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一章 三國演義式戰爭

山桑。

“五胡之中,無汝羌名,爾姚氏本爲晉臣,離亂求生而已,既已歸國當盡忠以報君恩,何敢謀逆作亂自掘墳墓!”

楊豐躍馬橫矟高喊。

還沒等他率領騎兵到達,率軍反擊的姚襄就擊敗了劉啓和王彬之,兩人死在亂軍中,姚襄哥哥姚益守山桑城,姚襄率軍佔據芍陂,主要是他得依靠芍陂的屯田提供糧食,單純一個山桑孤城是沒用的,芍陂這個古代四大水利設施之一在壽春一帶灌溉的廣袤良田,才能爲他的數萬戶百姓提供衣食。這一點上看姚襄受老百姓擁戴不是沒有道理,至少他不會像蝗蟲一樣一路燒殺掠奪甚至乾脆吃人,而是帶着他的流民像遊牧一樣進行農業生產,走到哪裡都先進行屯田。

而當楊豐率軍進入河南,並且與沿汴河而上的荀羨會合後,姚襄緊接着率領他的軍隊北上,姚益堅守山桑,他從外圍橫擊,準備以此一舉擊敗楊豐和荀羨的聯軍。

然後就變成野外決戰了。

“姚襄,罪在爾一人,何必多傷士卒,你我決一死戰如何?爾父武勇蓋世也算得上豪傑,就讓我看看究竟是虎父無犬子還是劉景升兒!”

楊豐繼續耀武揚威。

在他背後是五百具裝騎兵的方陣。

而在具裝騎兵兩翼,是全部鏈板甲的輕騎兵,到現在爲止經過了一年半的鋼鐵大yue進,楊豐已經爲他部下基本完成了裝備目標,畢竟就那麼不到三萬套盔甲而已,總共用不了太多鋼鐵,尤其是他還有水力機械,那些水力鍛錘冷鍛一塊板甲用不了幾下。後期隨着工人的日漸熟練,他一個月就能造幾千套,這時候新造的盔甲武器已經開始轉入儲備,以備他需要的時候徵召預備役擴軍,估計再有兩年時間他的武庫裡就能儲備起來武裝五萬大軍的盔甲武器。

不過這一次他就帶着一個重騎兵營,另外還有五個輕騎兵營,每個騎兵營五百人。

至於步兵沒帶。

畢竟他主要對手還是慕容俊。

他得最大限度把主力留在北方保衛領地,防止慕容俊趁機偷襲,山桑雖然不說太遠,但那也是六七百里,更何況他這一次純屬是搞副業,帶着三千騎兵就已經給足司馬昱面子,尤其是因爲石門淤塞,他的運輸船是無法從黃河直接進入汴河的,除非走濟水到大野澤轉泗水到徐州再轉汴河,但那得兜一個很大的圈子。

沒必要這麼麻煩。

有荀羨的晉軍步兵協助就足夠。

後者的實力同樣擴充很快,主要是楊豐擋住燕軍,而青州的段龕歸順晉朝,原本泗水沿線的小軍閥沒有別動選擇,也只能就近選擇向他投降,同樣原本歷史上這時候需要他以武力解決的,如佔據沂南一帶的王騰,也都直接投降了他,原本前出到泗水一帶的燕軍也不存在,只要段龕不造反襲擊側翼,那麼有楊豐給他當屏障,荀羨,或者說他代表的穎川荀氏在徐州就是安全的,這也是他與楊豐稱兄道弟的重要原因。

楊豐是他的盾牌。

同樣這也是荀羨可以帶着一萬精銳參加對姚襄作戰的原因,原本歷史上他的軍隊應該在泰山,琅琊等郡和燕軍交戰。

“姚襄,不敢出戰就收下這個!”

楊豐從部下手中挑起一件女人的衣服在半空揮舞着。

他身後一片鬨笑。

對面姚襄所部一片默然,緊接着一個堪比模特的帥哥騎着一匹肩高接近一米六,明顯是中亞汗血馬系的黑嘴黃馬走出來,然後姚襄的陣型中一片歡呼。

“瑪的,賣相真好!”

