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爭議

第572章 爭議

雖然安德羅維奇對王學新說的這種槍彈不太明白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但還是第一時間就向萊蒙洛科夫少校報告。

萊蒙洛科夫少校一接到電報就風風火火的向總顧問報告,同時補充道:“這是八路軍營長的建議,總顧問同志!就是爲我們設計了火箭筒的那個營長!”

“我知道,萊蒙洛科夫!”總顧問看着手裡的資料頭也沒擡。

此時的毛熊對華夏戰略按合作抗戰的協議只能接觸頑軍,對八路軍方面的支持和聯繫幾乎就只有這個華夏營長了,所以只要一提八路軍總顧問就知道是誰。

看了一會兒資料,總顧問就疑惑的擡起了頭,問萊蒙洛科夫:“他居然能設計這樣的子彈和槍械?”

萊蒙洛科夫回答:“據說他可以從鷹醬那拿到M1卡賓槍的設計圖,然後以它爲基礎改進!”

總顧問點了點頭。

如果是獨立完成子彈和槍械的設計,他是怎麼也不敢相信。

但如果在M1卡賓槍這種鷹醬已經成熟的步槍的基礎上改進……那還有可能。

不過這已經相當了不起了,如果這個華夏營長能給出他所說的設計。

接着總顧問馬上就意識到這種步槍對毛熊的意義,然後將資料遞還給萊蒙洛科夫,下令:“快,馬上把這些發往國內。另外,讓安德羅維奇答應他的條件,我們很願意進行這樣的合作!”

這讓萊蒙洛科夫有些困惑,他反問了一聲:“我們不需要等國內達成共識嗎?”

“不,萊蒙洛科夫!”總顧問回答:“他們不會知道這有多重要的,他們甚至有可能爲此爭論幾個月,而我們卻等不及了!”

事實證明總顧問是對的。

資料傳到毛熊那時的確引起了毛熊內部的爭議。

爭議的焦點在於在這種艱難的時刻開發這種中距步槍是否有必要。

這看起來似乎很荒唐。

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毫無疑問是有必要的,不僅有必要還會把其它單兵武器都淘汰掉一大半,什麼半自動、卡賓槍、衝鋒槍……

但在這時代的人卻有不一樣的想法。

持反對觀點的人大多抱着這樣的想法:

“我們的彈藥不足,舊式步槍都不夠用,有些部隊甚至幾個人共用一支步槍而且只有可憐的幾發子彈,在這種情況下還要耗費人力、物力以及寶貴的時間開發這種高射速步槍?”

“我們有的是人,但卻沒有武器沒有裝備。所以我們需要的是老式步槍,它至少能讓儘可能多的人擁有步槍,而不是提高步槍的射速!”

“提高步槍的射速,只會讓彈藥消耗更大,其結果就是我們更多人沒有彈藥給我們的工廠和後勤造成更大的壓力!”

……

這些說法似乎有道理。

毛熊此時正處於將工廠搬遷至後方以免被漢斯所用的情況下,於是大批工廠停止生產以至產能嚴重下降。

再加上前線損耗很大……前線損耗大主要是因爲動不動就數十萬部隊被漢斯的鉗形攻勢包圍,不是戰死就是投降,大批裝備只發揮少量作用就落入漢斯手裡。

毛熊這邊緊急動員起來的兵員雖多,但庫存的裝備和產能卻跟不上,於是就出現裝備緊缺甚至連步槍都不足的情況。

如果連栓動步槍都不夠,連這種打一槍扳一下的步槍的子彈都供應不上,生產能連發的自動步槍還有什麼意義?

總顧問在聽到這些反對意見時就拍着桌子大罵:“這些蠢貨,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後勤和彈藥的目的是爲了打勝仗,他們是爲了裝備而裝備!”

總顧問這話是一語中的。

持反對觀點的想的只是讓士兵手裡有槍有彈把他們丟到戰場上去,卻完全沒想過他們之所以要裝備這些士兵是爲了勝利,爲了能打敗敵人。

同樣一個戰場同樣一個任務,如果用一百戰士扛着一百把栓動步槍,消耗一千發子彈才能完成,那麼用十名戰士裝備十把突擊步槍,同樣消耗一千發子彈也可以完成。

從總的彈藥消耗量來看並不會多多少,甚至可能消耗更少的彈藥,因爲老式步槍無法有效壓制敵人機槍,一百名戰士前赴後繼往前衝只會是無謂的送死,許多人甚至連開槍的機會都沒有,子彈也留在屍體裡無法打出去。

但突擊步槍……兩三個人交替射擊就足夠壓制住敵人機槍進而取得勝利。

因此,那些認爲突擊步槍會增加後勤壓力使原本就不堪重負的產能雪上加霜的想法其實是大錯特錯……

工廠和後勤的壓力不是來自槍,而是來自戰場的客觀需求。

戰爭爲的是能取得勝利而不是讓士兵手裡有槍有子彈。

這道理很簡單但依舊有許多人不明白,這讓總顧問耗了一段時間和精力不斷打報告勸說。

這並不奇怪,漢斯那邊也是因爲類似的原因導致STG44一直不被重視,以至於研發人員不得不將其改名爲MP43或MP44才通過審覈然後偷偷將這種槍送往前線……結果一送到士兵手中就大受歡迎。

(注:漢斯“MP”的編號是衝鋒槍,使用MP44這編號是爲了讓人誤以爲它是衝鋒槍)

王學新這邊就沒有這方面的操心了,安德羅維奇在接到回電後馬上就高興的做出了迴應:“營長同志,總顧問同意了這個交易,他希望你能儘快給出初步設計,因爲國內戰場很需要這種裝備!同時,總顧問也需要你的設計來說服國內那些沒有戰略眼光的專家!”

