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縣吏華歆

“咳…咳…你是何人,敢來打攪你張爺爺的酒興!”還沒品出什麼味來的張飛先被嗆了幾口,“你是何人,怎的擅自出入官寺。”

“府君在此招兵買馬,意欲何爲啊?”那縣吏也不理張飛,自顧自的對劉備詢問。

“鏘!”

關羽拔出佩劍,喝道:“汝竟敢污衊某家大哥,是欺某劍不利乎?”

縣吏上前彈了彈關羽的佩劍,說道:“百鍊精鋼所做,確實鋒利。”

劉備拍了拍關羽,關羽也順勢收劍入鞘。劉備說道:“未請教這位先生高姓大名?”

“不敢,在下姓華名歆,字子魚,縣中區區一小吏。”

劉備聽到華歆自報家門大吃一驚,當時華歆和管寧、邴原三人共稱一龍,華歆爲龍頭,還和盧植是同門。

“原是盧師同門,子魚先生快請入內就坐。”劉備邀請華歆落座後,給他倒了一杯酒,“子魚先生,這是備新釀之酒,還請品評一二。”

華歆喝了一口說道:“飲此酒如烈火入喉,卻別有一番滋味。好酒!好酒!”

“子魚先生既喜歡,備可送數壇至府上。”劉備說道,“不知子魚先生此來,所爲何事?”

“府君可知大禍臨頭。”

說客常用套路,先嚇死你,再給你排憂解難。

劉備心中腹誹,面無表情的說道:“備有何難,還望子魚先生不吝賜教。”

“府君這段時間不但招收流民,縣中窮苦百姓也來者不拒。府君可有想過縣中豪強,每逢天災人禍這些豪強就會加緊逼迫貧農,百姓爲度災年不得不向這些豪強借貸。

縣中許多百姓因爲無法熬過寒冬,正準備賤賣良田還債,不想府君在此大肆招收人馬,百姓家中只要有一人蔘軍,不但所欠財物能夠還清,還能有餘糧度過寒冬。

如此一來,縣中豪強皆怨府君,府君在縣內大肆招兵買馬,也不曾與上官報備,若有心怨者誣陷府君有不軌之心,府君如何自處?”

“我大哥爲民解憂是仁政,若有此等豪強爲禍一方,我當爲民除害。況我大哥是中山靖王之後,漢室宗親,有何不軌之心可言?”

劉備攔住了暴怒的張飛,說道:“子魚先生既來此,必有妙計教我。”

“府君可使招收的士兵開墾荒地,若上官差人詢問,只說此爲安撫流民之舉。另府君可低價販賣糧食與百姓,豪強必來搶購,豪強若得小利必不爲難府君。”

劉備有些猜到華歆的真正意圖,但是劉備沒有說破,點頭認可了華歆的計策,並讓華歆主持販賣糧食一事。不過劉備不是以販賣爲名義,而是以兌換爲名義,任何人都能以每石300錢的價格兌換糧食或兌換五銖錢,還能以1比10重量的比例用肉食兌換大米。

這件事是劉備老早就想要做的,只是剛開始一直專注於製造馬鞍等器物給忘了,這時候華歆來見劉備,劉備也就順勢同意了華歆的計策。

華歆領命回到住所的時候,一堆人已經在等他了。這些人見到華歆後就七嘴八舌的問起來,華歆安撫了衆人,說道:“劉縣令已經同意我的計策,明日開始就可以用300錢一石的價格購買大米。”

“太好了,這些大米都是好糧,若然運往雒陽販賣,豈不得一倍之利。”

“何止一倍,如今這年月連年天災,糧食飛漲,若運至災地,十倍之利亦非難事。”

這些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一個個都告辭離開了,臨走時還在討論什麼路線能避開黃巾。

與華歆同郡的陶丘洪見其他人都離開了,問道:“子魚平日皆不曾與這些人來往,今日緣何爲他們設謀?”

華歆搖頭說道:“我設此謀不爲他們,只爲劉備。”

“劉備?”

“劉備此人上任以來大肆招兵,我恐此人懷有貳心,一旦發難,我高唐縣難免生靈塗炭。劉備若依我計,貯藏糧草必被他們購買一空。劉備無有糧草,將無能爲力。”

“好計!”陶丘洪撫手笑道,“吾常言子魚不如吾,觀今日子魚,方知吾爲井底之蛙矣。”

另一邊關羽向劉備問道:“大哥,不曾想區區縣吏之中亦有此智謀之士。”

“他確爲智謀之士,可他不是爲我而謀。”

“大哥何意?”張飛問道。

“華歆此計看似去爲兄兩愁,其實不然。其一,黃巾雖滅,可各地尚有黃巾餘孽,四方豪強皆結寨自保,各地郡縣也大都在招兵買馬,只是不如爲兄招兵之多。爲兄料不久之後必有州刺史上書請開州牧制,屆時我招兵之舉不值一提。

其二,試想爲兄若沒有先祖支持,兌換之令一下,糧草頃刻間便會化爲一堆廢銅。無有糧草,爲兄所招之兵必譁變自散。”

“那爲何大哥還要答應他?”張飛問道。

“我有先祖支持,雖讓些許豪強得利,可百姓得利之衆更甚。華歆不來,爲兄不久之後也會行此令。順水人情,爲兄豈得不爲?”

關羽說道:“大哥所言不差,可華歆此人亦不可不防。”

劉備點頭說道:“二弟可遣人看住華歆,若華歆有徇私之舉,當人贓並獲。”

隔天一早,華歆的兌換點一開,果然圍滿了人,甚至張飛招兵處的人都少了。

按華歆原本的想法,幾天之內劉備的糧食就會被搬空,他也已經準備好行裝隨時逃跑。可是沒想到這個兌換點一直開到過年都沒有關閉,而每天從倉廩中拉出的糧食都不計其數,甚至遠近的百姓都來兌換。

此時的華歆已經麻木了,長時間兌換糧草讓他睡覺的時候都經常夢到大米。醒來的華歆又要打着元卓盤(就是算盤),華歆本來不會元卓盤,劉備見華歆每日計算太勞心勞力,所以給了華歆元卓盤。

算盤是東漢末年魯王劉興後裔劉洪發明的,同時他也是月球運動不均勻性理論的發現者。

而這位牛人現在還活着,不久前纔剛把自己編撰的《乾象曆》獻上朝廷。

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裝線膛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周、曹、許亡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一章 高唐令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
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裝線膛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周、曹、許亡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一章 高唐令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