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二章 一一二七年的焦點訪談

楊豐以一種堪稱狂暴方式不斷放出的經濟建設計劃震懵了所有人。

整個大宋朝廷全傻了。

話說大宋的袞袞諸公還沒墮落到純粹腐儒的程度,扒灰公之前和之後的儒家本質上也是兩個類型,他們反對國師並不是因爲國師做錯了什麼,實際上國師直到現在除了兇殘一點真還就算無遺策,無論軍事上還是政治經濟上表現都令人驚歎,整個大宋都在以極快的速度從戰爭的破壞中恢復。

真得可以說古之明君不過如此!

他們反對國師是因爲國師觸動了他們的核心利益,簡單點說他們和國師之間的矛盾並不是對錯問題而是屁股問題。

他們不知道大宋的土地兼併是盜匪蜂起的原因嗎?

是個人都能知道。

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這一點只要不瞎都能看見。

那麼他們不知道均田制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終極手段嗎?

他們當然知道。

還有什麼能比這個更有效?

無論開荒增加土地面積,興修水利設施增產,甚至於減租,都無法真正改善佔大宋人口三分之一的客戶或者說佃戶的悲慘處境,因爲不抑兼併的制度,註定了佃客將淪爲這個社會的最低層,註定了佃客要飢寒交迫以滿足另一些人的錦衣玉食,土地產的東西就那麼多,一些人得到的多了總要有一些人得到的少,唯一讓佃客真正吃飽飯的手段就一個……

讓佃客耕者有其田。

讓佃客收穫的每一粒糧食都是自己的,最多再交官府一些賦稅。

可那樣的話他們怎麼辦?

靠着地租維持風花雪月,維持指點江山,維持詩詞歌賦的優雅生活的主戶或者說地主們或者說士紳們怎麼辦?他們靠誰來養活?難道他們也挽起褲腿下田?那他們還怎麼坐在花園的涼亭裡彈着琴,賞着花,吟詠着流傳千古的詩詞?他們不可能接受這種制度,因爲這種制度代表着他們目前的一切都蕩然無存,哪怕這種制度對這個病入膏肓的國家來說,是一劑完全可以妙手回春的良藥,可良藥的藥渣是他們啊!他們當然沒有那麼大公無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所以他們必須反對。

可他們內心裡還是明白的。

國師並不是妖人,國師只是想爲老百姓做事,真要是妖人反而不會這樣做了。

若國師真要有異心,和他們合作纔是最好選擇,如果保證大宋制度不變,國師真要學趙匡胤一腳把那對孤兒寡母踢開,就憑他堪稱隻手挽天傾的奇蹟,袞袞諸公們說不定還真就給他編個順天應人的勸進書,這種事情他們也不是做不出來。

可他沒這麼做!

他反而選擇了袞袞諸公的對立面,讓自己變成公敵。

那麼他就真得沒異心了。

然而此時袞袞諸公還是發現他們低估了這位突然冒出來的國師,這傢伙肚子裡是真有貨啊!他這不僅僅是單純的均田制,他還有以這個均田制爲核心的整個體系,從農業到商業再加上也可以說工業了,甚至還有海外貿易,還有教育,還有公共衛生醫療體系,還有交通建設,水利設施,還有傳媒娛樂,甚至他都連城市裡的垃圾處理都有一整套體系。而他所設計的這個龐大到令人目眩的體系裡,真還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包括那些士紳其實也有自己的位置,在這個寫成書估計都得一個人很長時間才能讀完的體系裡,他們就像一個零件般運轉在自己的位置。

這個體系太龐大了。

龐大到就連張叔夜和那些內閣成員看着都有一種窒息感,一種令人仰望的窒息感。

更重要的是他們挑不出錯誤。

實際上他們幾乎就看不懂這套東西。

至少他們發現以自己的智商,根本不可能完全看懂它。

這讓他們很受傷。

畢竟他們一直以爲自己才代表着智慧的巔峰,結果現在一看居然矗立起一座自己望都望不到頂的高山。

爲了解釋民間的疑惑,國師甚至把他的五年計劃直接印刷成了書,就放在原來的登聞鼓院裡隨便人去翻開,所有人都可以向他提問他也會做出回答,除非涉及到技術類的東西,他會保密以外,其他所有制度類的他統統都會做出回答,甚至每天還會抽出時間在宣德門城樓上親自接待十名提問者……

