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2章 李茂裝哭

李茂將母親送回了家,連水都沒有喝一口,立刻就召了吳玉舟和陳軼兩位先生來。

他現在感覺到了出仕以來最大的危機。

那就是皇帝對他生出了不信任。

勳貴人家與世家最大的區別是,榮辱富貴皆系與君身。

這話說起來只是一句話,背後的含義卻不得不讓人沮喪。有家族和龐大勢力做依仗的世族,皇帝動起來還要煞費苦心,可對於他們這種看似登天的新貴,要天塌下來,也不過就是一念之間的事。

李茂自認沒有做出任何讓皇帝忌憚的事情,可皇帝依然趁着清理刺客與暗探的機會敲打他,其中深意,讓人心寒。

沒一會兒,吳玉舟和陳軼來了,兩人在路上已經向去報訊的家人打聽出了邱老太君遇刺一事,心裡也在猜測,大概李國公召他們前來,問的就是這個。

誰料到,這位信國公大人,問的卻不是邱老太君遇刺一事,而是皇帝讓他清理暗探的用意,以及以後的應對之策。

說實話,陳吳二人真的沒想到李茂會成長的如此之快,快到能看到皇帝讓他出面去清理前朝餘孽絕非偶然的地步。

但僅僅能看清,對於這個危機四伏的公府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信國公,您當年出了孝,爲何一入朝堂就是兵部侍郎呢?”陳軼決定讓李茂自己想清楚爲什麼。

“因爲兵部是勳貴派掌控的衙門,皇帝不放心兵權掌握在世族手裡。”

“那爲何聖上幾乎是立刻就重用了您呢?”

“因爲我家丁憂數年,一直以我父兄馬首是瞻的勳貴派也就被世族打壓多年……”李茂說道這裡,突然頓住了。

“刺客爲何一直沒有刺殺過邱老太君,如今卻又開始了刺殺?正是因爲這次輪到晉國公丁憂了。”陳軼給李茂分析着局勢。

“兩派勢力均等,才能在摩擦中不停讓關係惡化,以至於政令不通,朝廷行事的效率低下。若是某一方壓倒另一方,對於皇帝的權衡之術來說,自然是非常不利的,可是若是發生戰爭,這般情況反倒能很快撥亂反正。”

“尹朝餘孽希望大楚能生出內亂來,最好是一直內耗,如今晉國公丁憂,世族隱其鋒芒,所以尹朝餘孽慌了……”陳軼想了想,“想來他們準備許久,生事就在這幾年,所以不能見到朝堂穩定,便想讓國公爺您也丁憂,如此這般,羣龍無首,大楚的朝堂就會更加混亂。”

“所以說,晉國公的存在,對我反倒是好事?”李茂舉一反三,“換句話說,我的存在,對晉國公來說,也是好事?”

“正是如此。這也是爲什麼您能一出仕就佔據高位,卻沒被其他世族打壓的原因。一來他們急需有人出現讓皇帝安心,二是您畢竟年輕,經驗又無,算不得什麼棘手的對手,三來張家的張寧任了吏部尚書,在其間起了平衡作用,您的位子才穩穩地坐了下來。您方能一路扶搖之上升到兵部尚書,成爲大楚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的尚書。”

“但如今局面變了。”陳軼做出一個倒塌的姿勢,“但凡局面一變,爲了保持平衡,聖上自然要更改砝碼,削弱您的重量。”

“我的建議是,您不妨示弱。”

“示弱?如何示弱?我難道還強過嗎?”李茂苦笑道,“我都不知道哪裡強到讓聖上忌憚了。”

“信國公不可妄自菲薄,您代表的是整個信國公府。若您府上不強,尹朝餘孽爲何會三番五次盯着您府上?岐陽王的殘餘爲何又要想盡辦法的離間你們府裡的關係?”吳玉舟一直跟隨李老國公,自然是知道信國公府爲何一直行進的如何艱難。

