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李釗之心

就如齊邵和李茂所想的,滿朝幾乎是一面倒的不想少帝出京。

一場動亂,到現在說太子殺了先皇的有,說二皇子殺了先皇的有,說項城王殺了先皇的也有,局勢這麼繁亂,出京便成了一件有大危險的事。

勳貴派則是剛剛高興與世族派都滾去了江南,如今這些人一說,他們倒成了“保護太后”有功的功臣,不送太后入京,卻想着皇帝親自去迎。

皇帝到底是去迎太后,還是迎他們?

再把這些眼睛長在頭頂上的人請到長安來唱對臺戲嗎?

齊邵和李茂早就想到了這些問題,對反對的大臣也有對策。

他們召了應該埋首於戶部的李釗上朝。

戶部官員大多數都是江南世族,一起和太后回了江南,如今戶部是由許多其他也擅長地方財政的官員在頂着,其中還包括管着皇帝私庫的陳家人和已經漸漸在戶部嶄露頭角的李釗。

李釗是蒙蔭入官,其祖是原來老國公李碩身邊的後勤官。但他蒙蔭是蒙的陳四清老大人的推薦,由聖上親自以“擅算”點進的戶部,任從六品的度支。度支主管去了江南,他如今便代着度支主管的職位。

戶部原本就事務繁雜,作爲如同“出納”一樣部門的戶部度支司,更是兼具統計、覈算、支出等各種工作。

李釗天才的計算能力和統籌能力很快就壓服衆人,成爲其他幾部欣賞的新人。

“李度支,你和衆位大人算算如今的錢糧。”

“是,齊大人。如今戶部還有賦稅八千七百四十二萬貫,糧倉儲糧三萬二千石。如今糧價高漲,每石已三貫七百文。而就在三年前,每石只要兩貫三百文左右。造成這種原因,主要是因爲江南的糧商……”

李釗在朝上開始說着各種“生意經”,什麼物價波動,什麼囤積居奇,什麼民間糧食難以儲藏,給江南的世族可乘之機等等說了一通。

勳貴派許多大臣不精於計算,更不通財政,這也是李釗爲什麼這麼快冒頭的原因。很多大臣聽得直打哈欠,又不敢御前失儀,只好忍着小口打,憋出兩眼熱淚。

李釗神情肅穆的將事態說的很嚴重,最後得出一個結論:

“若是繼續支持十萬中軍作戰,並且供養西軍、南邊水軍、還在幽州收復失地的北軍,連同補給路上的消耗,我們的糧食只能堅持十六個月左右。這不包括賑濟戰爭中的災民的。而以後情況只會越來越艱難。因爲關北正在征戰,春耕秋收全部耽誤,戰亂地區還要減免賦稅,戰時囤糧是各地的習慣,不光是大族,就連百姓也囤積,市面上糧食越來越少,銀錢越來越賤,比之市直高擡價例,贏落官錢……”

“各位大人,小官是以最低限度算的糧食消耗,這還不包括各位的俸祿。”李釗低頭一笑,有些幸災樂禍。

大楚支付官員的薪水是祿米加祿銀,祿米纔是最大的組成部分,官員吃不掉的就拿出去約掉,換成銀錢。但大部分人家祿米都留下了,自己吃不掉,還有下人不是嘛。

如果官員祿米發不下來了,他們就得花銀子出去買,可如今銀賤米貴,無形中就等於工資降了。

達官貴人當然不在乎那點俸祿,可是大部分中等品級的官員還是指望着俸祿過活的。若是連養家餬口都做不到,誰站在他們身後支持?

李釗的話一出,朝中一片靜寂。

顧卿站在楚承平的身側,感慨於李釗已經成長到這種地步。

想當初他替自己算賬的時候,她還想着他若是能憑藉算學在朝中謀一個官,哪怕只是一個小吏,憑着李茂的地位和影響,也能讓他當個小官,總算不辜負他家人希望他“當官”的厚望。

想不到跟了一個名師以後,這個孩子連通貨膨脹和市場規律都學會了,甚至還有些後世精算師的影子。

這些古人並不重視商業,也認爲這些事情“有辱斯文”,所以看不到李釗的能耐。李釗的本事在亂世和動盪的時期只會越來越被人需要,陳四清確實是個好老師,教會了這個孩子足以安身立命的本事。

難怪李銳放心把自己外面的鋪子都交給李釗“練手”。只是可惜洛陽東西二市盡毀於大火,李家想來財產也是縮水不少,畢竟原來李蒙買的都是京城的商鋪。

啊哈哈哈,這麼一想,自己真是個機智的老奶奶哇!

