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

“諸君,海軍已奪荊南之地,不日曹軍必亂,諸君可枕戈待旦,以待破敵之計。”

自從孱陵縣可以編輯,劉備便知道決戰可以開始了,他召集衆將告訴了他們這個消息。

“大哥,何以知荊南之事?”

曹操讓夏侯淵坐鎮雒陽,總督糧草,並且防守虎牢關、孟津關、小平津關等,防備劉備軍渡河南下。劉備得知這個消息,也有些惡趣味的叫張飛巡視河內郡,防備夏侯淵北上偷襲。

河內郡的鴿子還沒有建設完成,飛鴿傳書終點是鄴城,張飛沒有收到過鄴城的緊急軍情,於是他非常驚奇,向劉備詢問。

劉備總不能說他能看到荊南四城相繼點亮吧,只能瞪了張飛一眼,矇混過去。

法正說道:“主公,曹操大軍屯華陰,以大河、渭水爲屏,若無奇計,恐未能破敵。”

關羽說道:“曹操未知解縣有水師戰船,可乘其無備,襲之。”

曹操將河東郡的百姓南遷,搞得關羽非常鬱悶,想回老家解縣顯顯威風都不行。正好解縣也是可以編輯的城池,於是劉備寬慰關羽,說先祖知道他老家會出個大將幫助劉備,等戰勝曹操,解縣百姓遲早會以他自豪的。

“昔曹操與關中羣雄相爭,於河東渡河西進,此時我軍處河東,曹操必有防備。且我軍將士多不習水性,若能偷過大河尚可,倘爲曹操半渡而擊,我軍危矣。”

劉備問道:“孝直有何妙計?”

“曹操不知我軍糧草皆出自解城,可以督糧草爲由,令三將軍往來河內,佯裝運糧。曹操知其事,必引兵來劫。待曹軍東去,我軍順河而下,直奔潼關。”法正說道,“潼關爲關中門戶,若得潼關,關中、涼州皆入主公掌中耳。”

“孝直之計甚善。”劉備下令道,“翼德可往河內依計行事。”

“是!”

敲定戰術,衆將回營整軍,主要是將攻城器械搬上戰船(在河東等待期間製作的)。

張飛回營後不久,便找到了法正,問道:“兵馬不動,糧草先行。糧道爲軍中大事,若冒然爲曹軍探得,恐曹軍未可中計。軍師可有萬全之策?”

“軍中哨探精銳,世所共知。若有戰事,敵皆不得窺伺。三將軍可反其道而行之,此去河內,可故做鬆懈狀,待佯裝運糧時,令哨探出擊。長此以往,曹軍必疑。”

張飛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正準備告辭,法正又旁敲側擊的點了點張飛和夏侯淵的關係。

張飛率本部離開,將法正的謀劃說給參謀團聽,參謀團很快明白了法正的意思,就是利用人們的慣性思維做文章。

平日裡劉備軍不出動,斥候便在近距離偵查,有了軍令後,斥候會擴大範圍。只要讓曹軍知道,劉備軍在一個固定的時間點廣撒斥候,肯定會疑心。

張飛帳中的參謀給他規劃時,劉備中軍的參謀團也想到了法正計謀的缺失點。

“主公,軍師之計雖可行,然劫糧所需兵馬不多,若曹操遣精兵強將往劫糧草,大軍仍駐華陰,則偷襲之計不可成矣。

且帳中將士甚衆,所需船隻亦衆,戰船於解縣曹軍尚不可知,若駛至大河,必爲曹軍哨探所知。”

劉備大軍屯兵蒲阪縣,對岸佈滿了曹軍的斥候,稍稍有些風吹草動肯定被曹軍察覺。曹軍兵力不少,曹操沒有必要將所有士兵都拉去劫糧。

曹操軍中的徐晃對河東郡的地形也很熟悉,到時偷襲不成,還暴露了戰船的軍情,即便擊敗甚至殲滅劫糧的曹軍,對整個戰略沒有多大的用處。

“依爾等之計,該當如何?”

“主公,我軍所慮者非曹軍之衆耳,乃大河阻隔也。欲取關中,只需我軍西渡大河,與曹軍近戰,必可一戰而勝。

我等以爲可使聲東擊西之計,以水師戰船爲餌,使曹軍以爲我等欲出奇兵襲潼關,屆時曹軍皆南返。

我大軍再乘此時機,於北方汾陰西渡,便可使曹軍無備。大軍既過大河,曹軍不可慮也。”

劉備先期沒有暴露水師戰船,搞得現在大河上全部都是曹軍戰船在巡邏,大河西岸也有許多曹軍哨探遊騎。這年頭,大河中游這段可以渡河的地方,就那麼幾個,全部在曹軍的監視之下,駐紮在渭水北岸的虎豹騎隨時準備阻攔劉備軍渡河。

參謀團的意思,先期還是按照法正的謀劃走,能偷襲潼關成功最好,要是不能成功,便以戰船爲誘餌,吸引虎豹騎的注意力,給北方渡河的主力爭取時間。

參照參謀團的計算,前期不用渡河太多,只要有兩萬多人過河,劉備軍就可以控制這段大河。

參謀的想法還是那麼正,不過劉備喜歡,他馬上讓張郃等一干副將(趙雲、麴義等目標太大,要是長時間隱身,劉備怕曹操多想)領三萬多士兵北上,埋伏在汾陰縣,只要得知南面開戰,便西渡大河。

直到失去荀彧,曹操才懂得珍惜。繼任荀彧,管理曹軍後勤的鐘繇,明顯沒有荀彧那麼厲害。只有一年多的停戰時間,曹軍的糧草拮据完全沒有緩過來。

賈詡說道:“大河爲我軍所仗,亦爲劉備之屏,此戰因劉備而起,其必不甘心無功而返。曹公稍安勿躁,此正當畫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進。待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可用奇計破之也。”

“文和所言甚至,主公若急,則軍心不安。”荀攸說道,“劉備必不安於現狀,待其有變,自然有機可乘。主公此刻正當堅守險要,以待其變。”

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裝線膛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一百二十三章 南下之議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雄謀劃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一章 高唐令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三百零六章 王圖兵敗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八章 求援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十章 雒陽風雲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裝線膛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四百二十六章 無雙劉理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
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裝線膛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一百二十三章 南下之議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雄謀劃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一章 高唐令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三百零六章 王圖兵敗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八章 求援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十章 雒陽風雲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裝線膛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四百二十六章 無雙劉理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