“您是皇帝手中的刀,也是他手中的盾,是擋箭牌,也是披荊斬棘的利器,可利器既可傷人,又能傷己,是以皇帝不得不做出防範來。此乃帝王之道,乃是無情之道,並非針對您一人。”

“削弱您,是要用您。若是此時聖上一點改變都沒有,我倒要替您擔心了。”吳玉舟勸說李茂道:“此刻晉國公一派示弱,您也不妨在聖上面前示弱吧。您本來就不是鋒芒畢露之人,只要大大方方表現出您的本性,凡事多問皇帝,時間久了,皇帝自然會對您放心,也會更加倚重您。”

“我信國公府一門忠烈……”李茂悲憤欲絕道,“我家危如累卵,如今竟要……”

一時間,李茂竟是說不下去。

“那就讓皇帝知道信國公府危如累卵。您可以這般說……”

第二日一早,李茂入宮上朝,等候升朝之時,衆多同僚紛紛過來問候,詢問邱老太君可好。就連許多世族高官也都關切着李茂的回答,恨不得把耳朵支起來聽的老遠纔好。

李茂眼眶一紅,哽咽着說道:“不知是哪裡來的兇殘刺客,竟想用暗器在宴中伺機殺了我家老母親,若不是德陽郡主捨身相救,如今我已經是無父無母之身了。那兇手環環相扣,手段殘忍,我母親雖然沒有受傷,可是卻受了驚嚇,當時在郡主府上強忍着沒有表現出來,回家後就倒了下去,至今還臥在牀上。”

李茂已經和顧卿商議過,讓她先在家休息幾日,對外報病,謝絕探視。

此時這種邱老太君強忍驚懼的說法,自然是更加惹人同情。

“我母親這幾年就得了中風的毛病,過年的時候還發了一次,我們在家連氣都不敢讓她受的,如今她受了這種驚嚇,我真擔心有個好歹來。那我們家……我們家真是天都塌了一半了……”

也是,若李茂再度丁憂,那他這人生中最珍貴的時光全部都在守孝了,確實是讓人同情。這大楚這麼多人家,也沒有哪家像他家這般過的多災多難的。

再想到他孤臣的身份,不由得讓人生出無數想象來。

今日大朝,皇帝在朝上說了尹朝餘孽之事,勃然大怒。

這些逆賊隱藏多年,枝繁葉茂,卻如同暗地裡潛藏的毒蛇,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跳出來咬人一口,不可不除。皇帝在朝上點名道姓痛斥了衆多大臣御府不嚴,竟然讓前朝餘孽混入府中的罪過,有的被罰了俸,有的則責令回家一月,好好整頓府中之事。

責令回家,其實就是變相的逐退一陣,是皇帝最常用的懲罰手段。

耐人尋味的是,被責罰的大多都是勳貴一派。雖然是勳貴一派治家不嚴是通病,他們也沒有那麼多家僕可以好生□□,但此次這麼多人被申飭,不由得讓人想象是不是皇帝又想安撫世族了。

這一陣子,世族可是夾着尾巴做人的。

一時間,許多人都看向李茂。他站在文官隊伍的最前端,而原本站在最前面的平章政事張諾已經丁憂,他那一身紫衣出現在那裡,就分外顯眼。

世族一派都在等。

他們等着李茂出去求情,此時若他不表現出對屬下的維護,勳貴一派很可能就會對他不服。原本他年紀就輕,早就受到別人詬病,如今再明哲保身,以後更是要被厭棄。

可李茂什麼都沒做,既沒出面解釋,也沒出聲求情。竟是安然的接受了皇帝的安排。

呸!

真是皇帝養的一條好狗!