當衆接待。

在宣德門城樓上他架起了一件據說擴音器的法器,基本上方圓一里內都能聽見他們的聲音。

不得不說這一招很刺激眼球。

“國師,大同電報,耶律大石率軍至大同,城內契丹人開門迎降,耶律餘睹被亂兵所殺。”

吳革低聲說道。

端坐宣德門城樓上的國師微微一點頭,然後把話筒往下壓了壓,這纔對他說道:“回電,讓聯絡處立刻照會耶律大石,宋遼爲兄弟之邦,耶律餘睹爲大宋藩屬,何以無故殺害?他必須給我一個解釋,如果他的解釋不能令我滿意的話,那麼河東有十萬大軍正等着去和他面談。”

耶律餘睹幹不過耶律大石那是毫無懸念的,一個出賣遼國做帶路黨的契丹版吳三桂,一個至今不肯去屈服於仇敵,自始至終高舉遼國這面旗幟的英雄……

契丹人會選誰?

耶律大石也是算準了這一點纔不顧旁邊金國的威脅搶大同的。

他知道自己會兵不血刃的。

楊豐此舉就是問問他,你準備以後咱倆怎麼處啊?你要不能讓我滿意我可就去問罪了,相反你能讓我滿意的話,那咱們就做朋友。

耶律大石會知道怎麼做的。

吳革立刻轉身離開,就在同時一名弟子領着一個男子走來,而那男子還攙扶着一個顫巍巍老頭,此時宣德門前御街上,數以萬計的老百姓正翹首以待,在他們的目光中,那老頭和那男子走到楊豐面前,前者一本正經地作揖,楊豐起身還禮。

“中立兄,請坐!”

楊豐說道。

“國師請!”

扒灰公的太師傅,前國子監祭酒,二程四大弟子中碩果僅存的大儒楊時顫巍巍說道。

倆老頭一起坐下。

“兄有何指教?”

楊豐一邊親自斟茶一邊說道。

理論上老楊比他大得多,這傢伙已經七十五了。

御街上觀衆聽着大喇叭裡面的聲音眼巴巴看着這一幕。

“聽聞國師欲廢衍聖公收孔氏祭田,不知是否屬實?”

楊時說道。

“屬實,凡人何徳竊號爲聖?昔昊天上帝創造宇宙萬物,三皇五帝代行其意志教化人間,是爲聖人,孔丘何徳敢稱聖人,更何況聖人乃昊天上帝意志化身本就不是凡人,又豈是凡人君主所能封?孔丘既非聖人,又非大宋宗室勳臣,於國無功,其後代又何徳稱公爵,既然不是衍聖公那當然也沒資格再擁有祭田,祭祀孔丘是他們做爲孔丘子孫家事與朝廷再無關係!”

楊豐說道。

“孔夫子創立儒家教化萬世豈非聖賢?”

那侍立的男子說道。

“儒家教化萬世?那置諸子百家於何地?先秦以法家治國,漢以黃老之術,唐以道教爲尊,縱然我大宋亦以道教爲國教,何來儒家教化萬世之說?若孔丘以創立儒家稱聖,百家之創立者豈非皆可稱聖?”

楊豐說道。

“自漢以來豈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那男子反問道。

“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三國兩晉乃世家治世與儒家何干?若說讀書會寫文章就是儒家,那諸子百家哪個不會讀書寫文章?隋唐爲抑制世家開科舉,以儒家典籍爲科舉之題目才使儒家崛起,但隋朝仍舊是以世家爲主,關隴世家皆以武力爲尊依舊與儒家無干,唐朝仍舊如此,那凌煙閣上幾個儒生?再造唐室之李郭輩何人是儒生?藩鎮時代兵強馬壯者爲尊與儒家思想何干?至五代亂世儒者不過武將之配,如馮道者倚門賣笑以苟延殘喘而已。

至我大宋抑武揚文才又使得儒家復興。

然而結果呢?

