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賠償與審判(二)

對於高飛來說,美國主持的舊金山會議就是一次**裸的強盜大會,瓜分日本戰爭賠款的同時在重新給日本進行定位,將其從一條死蟲重新扶持成爲一條死狗,對於美國人來說日本人這條狗還是很有用處的,尤其冷戰格局顯現之後。i^

但是,令世界各國大爲震驚的是,在美國起草的對日和約草案中所列的對日作戰索賠的國家的名單中唯獨沒有中國3f其後中國也沒有收到出席舊金山和會的邀請函2c這意味着中國這個在反抗日本法西斯作戰中歷時最長、貢獻最大、損失最重的國家,將不得參加盟國對日和約的擬定和簽署工作2c舊金山和會等於直接把中國關在了門外。

毫無疑問,美國是策劃將中國排除在對日集體締約之外的主謀2c此舉的出籠與當時美蘇對立的國際形勢及美國戰後稱霸世界、遏制蘇聯的全球戰略有着密切的關係2c因爲在二戰結束後,美國憑藉戰爭中壯大起來的軍事和經濟實力,急於在世界建立“美國式的和平”,充當世界的霸主。

但是戰後實力同樣強大的蘇聯以及在蘇聯影響下在東歐建立的一系列新興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存在,打破了美國的夢想2c美國便在“遏制**擴張”的幌子下,糾合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各地與蘇聯展開角逐。

於是,在反法西斯戰爭中曾經並肩浴血奮戰的昔日盟友開始分道揚鐮2c至五十年代初,美蘇對峙的冷戰格局已經形成。i^此間發生的國際事件如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爆發,東、西德的分裂以及朝鮮三八線的劃分,無不被打上美蘇冷戰的時代烙印2c其中2c中國事態的發展最典型地反映了這一時代特色。

這個期間對於中國人民來說的確稱得上是天翻地覆、江山易主的數年2c這期間,點燃內戰戰火的蔣介石退踞臺灣2c而**領導的**人則在北京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面對中國形勢的變化,美、蘇兩大戰後強國採取了截然相反的態度2c蘇聯立即承認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美國則極力否認新中國的合法地位,執意拉扯着日趨末落的蔣介石政府。

爲了平衡新中國的誕生給資本主義陣營帶來的衝擊,就必須在遠東重新扶植一個新的堡壘,以遏制**的發展2c美國選中了日本。美國陸軍部長亞羅爾在一次演講中公開宣佈:“今後對日佔領政策是扶植強有力的日本政府,以便起到可以防禦今後在遠東方面發生新的**威脅的堡壘作用。”這標誌着美國對日政策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2c由戰後初期的抑制日本變爲扶植日本。

此後,美國走上了重新武裝日本的道路2c將日本變成美國的另外一個附庸軍火銷售國2c朝鮮半島爆發的戰爭點燃了美蘇兩大陣營間的第一次武裝衝突。隨着美國和中國先後的介入,朝鮮戰爭已由單純的內戰升級爲一場國際戰爭。

在高飛看來美國爲了打贏這場所謂“遏制**擴張”的戰爭,急欲啓用日本這一先鋒。爲此,美國力主儘快與日本締結和約,解除對日本的軍事管制,恢復其主權,以便使日本儘快加入的行列中。召開舊金山會議的建議,就是在這種火藥味極濃的氣氛中提出的。

但是,由於美蘇對中國政府的認同不一,在邀請國、共哪一方出席舊金山會議的問題上雙方發生了爭執2c美國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主張由臺灣蔣介石政府參加和會,這遭到了蘇聯政府的堅決反對。眼看舊金山會議有擱淺的危險,美國爲了早日實現其扶日的目的,竟然置中國作爲主要戰勝國的權益於不顧,藉口盟國對中國政府的認同有分歧而單方決定不邀請中國代表出席舊金山和會,主張中國應在會外與日本單獨締結和約,對於將由中國哪一方與日本締約,美國強調“應由日本去決定”。

這種把中國排除在對日和約談判之外並且給予日本選擇締約對象權利的做法,使中國在對日和約問題上失去了主動地位。中國海峽兩岸對美國無視中國權益的作法均表示了強烈的反對2c蔣介石隨即中國被拒絕參加對日和約簽字,乃破壞國際信義之舉,政府決不容忍。

周恩來外長同樣代表新中國政府對此提出了抗議,指出舊金山召開的對日和約會議,背棄了國際義務,中國不予承認。

然而,美國當局不顧中國方面的強烈抗議,一意孤行召開了有五十二個國家出席的舊金山會議,並操縱會議通過了對日和約。

舊金山和約是很不公正的條約,它把對日作戰的起始時定爲1941年12月7日,從而抹殺了中國人民自1931年9月18日起,特別是1937年7月7日至1941年12月7日這幾年對日寇的單獨抗擊的歷史。