“沒問題!”王學新點了點頭,然後隨手就給出了子彈的數據。

給出的數據很簡單,就是長度、口徑、彈重、裝藥量等等。

但別看這些數據簡單其實卻有大學問。

原因是它的裝藥量、口徑、彈頭重量等,要保證射出的彈頭射程恰好在五百米左右……僅僅只是這一點,毛熊科學家都用了幾個月的時間用各種口徑、各種裝藥量嘗試,最終纔有了AK47使用的中間威力彈。

但這一切都因爲有王學新的存在而省略了。

“先研發子彈吧!”王學新將數據遞了上去,說:“子彈測試滿意後再考慮槍械!”

(本章完)

第564章 發槍第1893章 連鎖反應第387章 其言也善第488章 裝甲列車第1595章 空中點火第239章 "分贓"第552章 山地部隊第535章 突破口第883章 佯動第831章 摘面具第1784章 一舉三得第188章 討價還價第460章 談判第795章 談判第1416章 另有所圖第1569章 誤會第1354章 防空第1866章 空對艦飛彈第359章 交換第209章 選拔第1032章 機牀第947章 殺雞取卵第252章 再接再厲第624章第1320章 小口徑第51章 經驗第1827章 移花接木第25章 千層底第1503章 發展第363章 彈種第1658章 選擇第1259章 合作第572章 爭議第1406章 準備第1588章 攻心爲上第1630章 海戰模式第755章 制空權第443章 戰術第31章 白心韌化技術第1230章 雙簧第585章 看穿第1704章 裝備選擇第687章 機會第1607章 冒險第1098章 制空權第210章 訓練第687章 機會第207章 展示第107章 天衣無縫第1883章 反艦飛彈第721章 心理戰第649章 作用第1125章 運輸線第608章 運城滲透戰第1874章 先發制人第258章 補充兵第446章 師傅第1314章 炮偵雷達第970章 渡河第77章 運氣第652章 幫助第1512章 坦克第947章 殺雞取卵第1406章 準備第786章 第一第364章 莫託洛夫雞尾酒(這章補昨天的)第1030章 焉知非福第366章 方向第1832章 直升機增援第1621章 憤怒級軍艦第981章 不講規矩第464章 隱藏第276章 總部第1454章 守株待兔第1206章 封鎖第47章 突圍第496章 什麼是坦克第78章 戰果第1582章 主動權第780章 雪第1707章 發光二級管第74章 手榴彈攻勢第1252章 萬能解碼機第1197章 代價第1592章 助推器第651章 拿錯劇本第1445章 數控機牀第844章 投鼠忌器第842章 上當第790章 第三種可能第1347章 炮戰第255章 三三制戰術第172章 副連長第943章 顧問第1577章 環環相扣第257章 粉絲第1822章 理論第57章 混編第288章 系統檢測第1061章 玩命
第564章 發槍第1893章 連鎖反應第387章 其言也善第488章 裝甲列車第1595章 空中點火第239章 "分贓"第552章 山地部隊第535章 突破口第883章 佯動第831章 摘面具第1784章 一舉三得第188章 討價還價第460章 談判第795章 談判第1416章 另有所圖第1569章 誤會第1354章 防空第1866章 空對艦飛彈第359章 交換第209章 選拔第1032章 機牀第947章 殺雞取卵第252章 再接再厲第624章第1320章 小口徑第51章 經驗第1827章 移花接木第25章 千層底第1503章 發展第363章 彈種第1658章 選擇第1259章 合作第572章 爭議第1406章 準備第1588章 攻心爲上第1630章 海戰模式第755章 制空權第443章 戰術第31章 白心韌化技術第1230章 雙簧第585章 看穿第1704章 裝備選擇第687章 機會第1607章 冒險第1098章 制空權第210章 訓練第687章 機會第207章 展示第107章 天衣無縫第1883章 反艦飛彈第721章 心理戰第649章 作用第1125章 運輸線第608章 運城滲透戰第1874章 先發制人第258章 補充兵第446章 師傅第1314章 炮偵雷達第970章 渡河第77章 運氣第652章 幫助第1512章 坦克第947章 殺雞取卵第1406章 準備第786章 第一第364章 莫託洛夫雞尾酒(這章補昨天的)第1030章 焉知非福第366章 方向第1832章 直升機增援第1621章 憤怒級軍艦第981章 不講規矩第464章 隱藏第276章 總部第1454章 守株待兔第1206章 封鎖第47章 突圍第496章 什麼是坦克第78章 戰果第1582章 主動權第780章 雪第1707章 發光二級管第74章 手榴彈攻勢第1252章 萬能解碼機第1197章 代價第1592章 助推器第651章 拿錯劇本第1445章 數控機牀第844章 投鼠忌器第842章 上當第790章 第三種可能第1347章 炮戰第255章 三三制戰術第172章 副連長第943章 顧問第1577章 環環相扣第257章 粉絲第1822章 理論第57章 混編第288章 系統檢測第1061章 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