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

“文優有何妙計,快快講來。”

李儒自信滿滿的說道:“劉備之事成,可見關東諸賊名曰結盟,實則各懷鬼胎。今番兩袁來攻,亦可行分化離間之計。”

在董卓殷切的目光下,李儒繼續說道:“此間有一人姓劉名錶,字景升,山陽郡高平縣人,魯恭王之後。其人少時知名於世,名列八俊。孫堅北上殺荊州刺史王睿,爲防荊州成袁術後援,可令劉表代王睿荊州刺史之職。

袁氏於南陽根深蒂固,現袁術表孫堅爲豫州刺史,相國不可應承此事。在下觀孫堅爲人,非大公無私之輩,乃顧個人私利,與袁術結盟亦不長久。南陽比鄰豫州,時日一長,兩人必生異心。”

董卓說道:“文優此言有理,可袁術乃一偏軍。關東諸賊,實乃以袁紹爲首。文優可有應對袁紹之策?”

“相國多慮了。以在下觀之,袁紹之處賊軍雖衆,然各懷疑心;而袁術處,賊軍皆爲孫堅所屬,上下一心,不可小覷。

若相國有慮,可升公孫瓚之職,令其威逼冀州,則袁紹軍中自亂。可公孫瓚地處幽州,邊地之民悍勇不得不防,可令一親信爲遼東太守,以防公孫瓚勢大。”

董卓詢問遼東太守的人選,徐榮說道:“末將有一同鄉,複姓公孫名度,字升濟,遼東襄平人。可當此任。”

董卓認可了徐榮的舉薦,又對李儒說道:“文優思慮周詳,可依計行事。可兩袁之兵,如何應對?”

李儒拿來地圖,說道:“相國請看,袁紹屯兵河陽津,看似兵強馬壯,實則不然。

韓馥素有私心,韓馥部將率軍於袁紹東面紮營,非爲援助袁紹,實爲自保。張楊、於扶羅等輩雖於袁紹結盟,亦只知自保,未曾率軍至袁紹軍中。

相國只需擊敗袁紹本部兵馬,北方聯軍自散。北方既勝,相國率得勝只師,回軍再戰孫堅,亦不難矣。南北聯軍一敗,則相國可坐鎮中原,扶天子以討不臣。如此,大事可成矣。”

董卓哈哈大笑:“我有文優,大可高枕無憂啊!”

董卓謀劃一定,絕不遲疑,馬上親率大軍向河陽津而去。董卓軍一到地方就大張旗鼓在平陰建造木筏,讓袁紹以爲他們要在平陰渡河。袁紹果然上當,將大部分士兵聚集到這裡。

董卓暗地裡卻讓呂布帶幷州軍從小平津偷渡,繞道袁紹主力背後。

數日後的半夜,呂布從後方突襲袁紹,袁紹沒想到後方還有敵人,也沒派斥候偵查,被呂布偷襲得手。另一邊董卓下令李傕和郭汜渡河支援呂布,南北夾擊。

李傕和郭汜假意領命,卻在渡口上按兵不動,遲遲不過河。呂布這邊按原定計劃偷襲,袁紹沒有防備,軍中的士兵也訓練不足,被襲後變潰散。李傕、郭汜想要用袁紹軍消耗幷州軍的想法沒有達成,呂布這邊卻意識到了這一點。

呂布得勝歸來,董卓大肆賞賜了呂布一番。犒賞將士數日後,董卓率軍回擊孫堅。

和往常一樣,董卓先率小部軍士向孫堅發起試探攻擊,並讓呂布率幷州騎兵爲兩翼護衛。這時候的呂布已經不再想着建功立業了,他滿腦子就是保存實力。

孫堅和董卓軍一接戰,就明顯感覺到董卓軍兩翼的薄弱。孫堅用小部分士兵頂住董卓軍正面的進攻,自己率主力向兩翼包抄。呂布見孫堅主力過來,不但沒上前支援,反而先一步撤退了。

孫堅順利從董卓軍腹部切入,董卓軍被幷州軍的撤退帶動,紛紛向後方逃跑。孫堅窮追不捨,最終逃跑變潰敗。

董卓收兵回到雒陽,沒有怪罪呂布,讓呂布完成李傕因爲劉備進攻沒完成的盜墓任務。但董卓掃視着呂布和涼州本部將領,他明白了。

董卓知道幷州系和涼州系不對付,但他沒有想着解決。自從董卓被劉備擊敗,心中的雄心壯志就小了很多。南面又出了個孫堅,讓董卓熄滅了雄霸天下的雄心。

董卓現在只想回到長安,經營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幷州系和涼州系的紛爭正好讓董卓放心,制衡是政治家不變的手法,董卓同樣能夠運用。

這次李儒讓他率軍再戰的謀劃,董卓沒有采納。董卓率軍全線西撤,將空無一人的雒陽讓給了孫堅,孫堅面對百里無人煙的雒陽滿心感慨與嘆息。

孫堅收拾了自己的心情,開始實施很早就定下的謀劃——修整皇家和世家大族的墳墓,正式開始養望之旅。

董卓撤離雒陽後,派東中郎將董越駐守澠池,中郎將段煨駐守華陰,中郎將牛輔駐守安邑,其餘的將領分佈各縣,以抵禦關東聯軍的進攻。

守家門的人董卓沒有瞎派,這些人全是董卓的心腹,都是董卓從涼州帶過來的本部精銳。

董卓回到長安,就以戰勝關東聯軍盟主袁紹爲理由,加封自己爲太師,地位在諸侯王之上。隨後董卓完全放開了自我,只享受榮華富貴,不再管理事務,也越發殘暴不仁。這讓胸中還有天下的李儒,心中冰涼。

雒陽城中,打掃皇宮的孫堅同樣得到了“驚喜”。

程普滿心歡喜的找到孫堅,遞給孫堅自己找到的傳國玉璽,說道:“主公大喜,此乃傳國玉璽,主公能得此物,可見蒼天庇佑,日後必成大事。”

孫堅也很興奮,沒想到養望還能有意外驚喜。孫堅又轉念一想,說道:“劉玄德亦攻入雒陽,爲何彼軍未能發現此璽?”

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五十章 劉表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一百零八章 田稅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三百一十四章 江陵大戰第二百一十章 劉備討江東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五十章 劉表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三百零一章 隴右援兵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
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五十章 劉表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一百零八章 田稅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三百一十四章 江陵大戰第二百一十章 劉備討江東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五十章 劉表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三百零一章 隴右援兵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