他們家在齊雲山裡放的金銀珠寶可以派上用場了!還有當初要求抄錄的微霜堂的書!

也不知道張素衣陪嫁那些抄了沒有!

李茂見大家已經察覺出南北對峙嚴重的一面了,立刻趁機提出昨日和齊邵的盤算。

齊邵分析了江南不會威脅到皇帝的安危,相反還會拼死保護皇帝的一二三四五條,李茂則提出沿路有多少兵馬可以隨同一起護駕,羯人的三萬騎兵也可以暫作禁軍護衛等等。

當然,少帝和李湄一明一暗這種事自然不會在大衆廣庭之下訴諸於口,但對於皇帝的安危,他們也少不了保證一番,並且想法子說服那些反對派鬆口。

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議論,不管是江南的世族還是長安的朝臣都知道不會那麼快定下。朝堂上衆臣議論紛紛,大興宮裡官員來往絡繹不絕,就連民間都在劇烈爭吵着是該皇帝親自去接回太后,還是不該。

但這一切和戶部都無關。

因爲李釗忙的快瘋了。

十九歲的李釗長得並不出衆。和他的庶兄一樣,李釗是四方臉龐,皮膚也不白,因爲經常東奔西走,常年曬成臉黑身上黃的情況。但他和李家的大部分男丁一樣,繼承了一張人畜無害,一看就是忠厚樣子的臉。

在戶部,管着錢糧,長着這樣的臉,實在是有優勢。

只是頂着這樣的臉拒絕別人的時候,再有優勢也有限。

尤其和工部的“木頭腦袋”們折騰的時候。

“不行。”李釗搖了搖頭,指了指工部綠衣官員的圖冊。“如今內庫空虛,大臣們住在大興宮不是也很好嗎?現在不是修建內城官邸區的時候。”

“也不要多麼奢侈,只要能獨門獨戶就行了。長安一下子涌入這麼多人,內城也沒有太多的宅子可以用,現在長安租一間房子的月錢都快超過一位官員的俸祿了,如果朝廷再不新建宅子,難不成都住進大興宮不成?”

能住進宮裡的都是位高的大臣,五品以下的官員還是得在外面住的。

洛陽一場大火燒得許多官員赤貧,長安物價也是暴漲,災民安置都快弄瘋了戶部這些餘下的官員,現在工部又要建房子,李釗自然不會鬆手的。

“我管不了大興宮住哪位大人,我自己都藉助在堂叔的地方,比你還想有自己的房子住。”李釗眉頭都不擡一下的說。“我只是個小度支,又不是戶部尚書,管不了修官邸的事。”

“誰不知道戶部尚書在錢塘侍奉太后!你這個度支不蓋章准許圖紙出庫,誰出錢蓋!”

“你這造價也太高。和你說的獨門獨戶不符。如今城中到處都在大興土木,磚石樹木價格都虛高,不是造官邸的時候。”李釗搖了搖頭。

“可是你昨天才批了熊營造的圖紙!”

“那是要修新的外城,和你這官邸不同。”

“李釗!誰不知道你是爲了萬寧縣主拍熊儀賓的馬屁!”那官員氣的連拍桌子,和他一起來的工部官員嚇得趕緊拉着他往後退。

“李度支,我這位同僚爲了這張圖紙費了不少心血,你勿怪,勿怪!”

李釗自從當了這個棘手的度支主管,被人當面甩耳光的時候都有的,這都不算什麼,當下一挑眉,將那人圖紙花費不合理的地方一一指出,又告訴他這個時候根本找不到湖石盆景,直說的那位工部官員冷汗淋漓,這纔將圖紙一推,送回他的面前。

“首先,我確實愛慕萬寧縣主已久,這事全天下都知道了,就陛下還沒聽見。你若有心幫我多傳幾回,在下感激不盡,最好傳到陛下耳朵裡,給我指了婚,那就萬幸萬幸。”

“其次,熊儀賓是營造大夫,用的是陛下的內庫,我只需覈算,不問費用,那是監造使陳大人的範疇,我並非拍熊儀賓的馬屁。”

