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

“願請夏侯將軍賜教。”

“楚王,身毒之地掌權豪強爲少,而底層野人爲多。可以參與叛亂爲由遷各地之民他居、雜居,並斬各地豪強之首。”

“孤部下不足,若去豪強何以治民。”

夏侯尚笑道:“楚王爲大漢親王,此地雖無親厚之人然中原之地甚衆,可往中原之地募鄉、亭之長,並召習漢語親漢之民相助。”

大漢中原之外的土地越來越多,那些原本是南越、鮮卑、南中等地的百姓就有了新的頭銜——親漢之民。這些親漢之民因爲學習體系不相同,除了及少數特別聰明的人能殺出縣學入州學,大部分人都止步鄉學。

中原海外之地開發,尤其是東洲的發現,使得大漢出現了嚴重的官吏短缺,基本上只要有資格參加科舉的人才都會得到相應的官職,差別只是成績越差離中原越遠(也有人不願意外出的,這些大都準備重考)。

降低錄用標準,官吏的品質自然就參差不齊,東洲發展才幾年貪官污吏就抓了好多了。身毒之地畢竟名義上是在中洲,離中原大地不遠,楚國又是親王國比那些國公國高了一級,楚王還是能招募到一些成績不錯的人才。

這些拼殺出來的高才人士願意遠赴海外,忍受着水土不服、惡劣疾病、治下野人語言不通等困擾,全仗劉備下的詔書。這封詔書規定了中原官位在相同條件下,有過外海治理經歷的人優先提拔。選擇中原起點高升得慢,選擇海外起點低升得快。

“親漢之人皆爲衆家喜愛之人怎能割捨?”

海外那些地方,大部分都是由有資本的百姓佔據,礦場、大型農牧場、木材加工場等基礎勞力都是當地野人,而管理這些野人的人自然是物美價廉的親漢之人。他們受聘和工資都比漢人低,在海外也比在中原受重視,場主對他們一視同仁,他們格外賣力,以漢人自居。

“身毒之地野人勞力甚衆,楚王何不以倍數換之,必有願者。”

中原之地不比海外,這裡漢人佔絕對人數,那些親漢之人也大都乾的是勞力,既然都是勞力,劉理以幾個換一個的方法自然有願意交換的人,那些親漢之人來到海外當管理階層也會相當願意。

“夏侯將軍此言甚善,不知夏侯將軍可願入我楚國爲官。”

“末將愚鈍之人,楚王錯愛了。”夏侯尚說道,“末將家中有兄弟數人皆智勇之輩,願薦於楚王,不知楚王願納否?”

“善,父皇常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孤來者不懼。”

“謝楚王!”

衆人離開後虞俊對劉理說道:“大王,夏侯鎮國(夏侯淵)之子皆入軍中,夏侯伯仁所說兄弟當爲曹氏、夏侯氏(主要是夏侯惇)中人,用之恐有不妥。”

“父皇提曹子建爲中書舍人,拔曹子桓爲司隸校尉(相當於各州刺史,管政不管軍),彼曹侯(曹操,他只要求他父親以前的侯位)親子尚得重用,餘者何慮。”

“是!”

曹氏和夏侯氏的子侄輩,除了曹植這樣的高才之人,夏侯淵數子勇武之輩能自己考上科舉(分文武),其他人都有些高不成低不就,這次陸軍出征身毒原本夏侯尚是不在徵召序列的。還是夏侯淵拉下面子和張飛說了一通,張飛向劉備申請的。夏侯尚來到身毒其實就爲了推薦這些兄弟,夏侯淵、曹操他們怕再這樣養着,那些人都成膏粱子弟了。

之後一段時間劉理開始首先清理那些祭祀,讓國內招募的落榜生擔任祭祀之職,同時分化豪強和祭祀階層,豪強們既往不咎,提拔了幾個典型讓他們擔任祭祀。這招果然奏效,在一些順從的豪強幫助下各地的騷亂平息了下來,沒有豪強幫助的祭祀很快被劉理清理乾淨(最主要的原因也是祭祀階層是最高統治階層,勢力全都在大城市)。

祭祀們領了盒飯,劉理既得到了相對平穩的環境,同時也得到了巨量的財物。做完這些,去中原交換勞力的船隊也回來了,帶回來數以萬計的親漢之人,還有近千名願意來身毒打拼的基層官吏。

“兄長何來?”

“爲兄此來自爲外封,父皇恐爲兄水土不服,故先至身毒休整。”劉永笑道,“四弟勿慮,兄此來不爲安息之地,弟可安心治內而後西征。”

陸遜已經完成了西洲的地理探索,西洲的旅途比東洲容易多了,沿途都是陸地,到達安息帝國時,沃洛吉斯六世和阿爾達班五世聽聞船隊是東方大漢國所有,極度熱情的接待了陸遜一行人。

薩珊國率軍東征與大漢爭奪身毒之地已經被兩人知道,兩人都希望和大漢結盟共同消滅薩珊國、應對羅馬帝國(阿爾達班五世目標)和叛亂者(兩人都說對方是叛亂者),陸遜虛與委蛇滿口答應,但說需要劉備認可才行。

之後陸遜繼續向西航行最終來到埃及,此時埃及就在羅馬帝國控制當中,陸遜的到來受到當地統治階層的歡迎,船隊之中少量的絲綢、茶葉等商品被一搶而空。

一磅(0.9市斤,1.8漢斤)絲綢就值兩萬五千多(原本價格一萬兩千多,中原戰亂絲綢之路斷絕,絲綢上漲)銀幣(羅馬1銀幣3.9克,1金幣7.85克,金銀兌換比1:25),此時羅馬帝國正當危機,皇帝卡拉卡拉還四處征戰,增發了許多金銀含量不夠的劣質錢幣,也是導致絲綢價格大增的原因。

有了羅馬帝國幫助,船隊很快從埃及買到了一份北洲和西洲地圖,陸遜完成任務準備回返。正巧卡拉卡拉以阿爾達班五世拒絕將女兒嫁給自己的藉口不宣而戰,親率大軍出征美索不達米亞得勝,征服了底格里斯河以東的艾比爾,在當地燒殺搶略,奪取了可觀的財物。

卡拉卡拉回軍時聽聞大漢使者就在埃及,立刻回返埃及,作爲羅馬帝國皇帝他已經有很多年沒有新絲綢做衣服了,這位皇帝再度熱情款待陸遜船隊,相約與大漢兩國長久貿易。

陸遜不着邊際的詢問了一些羅馬帝國的詳情,由於雙方語言不通,溝通難度很大,陸遜也沒問出個所以然,不過他知道了卡拉卡拉的爲人,再觀察埃及的情況,他也能推算出一些情況。

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雄謀劃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二百六十章 臥冰求鯉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一百六十五章 黃祖死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
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雄謀劃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二百六十章 臥冰求鯉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一百六十五章 黃祖死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