楊豐不無嫉妒地看着那張俊朗的面容。

姚襄身高八尺五寸,以這時候的尺來算就是兩米左右,這不是演義的身高,這是歷史書記載的,長相用同樣的史書形容雄健威武,至於臂長過膝就忽略掉好了,但無論如何一個身高兩米級別,長得堪比模特的帥哥,一身盔甲騎着駿馬站出來,還是把年紀偏大,實際上兒子都成年的楊豐給比成了糟老頭子。

“冉閔,石氏待汝厚恩,汝忘恩背義屠滅石氏,又有何顏面在此責吾!”

姚襄冷笑着說。

“我堂堂漢家男兒又豈能爲胡虜爪牙,往日屈身於羯奴無非臥薪嚐膽而已,中原千萬罹難漢人的血豈可白流,忍一時之辱正爲報那血海深仇,今日率殺胡軍正要掃蕩逆胡還我華夏之朗朗乾坤!”

楊豐說道。

緊接着他將馬矟一指姚襄。

“放馬一戰,還是收這婦人之服?”

他挑着那件女裝喝道。

他身後一片鼓譟之聲,而姚襄身後一名年輕將領突然上前,低聲在他耳旁說着什麼,但姚襄一把將他推開,不顧他的阻攔,從自己身後摘下了馬矟,然後催動他的著名寶馬黛眉騧直取楊豐,那年輕將領皺着眉後退,很快退回他們陣型,但卻緊接着隱入人羣,而這時候楊豐已經開始了和姚襄的單挑。

兩人都是馬矟……

實際上演義中那些奇形怪狀的武器純屬扯淡。

扛着八十斤重的大刀上戰場等於自殺,就算真有無敵的猛將可以使這個,他的戰馬也受不了連人帶盔甲帶武器三四百斤重量,恐怕跑不了幾步就得趴下,至於幾百斤大鐵錘之類,那真得和楊豐一樣找頭犀牛來騎着。奇形怪狀的武器不是說沒有,一是儀仗,二是鍛鍊,三是特殊用途,但騎兵永恆的主要武器就是矛或者其變種。三國武將也不會單挑,而且他們武器主要是戟,不過並不是方天畫戟,那是儀仗隊用的,真正的戟是長矛旁邊加個橫枝,三國時候主流武器,比如張遼就是用這個。而魏晉具裝騎兵的發展讓戟的橫枝沒什麼卵用了,那東西鉤不開重甲,破甲得靠單純突刺,於是去掉橫枝的重型騎兵矛馬矟或者說馬槊成爲主流,一直貫穿整個具裝騎兵的時代。

魏晉南北朝隋唐。

這是類似歐洲騎士的時代。

人馬具裝的重騎兵加丈八馬矟主宰戰場,就像歐洲鐵罐頭加脆木騎槍一樣,而戰術基本上也差不多。

雷鳴般的鼓聲中,兩匹狂奔的戰馬上,楊豐和姚襄雙手各持馬矟不斷加速,伴隨衝鋒的顛簸保持馬矟的指向,以每秒超過二十米的速度拉近距離,在他們各自身後無數吼聲響起,在這吼聲中兩人轉眼到了跟前,然後馬矟撞擊響起,兩人急速交錯而過,帶着揚起的塵埃各自掉頭,略一停頓後,緊接着開始了第二輪衝鋒……

但就在這時候,楊豐突然聽到身後一聲異響。

伴隨小倩的報警,他直接趴在馬背上,就在同時一支弩箭緊貼着他頭頂掠過,而這時候狂奔的戰馬也到了姚襄跟前,後者手中馬矟直刺,馬背上的楊豐向右側一滾,避開馬矟的同時整個人向內斜掛馬側,在兩人交錯的瞬間棄矟,一把抓住了姚襄的馬鞍,就像盪鞦韆般在半空蕩起落在姚襄身後。姚襄一勒繮繩他的黛眉騧嘶鳴一聲人立起來,然而一柄環首刀卻落在他脖子上,還沒等他反應過來,楊豐一把打落他頭盔抓住了他的髮髻,緊接着手中環首刀用力一劃,姚襄那張英俊的面孔詭異地向上昂起,鮮血從前方驟然噴射……

整個戰場一片寂靜。

包括舉着弩的那年輕將領都傻了一樣看着這一幕,看着楊豐手猛一用力,同時環首刀再次一拉,在鮮血噴射中姚襄的腦袋到了他手中,而死屍被他推落馬下。

“姚襄已伏誅,爾等還不投降!”