“第三,熊儀賓的馬屁我都快拍紅了,可熊儀賓管不了萬寧縣主的婚事,拍了也就只能說說好話,我沒必要冒着丟官的危險去這麼做。”

李釗說的那位綠衣官員滿臉通紅,旁邊隨行而來的官員則是一臉嬉笑的表情。

許多人都知道這位年輕的李度支整日裡往德陽郡主府送花送狗送稀罕東西,就是爲了德陽郡主能去聖上面前提一提萬寧縣主的婚事。

萬寧身份尷尬,皇后和太后如今都在京裡,竟是沒有一人能主持她的婚事。她曾經造反被幽禁的父親也死於宮中的那場大火,萬寧縣主更是需要守孝三年,京中諸人都像是忘了她的婚事似的。

李釗其實也想求自己的堂叔在少帝面前爲自己美言幾句,只是如今堂叔位高權重,若是在這個時候提起婚事,便不像是提親,而是強迫。他想等自己做出點成績了,自己向皇帝求親,反正萬寧還要守孝三年,他加倍努力就是。

就是如今他年紀大了,沒隔多久就要半夜爬起來洗褲子,實在是惱人。

有個太漂亮的紅顏知己也是種煩惱啊。

兩位工部官員心服口服的拿着圖紙和預算回去了。李釗親自起身送他們出了度支司,再三保證等今年的賦稅收上來了還有盈餘,優先重新覈算官邸的圖紙。

等他們走遠了,李釗這才搖了搖頭,回了屋子。

‘等內城擴到有了官邸區,德陽郡主一家和萬寧就要搬走了,哪裡有現在這樣日日在宮裡見面方便?’

說什麼也得拖的晚一點啊。

而且確實到處都要銀子。

什麼,你說那那些租不起房子的大臣們怎麼辦?

長安佛寺和道觀那麼多,借住一下不成嘛?

再不行,府衙班房裡鋪張紙,不是一樣的睡嘛!

長安宜陽坊的一座酒樓裡,幾個昔日的好友坐在一起,小酌幾杯。

宮中動亂那晚,秦斌和李銳都休沐在家,熊平早就出了東宮在國子監當了個學官,秦家人被秦鋒帶去了江南,仇牧在東宮也一樣陰差陽錯的去了江南,愁得仇家上下都如坐鍼氈。

如今仇牧作爲使者回了長安,顯然晉國公也不打算讓他回去,總算是逃出一劫。

李銘、李銳都和仇牧交好,仇牧年紀和李銘相仿,也都喜歡掉書袋子的性格,很快就成了知交。仇牧回京,自然是好好喝上一杯。

宜陽坊接近東市,原本就是非常繁華的地方。可如今這條繁華的街道上,卻行走着不少揹着大包袱的人。他們腳步虛浮,緊緊抓着小孩或老人的手,全身上下積了一層又一層的土,疲憊的像是夢遊般的行走。

長安是陪都,雖然佔地遼闊,卻沒有洛陽那般大。涌入的洛陽居民和關中各地的難民根本找不到可以棲身的屋子,只能揹着行李在有屋檐的人家下面暫住。宜陽坊有屋檐的地方多,難民們歇了一晚,遇見坊內開市,只能迷茫的繼續揹着包袱和鋪蓋,重新遊蕩,尋找着今晚可以露宿街頭的地方。

仇牧雖然被裹挾至江南,但南方並沒有遭受過動亂,街道上自然是看不到這樣的情景。他喝了一杯悶酒,完全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這一段時間的見聞和經歷,足以讓這個以前總是和秦斌鬥嘴斗的不可開交的少年成熟起來了。

“我在江南,一直受秦斌照拂。我人微言輕,太子遇難,我身爲陪讀和心腹卻不在身邊,本就受人嗤笑,在江南過的不是……很如意。”仇牧看着認真聽着他說話的李家兄弟和熊平,“秦斌之父手握軍權,他處處照顧我,至少讓我撐了過來。”

“太子殿下到底是怎麼死的?”

“據說是二皇子用手弩射殺的。”李銳皺了皺眉,“當天太亂,我們全府都不在宮中,說什麼的都有,不知道該信誰的。”

“此次過後,我大概會跟着父親繼承家學,然後進入工部了。”仇牧苦笑,“東宮出身倒成了我一個污點,我被派到京中來,兩邊都沒辦法站隊了。如今只能繼承家學,從此埋首於工部之中,效忠於皇帝陛下。”

仇牧一直對家中的水利機關等學術不感興趣,一直苦讀儒家之學,希望能以經綸之才輔佐帝王。可如今去了一趟江南再回來,他已經找不到自己的出路在哪裡。

會孔孟之道的大臣,滿朝皆是,哪裡還需要一個沒有侍奉好主君的東宮舊臣呢?