同時,和約在賠償問題上極力寬大日本,只是泛泛地規定:“日本國對戰爭中造成的損害及痛苦,將向盟國支付賠償。”

對於具體數額根本沒有提及,同時對戰勝國的賠償要求作了原則上的限制:即只能“利用日本人民在製造上、打撈上及對各該盟國的貢獻的其他服務上的技能與勞作,作爲協定賠償各國修復其所受損失的費用”,而且必須在“日本可以維持生存的經濟範圍內進行”。

這種重重限制的賠償規定就是以日本人的勞務充作賠償,實際上是變相減免日本的戰爭賠償,與1945年盟國賠償委員會作出的加重賠償的原則是相牴觸的。因而遭到了亞洲、歐洲正義國家的反對。除了中國、朝鮮、越南未被邀請赴會外,緬甸和印度拒絕出席會議,而出席會議的蘇聯、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會後拒絕簽字。這樣,由於中、印、蘇等國的抵制,當時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口是不承認舊金山和約的。

第827章 第四百八十章 日產的前生(1)第313節 第一百三十六章 聯合行動(2)第718章 第四百零四章 高飛的遠望(2)第225節 第九十五章 醒獅勳刀(1)第888章 各出奇謀(二)第747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126節 第五十四章 富士井末吉的擔憂(2)第832章 第四百八十四章 東條其人(1)第636章 意志的較量(一)第547章 中國遠征軍(中)第729章 日本人的新式武器(上)第46節 第二十一章 青天白日章(1)第431節 第二百零四章 下榻六國(1)第8節 第三章 決死七壯士(1)第170節 第七十三章 最後的抵抗(中)第735章 復土揚威(五)第571節 第三百章 千里誅賊(二)第215節 第九十章 國際政治的真諦(3)第74節 第三十二章 驚風密雨(2)第721章 第四百零六章 我想要聯隊旗(1)第829章 第四百八十一章 蹤影全無(1)第658節 第三百五十九章 日本人的三把利刃(1)第818章 第四百七十二章 高飛戰略(1)第440節 第二百零八章 日本第一兵家(上)第905章 重兵雲集第667章 大對決(八)第902章 海軍之爭(上)第223節 第九十四章 街頭遇刺(1)第529章 力阻頑敵第745章 塵埃落定(下)第717章 第四百零四章 高飛的遠望(1)第774章 援助背後第894章 裕仁的憤怒(上)第769章 第四百四十章 血戰揚名天下知(中)第311節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同形態(2)第740章 第四百一十九章 生死較量(上)第771章 朋友的定義第497節 第二百四十六章 蘭封危局(四)第694節 第三百八十五章 得瑟的人先倒黴(1)第560章 廣西危機(二)第950章 風捲 殘雲(一)第653章 臨陣換將第207節 第八十七章 參加自己的葬禮(3)第839章 戰略大轉折(十三)第889章 各出奇謀(三)第715章 第四百零二章 打到了要害(2)第844章 戰略大轉折(十八)第653章 臨陣換將第913章 血染的旗幟(八)第423節 第二百章 兩難之間(1)第826章 第四百七十九章 薛嶽來訪(2)第618節 第三百三十二章 牢獄之災(1)第626章 同古保衛戰(八)第866章 東北戰略第962章 風捲 殘雲(十三)第816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際政治(1)第43節 第十九章 金彈與美色(2)第747章 第四百二十三章 與城共生死(二)第570章 復克失地(中)第513節 第二百五十九章 決戰武漢之制(1)第456節 第二百一十九章 雷霆掃穴(三)第537節 第二百七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敵後空投(中)第565節 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寨坦克誕生記(上)第553章 授人以漁第511章 雷神武器製造公司第9節 第三章 決死七壯士(2)第377節 第一百六十九章 生死十二小時(十二)第825章 第四百七十九章 薛嶽來訪(1)第671節 第三百六十七章 血戰三晝夜(三)第527章 仙台師團慘況第636章 意志的較量(一)第50節 第二十三章 誰人守國都(1)第605節 第三百二十三章 危機重重(1)第330節 第一百四十四章 酒井隆的信任(2)第275節 第一百一十八章 腹黑之爭(下)第827章 第四百八十章 日產的前生(1)第717章 第四百零四章 高飛的遠望(1)第676節 第三百七十章 血戰三晝夜(六)第754章 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昌城嶄新的一天(1)第8節 第三章 決死七壯士(1)第675節 第三百七十章 血戰三晝夜(六)第270節 第一百一十五章 槍驚四座(2)第225節 第九十五章 醒獅勳刀(1)第435節 第二百零六章 漢奸思維(1)第817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際政治(2)第866章 東北戰略第109節 第四十七章 水陸並進(2)第380節 第一百七十一章 千古最難一死(一)第106節 第四十六章 燕子磯炮臺(1)第773章 第四百四十四章 霧都重慶(上)第29節 第十三章 敵後遇伏(1)第577章 最終決戰國策(下)第605章 攔路打劫(中)第808章 血染戰旗(四)第796章 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飛壕”(1)第65節 第二十九章 戰術訓練(1)第542章 北進與南進(上)第601節 第三百二十一章 上海大追殺(中)第463節 第二百二十二章 寺內壽一的震怒(2)第70節 第三十章 唐生智的計較(3)