楊豐舉着姚襄的腦袋,在胯下戰馬的嘶鳴聲中吼道。

“殺,殺了他給兄長報仇!”

那年輕將領突然扣動弩機同時吼道。

列陣的羌人騎兵開始向前,而就在同時楊豐身後的具裝騎兵也催動了他們的戰馬。

楊豐冷笑着看着那年輕將領,驟然催動了姚襄的黛眉騧,後者不情願地晃動着身子試圖將他甩落,但緊接着楊豐的鞭子就抽落,這匹堪稱神駿的戰馬彷彿發憤欲狂般直衝出。狂奔中楊豐摘下同樣屬於姚襄的弓,拉開弓搭上箭瞄準那年輕將領,隨着目視的數據上傳並且經過小倩計算瞬間完成了瞄準,那利箭呼嘯飛出,幾乎弓弦的震動還沒停止,楊豐的第二支箭搭上拉開弓同樣瞄準射出。他就這樣如機槍般,以不足半秒一支的速度向外噴射利箭,就在他和敵人相隔還有十丈的時候,整整一袋箭全部射出。

至於他的目標……

他的目標一臉茫然地看着自己身上,十幾支箭把他紮成了刺蝟。

楊豐依然保持着衝鋒。

但他前方的羌人騎兵卻都在不由自主地向兩旁分開,一個無敵猛將在戰場上帶給士兵的心理壓力是巨大的,馬鞍旁還掛着自己統帥頭顱的無敵猛將更是令人顫抖的,尤其是他身後還有正踏着雷鳴般馬蹄聲洶涌而至的具裝騎兵,那些身上盔甲反射太陽光芒,就連臉上都扣着鐵面的騎兵是戰場上的噩夢。

沒有人能擋住具裝騎兵的洪流。

同樣也沒有人能擋住這支騎兵前方那無敵的猛將。

隨着羌人騎兵的分開,他們中間那渾身扎滿箭的傢伙,就像河流中的一塊礁石般孤零零地立在楊豐前方,因爲身上的箭太多他甚至都沒倒下。

縱馬馳騁的楊豐轉眼到了他跟前,在馬背上揚起環首刀,就在兩馬交錯的瞬間,一道金屬的寒光劃破了空氣,伴隨着鮮血如噴泉般直衝天空,一顆人頭飛起墜落在塵埃,那匹黛眉騧在後面帶着馬蹄激起的塵埃完成掉頭,緊接着小跑幾步,馬背上楊豐手中環首刀向下一挑將人頭挑起,就像旗幟般舉着天空中……

“降者免死,跟我到鄴城爲民!”

他一臉囂張地吼道。

那些羌人騎兵猶豫着,隨着其中一個下馬跪倒,其他人也紛紛下馬跪倒,這場大戰就這樣結束了。

實際上這些流民也都已經流浪夠了,他們中間很多人甚至從上一代就跟着姚家流浪,從遙遠的南安也就是隴西,三國時候龐德的家鄉開始,數十年間流浪數千裡一直流浪到淮北。他們已經流浪夠了,只要不殺他們,能夠給他們一處容身之地,他們並不介意換個主人,尤其是他們之前就是從河北流浪到這裡的,原本歷史上正是因爲他們不願意在南方生活想回北方,姚襄才帶着他們再一次流浪,如今楊豐能允許他們回去,他們當然願意向他投降。

至於東晉那邊……

江東世家巴不得他把這些不省心的傢伙趕緊弄走呢!

