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

劉錡駐軍於零波山下,本來是要拔除駐紮此地的西夏軍。

這支西夏兵馬約有九千人,以零波山爲依託,憑據險要,背城爲營。

這樣一支人馬,如果放任不管,不管他兵發何處,一旦敵軍下山,都會是他腹背之處的一個巨大隱患。

所以雖然山高路險,壁石林立,劉錡還是決定先把這顆釘子拔掉。

此後他再兵分兩路,一路沿惟精山、殺牛嶺一線,往賞移口、割踏寨逼近,進擊威州。

另一路由沿鳴沙河,先奪沙陀城,再攻應理城。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吳璘在祈連山戰線上打的有聲有色,能壓住白馬強鎮、宣化甘肅、西壽保泰三大軍司,牽制卓羅和南、西壽保泰、靜塞三大軍司。

但是,劉錡正面左右有西夏嘉寧、祥桔兩大軍司,零波山上還有近萬西夏駐軍,而其腹背之後的西夏軍,彷彿完全沒有了宋軍牽制似的,向他的後路瘋狂包抄過來。

最先與劉錡部接戰的是西壽保泰軍司約萬餘人的隊伍。

劉錡還以爲是西壽保泰軍司頂着吳家軍的壓力抽調精銳爲自己當面之敵解圍。

劉錡馬上派兵阻擊,雙方接戰一晝夜,西夏白馬強鎮先頭部隊、卓羅和南主力部隊便先後趕到了。

消息報到劉錡的中軍大營,劉錡頓覺不妙。

憑他多年的戰陣經驗,吳家軍那邊一定是出了重大紕漏,否則西夏軍無法也不敢抽調這麼多軍隊過來。

從地圖上看,從側翼和後路包抄過來的西夏軍隱隱已成合圍之勢,這是要把他圍困在零波山下。

劉錡當機立斷,馬上下令全軍交替撤退,向柔狼山一線轉移。

攻守之勢,就此易也。

柔狼山一帶的西夏軍已經被他殲滅,他打算移師此處,同樣背山爲營,據險而守,待了解清楚吳家軍那邊情況,再做行止。

但是,從沙陀方向、惟精山方向,嘉寧軍司和祥桔軍司的西夏軍也不計後果地衝了過來。

西夏軍也知道,吳璘之死,可能會讓吳家軍陷入一時的混亂,指揮系統癱瘓。

但是這個過程應該不會太長,宋國方面必有後手,吳家軍也不會坐視混亂局面繼續。

那份進奏大宋天子的奏疏上,落款是宣諭使趙婒。

作爲監軍,他甚至能節制主帥。

主帥既死,他就是全軍最高統帥,此人就算剛剛赴任,也必然很快交接清楚,擔負起指揮責任來。

所以,西夏軍必須搶這個時間差,不計犧牲、全員進逼,儘快吞掉劉錡部。

到那時吳家軍那邊順利完成交接,指揮系統恢復,也來不及了。

只是,劉錡的反應太迅速了。

剛剛察覺苗頭,原本狼一般緊盯對手,步步進逼的劉錡,突然就像一頭狡狐般逃竄開去。

西夏騎兵數量超過宋軍,機動能力更強,這也是劉錡選擇柔狼山,而不選擇平川穀地撤退的原因。

撤軍之中,再選擇利於西夏騎兵衝鋒的平川地帶,那就真是找死了。

饒是如此,撤退之路也是艱險重重。

西夏軍調動騎兵沿線阻止、側擊、追擊,如羣狼一般撕咬纏鬥,拖滯着宋軍行動速度。

而其後,則有更多的“狼崽子”不斷作爲新鮮血液補充進來。

劉錡反應雖快,還是難免在羣狼的撕咬之下不斷失血,步履艱難。

如果就此下去,劉錡的八萬大軍就要被拖死在這裡,直到羣狼就位,進入最後的狩獵階段。

不過,深秋近冬,複雜多變的西夏氣候,給了劉錡部一線生機。

在劉錡部大軍從零波山下轉移,趕往柔狼山的過程中,中間有數十里的一片平川地帶。