他一不像熊平跳出去的早,二不像李銳有擁立之功。

唯有這一條路走了。

“你比許多人還是好上太多,你至少還有退路可走。”李銳也喝了一杯酒。“秦斌……他的夢想是帶兵出征,開疆立業,如今捲進這種事情,還不知……”

李銳的話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

熊平性子太過憨厚緩慢,很快就適應不了東宮快節奏的動作,自請出宮謀一前程,將自己太子舍人的位子讓出來。

皇帝留他在太子身邊,本來就是交好宗室和熊家的關係,二來讓德陽郡主和信國公府重歸舊好,消解以前的齟齬,如今目的達到,這熊平也確實不是能作爲樑柱的性子,便允了他的要求。

如今熊平已經娶妻生子,家庭美滿,這麼一看,倒是沒做錯選擇。

選擇儲君,有時候一步登天,有時候也是一步就墜入深淵。

幾個已經長大的少年喝喝小酒,聊聊人生,各個都還風華正茂的年紀,竟然也聊出一些世道滄桑的人生感悟出來。

待酒足飯飽,他們離開酒樓,只看到幾個衣衫襤褸,一文錢也沒有的難民探個頭進來乞討吃的。而酒樓的老闆讓他們看到他雖然不是壞人,但更不是個聖人。

他皺着眉頭讓跑堂的趕走那些難民。

如果讓他們吃喝的消息傳了出去,很快酒樓就會被乞討的人淹沒。

李銳喝的微醺,看在眼裡,起了性子,丟了一枚銀錠在櫃檯上。

“看着真煩,無論到哪一家小坐,各個都是這樣的情景。”

掌櫃的驚訝的看着李銳,李銳指着那一枚銀錠說道:“這個足以付他們吃上一頓吧?不,應該夠不少苦人吃一頓了。你算下這銀錠能給多少人吃喝,只要銀子沒花完,就讓他們填飽肚子吧。”

李銳他會常來這家酒樓,自然是因爲這個掌櫃的看着順眼,不是個壞人。所以他對李銳拱了拱手,替幾個苦人道了聲謝,就讓小二準備足夠的饅頭和清粥。

李銳低頭看了一眼弟弟李銘,如今他已經長得超過自己的肩膀了。

當然,在李銳心裡,他還是那個小不點。

“李銘,如今你也是掌議了,是不是?”

李銘不知道兄長說這個爲什麼,但是還是點了點頭。

“還記得那年京中下雹,國子監的學子做了什麼,我們又做了什麼嗎?”李銳拍了拍李銘的肩膀,“你和齊邵一般,如今也是掌議了,你也做些什麼吧。”

李銳的酒氣讓他的話感覺上是醉話,但他的眼神十分清醒,清醒到讓人吃驚的地步。

“我們很長時間沒有像小時候那樣許多人一起做過什麼事情了。你去請教請教齊太傅,我們再大幹上一場吧。”

李銳看着在門口支起棚子的掌櫃,嘆了口氣。

“如今長安無家可歸的人,可比當年的西城之人多上太多了。”

李銘看着自己的兄長,也想起了當年一起賑災、一起放孔明燈的日子。

他的臉色亮了起來,眼睛裡也閃起了不一樣的光芒。

李銘點了點頭。

“好。”

盧默送的碗,他還留着呢。

應該可以派上用場了。

作者有話要說:小劇場:

李釗:趕緊的迎回太后,我要求賜婚!