這些傢伙在淮河上就跟地雷一樣,哪天搞出點事情就直接兵臨長江了,江東世家可不想自己悠閒安逸的生活被破壞。

就這樣楊豐完成了他實力的再一次擴充,他得到了包括五萬青壯年在內的二十多萬屬民,但不包括姚家的人,所有姚弋仲的兄弟子侄統統被楊豐拎出來,作爲獻俘由荀羨負責送往建康,至於司馬昱如何處置他們就不關楊豐的事了。姚襄死了,姚萇也被他斬了,這位原本歷史上勒死苻堅的後秦國主就是偷襲他,然後被他射成刺蝟並砍頭的那個。而姚襄的死亡和他的流民集團投降,代表着繼羯人被滅族後,五胡之中又一個名字被徹底抹去,那些投降楊豐的羌人當然不可能再單獨作爲一個勢力了,他們將被編入十二衛,到他們的下一代估計就不會再記得他們曾經的名字了。

這樣五胡除了佔據這時候陝北一帶匈奴鐵弗部,剩下就只有佔據北方的鮮卑和關中的氐人了。

後者包括前秦和仇池。

而前者就很龐大了,慕容,青州的段龕,代北的拓跋,被慕容家滅亡後散落的宇文,河湟的禿髮,實際上就是拓跋,讀音不同所以演變成不同族羣,另外還有慕容家西遷的吐谷渾,後者源於慕容俊爺爺的大哥慕容吐谷渾,兄弟倆鬧翻後慕容吐谷渾帶着屬於自己的族人西遷,而且奇葩般一直綿延到唐朝才被吐蕃滅了。

“這得拉個清單啊!”