下了朝,皇帝自然是好生的安慰了李茂一陣,更是對他府上的遭遇表示同情。

李茂聽到皇帝的話,當場痛哭流涕,說明自己當年失去父兄的痛苦,實在是不想再承受一次失去親人的悲痛之情。他痛斥尹朝餘孽殘忍無情,屢次對他家下手,讓他一府老小生活在恐懼的陰影之中,他家老母已經中風,再多來幾次,肯定隕命,他實在不想賭了。

李茂求皇帝允許他辭官回家,和家中老小閉門不出,做一逍遙散人去。

楚睿一直做好了李茂不堪重用掉鏈子的準備,卻沒想到只是一場刺殺,就讓他生出了退卻之心。再一想他平日裡的表現,汾州的幾場生死劫殺,方氏引神婆回家,李銳被厭勝之術所魘,這麼一想,頓時覺得信國公府真是倒黴至極,這家中這麼多大人小孩現在都還活着,真是祖墳上在冒青煙。

讓一個平庸之輩承受這麼多狀況,被嚇破了膽子,也是有的。

楚睿現在還丟不開李茂,況且晉國公如今剛丁憂,他就允了李茂辭官回家,這卸磨殺驢的也太快,衆臣若就此對他寒心,那他才真叫舉步維艱。

這等自毀城牆的不智之事,他自然是不會做的。

楚睿連忙安慰李茂,又誇獎他家的忠心云云,表示自己以後一定成爲信國公府堅實的後盾,也會安排宮中武藝超羣之人細心教導李銳,以保護府中老小的安全。

李茂此次哭求,就是爲了找皇帝討好處來的,他家吃了這麼多虧,就連他自己都九死一生地去辦聖上安排的差事,如今聖上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他早就已經心涼。

此時他受吳陳兩位師父點撥,話語間都是一意要帶着全家老小歸隱,逃避這殺身之禍的意思。皇帝無奈之下,再三保證一定會盡快肅清京中尹朝餘孽,不讓邱老太君生活在擔驚受怕之中,甚至願意讓李茂再招五十家將入府,補充信國公府家將的數量,以便能夠好好保護府中老小。

李茂見皇帝說來說去就是這些,也就見好就收。

只是此番之事,已經讓他看清了“皇帝”是種什麼樣的身份,他父親當年又爲什麼一天到晚喊着要卸甲歸田,更堅定了他走父親當年路線的決定。

和你們這些聰明人玩不了,大不了我撂挑子不幹了,看誰急!

李茂得了皇帝的安慰,又拿到了昨日那些郡主府的刺客錄出的口供,回去細細一看,心中暗暗後怕。

陳軼先生的猜測是對的,尹朝餘孽怕勳貴一派勢大壓倒世族,大楚朝堂從此成爲一言堂,這才急急慌慌下手。

勳貴派大多是以武勳起身,雖大部分已經在他爹的帶領下交出了兵權換取出身,但實力威勢依然還在,上馬就能帶兵,又是宿將,讓這些餘孽不得不防。

其二便是信國公府接二連三的揪出探子,讓這些人慌了手腳。

李茂看見這些刺客的“原定計劃”,後背都生了一層冷汗。

原來不光是用鴿子送信,花盆裡纔是另有玄機。若不是新的花盆在入府的前兩天因爲聖上下令端了那處據點,沒有送出去,那昨日射她母親的就是弩箭而不是鐵彈。

弩箭速度極快,就算德陽郡主想要以身相替,想來他娘也是難逃一劫。

而那茶娘子所下的劇毒,正是陳軼所說的那種海里的劇毒,幸虧他娘從不喝茶,看到茶娘子的傑作也只是看看就讓人端下,不然哪怕是他娘稍微客氣一點,用脣碰一碰茶盞,從此他們就天人永隔了。

水渠也是如此。他們在外面將所有據點的逆賊全部抓了,纔沒有人去接應,否則除了那個所知甚少的女刺客,其他人都跑了。

這不得不說是老天開眼,不忍心他家再遭橫禍,陰差陽錯之下,纔沒生出憾事來。

只是這種運氣,不可能每次都有。

從此以後,他不得不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了。

至於這次她娘被花嬤嬤保護……

花嬤嬤到武藝如此高強,爲什麼卻一直沒有顯露?爲什麼她甘願這麼多年來默默無聞地受他家的冷遇,直到這幾年才受到重用?