第827章 第四百八十章 日產的前生(1)第313節 第一百三十六章 聯合行動(2)第718章 第四百零四章 高飛的遠望(2)第225節 第九十五章 醒獅勳刀(1)第888章 各出奇謀(二)第747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126節 第五十四章 富士井末吉的擔憂(2)第832章 第四百八十四章 東條其人(1)第636章 意志的較量(一)第547章 中國遠征軍(中)第729章 日本人的新式武器(上)第46節 第二十一章 青天白日章(1)第431節 第二百零四章 下榻六國(1)第8節 第三章 決死七壯士(1)第170節 第七十三章 最後的抵抗(中)第735章 復土揚威(五)第571節 第三百章 千里誅賊(二)第215節 第九十章 國際政治的真諦(3)第74節 第三十二章 驚風密雨(2)第721章 第四百零六章 我想要聯隊旗(1)第829章 第四百八十一章 蹤影全無(1)第658節 第三百五十九章 日本人的三把利刃(1)第818章 第四百七十二章 高飛戰略(1)第440節 第二百零八章 日本第一兵家(上)第905章 重兵雲集第667章 大對決(八)第902章 海軍之爭(上)第223節 第九十四章 街頭遇刺(1)第529章 力阻頑敵第745章 塵埃落定(下)第717章 第四百零四章 高飛的遠望(1)第774章 援助背後第894章 裕仁的憤怒(上)第769章 第四百四十章 血戰揚名天下知(中)第311節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同形態(2)第740章 第四百一十九章 生死較量(上)第771章 朋友的定義第497節 第二百四十六章 蘭封危局(四)第694節 第三百八十五章 得瑟的人先倒黴(1)第560章 廣西危機(二)第950章 風捲 殘雲(一)第653章 臨陣換將第207節 第八十七章 參加自己的葬禮(3)第839章 戰略大轉折(十三)第889章 各出奇謀(三)第715章 第四百零二章 打到了要害(2)第844章 戰略大轉折(十八)第653章 臨陣換將第913章 血染的旗幟(八)第423節 第二百章 兩難之間(1)第826章 第四百七十九章 薛嶽來訪(2)第618節 第三百三十二章 牢獄之災(1)第626章 同古保衛戰(八)第866章 東北戰略第962章 風捲 殘雲(十三)第816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際政治(1)第43節 第十九章 金彈與美色(2)第747章 第四百二十三章 與城共生死(二)第570章 復克失地(中)第513節 第二百五十九章 決戰武漢之制(1)第456節 第二百一十九章 雷霆掃穴(三)第537節 第二百七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敵後空投(中)第565節 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寨坦克誕生記(上)第553章 授人以漁第511章 雷神武器製造公司第9節 第三章 決死七壯士(2)第377節 第一百六十九章 生死十二小時(十二)第825章 第四百七十九章 薛嶽來訪(1)第671節 第三百六十七章 血戰三晝夜(三)第527章 仙台師團慘況第636章 意志的較量(一)第50節 第二十三章 誰人守國都(1)第605節 第三百二十三章 危機重重(1)第330節 第一百四十四章 酒井隆的信任(2)第275節 第一百一十八章 腹黑之爭(下)第827章 第四百八十章 日產的前生(1)第717章 第四百零四章 高飛的遠望(1)第676節 第三百七十章 血戰三晝夜(六)第754章 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昌城嶄新的一天(1)第8節 第三章 決死七壯士(1)第675節 第三百七十章 血戰三晝夜(六)第270節 第一百一十五章 槍驚四座(2)第225節 第九十五章 醒獅勳刀(1)第435節 第二百零六章 漢奸思維(1)第817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際政治(2)第866章 東北戰略第109節 第四十七章 水陸並進(2)第380節 第一百七十一章 千古最難一死(一)第106節 第四十六章 燕子磯炮臺(1)第773章 第四百四十四章 霧都重慶(上)第29節 第十三章 敵後遇伏(1)第577章 最終決戰國策(下)第605章 攔路打劫(中)第808章 血染戰旗(四)第796章 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飛壕”(1)第65節 第二十九章 戰術訓練(1)第542章 北進與南進(上)第601節 第三百二十一章 上海大追殺(中)第463節 第二百二十二章 寺內壽一的震怒(2)第70節 第三十章 唐生智的計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