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裝線膛

“報大王、將軍,薩珊王率軍五萬入身毒,另有衆祭祀率十萬僕從軍相助,現已渡身毒河。”

“哼!”劉理怒髮衝冠,“孤方與薩珊國通商和善,彼竟敢乘機奪我楚地,孤定要踏平薩珊王城。”

“大王不必憂慮,前番大宛驛卒百人便可敗薩珊兩千之衆,而今萬二大軍在此,定能擊潰敵軍。”

或許是命運使然,楚河縣城外再度成爲大戰的戰場。

“大王,敵軍騎兵甚衆,有重騎(雙邊馬鐙和馬蹄鐵隨大宛等國騎兵傳到了薩珊王國,於是薩珊王國組建了重騎軍團,軍團士兵都是小貴族可以在地方收稅,出征時武器鎧甲戰馬自備)、輕騎皆着鎧,而步卒多爲弓手無甲,惟中軍有一支甲兵。”

夏侯尚說道:“如此看來薩珊國確有戰力。”

“我視之如同草芥,一戰可平。”關平嗤之以鼻。

應對騎兵,陸軍也是以空心方陣迎敵,不過陸軍就比海軍囂張多了,他們列的是沒有底邊的梯形陣,而且是一個大陣沒有分開。

“關兄,以此陣迎敵,若敵率軍於兩翼截殺恐我軍騎兵力有不逮。”

“大王放心,此次出征身毒我軍將士皆列裝新式槍炮,敵軍絕不可衝破炮兵陣地。”

關平將炮兵單獨放在梯形陣兩翼,敵軍衝陣時兩翼步兵可以支援,而且後方的騎兵也有護衛炮兵的任務。

阿爾達希爾一世聽說過槍炮的威力,見陸軍擺出這個陣勢,一看就不能從正面強突,他算出陸軍騎兵數量不多,只要拉走陸軍騎兵,就能直接擾亂陸軍軍陣,那時再用重騎一衝,戰爭就勝利了。

阿爾達希爾一世下令輕騎繞遠騷擾陸軍騎兵,陸軍騎兵則不慌不忙,坐在馬背上就開始開槍射擊。

真理機的發明,促進了工業化製造和冶煉技術的進步,漢軍已經開始全面生產後裝線膛槍和後裝線膛炮。

新式線膛槍,槍管直接由真理機鑽頭鑽孔,槍管更結實耐用也更薄更輕,可以承受更多的裝藥量。鑽頭沒有將整根槍管鑽通,這樣就不用特地製造槍尾熱接到槍管上。之後鏜牀切割出膛線,但不切全,槍管最後部流出一段作爲藥倉。然後在槍管實心和空心交界處鑽出一個螺母孔,這樣槍管就做好了。

有了槍管,燧石槍機、木託、燧石臺一一齊備,接着就是最主要的螺絲柄,它正好和槍管上的螺母孔配套,能夠解決後裝槍漏氣問題。

開槍時,陸軍向下旋轉螺絲柄,打開藥倉;拿出定裝彈,將彈頭放入螺母孔,再用特製的塞彈器將彈頭卡入槍管前方膛線;將定裝彈的火藥倒入藥倉,向上旋轉螺絲;螺絲密封住藥倉,也會將多餘的火藥頂出藥倉,這些多餘的火藥就是燧石引火用的;陸軍用大拇指(爲此特意製作了拇指套保護士兵手指)將多餘的火藥掃到旁邊的燧石臺(邊上就是傳火孔),瞄準後開槍。

新式線膛槍的彈頭由銅殼鉛芯製造,契合膛線使得它能有更好的精準度,加大火藥量能使得它獲得更大的初速,騎兵在三百步的時候就開始射擊薩珊輕騎。

後裝彈藥使得新式線膛槍開槍速度大大加快,以前每分鐘3發,如今每分鐘可以到9至10發,一人更比三人強。多年足量的實彈練習也使得陸軍命中率高升,三百步以外也能有50%的命中率。

薩珊輕騎手中的騎弓射程大部分只有一百步,少量一百五十步的強弓也完全不能對陸軍騎兵造成威脅。眼看部下輕騎因爲火槍打擊和戰馬不熟悉槍聲騷亂,使得輕騎完全近不得敵人身,阿爾達希爾一世急忙下令輕騎後撤。

只是薩珊輕騎想走,陸軍騎兵卻不準備放過他們,在張苞一聲哨下,陸軍騎兵收槍抽刀追殺了出去。薩珊輕騎被火槍射擊得陣型混亂,士氣也不佳,要是這樣被陸軍騎兵追殺,很有可能就此潰敗。

阿爾達希爾一世一看不對,趕忙讓中軍主陣重騎出陣相助,這下陸軍騎兵的任務完成了,他們繞了一個圈又回到了炮兵後方。隨着火槍射程的加大,漢軍原本所穿的鎧甲基本沒有了作用,參謀部計算後,將鎧甲列爲二級裝備,除非特定地形,否則漢軍可以不用穿鎧甲。

這次野外大平原作戰,陸軍騎兵沒有穿鎧甲,戰馬耐力十足,可以長時間僵持。作爲有着多年使用重騎兵經驗的軍隊,陸軍參謀很清楚薩珊本部重騎的缺點,一旦衝起來就代表決戰打響了。

己方輕騎敗陣,敵方騎兵就佔據了主動,看敵方火槍的射程甚至在己方步弓射程之上,阿爾達希爾一世決定不叫回重騎,他知道即便叫回重騎,陸軍騎兵也能進攻己方兩翼騷擾。阿爾達希爾一世一聲令下,薩珊大軍和祭祀僕從軍全面進攻,決戰就這樣觸發了。

阿爾達希爾一世的戰術,用衆多的輕步兵和僕從軍當前驅,掩護己方重騎上前,重騎長矛比火槍長,可以在外圍擊殺火槍兵,只要火槍兵軍陣有了空隙,之後的騎兵就能撕裂缺口,一戰取勝。

在阿爾達希爾一世的指揮下薩珊重騎放慢腳步,輕步兵很快超過重騎。此時,陸軍炮兵發威了。

新式管炮,同樣是後裝炮,而且裝彈比線膛槍還要快。有了真理機,火炮的炮管發明了新的製造方法——軋鋼加工。

首先,將預先製成的實心圓鋼錠固定推向圓輥,圓輥中間有一根長錐形輥穿孔,而後用軋機擠壓成型(無縫鋼管);接着直接再用身管自緊技術,用方形截面鋼絲緊密纏繞到炮管上,通過鋼絲張力抵抗炮管射擊應力,增強性能。

炮管後部設置了螺式炮閂,炮兵只需要拉動尾部的把守就可以打開炮膛,放入紙質外殼一體化炮彈,再關上炮閂鎖緊螺栓,前後不過兩、三秒。安放炮彈的同時,另外的炮手也將火藥倒在了燧石臺上,並在炮彈安放完成後用針刺破炮彈後方藥包。經過匠郎的設計,火炮上也安放了燧發槍類似的點火裝置,捨去了以前點火的麻煩。

炮管內同樣切割有膛線,實心彈已從最初的圓形彈變成了錐形彈,固定裝藥量也增加了。新式管炮射速更快、威力更強,以前一發最多三、五人死傷,如今可以殺傷數十人,陣型不厚的敵軍甚至可以一炮穿陣。

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槍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三百零五章 許都之襲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一百零八章 田稅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
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槍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三百零五章 許都之襲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一百零八章 田稅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