身找起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本營究竟是什麼意思?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影響(二)第三百一十章 三十軍的覆滅第一百九十七章 只能打着看第五十章 關心則亂第二百八十一章服部卓四郎的眼光第三百九十章 兩頭蠢驢帶來的危害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場上的兩個意外第四百六十五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一百八十五章 失敗的陸航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五百六十一章 玉碎準備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一百七十一章 可能存在的變數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二百零七章 穩妥一些爲好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戰(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統一思想和認識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援與爲難第248章 勸解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六十一章 血戰的開端第三百五十八章 意外發現第五章 盲目樂觀的日軍第二十三章 一鼓作氣的戰略設想第十一章 涇渭分明的兩派第一百一十八章 代價未必有那麼大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適合的部隊第二百八十六章 順勢而爲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個險值得冒第二百六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關重要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須要除掉這個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三百零八章 魚也要、熊掌也要第四百二十一章 繼續你沒做完的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落冀中(五)第二十九章 變陣選將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九師團的困局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這麼死守下去第十八章 計劃(3)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火倉庫(2)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奸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九十二章 敵情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廣武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能確定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難啃的骨頭第三百七十八章 你們是希望第四百四十八章 危害第一百四十七章 關東軍情報之殤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一百九十五章 楊震的感覺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八十七章 英國人的雞肋第一十三章 大戰前的諜影第二百六十七章 這可都是老骨頭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局突變第十章 自信的波田重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前埋下的伏筆第一百六十四章 二十三師團的烏龜戰術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九十一章 蜂蜜山前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十六章大本營的最低要求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口之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