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

“大漢美意、天朝陛下恩德我等必回報國主。”

商量完正事,接下來鄧芝和各國簽訂了守望相助條約,協議一方被攻擊各方都會出兵協助。

結盟大會結束,少府便開始了後續動作,任何販賣棉花給少府的人都可以拿到少府的優惠券,而後銀行部門的人來到西域長史府建立分行,銀行建立後少府就以白銀、黃金成色問題只收大漢鑄造的錢幣,勸說西域商人先到銀行兌換後,再進行交易。

商貿在進行,後方第二批糧草送至,東部各國已經解決了缺糧的災害,各國商人甚至各國國主都開始以大漢糧草吸取西部各國財物。

這時候西部各國也知道了大漢重新進入西域,他們其實也想和大漢互通有無,不過他們的商人需要經過東部各國領土。西域東西各國本來就有仇怨,放西部商人過去也會減少己方收益,於是西部商人被攔截。

大路被攔,西部商人便想辦法繞道東行,然後就被劫了。這些年災害連連,有許多西域百姓過不下去就做起了無本買賣。各國國主聽聞此事也眼前一亮,他們同樣可以黑吃黑,還省了拉糧食到西部。

從那以後,只要西部商人進入東部,隨便什麼地方都會碰到各種劫匪,這些劫匪好似商量好的,每一波只劫三分之一,到臨近西域長史府不遠的地方,劫匪會將剩下的財貨全部搶走。

而且東部衆國也不再販賣糧草入西部各國,這下西部各國就是傻子也明白那些劫匪不對勁,疏勒、烏孫、大宛、康居等國聯合協商,正巧鮮卑使者在烏孫做客,鮮卑使者一看正好,立馬拾掇各國聯合進攻東部。

鮮卑使者的話讓大會瞬間冷場,數百年時間的經驗,大漢只要進入西域一定是強盛的姿態,以前能和大漢交鋒全仗匈奴奮戰,如今匈奴都西遷到不知道什麼地方了,鮮卑自身也不敢擼虎鬚,讓他們西域小國(對大漢而言)進攻大漢,那和找死有什麼區別。

那時別說殺入西域長史府搶劫,說不定走到半路就被東部各國聯合軍隊擊潰了。西部各國還沒從天災中緩過勁來,國中軍隊都是半死不活的狀態,怎麼可能出兵數千裡呢。

當年西漢和大宛一戰把大宛打怕了,到現在大宛聽說要進攻大漢也滿面驚恐,大會不歡而散,不過烏孫沒有轟走鮮卑使者。

劫掠還在繼續,而烏孫和疏勒已經組織不起大型商隊了,他們便打起了大宛、康居的注意,而後大宛和康居的商隊在兩國境內受到了搶劫,大宛發書問詢,疏勒國主以龜茲劫匪入境回覆。

無本買賣收穫巨大,烏孫和疏勒兩國國主上頭了,將部下假扮龜茲國士兵入大宛和康居劫掠。這下大宛受不了了,他想到了以前的掌控國貴霜帝國。

十幾年前,貴霜帝國在西域的控制減弱,康居、大宛擺脫羈縻,呼羅珊、花剌子模也脫離貴霜帝國統治。

韋蘇提婆一世,也叫波調,是現在的貴霜帝國皇帝,他雄心壯志,一直想要重新掌控呼羅珊和花剌子模,無奈天災人禍,國內一堆事情處理不過來,根本沒有精力出兵。

這天,大宛的使節來到貴霜帝國,自大宛擺脫貴霜帝國的羈縻,兩國關係一直很差,所以大宛使節到來波調十分重視。

宴會過後,使節將大漢重歸西域,西域各國絲綢盛行,與大漢貿易賺得滿嘴流油等大肆渲染了一番,讓正不知如何應對目前災害的波調眼前一亮。這時大宛使節說出了聯合各國一起進兵東向的提議,波調心中很是認可,但他沒有立馬回覆。

波調與國中大臣商議許久,認爲出兵西域不失爲轉移國內矛盾的一種辦法,而且絲綢之路多年不通,一匹絲綢在西邊的薩珊帝國可以和黃金等重量交換,甚至還要更貴。貴霜帝國羣臣認爲不用徹底擊敗或者與大漢結死仇,只要出兵劫掠一番,解決目前的難題就行。

最初波調沒準備大動干戈,他只派大將率軍五千出征。這五千人很慘,被名義上是劫匪的龜茲軍擊潰,狼狽逃回國中,讓波調顏面盡失。

貴霜帝國五千軍會這麼快兵敗也是大宛、康居等國的策略,大宛等國已經決定大軍東向,要是貴霜帝國背刺,他們就有滅國之危,找上貴霜帝國這個以前的敵國就是爲了解除後顧之憂。

大宛等國認爲貴霜帝國表面答應聯合出兵,卻只派出五千兵將,肯定有侵吞他們的想法,於是假意國內還在調集軍隊,讓貴霜大軍先行,並將貴霜帝國的五千兵將引入劫匪高發區,果然貴霜帝國士兵受到襲擊。

貴霜大將爲了穩妥起見,立刻退回大宛,沒想到歸路也有龜茲的軍隊,貴霜將士無備損失慘重。而埋伏貴霜大軍的部隊根本不是龜茲軍,而是大宛和烏孫國假扮的。

貴霜敗軍逃回國內,波調果然如大宛等國所想,調集國中大軍東征。本來因爲災害國內就不穩,如今兵敗的消息傳回,波調的聲望大跌,再不做出決斷貴霜帝國就要內亂了,波調出兵也是不得已。

出兵之後的波調也想出了辦法,那就是搶先各國,在大漢大軍還沒有到達之前先搶劫西域長史府,而後迅速退兵。那時大宛等各國肯定還在東面劫掠,國中空虛,他就可以率回頭的大軍順勢攻下西部各國,一舉兩得。

爲壯大聲勢,波調多立旌旗,將十萬軍詐稱二十萬。波調的戰略也正好解除了大宛等各國的擔憂,貴霜帝國二十萬大軍過境,他們也怕波調假途滅虢,各國集結兵力尾隨貴霜大軍。名義上是爲後軍,實則有監視,也有讓貴霜大軍和大漢先死拼的想法。

最初貴霜帝國的五千軍進入龜茲,龜茲國主就特別重視,聽聞貴霜帝國聯合大宛等國起兵二十多萬東進,趕忙向西域長史府彙報。

貴霜帝國在集結兵力和物資的時候,鮮卑聽聞了這個消息,他們大喜過望,也派出使者到大宛,約定鮮卑也會出兵十萬從烏孫北部進發,一起進攻西域東部各國。

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一章 高唐令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四百二十章 內監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二百二十章 詐降第六章 黃巾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八章 求援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周、曹、許亡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
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一章 高唐令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四百二十章 內監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二百二十章 詐降第六章 黃巾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八章 求援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周、曹、許亡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