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二章 三個大清

隨着北京內城三十二萬旗人的大投降,這天下也算是大局已定了。

三天後聖教軍第一鎮到達北京。

就在同時楊忠也給仙尊帶來了南方戰場上的消息,聖教軍第五鎮攻克長沙,與貴州的王囊仙所部會師,後者基本上控制了整個貴州,只剩下貴陽一座孤城還在圍困中。

而四川戰場上隨着援川軍的到達和第七鎮的組建,得到了大批新式軍火支援的聖教各軍,在拿着仙尊信物的新任巡撫姚之富統帥下,首先攻克長江萬州,然後沿長江順流而下攻克夔州府,打開了夔門天險,使聖教的主要控制區和四川真正連接起來,隨後更多的新式軍火沿着長江涌入四川,四川各軍實力陡然增強,已經再一次兵分兩路,由姚之富率領主力攻重慶,而冉天元率領西路軍攻成都。

事實上聖教在四川已經轉入了全面進攻當中。

勝利已經沒有懸念。

而陝西清軍放棄漢中了,燒斷秦嶺棧道閉境自保。

至於其他戰場上變化不大。

無論太湖一線還是兩淮雙方都依然維持着之前戰線僵持,但山東戰場上獲得了新式軍火,另外還有聖教軍第六鎮支援的劉照魁所部攻克兗州府和濟寧州,而山東半島各地義軍蜂起滿清統治基本癱瘓,實際上就等着聖教軍過去了。

兩淮團練則退守徐州,以圖保住兩淮的北大門,不過他們也只是苟延殘喘而已,因爲蘇北的反抗之火同樣燃起,要知道這時候蘇北地主還對佃戶擁有初ye權的,可想而知壓榨多麼殘酷。話說一羣對佃戶行使初ye權的傢伙,居然有臉說自己代表中華文明,這臉皮也未免太厚了,而且不僅僅是蘇北,就是魯南一帶也一樣,這也正是劉照魁在這一帶如魚得水原因,那些佃戶們迫切需要有人帶領他們起來反抗這些所謂的文明人。

而福建和廣東戰場上同樣也沒有太大的變化,那裡的聖教軍只是佔據海上優勢,但在陸地上只能維持自保而已,而且說實話,那些天地會的戰鬥力並不怎麼樣。

楊忠的第一鎮到達北京後,聖教軍緊接着開始了對宣化的進攻,自知肯定無法對抗的宣化清軍和晉商一起向逃往山西,因爲蒙古各部的投降聖教軍在宣大不需要擔心側翼,所以勢如破竹般向前進攻,到第二年開春時候就已經佔領大同並兵臨雁門關,因爲得到了甘肅綠營的增援,再加上楊豐的帝國銀行毀掉了作爲晉商根本的票號金融控制體系,山西士紳對於抵抗聖教非常堅決,他們和陝西甘肅等地清軍聯合起來,推舉西安將軍,舒爾哈齊之後的滿清宗室輔國公嵩椿繼承大清皇位,然後領導他們繼續抵抗……

由此可見晉商們對咱大清的確愛得深沉。

不過他們的實力並不弱。

嵩椿是前任綏遠將軍,而他背後還有綏遠,寧夏,伊犁和烏里雅蘇臺四個將軍,加西安一共五將軍的八旗駐軍作爲依靠,因爲乾隆和西北頻繁的戰爭,這些八旗都不是關內那些廢物,這些傢伙都是真正上過戰場甚至堪稱精銳的,而且還有慶桂帶過去的河南清軍主力,雖然這支清軍被楊忠打得慘敗,但至少也是作戰經驗豐富,還有大批一起逃過去的科爾沁騎兵,另外還有西北的綠營也都是真正能打而且抵抗堅決的,再加上還有一系列天險,對付他們至少楊忠一個軍是不夠的。