是什麼時候花嬤嬤受到老太太重用的呢?是了,是李銳出現危險的時候,老太太將銳兒移進了自己的院子時,受到了重用的。

花嬤嬤究竟是什麼人?

他娘到底知不知道花嬤嬤的身份?

持雲院裡,顧卿也在問花嬤嬤同樣的問題。

此次煙雲受了傷,右手上臂劃出一道大口子,雖然沒傷到骨頭,可姑娘家身上有疤,未免成了憾事。而香雲雖然年紀最大,膽子卻最小,這幾日每夜噩夢不斷,如今連走路都是飄的,說話一大聲就要嚇得蹦起來。

倒是嘉雲和磬雲居然撐起持雲院的大小事,指揮着持雲院丫頭們各就各位,這纔沒讓持雲院生出一點錯來。

顧卿昨日得了李茂的指示,這幾天要臥牀休息幾天,爲了怕走漏風聲,除了幾個近身之人,她就連幾個孩子,都不能把情況說穿。

只是她畢竟是裝的,讓她時時裝病實在是難受,便藉口要睡覺,把李銳李銘李鈞李釗一羣孩子全部趕走,只留了幾個知情人在房裡“養病”。

這一得空閒,顧卿就直接開始問花嬤嬤的身份了。

“花嬤嬤,您是探子?還是隱藏的護衛?”顧卿除了想到這兩個,想不到其他。“你實話和我說吧,我的脾氣你還不知道嗎,我不會生氣的。”

她可不是狗血電視劇裡那種“你居然敢欺騙我我這麼信任你你居然敢欺騙我”的咆哮黨。更何況花嬤嬤一直像是長輩那樣照顧她,她實在看不出花嬤嬤有什麼要對她不利的樣子來。

花嬤嬤知道邱老太君絕無套話的意思,她也沒有那麼複雜的身份,便微微彎了彎腰,低聲道:“並非我有意隱瞞,只是我沒覺得這件事有什麼重要的。我並非探子,但若說我是護衛,也沒有那麼複雜……”

“我只是在偶爾的機會下學會了武藝,恰巧遇見此事,不得不出手罷了。”

顧卿兩眼放光。

莫非花嬤嬤還是什麼武林世家之女,因緣際會流落宮廷?

她最喜歡聽故事了!

“太夫人也知道,我是宮女出身。胡人佔了王城之時,並沒有殺光宮人,因爲他們還需要人做事,我的師祖就在那場浩劫中活了下來。尹朝立國之初得了不少江湖中人的幫助,宮裡也一直有培養影衛的慣例,後宮皇后、寵妃、儲君、皇帝身邊盡是高手,可能一個不起眼的宦官,瞬間都能取人性命。”

“我小的時候,因爲根骨適合練我師父的功夫,所以得了我師父青眼,在她身邊長大,除了學習如何做一名宮女,也學了一身自保的本事。”

花嬤嬤接着道:“只是我們都是漢人,尹朝也已經滅了幾十年了,我師父自己都沒有可以護衛的妃嬪皇子,更別說我了。我師父又不願暴露本領保護胡人,就一直讓我也隱瞞着。胡人不像漢人,他們動輒打罵宮女,就連漢人的嬪妃也經常受辱,我學了這身武藝,確實有了無窮的好處,便經常借各種便利,慢慢升到了女官的位置,不用再吃苦受罪。”

“我先是管着宮女們的調1教一事,後來做的好,又在某處胡人的妃子那裡做一女官。那胡妃覺得我相貌長得比她好,便找了個由頭將我弄去了冷宮做侍女的頭領,再也不必見到皇帝的面。”

“她卻不知此事正中我的下懷,我本就不樂意服侍胡人,就甘願一直留在冷宮裡,直到先皇攻破王城,佔了皇宮。”

