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八章 國師治世,海清河晏(本卷完)

祥興四年五月,陝州。

“底事崑崙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

楊豐站在山巔望着下面滔滔黃河嘆息道。

“幸有國師隻手挽天傾,單臂定乾坤,故此無論是那黃流亂注,還是那魑魅橫行,統統都不過是跳樑小醜,只要有國師出手自然冰消瓦解!”

旁邊唐恪獻媚道。

“哈,哈,那就且看看老夫手段!”

楊豐滿意地笑道。

然後兩旁所有文臣武將一片獻媚地笑聲。

這時候大宋的農業普查基本完成,除了最爲偏遠的兩廣,還有夔州路下屬的那些貴州土司和羈縻州,再加上成都府路和梓州路下屬那些蠻部,整個大宋所有府州軍的農業普查都已經完成。這場歷時近五年的普查,使大宋朝廷第一次真正切實掌握了全國所有的人口,耕地面積,糧食產量,甚至包括礦產,漁業,森林等數據,而且繪製了全國範圍的詳細地圖。

而伴隨着農業普查的完成,全國範圍主幹道路的建設也初步完成。

以汴梁爲中心向外輻射的原來幾條主要大路,全部按照通行載重馬車的標準重修,一些原本的木橋甚至浮橋,也都變成了石橋甚至混凝土橋,尤其是浚滑之間堪稱大宋當年國字第一號工程的三山浮橋,乾脆在國師的親自主持下,變成了在這個時代完全匪夷所思的鐵橋。

類似老式鐵路橋一樣的桁架橋。

鋼筋混凝土的橋墩,鋼筋是國師親手製造,鍛鐵的桁架,這個是由利國監製造,實際上最早英國人建這個是用鑄鐵,而且還是跑火車的,國師爲了保險還是用鍛造的熟鐵,而橋面爲了減重是木製的,寬度可容兩輛四輪載重馬車對過,承重可保證兩個橋墩間十輛載重五千斤的馬車同行。

這已經足夠了。

再高的承重根本沒意義,能拖過大炮就行了。

哪怕反對國師的,也不得不承認國師完成了一項堪稱偉大的工程。

當然,該造反還得造反。

國師的偉大工程多了,難道就爲這點奇技淫巧放棄原則?

再說國師要的就是他們造反,於是就在農業普查完成的同時,國師也正式簽署了各方期待已久的均田令,並且由現年已經十四歲的小皇帝,滿腔豪情地親自在均田令上蓋了玉璽。

而均田令的內容很簡單。

所有土地,除爵臣封地以外全部收歸國有,或者說收歸皇帝所有,無論之前這些田地屬於誰,只要不是爵臣封地,那就統統都收歸國有,對於官田自然不用說,對於民田採取贖買,以田券按照聖旨簽署同一天各地的市價,強制收購爲官田,然後所有戶籍上的農民無論以前是主戶還是客戶,無論男女哪怕小孩也統統計口授田。

但沒有明確的標準。

各地村莊內部自己分。

農業普查的同時鄉村劃界也完成,以後老百姓自己選村長,然後那些老百姓自己選的村長自己組織抓鬮,這個分地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實際上在楊豐計劃中估計還得來一個五年,五年農業普查,五年基層建設外加分地,前後十年完成大宋的均田制。

官田佃租降爲一成。

至於其他苛捐雜稅一律取消,只保留田賦一項。

這時候楊豐已經過了刮地皮的境界。

他的大宋版東印度公司已經開始下西洋,就連第一個殖民地都建立。

建在了安不納島。

這座小島上的胡椒正源源不斷運來。

另外還有臺灣的金礦,登州的金礦,下一步還有婆羅洲的金礦,而且遠征倭國的計劃已經提上日程,目標自然是佐渡島,下一步還有石見,然後黃金白銀什麼的就源源不絕了,話說佐渡島最高紀錄甚至每年爲倭國提供四十噸黃金,石見銀山可是號稱十六世紀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流通白銀來自那裡,搶到手後就近抓倭國人當奴隸開礦就可以了。

有這個誰還刮地皮呀!