所以在打下大同後,楊豐便叫停了接下來的進攻,這樣事實上雙方就以雁門關,太行山和崤山爲界對峙。

而就在永瑆投降的消息傳到南方之後,南方的士紳們乾脆也自己立了一個大清皇帝,他們把野豬皮之後的福州將軍恆瑞立爲皇帝,由此可見江南的士紳對大清也是愛得深沉,至於都城就定在福州了,反正就是個牌位,這樣就一下子出現了兩個大清,分別是都城西安的西清,還有都城福州的東清。甚至很快東北的旗人也立了一個皇帝,這樣也就又多了一個北清,北清皇帝也是野豬皮之後,因爲年紀大帶不了兵留在後方的盛京將軍都爾嘉,總之咱大清一下子變成了三個,反正三家也不挨着,並不妨礙他們的共存,這年頭都是個人顧個人了,不想被割了蛋蛋去南京給那妖人修妖塔就只能這樣。

這三個咱大清裡面,西清還延續着大清的制度。

畢竟西北八旗最強。

至於軍機處首席軍機大臣,這個自然就是從河南逃過去的慶桂了,他本來在軍機處就是僅次於和珅的。

而東清就完全是牌位了,實際上就是各地士紳的聯盟,包括兩淮士紳也名義上隸屬東清,軍機處沒了,變成類似明朝的內閣制,而內閣首輔就是嘉慶的老師朱珪,甚至他和淮揚總督劉墉還被封了王……

反正大清的王們全沒了。

或者說全都割蛋蛋脩金字塔去了。

北京的大投降把滿清皇室那些主要王公貴族一鍋端,所有什麼親王郡王鐵mao子王一個不剩,外面最高的也就是個公爵,這樣也就沒必要考慮什麼祖宗成法了,不僅僅朱珪和劉墉被封了王,其他各地什麼總督巡撫統統都先來個郡王公爵什麼的,東清皇帝陛下在福州登基之日光親王封了倆郡王封了八個,公爵封了二十多,還把在北京遇難的衍聖公也追封了親王,還是世襲罔替的呦,因爲孔家北支在曲阜被劉照魁端了,據說這個惡賊還和一些孔家的叛逆一起,把衍聖公幾個直系親屬全扔糞坑淹死了,所以只能由衢州的孔家來繼承這個衍聖王,這樣一時間也就海內鹹歌盛世了。

至於北清就純粹苟延殘喘了。

他們最主要敵人不是聖教軍,至少短期內聖教軍是不會出山海關的,北清的主要敵人是他們過去的盟友,一下子變成楊豐幫兇的蒙古各部立刻對着他們下了手,在楊豐的金錢引誘下蒙古各部就像狼羣般開始了對他們的狩獵,幾乎所有青壯年都全部折在關內的科爾沁部第一個成爲犧牲品,在喀喇沁,土默特,阿巴嘎,烏珠穆沁甚至車臣汗部等部圍攻下徹底滅族,草場被吞併,財產被洗劫,女人被賣爲奴隸,可以說科爾沁部的名字直接消失,而失去了這個最忠誠盟友,東北的旗人不得不在蒙古各部的狩獵下苦苦支撐。

總之他們的苦難日子還在後頭。

至於楊豐就沒興趣管這些了。

當一七九二春天到來,渤海的海冰消融後,一支龐大的艦隊出現在了大沽口。

“弟子叩見仙尊!”

朱濆和鄭一跪倒叩拜在楊豐面前。

“起來吧,你們做得很好!”

楊豐扶起他們,同時用滿意的目光看着自己面前的一艘艘戰艦。

這是他的海軍。

一共四艘小型戰列艦,雙層炮門每艘大概能載最多五十門炮,看上去都不是很新,新的英國人也不會賣,這都是東印度公司淘汰不要的,但在這時候的中國就已經是最強大的戰艦了,除此之外還有十六艘軟帆的武裝商船,也就是這時候護衛艦級別,這裡面就有完全新建的了,畢竟這種東西更容易購買。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四十六艘硬帆炮艦,略小於那些武裝商船,都是紅單船樣式,但全都是新的,只不過是甲板炮,每一艘能載二十門以上的火炮,但火炮不大,最大也就是十二磅級別的,整個艦隊六十六艘戰艦,實力放到歐洲不值一提,在亞洲也沒法跟英荷兩個東印度公司相提並論。

但勉強有點現代艦隊的樣子了。

“仙尊,伍掌櫃讓弟子稟告仙尊,說是清妖的兩廣總督孫士毅在與英妖密謀,有可能是欲效澳門例,將臺灣給英妖,以換取英妖出兵相助。”

鄭一說道。

“他們倒是挺慷慨啊!”