“我很感激老國公把我從宮中救了出來,讓我不用再看着宮裡那種吃人的地方。我在宮中雖學了武藝,卻無用武之地,一輩子都要藏着不讓自己暴露,否則宮裡那種充滿猜忌和不堪的地方,即使我說清了自己的武藝是怎麼來的,也有各種折磨等着我。”

花嬤嬤回想當年,滿臉都是陰翳的神色。

“人人都道我是看到士兵殘暴糟蹋宮女出來仗義執言而被老國公欣賞,其實不是,是因爲我一怒之下殺了人,才被老國公發現的。李老國公制服了我,聽到我的遭遇後十分同情,便去找先皇討了我,要放我出宮,讓我自己去自謀生路。”

“可是我半生都耗在了宮裡,對外面的世界竟然生出了無限的懼怕,我從記事起就在宮裡,宮外沒有親戚朋友,天下之大,何去何從?

“這世間沒有我容身之處……”

“所以,我便求了李老國公,自願來您身邊服侍,充當您的影衛,保護您的安全。對我來說,從宮中到府中,過的更加輕鬆,而在公府這樣的地方,所謂過去,所謂未來,都不重要。我情願這麼簡單的活着。”

顧卿聽了花嬤嬤的話,整個人都露出膜拜的神情來。

宮內高手!深藏不露!殺了人!被李老國公制服!

這花嬤嬤的經歷,多麼像是小說中的女主角!是了,就連她的名字“花朝”,都是如此的充滿詩意,比她更像主角。

可現實並不是小說,所以李老國公是已婚男子,註定不能成就完美的邂逅,也沒有什麼驚世奇戀。所以花嬤嬤走出了深宮,卻走不出心裡的桎梏。

所以她藏得了武藝,卻還是過不了平靜的人生。

她本可以像小說中的俠女那樣闖蕩天下,立下赫赫威名,可是卻自願守在邱老太君一個古怪的老太婆身邊,過着清閒度日的日子,一生之中也沒留下一兒半女,甚至連戀愛的滋味都沒有品嚐過。

她在信國公府裡做自己的白頭宮女,做一個有故事卻不願意說故事的人。

“我明白了。”顧卿點了點頭。此時什麼都不說,纔是對她最大的理解。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我並不覺得你會武藝有什麼讓人難以接受的,就和有人廚藝好,有人會打算盤一樣,你會武藝,有什麼值得我怪罪的呢?”

花嬤嬤眼眶含淚,她起先只是覺得沒必要說,可漸漸的,已經不知道該如何去說了。

如今說出她最大的秘密,渾身上下頓時一鬆,猶如重生一般。

“花嬤嬤,我家得遇你這樣的高人,是我們家的福氣。我也不會說什麼感激的話,但嬤嬤一直以來對我的照顧,我都看到眼裡,以後還請嬤嬤繼續多多照拂與我,我雖不能和你以‘姐妹’相稱,可在我心裡,確實是和親人一般的。”

對她來說,對花嬤嬤的感激和感情,甚至在李茂之上,她看她確實不是“姐妹”,而是“阿姨”、“老師”那般的情感。

“能伴隨老太君左右,這是我的福分。”花嬤嬤抹掉臉上的眼淚,鄭重地說道:“老太君放心,有我在身邊,誰也不能越過我傷了你去。”

“呃,我不是這個意思……”顧卿想說自己不是來刷友好度的,可是想了想,她就說自己不是這個意思,以這個時代人的觀念,不說能不能相信,就算相信了,也不能當真,這種客套話有什麼好說的呢。

人和人貴在相處,是不是這個心,處一處就知道了。

“花嬤嬤……”顧卿一想到花嬤嬤昨日那瀟灑地身手,腆着臉問道:“你那功夫,能不能教我幾手?”

嗷嗷嗷嗷嗷,人家也有一腔俠女夢好不好?人家也曾遍讀金庸古龍梁羽生好不好!

求師父收我爲徒啊!

