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

曹操說道:“元常(鍾繇)之意,以治待亂,以靜待譁,靜待天時?”

“糧草之事明公當知,若以今年之戰,只可支撐三月;且潼關一戰,軍士雖存,兵器鎧甲大喪,以現今之兵戰劉軍,不利也。”

曹軍兵敗潼關,從山林撤退時,爲了儘快逃跑,士兵丟盔棄甲,許多曹軍回到潼關,就只剩下個人。

與劉備軍這樣着甲率百分百的軍隊交戰,己方的着甲率非常重要,可以說着甲率不高就可以宣判野戰一定失敗。

“元常可有良策?”

“昔明公與劉備相爭,多仗百姓之糧,而今民無閒米,已無所謀。”鍾繇搖頭嘆息。

曹操有些懷念不久前剛死的荀彧了,荀彧在的時候,軍中從來沒有這樣窘迫過。

“如此,豈非敗局已定?”

衆人一陣沉默,賈詡說道:“若兗、豫二州有危,明公可驅民入青、徐,劉備自詡愛民如子,饑民涌入必全力賑濟,那時明公可乘機取關中之地,斷幷州通路,或伺機攻青、徐、揚之地,如此事尚有可爲。”

“孟德不可!”鮑信說道,“驅民東向則大失民心,且民入青、徐,得劉備活命之恩,必忠心於劉備,那時劉備逾強,而我方逾弱。此非萬全之策也!”

賈詡說道:“此爲破釜沉舟之計,待得危急之時,不得不爲耳。況明公可將徙民之地販於百姓,百姓得利必助明公。”

“文和之計,容後再議”曹操沒有反駁,顯然聽進去了。

曹操又向鮑信問道:“允誠前番定計,耗時幾許?”

“或一月,或數月,未可知也。”

隴右這種沒多少人,還有羌人爲禍,丟失之後,會不會令劉備特別在意,曹操要打一個問好。如果讓他選,他一定會選擇先攻下兗、豫二州這樣的中原地區,民多地好。

曹操的思想之中,中原之地纔是最重要的,按諸葛亮的計謀,一個不好,曹操就要入蜀當另一個劉璋了。

曹操不能決定,再度詢問還有沒有其他計謀,面對衆人沉默,曹操只得散帳。

曹操一方在謀求破局點,劉備這方也不閒着,衆戰區主副長官再度雲集鄴城。

“今年大戰,衆將全勝,此皆諸君奮勇殺敵之功,他日平滅曹操,論功行賞,我必不吝賞賜。”

“皆仗主(明)公英明,士卒死力,我等不敢居功!”

例行恭維過後,劉備說道:“關中、涼州既得,曹操已無轉圜之機,來年一戰必要一整天下,漢室再興。”

“漢室再興!”

“曹操必要負隅頑抗,諸君可有破敵良策?”

關羽說道:“大哥,兗、豫、荊三州之地皆不足慮,惟巴蜀之地,多年未經戰事,百姓豐足。據聞曹操令曹丕治巴蜀,已操練數萬蜀軍。且巴蜀之地道險關堅,恐難以速下。來年一戰,大哥可親都大軍往攻漢中,巴蜀一下,漢室再興,速矣!”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先取巴蜀之地,恐爲不妥。我軍多騎兵,常習騎戰,巴蜀之地多山,未可與蜀軍爭鋒。莫如先取中原之地,曹操惟留巴蜀之地,亦不長久。”

“主公怎可小覷我等,末將不才,部下多善步戰者,量蜀中新練之軍,又有何能爲!”麴義說道,“末將願爲前部,取巴蜀之地,獻與主公。”

“先登之勇,我深知之,我意取中原之地爲要。”

法正說道:“子義將軍進取鄄城,宣高將軍得合肥之地,兗豫二州只在掌中。曹操令重兵守堅城,前番糧道過長,不可輕兵直入二州,而今則不同,糧道只在近前。

主公可令各軍將曹軍重兵圍於城中,再令各軍攪擾二州腹地。更兼連年征戰,曹操軍中之糧必乏,遊弋二州之兵亦可使曹軍疲於奔命,如此外無援兵,內無糧草,曹軍必降。”

“孝直之言有理。”

張飛說道:“大哥取中原之地,只消用長安圍城之策,便可萬無一失。三弟不願爲監工,願率本部襲曹軍之後。”

“哦?翼德有何妙計?”

“中原戰開,曹軍必雲集中原,那時後方空虛,我輕軍入其後,使曹軍首尾不能相顧,可速平曹操。”

參與軍議的參謀團,有人說道:“三將軍,前番襲武關,曹軍已有備,恐未可輕入南陽。”

“我非攻南陽,乃欲攻漢中也。”張飛指着地圖說道,“此爲子午穀道,連通關中、漢中,因年久失修,道路多有斷絕,關中、漢中百姓亦不常走。我率軍循秦嶺而走,修路而行,曹軍必無防備,漢中易得矣。

我取漢中,復攻陽平關,大哥遣將走陳倉故道接應,兩面夾擊,漢中門戶必開。我大軍入漢中,蜀中之人必驚,那時稍加勸誘,蜀中可不戰而定。”

望着地圖前眉飛色舞的張飛,劉備問道:“翼德之謀,可是自思?”

“大哥英明,此計乃文長所謀。”

衆人轉頭看向魏延,魏延說道:“此爲末將與三將軍共思。”

“若巴蜀爲他人所守,此計或可行,而今諸葛亮守巴蜀,此計必敗。”

張飛問道:“諸葛亮無名之輩,大哥何重之?”

“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三弟不可輕視。”

“亂世將平,尚不知此人之名,必是沽名釣譽之輩,大哥不必在意。”劉備的誇讚反倒讓關羽受不了了,他說道,“若大哥不願行此險計,我願出陳倉,以正兵加陽平關,破關取漢中之地。”

“當先定平中原之策,複議巴蜀之計。”劉備無奈,只能強行將歪的樓拉正。

劉備等人正在商議的起勁,皇宮之中的劉協也有了其他心思,他招來國舅伏完。

“劉備不貪財貨,不戀官位,不愛美人,其意之所在,世人皆知。”劉協說道,“昔劉備以三問蠱惑於朕,使朕不得過問政務,天下之人皆知劉備之名,而不重朕。待其平曹操,必生奪位之心。國舅忠心於朕,何以教朕。”

伏完很無奈,劉協身邊連個有用的人都沒有,還想着和劉備爭鬥,安心當個富貴王爺不是更好。

害怕被繡衣衛找麻煩,伏完只能將問題扯到繼承人身上,他說道:“陛下多年來無子嗣,致使臣民惶恐,方令皇叔成勢。若陛下有嗣,必有忠心漢室之人爲陛下張目。”

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七章 初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雄謀劃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一章 高唐令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一百零八章 田稅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八章 求援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
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七章 初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雄謀劃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一章 高唐令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一百零八章 田稅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八章 求援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