至於田券實際是五年期債券,五年後可兌換實錢,而且還加上了一定利息,另外也有十年期和十五年期甚至二十年期田券,可自由選擇要哪一種,年限越長的利息越高,二十年期田券實際上漲五成。

當然,這些都沒什麼卵用。

對於那些早就等待這一天的南方各地士紳們來說,只要收他們的土地就已經必須得造反了。

實際上此時他們已經反了。

兩淮,兩江,兩浙,兩荊,福建八路所有地方主官聯名拒絕奉詔,江南東路宣撫使呂頤浩以太后與國師穢亂宮闈爲名起兵,擁立此前潛逃江寧的祁王趙模爲帝,緊接着其他七路的宣撫使紛紛響應,各地知府知州迅速集起結境內預備役北上兩淮保衛江南。他們以同樣潛逃南下的信王趙榛爲兵馬大元帥,以呂頤浩,李光爲左右相建立起朝廷,不過他們明顯沒有直搗汴梁的膽量,而是分別據守沿淮各要地,以及上游的江陵和鄂州,擺出了一副準備割據的架勢,也有可能是等待北方的忠義之士能夠響應。

由此可見到底是秀才造反啊!

而兩廣二路,四川三路作壁上觀。

他們沒有公開響應趙模。

不過根據五路的錦衣衛密報,五路的地方官員都有派遣親信前往江寧的情況,只是被駐紮這些地方的國防軍四個軍壓制,所有不敢公開響應而已,和屬於內地沒有國防軍駐紮的江淮各路不同,他們那裡因爲需要防範大理安南吐蕃三國,都駐紮着大量國防軍。

另外基地設在舟山的南洋置制使率領海軍艦隊據舟山效忠汴梁,並且擊敗了向其進攻的浙江預備役軍。

而知襄州以襄陽起兵響應江寧。

但僅僅一個時辰後他就被一羣老百姓衝進府衙,然後直接拖出來亂棍打死了。

同樣知淮寧府也欲響應,還沒等公開宣佈,就被一羣衙役枷起來直接送往汴梁了。

類似的還有不少。

最遠的甚至河東路都有地方官員或者士紳起兵,或者預謀起兵,然後緊接着被地方百姓或者屬官直接拿下,最腦殘的是燕山府路兩名士子跑去遊說韓世忠南下清君側,把韓世忠嚇得以最快速度把他倆關進籠子送汴梁。總之除江淮及閩浙各路外,其他各地零星出現的起兵都轉眼間被當地軍民自己解決,目前趙模的控制區與楊豐的控制區就是以淮河,大別山,長江這條線暫時分隔。

而楊豐的討逆軍已經分三路南下。

東路姚友仲部第一兵團。

他以三個軍沿運河而下進攻淮揚,核心是岳飛部完全火器化的國防軍新編第一軍。

中路劉錡部第二兵團。

他沿蔡河潁河南下攻壽春,然後後從壽春南下直搗長江北岸。

西路李彥仙部第三兵團。

同樣也是三個軍沿漢江而下,目標江陵和鄂州,核心是他本人指揮的國防軍新編第二軍,同樣也是全部火器化的楊版軍,燧發槍,火炮,驃騎兵旅樣樣齊全,完全達到拿破崙戰爭時代水平,在這四年裡楊豐一共組建了三個這樣的軍,並且建立起了與之配套的軍火工業,爲保證火藥產量甚至連臺灣的硫磺礦都開發出來了。