若無老夫與衆將士血戰擊敗金軍,閣下還能在此侃侃而談?老夫自認不信那孔丘的話,也非儒家弟子,那你們是不是儒家?”

楊豐轉頭問旁邊那些軍官和士兵。

“我等只信國師!”

後者一齊搖頭回答。

“你看,自漢以來是都尊儒術嗎?我大宋倒是獨尊儒術,可又獨尊出了什麼結果?”

楊豐說道

楊時二人默然。

“老夫並非對儒家有什麼成見,畢竟儒家也有其可取之處,但爲了拔高自己而壓制別人就不對了,百家爭鳴各司其職纔對,兵家,法家,墨家之流難道比儒家更低嗎?難道他們就沒有可取之處了?老夫不反對儒家,但老夫反對獨尊儒術,老夫要的是王政復古,恢復先秦百家爭鳴,各種思想競爭,而不是儒家獨佔思想,整個國家一潭死水毫無生機。”

楊豐緊接着說道。

“受教了!”

楊時嘆息着俯首說道。

然後他站起身,在那名弟子的攙扶下顫巍巍地走了。

“下一個!”

楊豐看着他的背影說道。

第二一五章 火燒衍聖公府第四八六章 楊大王下西洋第四五四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四六一章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第五三六章 ****第六十九章 父慈女孝第五一七章 大宋版農業普查第三八一章 朋黨第六四一章 兒皇帝第四八七章 開門,送快遞第三一九章 喋血禁宮第四一三章 楊大將軍發春第七一一章 大宋之溫泉關第六十三章 堆京觀第四八零章 神王與神後第十三章 寧遠城頭的精靈王子第一七三章 風暴來襲第三三七章 大唐西域記第六六九章 冉閔,你的主角模式已開啓,請簽收第一七六章 暴君第六七五章 大宋之董卓成長日記第四七三章 太上皇回京第三一一章 拖出去斬了第四零三章 呼羅珊軍團的反擊第一三二章 鄉賢掛欄杆第二九七章 福康安第三九七章 三日不封刀第一七五章 炮打青蟲第二二五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八一七章 大元朝的斯大林格勒第三四六章 皇上召見第一零八章 追殺第六七六章 沒過河就拆橋第七九六章 黑死病第二五四章 席捲遼東第四零零章 這不是侵略第八十七章 主聖臣賢的時代沒有了第七八五章 內戰第一二二章 開門迎皇上第五九三章 英軍投降第四七四章 海上大唐第四零零章 這不是侵略第一五二章 刺刀鎮少林第四零五章 羣英會第一五七章 紛紛登場第七一零章 仙丹第四五九章 兵髮長安第八一七章 大元朝的斯大林格勒第三八九章 秋高馬肥第二六六章 做一天的英雄第一一二章 噩耗第七零九章 大宋之帝國反擊戰第四五七章 其心可誅第六五三章 這人能不吃還是不吃吧!第六七三章 天道殘缺匹夫補第六五五章 審判者的降臨第五七八章 關張之勇第三八九章 秋高馬肥第四五八章 人不輕狂枉少年第八十三章 睜眼看世界第二四七章 帝國的反擊第五九五章 唉,都是咱八旗好男兒啊第五九三章 英軍投降第五一二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第一一零章 大清國完了第六七六章 沒過河就拆橋第六十八章 冀東決戰第二零五章 撕了,撕了,又撕了!第六六九章 冉閔,你的主角模式已開啓,請簽收第九十四章 自由引導人民第三六零章 殖民者速成手冊第四九四章 漢家男兒,寧死不屈第三六二章 戲子當道第七二三章 國師,放過彼此不好嗎第六二九章 有怪獸,大怪獸第八一二章 天威臨之第二七九章 大軍壓境第七零九章 大宋之帝國反擊戰第三零七章 陷阱第三一四章 羣妖薈萃第四三三章 爲了殺戮與毀滅第五九二章 顫抖吧,膜拜吧,卑微的凡人第九十九章 三岔河第二七四章 南京第三八二章 南海血案第三三六章 就是要搞事情第五一二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第二二二章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第一一一章 約嗎?第四五五章 馬嵬坡第六八四章 國師舌戰羣儒第八二五章 憲法第五一六章 播種機第五一七章 大宋版農業普查第一九二章 縱火者第二二六章 西湖的水我的淚第二七零章 無生老母,那是我朋友!第四五二章 傳教第七四九章 陽平關第六七八章 這就是官啊
