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

紙甲選用的原材料是書寫用紙的殘次品,這些紙比較柔軟,而且着墨的擴散性太強。以前一段時間,這些紙都是供給茅房的。

直到有一天,劉備回憶海軍用準備,想起了一種能夠防禦鳥銃的鎧甲,那便是紙甲。

製作紙甲不是完全用紙張,他需要用布爲骨,紙爲裡填充。製作時將一定數量的紙張疊在一起,然後用大錘錘薄,再浸水晾乾。紙部防禦塊製成後,再用羊毛布包裹。

紙甲的基礎結構和鐵甲相同,都是由一個個防護片編織成鎧甲。紙甲的防護片比鐵甲大一點,長度和中指差不多,寬度是長度的一半。最後再用皮襯裡整合編織好的外部防護,便製成了一件紙甲。

紙甲製成後,劉備等人都到靶場試驗了這件新式鎧甲。一開始衆人都不相信紙甲的防護力,張飛甚至和劉備打賭,賭劉備埋藏的美酒。(製成白酒後,劉備便埋藏了一批,有好幾年了,張飛一直饞它們。)

只是紙甲試驗的結果讓衆人大開眼界,不但能完美的防禦遠程弓弩的射擊,就連環首刀的近距離劈砍也能抵擋(張飛親自砍的)。同時穿着紙甲和穿着鐵甲的士兵對拼,穿紙甲的士兵比穿鐵甲的士兵更快,持久力更強。

當然,紙甲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便是耐久力不行。隨便受到一點攻擊便需要大面積更換護甲片,而鐵甲一般只會更換幾片。製作紙甲的成本雖然比鐵甲低,但大規模持續作戰,紙甲的成本便會幾何倍上升。

體驗了紙甲的輕便,士兵們紛紛要求更換紙甲。不過受到了總管後勤的陳羣等人的強烈抵制,劉備也不同意全面更換紙甲(最主要的是編輯不出來)。

最後,這件防護利器被海軍收入囊中,海軍平日訓練不需要紙甲(用的鐵甲),沒有消耗。同時海軍常年地處潮溼,鐵甲太容易生鏽,而且鐵甲太重,穿着鐵甲落水,基本上救不回來,紙甲的出現完美的解決了這些問題。

孫乾感嘆道:“不想海軍有如此利器。”

“主公厚愛,此次出兵遼東,必能一戰竟全功。”

“嘔!嘔!”戰船漸漸離開陸地,隨孫乾一起來的內務部的人受不了顛簸,紛紛開始嘔吐。

“這……”

“公佑勿慮,彼等不慣顛簸,上岸便無事矣。”管亥又看了看孫乾,“公佑真乃天賦異稟,初登戰船亦無不適。”

孫乾遠眺了一會,問道:“戰船不沿岸而行,恐迷失方向。”

遼東到青州的貿易也常常有人走海路,但他們都是沿着海岸線前行的,孫乾同樣以爲海軍也是沿海岸線進攻。孫乾發現戰船離海岸越來越遠,認爲戰船偏離了方向。

“公佑且隨我來。”管亥引着孫乾來到了船艙內,指着一物說道,“全仗此物,方能於海面辨識方向。”

孫乾看了一會,問道:“可是司南?”

“正是!”管亥說道,“不過已由匠士改良,利於戰船。”

爲了今後的遠洋發展,劉備讓工匠們結合司南和羅盤製造了海船上能正常使用,指明方向的指北針,命名爲司北。

有了司北,加上海軍訓練時繪製的地圖,經過多年的嘗試,死了數百人,終於找到了一條優良的航線,可以從青州直去遼東(半島)。

此次出兵遼東,海軍一分爲二,一半在海上運送物資,另一半登陸作戰。

陸路要走幾個月的路程,海軍經過三天多的航行便在遼東上岸了,劉備的第五步實施起來了。

海軍上岸後,沿着平郭縣、汶縣、安市縣、新昌縣一路急行,最終到達襄平縣。

這條線路同時也是當年公孫度全據遼東的進攻路線,沿途都有百姓和城池(大都是小城)。

爲了收買人心,海軍攻下平郭縣等地後就恢復了城中的兌糧處。這時候,海運上時間的優勢便體現的玲璃盡致。不管百姓怎麼擠兌,總能買到糧食。

糧食足夠,人心立馬便安定了下來。公孫康之前一系列強硬措施,也讓海軍平復百姓變得更加容易。

安撫人心的舉動讓海軍的推進沒有受到任何抵抗,也因爲遼東的士兵全被公孫康拉到遼西了,這些小城想抵禦也抵禦不了。

襄平縣

“報陽別駕(平州別駕陽儀,公孫度封的),劉備大軍已到新昌城下!”

“什麼!”陽儀大驚失色,“有多少人馬?”

“浩浩蕩蕩,不下五萬之衆。”

“如此大軍至此,莫非主公已敗?”

陽儀算算時間,公孫康應該剛剛纔到遼西郡(治所陽樂縣),劉備軍不可能那麼快進攻到遼東郡。

“許是劉備軍孤軍深入,虛張聲勢。”陽儀說道,“傳令遼隊(縣),令守將率軍出擊,驅散敵軍,不可使襄平受擾。”

襄平縣城中經過公孫康的高壓,擠兌的風波看似被壓下去了,可襄平縣本身產糧不多,現在爲了抵禦劉備軍,公孫康又帶走了大量糧草,有許多百姓的生活已經進行不下去了。

要是劉備大軍殺到的消息在襄平縣傳開,一定會引爆這個不安定因素。

遼隊縣作爲襄平縣的門戶,公孫康在城中留下了五千士兵,爲的便是防備襄平縣有突發狀況。例如襄平出現民變,遼隊縣的士兵回返,會讓亂民以爲公孫康大軍回返,使亂民驚懼,給平亂提供條件。

“快,速往新昌,不可使劉軍驚擾襄平!”收到陽儀急信,守將趕忙急行軍向新昌縣進發,守將也相信劉備軍沒有多少士兵。

襄平縣城中只有千餘守軍,陽儀本想頑抗,可當天晚上,城中的一些豪強便聯合突襲,打開了城門,迎接劉備軍入城。面對如此形勢,陽儀只得向孫乾投降。

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五十章 劉表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二百三十五章 下曲阿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
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五十章 劉表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二百三十五章 下曲阿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