不過討逆作戰不需要他操心。

實際上這就是一場武裝巡遊,九個軍包括兩個火器化的新軍,要是解決不了這點小事那就純屬笑話了,這樣的戰爭還國師親征,那完全是對他人格的侮辱。

而且那些江南士紳也根本就沒想過能夠戰勝他。

這些傢伙不過是想割據自保而已,難不成他們還想靠着預備役戰勝國師控制的百萬國防軍?那完全是扯淡,不過預備役本鄉本土的憑險防禦還是可以,一旦時間拖得久了就可以談條件了。如果他們能遊說國防軍某個大將倒戈或許會試一下直搗汴梁,但可惜國防軍的主要將領基本上全都有軍功爵位,比如韓世忠之類甚至都是國公一級,人家坐擁萬畝封地又不再分地名單,而且跟着國師投資大量工廠,誰吃飽撐得爲保衛他們的田產冒抄家滅門危險?別說是國防軍將領,就是朝廷那些跟着國師的官員都沒人響應他們。

他們無非就是想憑藉淮河長江兩道天塹阻隔,利用手中掌握的一定程度自保力量玩割據江南而已。

“都是跳樑小醜啊!”

楊豐說完向着下面滔滔黃河縱身一躍。

兩旁山林間,無數信徒頂禮膜拜,而在這膜拜中白衣飄飄的國師緩緩落向下面的黃河。

在他腳下黃色的濁流中,三座小山或者也可以說小島橫亙,將這河水分成了四股,四股寬窄不一,深淺不同,最窄的一股幾乎完全可以用濁浪排空來形容,哪怕最寬的一股也是水流湍急,一個個漩渦在水面不斷翻滾。而在這三座巨大的岩石小島下游還有三座同樣的小島屹立河水,其中一塊正卡在河道正中,因爲收縮而加速的河水兇猛撞擊着這塊巨大的岩石,然後撞碎成沖天而起的浪花,看上去極其壯觀。

但向下航行的船工肯定感受不到這種壯觀。

他們感受到的只有恐怖。

在三島之間掙扎通過,在激流與漩渦,淺灘與暗礁中倖免的他們將在洶涌的水流衝擊下,徑直撞向這座彷彿石柱般從水下升起的巨巖。

砥柱。

這就是中流砥柱。

準確說不只這塊巨巖,這六座小島加起來統稱砥柱,上游三島就是三門峽名字的由來,三島將河水分隔成神鬼人三門……

實際上四門,人門島原本是半島,唐朝時候爲避開三門之險,硬生生在人門島邊又鑿開了一條水道,但可惜卻沒敵得過黃河的泥沙,這條水道的確是水流平緩易於通行,然而泥沙也迅速沉積,很快就變成泥灘。最終關中與中原間的黃河生命線上,依舊卡着神鬼人三門,每年無數縴夫在懸崖絕壁開鑿的棧道上艱難挪動腳步,拖着一艘艘商船掙扎着通過這個鬼門關,稍有不慎船毀人亡,甚至損失的貨物數量超過運送的。

而此刻楊豐就是要打開這個鬼門關。

在兩岸的羣山上,至少三十萬官民的矚目中,國師飄然落下,落在了最中間的鬼門島上,然後他走到下游臨近河水處,擡起頭帶着詭異的笑容看了看頭頂的觀衆,緊接着開始緩緩下沉,就彷彿他腳下不是堅硬的花崗岩,而是沼澤地裡的淤泥……

呃,不是淤泥,是流沙。

承受了數萬年河水沖刷的花崗岩,正在他的靈魂能量作用下分解爲微粒,然後被湍急的河水帶走,他就這樣在三十萬愕然的目光中下沉,直到從人們的視野中完全消失,但沒有人知道此時的水下,他正以同樣方式逆着水流向前,迅速分解鬼門島的花崗岩山體,而河水帶走了他分解出的沙粒,他就這樣一直從後走到前在三米深的水下貫穿整個鬼門島。

