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國部的推進速度這麼快?”南寧城,保安總團司令部,陸裕華看着手中的電報,不由愣了一下。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驚訝,似乎對周衛國部隊的快速推進感到意外。
原本以爲,雷州半島的軍事行動,會需要一段時間。
結果發現,推進速度很快。
短短一天的時間,竟然向南推進了數十公里,這個速度遠遠超過他的預料。
在這緊張的局勢下,周衛國部的迅猛進展,無疑給整個戰局帶來了新的變化。
陸裕華的心中開始分析着,要不要加快進攻步伐,一口氣拿下整個粵省。
因爲他發現,似乎粵省沒什麼像樣的對手了。
“要不一次性收復粵省?”陸裕華摸着下巴思考了一會,覺得可以試試。
這個大膽的想法在他腦海中不斷盤旋,收復粵省意味着重大的戰略突破和勝利,這無疑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目標。
不過擺在眼前的問題就是難民。
大量的難民是一個棘手的難題,陸裕華深知只有消化了這些難民之後,才能壯大實力。
畢竟這些難民中蘊含着巨大的人力資源,若能妥善安置並加以引導,他們可以成爲壯大實力的重要力量。
但這需要精心的規劃和大量的資源投入。
不過在這之前,他需要去找一下張發奎。
對於陸裕華的到來,張發奎倒是顯得有些意外。
他微微眯起眼睛,審視着面前的陸裕華,率先發問,語氣中帶着一絲疑惑。
“那些難民的問題解決了?”
要知道這可是幾十萬的難民呢?
如此龐大數量的難民,解決起來絕非易事。
張發奎的眉頭微微皺起,難道沒解決?
是過來尋求自己的幫助?
還是說解決了?
張發奎的心中充滿了疑問,他等待着陸裕華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在這個動盪的時期,難民問題關係到地區的穩定和發展。
張發奎深知難民問題的嚴重性,也明白解決這個問題的難度。
他迫切地想要知道陸裕華是不是真的解決了。
“還沒有,不過快了。”陸裕華搖搖頭說道。
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堅定,似乎對解決難民問題充滿信心。
然而,現實的情況卻並不樂觀,難民問題的複雜性遠超想象。
“那就是沒有?不過幾十萬的難民確實爲難你了。”張發奎也知道幾十萬的難民,肯定是難爲對方了。
張發奎的話語中帶着理解和同情,他明白陸裕華所面臨的巨大壓力。
在這個艱難的時期,難民問題如同沉重的包袱,壓在每一個人的心頭。
“現在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又有幾十萬難民要過來了。”張發奎的這句話如同晴天霹靂,讓陸裕華不由一愣。
更多的難民意味着更大的壓力和負擔,如何安置這些難民,如何提供足夠的食物和醫療保障,這些問題都讓陸裕華感到頭疼不已。
再來幾十萬,怕是要讓他累死了。
“怎麼還有這麼多?”陸裕華一臉不解的問道。
他的眉頭緊鎖,眼神中充滿了困惑。
在他看來,已經有幾十萬難民就已經是個巨大的難題了,怎麼還會有更多的難民涌來呢?
“這件事就要怪你了。”張發奎一臉無奈的說道。
他的表情中帶着些許責備,似乎陸裕華在這件事情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什麼意思?”這下子陸裕華更懵了,什麼意思?
他完全不明白張發奎的話是什麼意思。
自己一直在努力解決難民問題,怎麼就怪到自己頭上了呢?
跟自己有什麼關係?
陸裕華的心中充滿了疑問。
他實在想不通,救助難民怎麼會有錯呢?
難道自己的努力反而帶來了更多的麻煩嗎?
