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回 狐諧

萬福,字子祥,博興人。少讀詩書,家境小康而時運不濟,行年二十有餘,尚未考取功名。

鄉中風俗,賦役多攤派給富戶,忠厚之人常爲此傾家蕩產。這一年恰好輪到萬福服勞役,畏懼而逃,至濟南,租借於旅舍之中。

半夜時分,一女子私奔而來,顏色豔麗,萬福大悅,與之歡好。問其姓名,女子自稱“我乃狐妖。但不會加害公子。”言語坦誠,萬福甚喜,絲毫不疑。女子囑咐道:“公子勿要與客人同居。”萬福答允了。

自此後,女子夜夜來往,兩相親密,如膠似漆。凡日用所需,無不仰仗狐女供給。

住下沒多久,二三相識,前來造訪,每次朋友上門,通宵不走。萬福心中厭煩,又不好意思拒絕,不得已,惟有告知真相。衆朋友都道:“願一睹狐仙芳容。”萬福向狐女求情,狐女道:“見我幹什麼?我也是人,五官臉孔,沒什麼兩樣。”聽其聲,歷歷如在眼前,四顧搜索,卻不見人影。

一名友人姓孫名得言,善開玩笑,再三請求見面,說道:“姑娘聲音嬌媚,叫人神魂顛倒。何必吝惜容貌,躲躲藏藏,不肯見人,害我相思?”狐女笑道:“乖孫子,想我幹什麼?欲爲令祖母作行樂圖耶?”諸客俱笑。

狐女道:“我爲狐,講一個與狐有關的典故,願意聽嗎?”衆人唯唯而諾。狐女道:“從前,某村旅舍,店內多狐,出沒廳堂,迷惑客人。旅客知道此事,互相勸誡,不住此店。半年之間,生意蕭條。主人大憂,最忌諱提起‘狐狸’二字。一日,某遠方客前來投宿,自稱是異國之人,望門徘徊。主人大悅,剛邀請客人進屋,即有路人勸告:‘店內有狐。’客人大懼,轉身欲走,主人百般辯白,說道:‘哪有狐妖?絕無此事。’客人半信半疑,猶猶豫豫要了一間上房,入室欲睡,見羣鼠遊走牀下,大駭奔出,口中急呼‘有狐!’主人驚問緣故。客人埋怨道:‘狐巢在此,何必謊言相欺?’主人又問:‘你口口聲聲說見到狐狸,到底是何形狀?’客人道:‘又細又小,不是狐兒,必是狐孫。’”

故事講完,鬨堂大笑,孫得言道:“外國人沒見識,狐狸老鼠不分。姑娘既不肯賜見,恕在下無禮,厚着臉皮不走啦。”狐女道:“留宿不要緊,我先申明,狐妖都喜歡捉弄人,若有冒犯之處,可別生氣。”衆人擔心她惡作劇,無奈散去。

爾後,衆朋友數日必來一次,尋狐鬥智,相互笑罵。狐女極爲詼諧,言語間顛倒賓客,逗人爲樂,口才之佳,無人能敵。大家都戲稱她作“狐娘子”。

一日,置酒宴會,萬福佔據主人位,孫得言與兩名客人分列左右,上首一席,虛位以待狐女。狐女推辭不善飲酒,衆人請她坐下說話。酒過數巡,衆人擲骰爲樂,行瓜蔓酒令,一名客人抓到瓜色,受罰喝酒,半開玩笑將酒杯推給上座,說道:“狐娘子很清醒,替我喝一杯。”

狐女笑道:“我從來不喝酒。說一典故,給各位佐酒。”孫得言掩耳不想聽。衆人道:“說典故可以,但不許罵人,否則須受罰。”狐女笑道:“不許罵人,罵狐狸如何?”衆人道:“行。”於是側耳傾聽。

狐女說道:“從前,某大臣出使紅毛國,頭戴狐皮帽,拜見國王。國王少見多怪,問道:‘是何皮毛,如此溫暖?’大臣回答說:‘狐皮。’國王道:‘此物生平未曾聽聞,狐字怎麼寫?’大臣伸出手指,虛空比劃,啓奏說:‘右邊是一大瓜,左邊是一小犬。’”主客聞言,盡皆大笑。惟有孫得言不悅,他坐在左邊,狐女話中有話,豈不是罵自己是小狗?

兩名客人,乃陳氏兄弟,一名所見,一名所聞。眼見孫得言神情窘迫,齊聲叫道:“雄狐何在,何以放縱雌狐撒野?”說話間目視萬福,似笑非笑,意思是說“自己的女人,也不管管。”

狐女笑道:“剛纔的故事還沒說完,兩位別汪汪亂叫,打斷我思路。卻說國王見大臣騎着一頭騾子,大爲驚奇。問道:‘此是何物?’大臣道:‘此名騾,由馬所生。’國王愈發好奇,大臣解釋說:‘在我們中國,馬生騾,騾生駒駒。’國王細細詢問詳情,使臣道:‘馬生騾,是‘臣所見’;騾生駒駒,乃‘臣所聞’。’”舉座莞爾。陳氏兄弟卻是面紅過耳。得,又被耍了。

衆人皆遭戲弄,心知不是狐女對手,互相約定:誰再開玩笑罵人,罰作東道主。俄頃,酒酣耳熱,孫得言跟萬福說:“我有一上聯,請公子續對。”萬福道:“請說。”孫得言道:“妓者出門訪情人,來時‘萬福’,去時‘萬福’。”滿座苦思,無人能對。

狐女笑道:“我有下聯了:龍王下詔求直諫,鱉也‘得言’,龜也‘得言’。”衆人哈哈大笑,盡皆絕倒。孫得言大怒道:“剛纔明明說好的,不許罵人,何以犯戒?”狐女笑道:“是我不好,但若非如此,難以對出下聯。明晚設宴,親自向你賠罪。”衆人一笑作罷。狐女之詼諧,由此可見一斑。

