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

“殺!”

“主公……”

“格殺勿論!”

兵敗潼關,關中、涼州丟失,如果剎不住這股歪風,南陽郡的反叛還會在其他地方上演。

曹操選擇了最有效,也最方便的手段——屠城。

可憐宛城屯民,常年受剝削,南陽豪強起事,以爲好日子來臨,結果他們奪了宛城,翻臉不認人,家產、自身都被豪強瓜分。曹軍殺到,以爲能返回以前還能過下去的日子,迎接他們的是冰冷的屠刀。

曹操的屠殺有效的壓制了治下的不同聲音,讓所有人都回憶起曹操的恐怖。但其實曹操在宛城的屠殺,對真正忠心漢室的人沒多大影響。這些人與傅肜一樣不願意和一衆豪強同流合污,之後的宴會都沒有參加。

曹軍抓捕宛城宴席上的人,即便這些人互相攀咬以此免罪,曹操也沒有牽連除了宛城之外的人,一切爲了穩。

“報主公,城中搜出糧草五十餘萬石,金銀錢財無算。”

屠城的“意外”收穫,解決了曹操的燃眉之急。曹操留下十萬石軍用,其餘讓人送到許都,供鍾繇調用。

襄陽

“家主,家主,大事不好!”

“何事驚慌?”

“曹……曹丞相引軍殺入宛城,已將宛城之民……屠盡!”

“什麼!”黃承彥、蒯越、蔡瑁等人聽完消息個個目瞪口呆。

北面南陽烽煙四起,南方江陵又被攻打甚急,荊襄這些有識之士自然要想辦法自救。

既然猜到南陽會反叛,黃承彥一早就派人盯着南陽,豪強起事不久,他就收到了情報。黃承彥沒有彙報給曹洪知曉,而是召集荊襄衆人商議投劉之事。

只要掃除荊州曹軍勢力,荊州和揚州連成一片,兗、豫兩州就在劉備勢力包圍之中,曹操失敗就是註定的了。尤其是荊州丟失,曹操連撤到巴蜀的機會都沒有。

至於巴蜀,黃承彥完全不擔心,他知道諸葛亮起初就有投劉備之心,因種種原因不能成行。只要劉備掃平曹操中原殘餘勢力,留下巴蜀,他黃承彥一封信就能勸諸葛亮投降。

擺在黃承彥他們面前的難題,就是怎麼取信荊南的管亥。前次意圖埋伏劉備軍,陸遜回去想了想就明白了黃承彥給他的情報就是誘敵之計。

南陽起事後不久,黃承彥又派人到海軍軍中,這次陸遜不再相信他,見面時陸遜還叫上了管亥。聽聞黃承彥信使的來意,要不是陸遜攔着,管亥都有砍死信使的意圖。

砍人這段,不是管亥腦殘,而是和陸遜演的雙簧。

攔下假裝惱怒的管亥,陸遜對信使說道:“詭詐在前,反覆在後,便叫我等如何相信。而今曹洪被圍江陵,荊州援軍皆屯當陽,襄陽空虛。若汝主果真心有漢室,當起兵逐曹賊之兵。荊襄一去,曹軍必亂,我等取江陵易也。如此,我等方可向劉公求情,不究汝主從賊之罪,亦或可得封侯之位。”

陸遜的意思很明顯:別一直躲在幕後搞風搞雨,誰知道你們到底起的什麼心思,做點實事給我們看看,我們纔好有證據和上司說明你們的立場。

有了回覆,黃承彥他們商議半天還是決定徹底倒向劉備。正當幾家秘密調集家僕的時候,守在南陽探聽消息的人趕回來彙報了南陽的噩耗。

蔡瑁說道:“若爲曹丞相知曉我等密謀,死無葬身之地也。”

“不可慌亂,我等之謀引而未發,曹操定然不知。”

“我等所謀,已有多人知曉,若有人出首,又將如何?”蔡瑁完全失了方寸。

蒯越說道:“事臨不可自亂陣腳,我等處荊襄多年,賢名遠播,如無確事,曹操不敢胡爲。且其方屠宛城,若於襄陽大動干戈,荊州必亂。劉軍攻打江陵甚急,曹操必會安撫我等。”

黃承彥說道:“爲今之計,當告之衆家,切莫妄動。”

蒯越和黃承彥都明白密謀之事越少人知道越好,更何況八字還沒一撇,着急反而會壞事,所以他們兩人只在自家做準備,而蔡瑁則不同。

當年蔡瑁反叛劉表,有蔡氏衆人掌控的荊州軍在手,蔡瑁獲得的利益最大。如今再度反叛,蔡瑁以爲輕車熟路,再一次召集了蔡家的一衆軍中將領,意圖奪得投降劉備的首功。

哪知道蔡瑁做的多,錯的多。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急速平定了南陽叛亂,還以屠城這樣震撼人心的手段。

蔡瑁被嚇住了,越想越怕,黃承彥和蒯越的勸說都沒能讓他冷靜下來。

蔡瑁失魂落魄的離開了黃府,黃承彥叫住了特意慢走一步的蒯越。

黃承彥說道:“觀蔡德珪之相,恐爲不妥。”

蒯越想了一會,陰惻惻說道:“惟有我等先告蔡氏,方可無憂!”

黃承彥妻子蔡氏已死多年,況且黃蔡兩家也是政治聯姻,沒什麼感情而言,黃承彥猶豫片刻就點頭答應了。

蔡瑁回到家中,那些他召集起來的族人都在,一個個坐等他的消息。

“兄長,黃、蒯二家如何說,我等何時起事?”

WWW ttKan ¢O

蔡瑁臉上陰晴不定,他一早讓蔡氏衆將和軍中人商議,不只是自家人知曉反叛之事。走的太快,想要回頭,千難萬難。

既然難回頭,便不回頭。蔡瑁咬牙說道:“明日我等便起兵,先控制襄陽四門,再將城中曹兵斬殺。起事時,同時打起我蔡家,還有黃家、蒯家、龐家旗號。”

“龐家旗號小弟明瞭,黃家、蒯家與我等一齊起事,何必畫蛇添足?”

“我已與黃承彥、蒯異度議妥,共舉三家旗,以壯聲勢。”蔡瑁自然不會把事情告訴他們。

蔡瑁這邊議定第二天晚上動手,黃承彥和蒯越比他還快,當天晚上就潛出襄陽,往北方南陽而去。

“蔡瑁欲反?”曹操急着去荊州解決海軍,沒有在南陽多停留,黃、蒯兩人沒走多遠就碰到了曹操大軍。

曹操說道:“我與德珪早年相識,是爲故交,德珪反叛,需信而有徵。”

“丞相可引軍往襄陽,襄陽之兵多有蔡氏之人,蔡瑁早已溝通上下,反叛之日不遠矣。”

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下一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二百九十四章 荊南之爭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三百九十章 以百敵千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演員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三百零六章 王圖兵敗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二百三十五章 下曲阿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二百一十章 劉備討江東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
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下一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二百九十四章 荊南之爭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三百九十章 以百敵千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演員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三百零六章 王圖兵敗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二百三十五章 下曲阿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二百一十章 劉備討江東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