這裡本來是最利於西夏騎兵發揮他們的衝營破陣優勢的地方。

所以劉錡以車陣列於外,做好了準備經過一番慘烈廝殺,付出重大犧牲才能脫離這個死亡區域的準備。

在他的預判中,經過這一路段,他的兵馬或死或傷或流散,至少要損失四分之一。

但是,適時狂風大作,飛沙走石。

兩山之間這片平川穀地是風口,風勢尤其猛烈,狂風捲着沙土,鋪天蓋地,宛如沙塵暴一般。

從南線追擊過來的西夏軍各路騎兵頂着飛沙走石,根本難以寸進。

其實宋軍這邊也不好受,飛沙彌漫中,部伍相失,營陣大亂,邊行軍邊防禦的陣形已經不復存在。

只不過,這種最好的踹營衝陣的機會,南線西夏騎兵也用不上了。

從惟精山方向趕來的西夏騎兵是背風衝鋒,倒是佔了天時。

只是,這路兵馬人數太少。

而且狂沙漫天的惡劣天氣,他們本來也不用衝陣,宋軍防禦陣形已經被沙塵暴給沖毀了。

可他們一旦殺入宋軍陣營,馬上就從背風衝鋒陷入和宋軍一樣的尷尬局面,優勢全無了。

而騎兵一旦失去機動力,其戰鬥力還不如步兵呢。

劉錡麾下大將葛珣親自率領刀斧手斬馬腿,刺騎兵,將這支忘乎所以貿然殺入宋軍隊伍的西夏騎兵殲滅。

待全軍成功轉移至柔狼山,據險而守時,風暴天氣尚未完全止歇。

劉錡點檢損失,此番轉移,損失戰將九員,九千四百餘人不知所蹤,結局不外乎是被殺、被俘和風沙之中走失。

最糟糕的是糧草,風暴之中,大量糧車被遺棄於途。

這不僅給他們造成了嚴重的後勤壓力,來不及焚燬的糧車落入敵軍之手,還會大大緩解西夏軍的後勤壓力。

好在主力部隊得以保全,劉錡便依託柔狼山脈,將全軍分爲六部,分別駐紮在大青峰、南泉峰、北嶂峰、大煙墩峰、青砂峴峰、黃家屲峰六處山上。

諸軍首尾相顧,互爲奧援。

最先追擊過來的西夏兵以騎兵爲主,這種地形無法充分發揮作用,於是就地紮營,防止宋軍繼續轉移,靜候後續部隊陸續抵達。

……

負責祈連山一線的吳家軍是在老帥吳璘過世的第四天,發現情況不對的。

這幾天西夏軍一直沒有對他們採取攻勢。

此前宋軍意圖很明顯,沿祈連山繼續西進,奪取涼州,進逼甘州。

西夏主要城鎮區,就集中在北向的賀蘭山下河套平原域,以及西向的祈連山下的河西走廊區域。

吳家軍一路攻營拔寨,不管是把涼、甘、肅、瓜沙這河西走廊一線全部佔領,還是卡在甘州或肅州,都會切斷河西走廊和河套平原的聯繫。

兩者之間雖有廣袤區域,卻是兩座大沙漠,這會切斷西夏兩大政區的聯繫。

所以,西夏對於吳家軍的攻勢不能不救,不能不戰,不能不阻。

但是這幾天宋軍勤築工事、收縮兵力,鞏固已佔區域,西夏軍卻很配合地沒有主動襲擾。

這種反常行動,自然引起了吳家軍的警惕。

宣諭使趙婒雖不知兵,還爲西夏軍的安靜沾沾自喜,但軍中實不乏名將。

於是,他們加派斥候,進行偵察,終於在第四天勘破了真相。

附近西夏軍司大營,每日照常有軍士巡弋,也照常有斥候遊騎出動,營中竈火也沒有減少……

遠遠看去,每天埋鍋造飯的煙火,還是那麼多。

但是,他們的主力早就不見了。

西夏軍主力去了哪裡?

這個答案,每個將領都心中有數。

但是,西夏軍爲何能果斷抽調大軍,集中優勢兵力去圍殲劉錡部?

難道這幾天的收縮和防禦,被西夏軍窺破了真相?

然而,如果說是吳家軍穩紮穩打,因爲冬季即將來臨,不想把戰線拖的太長,所以採取守勢不再進逼,也是說的通的。

西夏軍爲何如此篤定?