陸裕華迫切地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
“也不知道是誰傳出去,說咱們這裡有吃不完的糧食,結果那些難民們爲了活下去,拼命朝着咱們這裡趕來,而那些戰區的長官們,見此巴不得將人全都給我們送來,所以又多了幾十萬,也就消息擴散的不利害,否則絕對不止這幾十萬難民。”張發奎雙手一攤,說出了事情的真相。
他的語氣中帶着一絲無奈和感慨,顯然對這種局面也感到十分棘手。
聽到這話,陸裕華當即就愣住了,敢情還真是自己的原因。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複雜的情緒,既有對難民們遭遇的同情,又有對當前局勢的擔憂。
他原本只是出於人道主義考慮,盡力救助難民,卻沒想到會引發這樣的連鎖反應。
陸裕華開始反思自己的行動,他意識到自己處理這個問題上,確實有些欠缺考慮,當時只想着多收留一些難民,沒想過這麼多,結果現在就出現這個問題了。
不過他也不是那種遇到問題就推脫的人。
所以他必須想辦法解決眼前的困境,既要保障難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又要避免更多的難民涌入帶來更大的壓力。
怎樣?你小子是不是有壓力了?”張發奎看着沉默不語的陸裕華,笑着問道。
他的眼神中帶着一絲調侃,似乎在故意逗弄陸裕華。
“嗯,確實有點壓力,看樣子接下來要規劃更大的住宅區了。”陸裕華臉上也是一臉的無奈。
“算了這個問題交給你處理,我就不過問了,就一句話,那些難民絕對不能出問題。”張發奎收起調侃的表情,神情嚴肅的說道。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威嚴,顯然對難民問題極爲重視。
在這個動盪的時期,難民的安置和穩定關乎着整個地區的安危,容不得半點馬虎。
“是。”陸裕華連忙應道。
他感受到了張發奎話語中的分量,也明白自己肩負的重任。
陸裕華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全力以赴解決難民問題,確保他們的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說吧,這次來找我到底有什麼事?”張發奎知道對方來找他肯定有事。
他的目光緊緊盯着陸裕華,等待着他的回答。
張發奎心中猜測着各種可能的情況,是關於軍事行動的商議?還是其他重要事務的彙報?
所以他一臉期待的看着陸裕華。
“長官,我覺得收復粵省的時機應該到了。”陸裕華也沒了兜圈子的想法,開門見山的說道。
他的眼神中閃爍着堅定的光芒,語氣中充滿了自信。
在經過深思熟慮後,陸裕華認爲現在是收復粵省的最佳時機,他迫切地希望能得到張發奎的支持。
“你說什麼?”張發奎以爲自己聽錯了,下意識的問道。
他的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顯然被陸裕華的話所震驚。
收復粵省,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需要考慮衆多因素。
“我說,可以考慮收復粵省了。”無奈之下,陸裕華又重複了一遍。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試圖讓張發奎明白他的決心。
這一次張發奎聽清楚了,但是他的臉上閃過一絲震驚。
“能給我一個理由麼?”張發奎神情嚴肅的問道。
他的目光緊緊盯着陸裕華,等待着一個合理的解釋。收復粵省是一個重大的決策,必須要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據。
“這就是理由。”說着,陸裕華將先前周衛國發來的電報,遞了過去。
他相信這份電報能夠讓張發奎明白他提出收復粵省的原因。
接過電報,張發奎快速的掃了一眼,並沒有什麼新意,無非就是又收復了幾十公里的失地。
他的臉上露出一絲疑惑,不明白這份電報與收復粵省有什麼關係。
“然後呢?”張發奎看完之後還是一臉的不解。
他期待着陸裕華能給出更具體的解釋。
“長官,您難道沒從這封電報看出什麼?”陸裕華提醒道。
他的語氣中帶着一絲急切,希望張發奎能仔細思考這份電報的含義。
“什麼意思?”張發奎不太明白,隨即又看了一下電報。
這一次看的很仔細,但還是沒看出來,這到底有什麼含義。