黃河水洶涌而入。

然後他在水下微笑着轉向另一邊。

他就像蛀蟲般在花崗岩的山體內不斷蛀蝕,整個鬼門島的基礎就這樣被掏空了。

緊接着整個山峰轟然塌落。

而在黃河兩岸的山林間,三十萬官民顫抖着,爲這神話中大禹劈山一樣的神蹟而膜拜,在他們的膜拜中,那已經矮下去一截的鬼門山驟然間再一次落下,帶着雷鳴般的巨響濺起壯觀的浪花,而這時候它露在水面的已經不足原來三分之二了,然後很快它第三次塌落,第四次塌落……

最後它消失在了水面。

“次輔,第一兵團電報,新一軍軍長岳飛奏報攻克揚州,趙逆榛自刎,江寧義民起兵逐逆黨,趙逆模死於亂軍中,逆黨呂頤浩等逃往杭州。”

一名官員擠到同樣觀看這一神蹟的張叔夜身旁說道。

“天祐大宋,國師治世,海清河晏!”

張叔夜沒有理他,而是跪在那裡一邊叩首一邊用顫抖的聲音高喊着。

他身後所有官員百姓一邊叩拜一邊同樣高喊着。

而這時候國師的身影突然從砥柱的中心冉冉升起……

第三二二章 凌遲第七五九章 來,朕賜你金手指第四八零章 神王與神後第七四八章 狼狽爲奸第一九三章 一言不合就開掛第六十章 大召喚術第七十二章 希望的田野第一五三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九八章 進擊的大明帝國第四五一章 亞洲四大邪術之化妝術第七五一章 千年老妖啊第三六二章 戲子當道第五二五章 走,我帶你們去抄家第二零五章 撕了,撕了,又撕了!第二零三章 秦檜的絕招第五零三章 忽必烈,我來了第二十九章 我大清經不起禍害了!第三三六章 就是要搞事情第四九八章 血海滔滔第四零二章 帝國墳場第五八一章 星火燎原第四零三章 呼羅珊軍團的反擊第七零九章 大宋之帝國反擊戰第二零八章 滅此而朝食第一六一章 我恨你們!第四一九章 搶親第五六二章 炮轟巴達維亞第六五零章 武悼天王,我來了第六八八章 國師的日常裝逼第二零零章 紹興十二年的RPG神教第一一六章 皇帝在進軍第五七七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六三七章 進擊的大清第一一八章 賜宴第七八一章 裡面的人聽着,你們已經被he彈包圍了!第六九一章 人棍第八零零章 不要天命的明玉珍第二七九章 大軍壓境第七二二章 墮落之城第八二四章 來,你們瓜分世界吧!第二二六章 西湖的水我的淚第一四六章 這讀書人的心腸就是歹毒啊第七九六章 黑死病第八一一章 泉州第一五四章 秦淮河上第一八一章 張獻忠,來與朕一戰第八零二章 恐怖如斯第五八三章 咱大清,咱大清有救了!第七一六章 勝利的曙光第三十二章 行刑者第二一一章 五年平遼策第三七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八十九章 抄家去第一七六章 暴君第四七二章 楊姐姐的故人們第二三五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五零七章 大宋忠奸錄第三五一章 夫人,您受驚了第六六六章 直搗幽州第四八五章 租期五百年第四八六章 楊大王下西洋第二八六章 這是革ming第六十二章 國殤第六七五章 大宋之董卓成長日記第二十二章 中流砥柱第六八二章 官不聊生第八二二章 我叫李文忠第二零零章 紹興十二年的RPG神教第三十四章 范文程的悲劇第一九零章 血濺黃鶴樓第六十三章 堆京觀第一九四章 開倉放糧第三六一章 送遊戲,賣裝備第六七六章 沒過河就拆橋第七九三章 美國人民都修仙第三四四章 民zu融he的喜人成果第三三五章 神皇歸天第五五五章 原形畢露第五二二章 國師駕到,諸神迴避第七十四章 秋高馬肥,打草谷去也!第五五一章 塞倫蓋蒂大草原上的蒙古鐵騎第七一一章 大宋之溫泉關第九十九章 三岔河第七十章 這分明是皇上要造反啊第六五零章 武悼天王,我來了第八十八章 春暖花開,猛獸出窩第五九一章 一網打盡第三二八章 主子與奴才第三四六章 皇上召見第七四七章 天書第十九章 忠臣義士第一九六章 談判第七三一章 放衛星第四五六章 楊大帥的姐姐們第四零四章 具裝甲騎第三七五章 唐軍大戰八百羅漢計劃第四零一章 萬里覓封侯第三九八章 神器第一四一章 橫掃天下的時刻到了第二十三章 安排後事吧!