楊豐冷笑道。

這的確是個大新聞,不過想想也沒什麼奇怪的,這兩年兩淮和江南士紳一直在從東印度公司購買軍火,連舟山和松江都重新開關,經常有滿載褐貝斯步槍和紙殼子彈的商船停靠兩港,甚至就連大炮都有,兩淮團練和浙江團練手中近半的步槍都是印度產,英國人現在是兩頭髮財,賣給聖教戰艦和武器的同時也一樣大肆向楊豐的敵人們賣軍火,他們既然有如此密切的合作關係,那麼延伸一下,由賣軍火變成提供僱傭兵也就不奇怪了。

“不用管他們,英妖沒空管東方!”

楊豐說道。

英國人的確沒空管東方。

因爲就在這一年,路易十六被押上了斷頭臺,接下來熊熊戰火將燃遍歐洲,英國人才沒功夫介入東方的戰爭呢!

“走,上船!”

緊接着楊豐說道。

說完他直接走向最近一艘戰列艦的舷梯,在他身後,新任北京留守楊忠和十幾萬送行的軍民立刻跪倒,在他們的叩拜聲中,仙尊帶着兩位仙童踏上了返回南京的旅程,而他返回南京的最重要工作是……

登基。

第二七二章 訴苦大會第一二四章 妖孽,還不束手就擒第五四二章 人形自走炮第四五七章 其心可誅第五八二章 人民羣衆的內部矛盾第五二二章 國師駕到,諸神迴避第一七四章 逼宮第五三二章 牢不可破的聯盟第八十章 跨越式發展纔是王道啊第四五六章 楊大帥的姐姐們第七六七章 雅典娜也來了第七三八章 國師治世,海清河晏(本卷完)第一零四章 翻身奴隸把歌唱第一一八章 賜宴第五二六章 打土豪的時刻到了第三四七章 遺產第三七零章 絕殺第六三九章 偉大的神皇第二零三章 秦檜的絕招第五八八章 幽靈的崛起第八一九章 向着宏圖霸業的衝刺第二六三章 我撕,我撕,我撕撕撕第四九二章 這是一場戰爭第五六四章 崖山第四六零章 各懷鬼胎第六七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二一三章 風風火火闖九州第三一七章 兄弟,天界見第四五四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七一九章 國師要建新模範軍第一六九章 親人團聚第六七八章 這就是官啊第九十九章 三岔河第六零五章 僧王駕到第七零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零四章 張三丰第四四八章 爲友誼乾杯第四二九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二五二章 狼多肉少第一一六章 皇帝在進軍第四一一章 安祿山第二五八章 帝姬們的復仇第二九六章 這大清遲早藥丸第四三七章 聖火令第五八一章 星火燎原第六八二章 官不聊生第一三一章 留頭不留根,留根不留頭第一七一章 討伐第八二一章 攻破大都第六七四章 十萬神兵掃天下第三二七章 餓,餓,餓第八二一章 攻破大都第四零六章 鎮妖塔第二一二章 血戰臺兒莊第四四二章 我就是你們的神第二八七章 等你到十八第一零二章 血戰第三五四章 來,給爺唱一曲征服第一三九章 帝國朝陽第五零零章 韃虜過此者死第四十六章 三百年流不盡的英雄血第六二一章 祁中堂妙計卻敵第五八零章 京觀第五六三章 七殺檄第二一九章 太后起駕第六十八章 冀東決戰第五六七章 瓷器第四六二章 無敵是多麼寂寞第三十七章 歷史的岔道第五六六章 你們都是妖第二零九章 北伐第四八四章 起航第四八四章 起航第二九四章 阿巴泰,鰲拜,這就是你們的後代啊!第一七二章 左良玉的覆滅第一零二章 血戰第三五三章 幽會第七零一章 大局已定第三六一章 送遊戲,賣裝備第一二八章 流浪者之歌第四五七章 其心可誅第四五七章 其心可誅第六零四章 左宗棠第二四七章 帝國的反擊第九十四章 自由引導人民第三三二章 三個大清第五二六章 打土豪的時刻到了第五一五章 這恐怕是個妖孽啊第七六三章 橫跨太平洋的屁動力噴氣機第六五八章 魏晉風度第七四零章 夭壽啦,皇后詐屍啦!第六二六章 維多利亞的陽光第七零三章 又死一個皇帝第六十一章 位面之子第三二三章 殺清妖,喝酒吃肉過好年第三九九章 好日子到頭了第七三四章 寒窗苦讀中狀元啊第五九七章 炮決第七十二章 希望的田野第四六五章 鐵騎時代