第3章 剝皮挫骨113殿試排名第229章 父子君臣第13章 鬥法完勝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2章 李茂裝哭120鴻臚寺是個坑第39章 顧卿教孫第74章 汾州疑雲第218章 顧卿的煩惱171萬寧的救星252張應X顧卿 (上)第71章 花嬤嬤歸府第61章 周而復始第244章 天命所歸117李鈞當官第28章 過節過‘劫’第214章 臨終之時174願望105張玄請靈第40章 仗勢欺人第248章 迎回太后第19章 揭開傷疤171萬寧的救星166洪災爆發第28章 過節過‘劫’93先生可怕258張玄X顧卿的日常(四)第68章 少爺攻勢第235章 張玄出山第29章 恩寵有加第224章 李銳娶親(中)第22章 搖光姑娘258張玄X顧卿的日常(四)97李鈞的覺悟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7章 張寧的選擇第22章 搖光姑娘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2章 新的篇章88馬場告急第96章 齊邵“投誠“第31章 舅舅威武第203章 寅虎丑牛92事實的真相100張玄悟道257張玄X顧卿的日常(三)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52章 投桃報李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4章 動亂將至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4章 萌(蔭)星出世第22章 搖光姑娘第211章 交代後事(中)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2章 偶像崇拜第24章 駑鈍的小胖第71章 花嬤嬤歸府第216章 邱老太君薨106尋花問柳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4章 萌(蔭)星出世112李釗進京177李銘倒黴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1章 李茂的決定250正文完結250正文完結第25章 另一個孫子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5章 張玄又悟了177李銘倒黴第221章 逆行性健忘第78章 色與魂授第8章 驚天秘密117李鈞當官169祖孫時間第57章 張寧來訪第24章 駑鈍的小胖第229章 父子君臣第11章 一笑俱空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1章 顧卿暴走第197章 李釗的翅膀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8章 話房共話第206章 涿縣發威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6章 不計前嫌第239章 可怕的齊邵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7章 李銳的金手指260張玄X顧卿(結局)第30章 一擲千金第5章 伯仁?伯仁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2章 偶像崇拜第67章 賑災之初第221章 逆行性健忘253張應X顧卿(下)第36章 驚爲天人第221章 逆行性健忘第25章 另一個孫子第44章 李銘搬家第161章 因果循環第115章 探花使刁難122鬼面的交易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53章 張顧相遇第35章 邱氏揚名第26章 “子曰”小呆第240章 顧卿掰孩子第26章 “子曰”小呆第244章 天命所歸
第3章 剝皮挫骨113殿試排名第229章 父子君臣第13章 鬥法完勝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2章 李茂裝哭120鴻臚寺是個坑第39章 顧卿教孫第74章 汾州疑雲第218章 顧卿的煩惱171萬寧的救星252張應X顧卿 (上)第71章 花嬤嬤歸府第61章 周而復始第244章 天命所歸117李鈞當官第28章 過節過‘劫’第214章 臨終之時174願望105張玄請靈第40章 仗勢欺人第248章 迎回太后第19章 揭開傷疤171萬寧的救星166洪災爆發第28章 過節過‘劫’93先生可怕258張玄X顧卿的日常(四)第68章 少爺攻勢第235章 張玄出山第29章 恩寵有加第224章 李銳娶親(中)第22章 搖光姑娘258張玄X顧卿的日常(四)97李鈞的覺悟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7章 張寧的選擇第22章 搖光姑娘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2章 新的篇章88馬場告急第96章 齊邵“投誠“第31章 舅舅威武第203章 寅虎丑牛92事實的真相100張玄悟道257張玄X顧卿的日常(三)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52章 投桃報李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4章 動亂將至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4章 萌(蔭)星出世第22章 搖光姑娘第211章 交代後事(中)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2章 偶像崇拜第24章 駑鈍的小胖第71章 花嬤嬤歸府第216章 邱老太君薨106尋花問柳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4章 萌(蔭)星出世112李釗進京177李銘倒黴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1章 李茂的決定250正文完結250正文完結第25章 另一個孫子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5章 張玄又悟了177李銘倒黴第221章 逆行性健忘第78章 色與魂授第8章 驚天秘密117李鈞當官169祖孫時間第57章 張寧來訪第24章 駑鈍的小胖第229章 父子君臣第11章 一笑俱空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1章 顧卿暴走第197章 李釗的翅膀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8章 話房共話第206章 涿縣發威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6章 不計前嫌第239章 可怕的齊邵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7章 李銳的金手指260張玄X顧卿(結局)第30章 一擲千金第5章 伯仁?伯仁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2章 偶像崇拜第67章 賑災之初第221章 逆行性健忘253張應X顧卿(下)第36章 驚爲天人第221章 逆行性健忘第25章 另一個孫子第44章 李銘搬家第161章 因果循環第115章 探花使刁難122鬼面的交易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53章 張顧相遇第35章 邱氏揚名第26章 “子曰”小呆第240章 顧卿掰孩子第26章 “子曰”小呆第244章 天命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