第三二二章 凌遲第七五九章 來,朕賜你金手指第四八零章 神王與神後第七四八章 狼狽爲奸第一九三章 一言不合就開掛第六十章 大召喚術第七十二章 希望的田野第一五三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九八章 進擊的大明帝國第四五一章 亞洲四大邪術之化妝術第七五一章 千年老妖啊第三六二章 戲子當道第五二五章 走,我帶你們去抄家第二零五章 撕了,撕了,又撕了!第二零三章 秦檜的絕招第五零三章 忽必烈,我來了第二十九章 我大清經不起禍害了!第三三六章 就是要搞事情第四九八章 血海滔滔第四零二章 帝國墳場第五八一章 星火燎原第四零三章 呼羅珊軍團的反擊第七零九章 大宋之帝國反擊戰第二零八章 滅此而朝食第一六一章 我恨你們!第四一九章 搶親第五六二章 炮轟巴達維亞第六五零章 武悼天王,我來了第六八八章 國師的日常裝逼第二零零章 紹興十二年的RPG神教第一一六章 皇帝在進軍第五七七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六三七章 進擊的大清第一一八章 賜宴第七八一章 裡面的人聽着,你們已經被he彈包圍了!第六九一章 人棍第八零零章 不要天命的明玉珍第二七九章 大軍壓境第七二二章 墮落之城第八二四章 來,你們瓜分世界吧!第二二六章 西湖的水我的淚第一四六章 這讀書人的心腸就是歹毒啊第七九六章 黑死病第八一一章 泉州第一五四章 秦淮河上第一八一章 張獻忠,來與朕一戰第八零二章 恐怖如斯第五八三章 咱大清,咱大清有救了!第七一六章 勝利的曙光第三十二章 行刑者第二一一章 五年平遼策第三七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八十九章 抄家去第一七六章 暴君第四七二章 楊姐姐的故人們第二三五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五零七章 大宋忠奸錄第三五一章 夫人,您受驚了第六六六章 直搗幽州第四八五章 租期五百年第四八六章 楊大王下西洋第二八六章 這是革ming第六十二章 國殤第六七五章 大宋之董卓成長日記第二十二章 中流砥柱第六八二章 官不聊生第八二二章 我叫李文忠第二零零章 紹興十二年的RPG神教第三十四章 范文程的悲劇第一九零章 血濺黃鶴樓第六十三章 堆京觀第一九四章 開倉放糧第三六一章 送遊戲,賣裝備第六七六章 沒過河就拆橋第七九三章 美國人民都修仙第三四四章 民zu融he的喜人成果第三三五章 神皇歸天第五五五章 原形畢露第五二二章 國師駕到,諸神迴避第七十四章 秋高馬肥,打草谷去也!第五五一章 塞倫蓋蒂大草原上的蒙古鐵騎第七一一章 大宋之溫泉關第九十九章 三岔河第七十章 這分明是皇上要造反啊第六五零章 武悼天王,我來了第八十八章 春暖花開,猛獸出窩第五九一章 一網打盡第三二八章 主子與奴才第三四六章 皇上召見第七四七章 天書第十九章 忠臣義士第一九六章 談判第七三一章 放衛星第四五六章 楊大帥的姐姐們第四零四章 具裝甲騎第三七五章 唐軍大戰八百羅漢計劃第四零一章 萬里覓封侯第三九八章 神器第一四一章 橫掃天下的時刻到了第二十三章 安排後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