“老太君,我這筋骨,是從小打熬的,而且我練的是保護人的功夫,您身份如此貴重,誰值得您以身相護呢?”花嬤嬤爲難地看着顧卿的身子,若是個年輕人,她還能把這一身絕學傳授與她,可是老太太這身筋骨……

不是她打擊人,若是以才質來論,這真是根糟壞的朽木啊。

顧卿一聽這解釋的話腦袋就耷拉了下去。

好吧好吧,就知道沒有速成的武林高手。

“那,不如你教教我兩個孫兒?”學會這身本領,什麼刺客都不怕了吧?

“可我的功法是女人才能學的功夫,若兩位少爺學了我的內功,怕是以後不長鬍須,聲音陰柔……”

“我x,葵花寶典!”顧卿睜大了眼睛。

“何謂葵花寶典?我這門功夫並無名字。”

“那我給它命個名,以後就叫《葵花寶典》可好?”顧卿興致勃勃地問道。

“這功夫自我之後,怕是要失傳了,叫什麼都已無妨,若太夫人覺得叫《葵花寶典》好,那就叫葵花寶典吧。”

是叫葵花寶典還是叫桃花寶典,對她來說都毫無關係。

她師父一死,這門宮中絕技怕是沒有幾人還會了。

傍晚時分,李茂回了家,徑直去探望母親。

顧卿此時已經磨了花嬤嬤說了許多當年宮中的秘事,甚至讓她答應了以後沒事就教教他們祖孫幾人防身的訣竅。

學不得內功,學點皮毛防身,總比事到臨頭抓瞎要好。

花嬤嬤見李茂一來,連忙露出“啊得救了”了的表情,差不多是立刻蹦了起來,馬上行禮退下的。

顧卿遺憾地看着花嬤嬤一陣風似得跑遠了,露出了好可惜的表情。

嗚嗚嗚,李茂你就不能明天再來嗎?

李茂看着花嬤嬤的背影,猶豫了一會兒,還是和顧卿問道:“花嬤嬤這事……”

顧卿擔心李茂多想,便沒有把花嬤嬤在宮裡學藝的那段經歷說出來,而是輕描淡寫地說道:“花嬤嬤是你父親安排在我身邊的影衛,此時我知道,你就不要多問了。”

李茂一聽是父親的安排,頓時對父親的敬畏之心更重一分。

父親真是神人也!

花嬤嬤得了李茂來的機會跑了出去,連忙拍了拍胸口唸了句“老天保佑”。

她以前從來沒覺得顧卿是如此磨人的老太太,今日她被抓了一天,說自己的經歷說的口乾舌燥不說,甚至還被問了許多奇怪的問題。

“尹朝時候有沒有一個官員叫黃裳?”

“你知不知道有沒有一個太監出去以後做了和尚?”

“那你們有沒有留下什麼前朝公主?”

“外面有武林嗎?有江湖嗎?你認識什麼高人能收我家兩個孩子嗎?”

“有沒有……”

救命啊,她怎麼知道有沒有啊!

她就是一個宮女而已!

作者有話要說:小劇場:

