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游擊戰爭

一直以來,都有人將喀喇沁旗戰役當成抗戰史上的重大戰役,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按照這些人的觀點,喀喇沁旗戰役是第一場以游擊隊爲主的戰役,也是游擊隊在正面戰場上做出重大貢獻的戰役,從此改變了游擊隊在這場戰爭中的地位,使之從之前並不受重視的非正規軍變成了具有與正規軍同等地位的民間抗戰組織。

毫無疑問,這些都有誇大其詞的嫌疑。

不可否認,在攻打喀喇沁旗的戰鬥中,游擊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遭受了不可低估的損失。

戰役前期,因爲沒有得到有效的指揮,參與作戰行動的三支游擊隊先後投入了上萬名官兵,在付出了傷亡數千人的慘重代價之後,卻沒能取得任何突破。歸根結底,還是與游擊隊本身的素質有關,即游擊隊並不擅長大規模會戰。

這一局面持續到二零一四年一月中旬,在羅耀武將從鄰近的新編集團軍抽調了一個步兵師前去協助游擊隊,並且由正規軍統一指揮參戰的游擊隊之後纔有所改觀,並且在一月十八日取得重大突破,攻佔了喀喇沁旗南面的四十家子與西面的大牛羣,將美軍的防禦範圍壓縮了將近一半。

當然,不能因此說,這是正規軍的功勞。

在此期間,充當主力的仍然是游擊隊,正規軍只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其主要意義就是將游擊隊組織了起來,使得進攻更有章法,而不是蠻幹。

到了戰役後期,隨着羅耀武投入第二個步兵師,正規軍才成爲主力。

實際上,即便在一月下旬到二月上旬的總攻階段,游擊隊的兵力仍然是正規軍的兩倍以上。當時參與圍攻喀喇沁旗作戰行動的游擊隊已經達到六支,總兵力在三萬左右,而正規軍只有大約一萬五千人。

毫無疑問,羅耀武在這個時候投入的兵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喀喇沁旗的守軍。

當時,守在喀喇沁旗的美軍名義上是一個國民警衛隊師,實際上只有大約兩個旅,總兵力不會超過五千。

因爲美軍的防禦陣地遭到壓縮,兵力密度大大提高,防線強度也大大增強,所以在擁有九倍兵力優勢的情況下,中國軍隊仍然沒有能夠打開勝利之門。

直到二月八日,隨着游擊隊開始襲擊以赤峰爲中心、方圓一百公里範圍內的美軍巡邏隊與美軍據點,局面才發生了轉變。

此時,美軍正在爲開春後攻打承德做準備,所以部署在赤峰的美軍多達六個師。

如此衆多的部隊,需要足夠多的營地,部署範圍也足夠巨大,因此給游擊隊留下了足夠多的突破口。

爲了穩住赤峰,美軍不得不收縮防線,調整外圍防禦部署。

結果就是,在二月十一日,羅耀武親自指揮的一個步兵師突破了美軍設在喀喇沁旗北面的防線,攻佔了牛家營子,並且在當地部署了三個防空營。

對於美軍的直升機羣來說,這三個防空營具有致命威脅。

隨着空運被切斷,美軍守住喀喇沁旗的希望破滅了。

打到二月十七日,雖然美軍努力開闢了兩條新的空運線路,但是中國軍隊已經突破了喀喇沁旗的防線。

從這一天開始,美軍逐步撤出喀喇沁旗。

到二月二十一日,除了留下來斷後的一個步兵營之外,美軍部署在喀喇沁旗的作戰部隊全部撤回赤峰。

從這一系列的作戰行動看得出來,游擊隊發揮了重大作用,卻不是決定性的作用。

真正使中國軍隊取勝的,還是插入敵後的那個步兵師,特-本文轉自--別是隨同行動的三個防空營。

當然,誰也不能否認游擊隊在此次戰役中做出的重大貢獻。

事實上,正是喀喇沁旗戰役,讓羅耀武一手組建的敵後游擊隊正式登上了正面抗戰的大舞臺,並且獲得了舉足輕重的話語權。

在此之後,游擊隊在抗戰戰場上的貢獻越來越大,因此產生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大。