第二一五章 火燒衍聖公府第四八六章 楊大王下西洋第四五四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四六一章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第五三六章 ****第六十九章 父慈女孝第五一七章 大宋版農業普查第三八一章 朋黨第六四一章 兒皇帝第四八七章 開門,送快遞第三一九章 喋血禁宮第四一三章 楊大將軍發春第七一一章 大宋之溫泉關第六十三章 堆京觀第四八零章 神王與神後第十三章 寧遠城頭的精靈王子第一七三章 風暴來襲第三三七章 大唐西域記第六六九章 冉閔,你的主角模式已開啓,請簽收第一七六章 暴君第六七五章 大宋之董卓成長日記第四七三章 太上皇回京第三一一章 拖出去斬了第四零三章 呼羅珊軍團的反擊第一三二章 鄉賢掛欄杆第二九七章 福康安第三九七章 三日不封刀第一七五章 炮打青蟲第二二五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八一七章 大元朝的斯大林格勒第三四六章 皇上召見第一零八章 追殺第六七六章 沒過河就拆橋第七九六章 黑死病第二五四章 席捲遼東第四零零章 這不是侵略第八十七章 主聖臣賢的時代沒有了第七八五章 內戰第一二二章 開門迎皇上第五九三章 英軍投降第四七四章 海上大唐第四零零章 這不是侵略第一五二章 刺刀鎮少林第四零五章 羣英會第一五七章 紛紛登場第七一零章 仙丹第四五九章 兵髮長安第八一七章 大元朝的斯大林格勒第三八九章 秋高馬肥第二六六章 做一天的英雄第一一二章 噩耗第七零九章 大宋之帝國反擊戰第四五七章 其心可誅第六五三章 這人能不吃還是不吃吧!第六七三章 天道殘缺匹夫補第六五五章 審判者的降臨第五七八章 關張之勇第三八九章 秋高馬肥第四五八章 人不輕狂枉少年第八十三章 睜眼看世界第二四七章 帝國的反擊第五九五章 唉,都是咱八旗好男兒啊第五九三章 英軍投降第五一二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第一一零章 大清國完了第六七六章 沒過河就拆橋第六十八章 冀東決戰第二零五章 撕了,撕了,又撕了!第六六九章 冉閔,你的主角模式已開啓,請簽收第九十四章 自由引導人民第三六零章 殖民者速成手冊第四九四章 漢家男兒,寧死不屈第三六二章 戲子當道第七二三章 國師,放過彼此不好嗎第六二九章 有怪獸,大怪獸第八一二章 天威臨之第二七九章 大軍壓境第七零九章 大宋之帝國反擊戰第三零七章 陷阱第三一四章 羣妖薈萃第四三三章 爲了殺戮與毀滅第五九二章 顫抖吧,膜拜吧,卑微的凡人第九十九章 三岔河第二七四章 南京第三八二章 南海血案第三三六章 就是要搞事情第五一二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第二二二章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第一一一章 約嗎?第四五五章 馬嵬坡第六八四章 國師舌戰羣儒第八二五章 憲法第五一六章 播種機第五一七章 大宋版農業普查第一九二章 縱火者第二二六章 西湖的水我的淚第二七零章 無生老母,那是我朋友!第四五二章 傳教第七四九章 陽平關第六七八章 這就是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