趙婒坐在上首,聽着將領們反覆推敲,忽然臉色一變。

他驀然想到了自己給天子的奏章,難道……

不,不會的。

趙婒心中忽地涌起一陣巨大的恐慌。

他不敢說出自己派人以奏章的方式,向朝廷彙報了吳帥病逝的消息。

不說,這個秘密還有可能成爲秘密,說了,一旦劉錡部因此遭受重創,他就完蛋了。

自從大宋恢復了太祖時期的“皇宋刑統”,士大夫的免死特權不再,如此嚴重的失誤,他會被砍頭的。

趙婒忍不住站了起來:“諸位,如今看來,我軍雖秘而未宣,但吳帥病逝的消息,還是被西夏軍偵知了。

所以趁我三軍無帥,利用西夏騎兵機動之優勢,抽調重兵,圍剿劉錡將軍所部去了。

如今我們不能確定他們已經離開幾天,劉錡將軍那邊情形如何,如今該何去何從?”

衆將領一聽,也是紛紛獻策,各抒已見。

一部分將領認爲,劉錡將軍戰陣經驗豐富,不會輕易陷入敵軍包圍圈。

如今趁着西夏軍主力去了北線,他們應該趁機繼續西進,奪取甘涼二州。

一則,可以“圍魏救趙”,逼迫西夏軍回返。

二則,甘、肅二州,位於河西走廊中部,所以這兩座大城屯糧最多,哪怕只是攻下一座,也能確保宋軍在此過冬。

而另一些將領,則建議放棄即將到手的涼州,退守樂州、蘭州、會州一線。

如此,一方面接應劉錡軍後路,一方面守住進擊西夏的門戶。

這樣一來可以大爲減輕後勤運輸壓力,避免拿不下甘州,又被斷了糧道的危險。

又能接應劉錡部,避免劉錡部孤立無援,被敵全殲。

如果劉錡部一旦被殲滅,西夏大軍全部反撲過來,後路斷絕,就算佔了肅州,糧草不絕,就一定守得住嗎?