第二七二章 訴苦大會第一二四章 妖孽,還不束手就擒第五四二章 人形自走炮第四五七章 其心可誅第五八二章 人民羣衆的內部矛盾第五二二章 國師駕到,諸神迴避第一七四章 逼宮第五三二章 牢不可破的聯盟第八十章 跨越式發展纔是王道啊第四五六章 楊大帥的姐姐們第七六七章 雅典娜也來了第七三八章 國師治世,海清河晏(本卷完)第一零四章 翻身奴隸把歌唱第一一八章 賜宴第五二六章 打土豪的時刻到了第三四七章 遺產第三七零章 絕殺第六三九章 偉大的神皇第二零三章 秦檜的絕招第五八八章 幽靈的崛起第八一九章 向着宏圖霸業的衝刺第二六三章 我撕,我撕,我撕撕撕第四九二章 這是一場戰爭第五六四章 崖山第四六零章 各懷鬼胎第六七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二一三章 風風火火闖九州第三一七章 兄弟,天界見第四五四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七一九章 國師要建新模範軍第一六九章 親人團聚第六七八章 這就是官啊第九十九章 三岔河第六零五章 僧王駕到第七零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零四章 張三丰第四四八章 爲友誼乾杯第四二九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二五二章 狼多肉少第一一六章 皇帝在進軍第四一一章 安祿山第二五八章 帝姬們的復仇第二九六章 這大清遲早藥丸第四三七章 聖火令第五八一章 星火燎原第六八二章 官不聊生第一三一章 留頭不留根,留根不留頭第一七一章 討伐第八二一章 攻破大都第六七四章 十萬神兵掃天下第三二七章 餓,餓,餓第八二一章 攻破大都第四零六章 鎮妖塔第二一二章 血戰臺兒莊第四四二章 我就是你們的神第二八七章 等你到十八第一零二章 血戰第三五四章 來,給爺唱一曲征服第一三九章 帝國朝陽第五零零章 韃虜過此者死第四十六章 三百年流不盡的英雄血第六二一章 祁中堂妙計卻敵第五八零章 京觀第五六三章 七殺檄第二一九章 太后起駕第六十八章 冀東決戰第五六七章 瓷器第四六二章 無敵是多麼寂寞第三十七章 歷史的岔道第五六六章 你們都是妖第二零九章 北伐第四八四章 起航第四八四章 起航第二九四章 阿巴泰,鰲拜,這就是你們的後代啊!第一七二章 左良玉的覆滅第一零二章 血戰第三五三章 幽會第七零一章 大局已定第三六一章 送遊戲,賣裝備第一二八章 流浪者之歌第四五七章 其心可誅第四五七章 其心可誅第六零四章 左宗棠第二四七章 帝國的反擊第九十四章 自由引導人民第三三二章 三個大清第五二六章 打土豪的時刻到了第五一五章 這恐怕是個妖孽啊第七六三章 橫跨太平洋的屁動力噴氣機第六五八章 魏晉風度第七四零章 夭壽啦,皇后詐屍啦!第六二六章 維多利亞的陽光第七零三章 又死一個皇帝第六十一章 位面之子第三二三章 殺清妖,喝酒吃肉過好年第三九九章 好日子到頭了第七三四章 寒窗苦讀中狀元啊第五九七章 炮決第七十二章 希望的田野第四六五章 鐵騎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