如果要給出一個評價的話,游擊隊的政治訴求的影響最爲重大。

組建敵後游擊隊的時候,羅耀武並沒下放統治權,即游擊隊只是軍事組織,不具有行政管轄權,而且得在作戰行動上聽從上級指揮。

在東北軍退入關內之前,這一政策得到了嚴格執行。

問題是,隨着東北軍退入關內,失去了對關外地區的控制能力,羅耀武的這一政策就沒有存在的基礎了。

更重要的是,按照美國與日本的密謀,在美日聯軍佔領東北地區之後,將由日本佔領軍組建軍事政權,即對整個東北佔領區進行軍事管制。而日本當局的主要政策就是在佔領區成立臨時性的僞政權,並且由這些臨時性的僞政權負責地方治安工作。

毫無疑問,日軍的政策對游擊隊的行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雖然東北民衆的抗戰積極性非常高昂,但是絕大部分民衆首先考慮的是個人生存問題。

在東北戰場上,游擊隊劫掠到了不少物資,可是從根本上講,游擊隊紮根民間,不但不能爲民衆提供生活保障,在很大的程度上還需要佔領區內的民衆提供支持。

受此影響,如果不能成立與僞政權對抗的政治性組織,游擊隊就將失去存在的基礎。

到了二零一三年底,隨着美臺聯軍在東南戰場上取得突破,特別是在開闢了南方戰場之後,臺灣當局不得不默認了美國在東北採取的政策,並且與日本進行接觸,就接管由日軍成立的僞政權進行談判。

雖然談判進展並不順利,主要就是誰來做主的問題。不管怎麼說,在東北戰場上,臺軍沒有任何功勞可言,臺灣當局甚至一直沒有承認日軍在東北戰場上的合法性,所以要想讓日本當局交出行政管轄權,顯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但是這個問題肯定會得到解決,特別是在美國的積極斡旋下,最終很有可能以某種妥協的方式達成一致。比如由日軍成立的僞政權承認臺灣當局爲中國的中央政權,並且在名義上隸屬於中央政權,而臺灣當局則給予東北地區高度自治權。

真要搞成這樣,那麼游擊隊在東北地區的活動將受到更大的影響。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將游擊隊變成一個軍政合一的組織,而不僅僅是軍事組織。

非常可惜的是,在這個問題上,羅耀武沒有發言權。

雖然從戰區司令的角度出發,羅耀武也知道,應該賦予游擊隊活動區域的行政權,從而使游擊隊與民衆深度結合,打早真正意義上的游擊區,最大限度的削弱與瓦解美日聯軍在佔領區內的統治地位。

問題是,這麼做的後果非常嚴重。

別的不說,游擊隊僅聽從戰區司令官的指揮,而戰區司令官只是軍事統帥,並不具備行政管轄權。如果富裕游擊隊行政權,就等於讓戰區司令官獲得了行政權,而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戰區司令官無疑就是一方諸侯。

對高層來說,避免軍閥格局與抵抗外來入侵同樣重要。

因爲這個問題非常敏感,所以羅耀武也不可能親自爲游擊隊正名。

問題是,隨着游擊隊發展壯大,就算各游擊區的司令官都很忠誠,游擊隊的基層官兵也對羅耀武非常崇拜,但是長此下去,必然會出大問題。

出於對自身生存與發展的考慮,游擊隊必然會想方設法的爭取屬於自己的權利。

喀喇沁旗戰役,正好給了游擊隊這麼一個機會。

在戰場上證明了自身的重要性之後,游擊隊自然會擴大規模,也就需要得到中央承認與民衆接受。

受此影響,在喀喇沁旗戰役結束後不久,黑龍江、吉林與遼寧的幾個游擊戰區就先後成立了“游擊區管理委員會”,專門負責敵後游擊區的行政管理工作。雖然這只是一些沒有得到承認的行政組織,但是在管理游擊區的事務上發揮了非常顯著的作用,也就沒有受到中央反對。

從某種意義上講,在游擊區建立政權,標誌着游擊隊正式踏上了歷史舞臺。

只不過,在二零一四年初,游擊隊還沒有形成氣候,不管是軍事鬥爭還是政治鬥爭,游擊隊只是東北戰場這個大舞臺上的一個小角色。

事實上,當時連羅耀武都不是很重視游擊隊的政治傾向,因爲有更重要的事情纏着他。

喀喇沁旗戰役結束之後,中國軍隊穩住了承德北面的防線,並且將美軍趕回了赤峰,鞏固了華北平原的北方屏障。

問題是,美軍並不打算善罷甘休。

與二零一三年相比,二零一四年的春天來得早了許多。

在二月下旬,北京的白天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上,夜間氣溫也在零下十攝氏度左右。按照美國氣象專家做的預測,到三月中旬,北京的晝夜氣溫都將上升到零攝氏度以上,因此春季比往年早到一個月左右。