數月之後,狐女與萬福同歸故里,路過博興,狐女說道:“我有一遠房親戚在此,好久不曾往來,既順路經過,不可不去拜訪。天色已晚,且去寄宿一夜,明早再走不遲。”萬某問道:“在哪?”狐女手指前方,說道:“不遠。”

四周偏僻,萬福懷疑並無村落,抱着試一試心態,走了大約二里,果然見到一座村莊,造型奇特,生平未見。狐女上前叩門,一名老僕應聲而出,引領二人入院。只見重門迭戶,儼然世家大族。俄爾拜見主人,乃是一對老夫妻,彼此行禮問好,主人請萬福入座,擺上酒席,菜餚豐盛,殷勤款待,視若女婿。

住了一宿,兩人辭別返鄉,狐女說道:“若與公子同歸,家眷從未見過我,恐怕駭人聽聞。公子先回,我隨後就到。”萬福答應了,先行回家,預先稟明父母。未幾,狐女至,與萬福言笑,聞其聲而不見其人。

一年後,萬福有事前往濟南,狐女隨行。忽有數人來,與狐言語,極盡寒暄。狐女跟萬福說:“我本陝中人,與公子有緣,相伴許久。如今兄弟前來,邀我同歸。不能再伺候你了。”

萬福再三挽留,狐女不聽,徑自離去。

第440章 局詐(一)第241章 蕙芳第45回 廟鬼第136回 諸城某甲第357章 太醫第246章 蕭七第109回 商三官第176章 螳螂捕蛇第384章 某甲第133回 保住第55回 丁前溪第138回 宮夢弼第6回 畫壁第280章 鬼津第107回 汪士秀第294章 甄后第98回 單道士第167章 泥書生第110回 於江第58回 鳳陽士人第356章 抽腸第85回 巧娘(二)第145回 促織第315章 醜狐第257章 聶政第306章 夜明第112回 諭鬼第233章 雲翠仙第263章 戲縊第293章 役鬼第348章 富翁第278章 金姑夫第255章 週三第372章 疲龍第452章 崔猛(二)第146回 豐都御史第157回 辛十四娘(一)第43回 金世成第449章 丐仙(一)第243章 亂離二則第264章 江城第273章 赤字第347章 牧豎第192章 閻王第117回 番僧第370章 陵縣狐第67回 胡四姐第307章 夏雪第61回 祝翁第42回 賈兒第156回 棋鬼第354章 績女第372章 疲龍第345章 大鼠第398章 鬼隸第283章 胡四娘第274章 桔樹第15回 斫蟒第150回 妾杖擊賊第450章 丐仙(二)第411章 青城婦第74回 吳令第216章 潞令第139回 青梅(一)第140回 青梅(二)第225章 白蓮教第66回 珠兒第200章 鄱陽神第120回 狐妾第441章 居詐(二)第288章 鬼令第180章 秦生第116回 夢別第437章 小翠(一)第311章 象第176章 螳螂捕蛇第199章 義犬第230章 馬介甫(一)第317章 諸生第152回 姐妹易嫁第237章 林氏第250章 考弊司第446章 鍾生(一)第135回 水災第264章 江城第205章 上仙第18回 長清僧第153回 龍取水第39回 王成第388章 蚰蜒第162章 頭滾第244章 小謝第59回 耿十八第74回 吳令第452章 崔猛(二)第170章 念秧(一)第219章 河間生第210章 郭生第263章 戲縊第81章 林四娘
第440章 局詐(一)第241章 蕙芳第45回 廟鬼第136回 諸城某甲第357章 太醫第246章 蕭七第109回 商三官第176章 螳螂捕蛇第384章 某甲第133回 保住第55回 丁前溪第138回 宮夢弼第6回 畫壁第280章 鬼津第107回 汪士秀第294章 甄后第98回 單道士第167章 泥書生第110回 於江第58回 鳳陽士人第356章 抽腸第85回 巧娘(二)第145回 促織第315章 醜狐第257章 聶政第306章 夜明第112回 諭鬼第233章 雲翠仙第263章 戲縊第293章 役鬼第348章 富翁第278章 金姑夫第255章 週三第372章 疲龍第452章 崔猛(二)第146回 豐都御史第157回 辛十四娘(一)第43回 金世成第449章 丐仙(一)第243章 亂離二則第264章 江城第273章 赤字第347章 牧豎第192章 閻王第117回 番僧第370章 陵縣狐第67回 胡四姐第307章 夏雪第61回 祝翁第42回 賈兒第156回 棋鬼第354章 績女第372章 疲龍第345章 大鼠第398章 鬼隸第283章 胡四娘第274章 桔樹第15回 斫蟒第150回 妾杖擊賊第450章 丐仙(二)第411章 青城婦第74回 吳令第216章 潞令第139回 青梅(一)第140回 青梅(二)第225章 白蓮教第66回 珠兒第200章 鄱陽神第120回 狐妾第441章 居詐(二)第288章 鬼令第180章 秦生第116回 夢別第437章 小翠(一)第311章 象第176章 螳螂捕蛇第199章 義犬第230章 馬介甫(一)第317章 諸生第152回 姐妹易嫁第237章 林氏第250章 考弊司第446章 鍾生(一)第135回 水災第264章 江城第205章 上仙第18回 長清僧第153回 龍取水第39回 王成第388章 蚰蜒第162章 頭滾第244章 小謝第59回 耿十八第74回 吳令第452章 崔猛(二)第170章 念秧(一)第219章 河間生第210章 郭生第263章 戲縊第81章 林四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