兩種意見其實各有各的道理,也不能說誰就一定對或一定錯。

對與錯,要看未來局勢的變化,而未來局勢如何演變,充滿着變數,誰也無法確定。

這個時候,就得主帥拿主意了。

是行險,還是行穩。

軍前宣諭使趙婒思量許久,決定……

行險。

他擔心就是因爲他的疏忽,暴露了老帥吳璘病逝的消息。

他考慮到新任主帥尚未就任,他就是三軍統帥。

如果此時棄守吳璘已經奪取的諸多堡寨,放棄唾手可得的涼州,退守蘭州會州一線,再熬過一個漫長的冬季……

那麼他赴任之後給朝廷看到的,就是一系列的無能和慘敗。

不管是爲了彌補他可能犯下的錯誤,還是新官上任必需要有的表現,他都需要一份閃亮的戰績交上去。

奪取涼、甘二州,就是他遞交給朝廷的一份閃亮戰績。

哪怕劉錡部遭受重創的原因真是因爲他的疏漏,如此顯赫的戰績,也可以彌補他的過失了。

所以,趙婒下了決定,棄守爲攻,先奪涼州,再奪甘州,將西夏一切爲二。

此時,吳拱剛剛趕到蘭州。

而西夏的三大王牌,鐵鷂子、步跋子、潑喜兵,在收到拓跋厚的緊急軍書之後,也被李仁孝和任得敬派出了興慶府,出青銅峽,沿鳴沙河,滾滾而來。

楊沅這邊,既然明確了固守陝川門戶,重點謀略西夏的戰略,他打算在接收了最新一批火器彈藥和冬服之後,便移師天水。

天水距離西夏更近,如此可以釋放一個更明確的訊號:宋國的戰略意圖在西夏。

這樣可以減輕陝西金軍的心理壓力,避免暴發全面戰爭,讓大宋兩面開戰。

同時,如果他要接應入夏作戰的宋軍,也就更便利一些。

風從北來,天已涼了。

第817章 綁上任家的船第624章 陡變第297章 休遣玲瓏唱我詞第853章 太突然了第323章 夜審第382章 神火飛鴉第26章 奴是好人家的女子第713章 塵埃落定第527章 讓他去第768章 八日之後第621章 瓦解第880章 破而後立第833章 自晦第129章 七月七第455章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723章 以魔爲礪第735章 表白第698章 不完美的計劃第638章 立威第587章 猛藥第653章 餘韻第818章 東風來了第68章 師師生不忿第329章 牆倒衆人推第877章 潼川之亂第145章 張公公,你說誰不是男人?第756章 樂思蜀第54章 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第752章 結果第405章 天目山上好乘涼第154章 請夫人護法第625章 假日泡湯第737章 一步步來第872章 頑強的安順侯第430章 袖中出手第500章 楊沅拜‘泰山’第754章 大潮在天,楊家有女第398章 御龍直第535章 我不是我第356章 合格的忍者第830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548章 雙面第180章 全體起立,拜見祖師爺第751章 披着楊皮的郎第276章 自投羅網的魚第768章 八日之後第729章 刀妃再舞第13章 哥給你指條明路第191章 往蕃坊裡去第135章 錢塘江上潮信來第164章 八紱魚字房,在下武修郎第72章 水晶薑糖第710章 利中誰屬第205章 誰在斂翼第168章 她,下了凡第249章 薛娘妙計安天下第687章 秣馬厲兵第715章 各自誤第782章第512章 各有所思的夜第685章 刀把子第438章 殺駕第280章 原來你在五層第722章 並蒂雙蓮第98章 這朵花,我採定了第404章 新君誰屬第226章 未時,羊狠狼貪,一團麻第648章 五朵花第94章 借汝一條龍,乘風第619章 一尺鱸魚新釣第113章 飛將軍李師師第894章 北風疾第69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58章 大宋的“萬人空巷”第787章 褒姒的一笑第335章 天上掉餡餅啦第217章 寅時,萬物承陽,虎嘯山崗第484章 七道旨第868章 謀算第154章 請夫人護法第325章 大家一起猜一猜第47章 人生如寄第852章 遇事不決,求助玄學第149章 我們知道但是都裝不知道第790章 老師畢竟是老師第783章 升帳點兵第14章 不做繡花人第328章 做成鐵案第451章 飄香的船第216章 丑時,夢與夢想,若其行第771章 納後大典第835章 親政第676章 蓬州客第271章 失措的噴飯大夫第224章 午時三刻,寧輸數子,勿失一先第109章 撥草尋蛇跡第385章 撲朔迷離第19章 咬文嚼字的金國貴女第169章 官家無故至此,罰金一鎰第160章 以身撲火
第817章 綁上任家的船第624章 陡變第297章 休遣玲瓏唱我詞第853章 太突然了第323章 夜審第382章 神火飛鴉第26章 奴是好人家的女子第713章 塵埃落定第527章 讓他去第768章 八日之後第621章 瓦解第880章 破而後立第833章 自晦第129章 七月七第455章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723章 以魔爲礪第735章 表白第698章 不完美的計劃第638章 立威第587章 猛藥第653章 餘韻第818章 東風來了第68章 師師生不忿第329章 牆倒衆人推第877章 潼川之亂第145章 張公公,你說誰不是男人?第756章 樂思蜀第54章 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第752章 結果第405章 天目山上好乘涼第154章 請夫人護法第625章 假日泡湯第737章 一步步來第872章 頑強的安順侯第430章 袖中出手第500章 楊沅拜‘泰山’第754章 大潮在天,楊家有女第398章 御龍直第535章 我不是我第356章 合格的忍者第830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548章 雙面第180章 全體起立,拜見祖師爺第751章 披着楊皮的郎第276章 自投羅網的魚第768章 八日之後第729章 刀妃再舞第13章 哥給你指條明路第191章 往蕃坊裡去第135章 錢塘江上潮信來第164章 八紱魚字房,在下武修郎第72章 水晶薑糖第710章 利中誰屬第205章 誰在斂翼第168章 她,下了凡第249章 薛娘妙計安天下第687章 秣馬厲兵第715章 各自誤第782章第512章 各有所思的夜第685章 刀把子第438章 殺駕第280章 原來你在五層第722章 並蒂雙蓮第98章 這朵花,我採定了第404章 新君誰屬第226章 未時,羊狠狼貪,一團麻第648章 五朵花第94章 借汝一條龍,乘風第619章 一尺鱸魚新釣第113章 飛將軍李師師第894章 北風疾第69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58章 大宋的“萬人空巷”第787章 褒姒的一笑第335章 天上掉餡餅啦第217章 寅時,萬物承陽,虎嘯山崗第484章 七道旨第868章 謀算第154章 請夫人護法第325章 大家一起猜一猜第47章 人生如寄第852章 遇事不決,求助玄學第149章 我們知道但是都裝不知道第790章 老師畢竟是老師第783章 升帳點兵第14章 不做繡花人第328章 做成鐵案第451章 飄香的船第216章 丑時,夢與夢想,若其行第771章 納後大典第835章 親政第676章 蓬州客第271章 失措的噴飯大夫第224章 午時三刻,寧輸數子,勿失一先第109章 撥草尋蛇跡第385章 撲朔迷離第19章 咬文嚼字的金國貴女第169章 官家無故至此,罰金一鎰第160章 以身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