他的眉頭微微皺起,陷入了沉思。
張發奎開始重新審視這份電報,試圖從中找出陸裕華所說的理由。
許久,張發奎才緩緩的開口。
“日軍變弱了?”他的語氣中帶着一絲不確定,似乎在思考這個判斷的準確性。
“對,沒錯。”陸裕華連忙恭維的說道。
他的臉上露出興奮的神色,彷彿看到了收復粵省的希望。
“面對我們的進攻,日軍竟然沒有派遣什麼像樣的援軍,而且也只是象徵性的派遣一些戰機,足以證明,粵省的日軍現在非常的削弱,我們完全可以趁機派兵,收復粵省。”陸裕華詳細地分析着當前的局勢,他認爲日軍的虛弱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不能錯過。
他期待着張發奎能夠認同他的觀點,做出果斷的決策。
陸裕華的心中充滿了期待,他知道收復粵省對於整個戰局的重要性,這不僅是一場軍事上的勝利,更是對士氣的極大鼓舞。
“長官,一旦我們能夠收復粵省,一定會極大的鼓舞抗戰士氣。”陸裕華再次提醒道。
他深知士氣對於戰爭的重要性,收復粵省這樣的重大成果,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強光,能夠照亮戰士們的內心,讓他們看到勝利的希望,從而更加堅定地投入到戰鬥中去。
“不用你刻意提醒,這些我知道,只是我正在想一件事,那就是日軍爲什麼不派遣援軍?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還有一個第 104師團,戰鬥力頗爲不俗。”張發奎開口解釋道。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疑慮,在如此關鍵的時刻,日軍的反應實在是太過奇怪。
這個第 104師團一直以來都被認爲是有一定戰鬥力的部隊,正常情況下,他們肯定要出動的,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似乎毫無動靜。
“按理來說,面對這種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們不應該無動於衷?”張發奎一邊說着,一邊在房間裡踱步。
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各種可能性。
雖然之前第 104師團弄過一些幺蛾子,但張發奎始終覺得,在這看似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對方爲什麼還不出動?
這其中是否隱藏着什麼陰謀?
還是日軍另有打算,或者說是內部出現了什麼問題呢?
張發奎覺得必須要把這個情況弄清楚,才能做出是否收復粵省的最終決定。
“可能他們不想打仗吧?”陸裕華倒是對這個第 104師團有些瞭解,笑着說道。
他的語氣中帶着一絲輕鬆,彷彿對這個師團的情況瞭如指掌。
“不想打仗?”張發奎不由一愣。
他對陸裕華的說法感到十分意外,在他的印象中,日軍向來以兇悍和頑強著稱,怎麼會有不想打仗的部隊呢?
“是的,他們是由第四師團的預備役組成的部隊,對他們來說,早就沒有任何興趣打仗,倒是對做生意比較感興趣,可惜啊,要是第四師團就好了,說不定還能跟他們談一樁生意呢。”陸裕華一陣感慨。
他詳細地介紹了第4師團的背景,讓張發奎對這個特殊的部隊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這番話給張發奎聽的一愣一愣,怎麼還要跟日軍做生意?
這小子是真敢想。
張發奎的心中充滿了驚訝和疑惑,他從未想過在戰爭時期還能有這樣的想法。
然而,隨着陸裕華的講解,他也不得不承認,如果是這樣的話,確實可以一起做生意。
當然前提是這個師團真的對打仗不感興趣。
“這麼說來,這個第四師團可以用錢收買?”張發奎眼前一亮,隨即提高了聲音。
“差不多應該可以吧?”陸裕華也不清楚,他也沒試過,只能說應該可以試試。
“算了,不去想這些有的沒的,既然你這麼看好這一次的反攻,那麼我也豁出去了,正好十個德械團也組建完成了,也該讓他們上戰場見見血。”張發奎拍着陸裕華的肩膀。
聞言,陸裕華並不意外,之前他就便宜賣了一批武器給張發奎,算下來時間,差不多也該武裝完畢了。
正好藉此機會拿出來實戰一番,錘鍊部隊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