楊嘟嘟感慨道。

第五一六章 北京歡迎您第六二五章 道光的出賣第六七七章 妖人現形第三零六章 大清興亡,在此一舉第一九四章 開倉放糧第一七六章 暴君第六十四章 公主駕到第三一六章 大計劃第六一零章 髮匪兵犯大沽口第一五二章 刺刀鎮少林第五三七章 這個女人我要了第四十九章 屠龍之戰第三零三章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五五二章 仙尊改革第五十八章 我們要相信科學第五一三章 趙家人第四一一章 安祿山第四三六章 野蠻粗暴第五三五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四八五章 租期五百年第三八二章 南海血案第七六六章 羅馬鬥獸場的黃金聖鬥士第三七二章 大姐深夜至此欲解小弟寂寞否第四章 聖上太祖附體啦!第二五零章 橫行萬里外第六九一章 人棍第三四二章 絕域第五四七章 minzu英雄張弘範第四三六章 野蠻粗暴第四十五章 開門迎睿王爺第二二八章 你這個反賊第三六七章 萬馬救中原第四五五章 馬嵬坡第六四五章 長安亂第十章 寧遠城裡有怪獸第三五六章 大唐八紘一宇圖第六八八章 國師的日常裝逼第七四六章 夏侯惇的悲喜劇第七七八章 和諧盛世第五三四章 大宋人民志願軍第七二五章 搶皇上啦!第五八六章 哭泣的大清國第七三五章 易安居士,你見過金手指嗎?第六四七章 老佛爺的小確幸第三五七章 地圖開疆第二五零章 橫行萬里外第五五二章 仙尊改革第九十六章 攝政王,你別走!第五十三章 鋼鐵時代第六七九章 和平都是打出來的第四九零章 長安亂第二二八章 你這個反賊第六九五章 父慈子孝第二一八章 呵呵呵呵第三十一章 開掛的人生不解釋第七九六章 黑死病第八一五章 大理段氏的覆滅第八二七章 列國志第九十四章 自由引導人民第二二零章 兄弟第五二四章 海王第六二二章 咱大清之追尋漢唐的足跡第三七一章 我有內傷第五七六章 八旗健兒血仍未冷第一零四章 翻身奴隸把歌唱第五九七章 炮決第二八三章 殺清妖第六六零章 殺胡軍第三一一章 拖出去斬了第四八一章 讓鮮血染紅恆河第一一九章 坐騎第六五二章 奪舍第六零五章 僧王駕到第九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一九五章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七八一章 裡面的人聽着,你們已經被he彈包圍了!第六零六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七七六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八零九章 蒙古鐵騎時代的落幕第四一三章 楊大將軍發春第三六二章 戲子當道第四八七章 開門,送快遞第二七七章 抄傢伙幹呀!第八一五章 大理段氏的覆滅第三六五章 玉環姐姐有請第六七一章 六甲神兵第四七二章 楊姐姐的故人們第六零五章 僧王駕到第二九八章 大清國的崩潰第一一九章 坐騎第二五九章 尾聲(宋朝卷結束)第七三二章 一一二七年的焦點訪談第三六一章 送遊戲,賣裝備第七九五章 魔王的巢穴第二六八章 拜上帝教第五一八章 宗教稅第七零一章 大局已定第五五九章 基建狂魔第三二四章 老少爺們,剮皇上了!第一五零章 濁流
第五一六章 北京歡迎您第六二五章 道光的出賣第六七七章 妖人現形第三零六章 大清興亡,在此一舉第一九四章 開倉放糧第一七六章 暴君第六十四章 公主駕到第三一六章 大計劃第六一零章 髮匪兵犯大沽口第一五二章 刺刀鎮少林第五三七章 這個女人我要了第四十九章 屠龍之戰第三零三章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五五二章 仙尊改革第五十八章 我們要相信科學第五一三章 趙家人第四一一章 安祿山第四三六章 野蠻粗暴第五三五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四八五章 租期五百年第三八二章 南海血案第七六六章 羅馬鬥獸場的黃金聖鬥士第三七二章 大姐深夜至此欲解小弟寂寞否第四章 聖上太祖附體啦!第二五零章 橫行萬里外第六九一章 人棍第三四二章 絕域第五四七章 minzu英雄張弘範第四三六章 野蠻粗暴第四十五章 開門迎睿王爺第二二八章 你這個反賊第三六七章 萬馬救中原第四五五章 馬嵬坡第六四五章 長安亂第十章 寧遠城裡有怪獸第三五六章 大唐八紘一宇圖第六八八章 國師的日常裝逼第七四六章 夏侯惇的悲喜劇第七七八章 和諧盛世第五三四章 大宋人民志願軍第七二五章 搶皇上啦!第五八六章 哭泣的大清國第七三五章 易安居士,你見過金手指嗎?第六四七章 老佛爺的小確幸第三五七章 地圖開疆第二五零章 橫行萬里外第五五二章 仙尊改革第九十六章 攝政王,你別走!第五十三章 鋼鐵時代第六七九章 和平都是打出來的第四九零章 長安亂第二二八章 你這個反賊第六九五章 父慈子孝第二一八章 呵呵呵呵第三十一章 開掛的人生不解釋第七九六章 黑死病第八一五章 大理段氏的覆滅第八二七章 列國志第九十四章 自由引導人民第二二零章 兄弟第五二四章 海王第六二二章 咱大清之追尋漢唐的足跡第三七一章 我有內傷第五七六章 八旗健兒血仍未冷第一零四章 翻身奴隸把歌唱第五九七章 炮決第二八三章 殺清妖第六六零章 殺胡軍第三一一章 拖出去斬了第四八一章 讓鮮血染紅恆河第一一九章 坐騎第六五二章 奪舍第六零五章 僧王駕到第九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一九五章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七八一章 裡面的人聽着,你們已經被he彈包圍了!第六零六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七七六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八零九章 蒙古鐵騎時代的落幕第四一三章 楊大將軍發春第三六二章 戲子當道第四八七章 開門,送快遞第二七七章 抄傢伙幹呀!第八一五章 大理段氏的覆滅第三六五章 玉環姐姐有請第六七一章 六甲神兵第四七二章 楊姐姐的故人們第六零五章 僧王駕到第二九八章 大清國的崩潰第一一九章 坐騎第二五九章 尾聲(宋朝卷結束)第七三二章 一一二七年的焦點訪談第三六一章 送遊戲,賣裝備第七九五章 魔王的巢穴第二六八章 拜上帝教第五一八章 宗教稅第七零一章 大局已定第五五九章 基建狂魔第三二四章 老少爺們,剮皇上了!第一五零章 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