信國公說哭就哭,這本事實在讓人佩服。

李茂指了指袖口:陳軼師父給我配的藥,一碰就流淚。

第104章 邊關有變第68章 少爺攻勢106尋花問柳第8章 驚天秘密第50章 汾州事變111張府的秘密第55章 爭鋒相對第242章 急救之術第223章 李銳娶親(上)第248章 迎回太后第232章 當年之約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3章 李釗的才能第9章 不學無術第30章 一擲千金第183章 鼎盛之始第213章 太平有象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2章 偶像崇拜第205章 范陽城破第28章 過節過‘劫’99顧卿傳藝164我要分家產第178章 功臣回京116咱有權有勢第23章 恍如隔世99顧卿傳藝第10章 天資過人第14章 種菜達人第83章 生死劫殺第34章 又做嫁衣第248章 迎回太后第83章 生死劫殺113殿試排名第103章 李銘被劫106尋花問柳第29章 恩寵有加第103章 李銘被劫158“甜蜜”的負擔第181章 談玄論道172功德加身116咱有權有勢93先生可怕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27章 奇幻冒險之旅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3章 天象大亂第203章 寅虎丑牛第39章 顧卿教孫第22章 搖光姑娘第126章 陸珺的心思249李湄發威第232章 當年之約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51章 李茂送人情第31章 舅舅威武256張玄x顧卿的日常(二)91連問三聲119李銳入宮第14章 種菜達人第213章 太平有象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53章 張顧相遇第42章 方氏事泄258張玄X顧卿的日常(四)第37章 “小人”和“老妖”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0章 二缺和蛇精病第53章 請君入棋第200章 李茂疾奔第12章 前朝舊事171萬寧的救星165顧卿養病第233章 螳螂捕蟬112李釗進京第14章 種菜達人120鴻臚寺是個坑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6章 教你成才160李家的“香餑餑”111張府的秘密第96章 齊邵“投誠“第244章 天命所歸175李銘的驚喜第77章 月圓之夜87李銳自盡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6章 不計前嫌第246章 兵分兩路159李鈞的煩惱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7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0章 汾州事變第69章 與有榮焉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7章 自作孽不可活82猛虎出閘第18章 離家出走第12章 前朝舊事120鴻臚寺是個坑第144章 德陽郡主的煩惱第35章 邱氏揚名第77章 月圓之夜第235章 張玄出山168師兄給力第217章 張玄引魂169祖孫時間第9章 不學無術第33章 兩位先生106尋花問柳
第104章 邊關有變第68章 少爺攻勢106尋花問柳第8章 驚天秘密第50章 汾州事變111張府的秘密第55章 爭鋒相對第242章 急救之術第223章 李銳娶親(上)第248章 迎回太后第232章 當年之約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3章 李釗的才能第9章 不學無術第30章 一擲千金第183章 鼎盛之始第213章 太平有象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2章 偶像崇拜第205章 范陽城破第28章 過節過‘劫’99顧卿傳藝164我要分家產第178章 功臣回京116咱有權有勢第23章 恍如隔世99顧卿傳藝第10章 天資過人第14章 種菜達人第83章 生死劫殺第34章 又做嫁衣第248章 迎回太后第83章 生死劫殺113殿試排名第103章 李銘被劫106尋花問柳第29章 恩寵有加第103章 李銘被劫158“甜蜜”的負擔第181章 談玄論道172功德加身116咱有權有勢93先生可怕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27章 奇幻冒險之旅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3章 天象大亂第203章 寅虎丑牛第39章 顧卿教孫第22章 搖光姑娘第126章 陸珺的心思249李湄發威第232章 當年之約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51章 李茂送人情第31章 舅舅威武256張玄x顧卿的日常(二)91連問三聲119李銳入宮第14章 種菜達人第213章 太平有象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53章 張顧相遇第42章 方氏事泄258張玄X顧卿的日常(四)第37章 “小人”和“老妖”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0章 二缺和蛇精病第53章 請君入棋第200章 李茂疾奔第12章 前朝舊事171萬寧的救星165顧卿養病第233章 螳螂捕蟬112李釗進京第14章 種菜達人120鴻臚寺是個坑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6章 教你成才160李家的“香餑餑”111張府的秘密第96章 齊邵“投誠“第244章 天命所歸175李銘的驚喜第77章 月圓之夜87李銳自盡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6章 不計前嫌第246章 兵分兩路159李鈞的煩惱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7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0章 汾州事變第69章 與有榮焉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7章 自作孽不可活82猛虎出閘第18章 離家出走第12章 前朝舊事120鴻臚寺是個坑第144章 德陽郡主的煩惱第35章 邱氏揚名第77章 月圓之夜第235章 張玄出山168師兄給力第217章 張玄引魂169祖孫時間第9章 不學無術第33章 兩位先生106尋花問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