對帕特里奇來說,這一個月顯得無比寶貴。

能不能在夏季到來之前攻入北京,就要看美軍能不能在上帝提供的一個月內取得重大突破。

事實上,帕特里奇手裡確實有這個資本。

當時聚集在赤峰的美軍多達六個師,其中三個是主力師。第七步兵師已經兵不刃血的拿下了北票市,守住了南面戰線。更重要的是,日軍的增援部隊已經在一月底全部到位,具備了協助美軍作戰的能力。

只要帕特里奇願意,隨時可以發起進攻!

第19章 當機立斷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26章 徹底放鬆第49章 出奇制勝第13章 捷足先登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121章 搶糧作戰第56章 城市鏖戰第71章 雪上加霜第32章 福大命大第48章 防守反擊第11章 內憂外患第179章 拼盡全力第60章 鹿死誰手第8章 一席之談第105章 雷響雨小第66章 遍地主力第158章 出其不意第144章 準備反擊第31章 千鈞一髮第120章 趁熱打鐵第81章 最壞打算第84章 託人帶信第39章 戰鬥英雄第20章 大舉推進第93章 迫在眉睫第179章 拼盡全力第89章 戰略勝利第36章 平行推進第70章 騙子瘸子第82章 戰地少尉第147章 戰火重燃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185章 疑雲重重第36章 進攻受阻第85章 靠前部署第163章 決定會戰第79章 出其不意第71章 出敵不意第200章 軍事援助第30章 一石千浪第41章 大敵將至第155章 放進來打第36章 巨大漏洞第107章 轉移重點第160章 有所準備第31章 萬事俱備第23章 生死與共第10章 誰主沉浮第66章 死有所值第107章 想走還留第81章 壓軸大戲第67章 獵捕海豹第37章 全面撤退第3章 身份問題第5章 烈火將軍第160章 有所準備第114章 游擊戰爭第134章 進軍錦州第80章 沒有重點第116章 主動退卻第192章 努力爭取第126章 護身寶貝第61章 美軍參戰第125章 守株待兔第39章 戰鬥英雄第189章 反擊方法第69章 一地得失第39章 戰鬥英雄第137章 只求一死第70章 地面救援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36章 進攻受阻第173章 二次會戰第70章 全面戰爭第48章 只靠自己第8章 一席之談第124章 自相殘殺第67章 獵捕海豹第9章 大敵當前第137章 觸及底線第96章 新任司令第150章 死戰錦州第39章 迂迴得逞第54章 當局者迷第160章 有所準備第26章 徹底放鬆第47章 強力增援第30章 一石千浪第42章 意外結果第202章 一場勝利第57章 經典突擊第28章 軍事管制第25章 強行抓人第62章 蓄勢待發第21章 決戰南京第74章 柳暗花明第11章 入朝作戰第84章 小鬼壓場
第19章 當機立斷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26章 徹底放鬆第49章 出奇制勝第13章 捷足先登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121章 搶糧作戰第56章 城市鏖戰第71章 雪上加霜第32章 福大命大第48章 防守反擊第11章 內憂外患第179章 拼盡全力第60章 鹿死誰手第8章 一席之談第105章 雷響雨小第66章 遍地主力第158章 出其不意第144章 準備反擊第31章 千鈞一髮第120章 趁熱打鐵第81章 最壞打算第84章 託人帶信第39章 戰鬥英雄第20章 大舉推進第93章 迫在眉睫第179章 拼盡全力第89章 戰略勝利第36章 平行推進第70章 騙子瘸子第82章 戰地少尉第147章 戰火重燃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185章 疑雲重重第36章 進攻受阻第85章 靠前部署第163章 決定會戰第79章 出其不意第71章 出敵不意第200章 軍事援助第30章 一石千浪第41章 大敵將至第155章 放進來打第36章 巨大漏洞第107章 轉移重點第160章 有所準備第31章 萬事俱備第23章 生死與共第10章 誰主沉浮第66章 死有所值第107章 想走還留第81章 壓軸大戲第67章 獵捕海豹第37章 全面撤退第3章 身份問題第5章 烈火將軍第160章 有所準備第114章 游擊戰爭第134章 進軍錦州第80章 沒有重點第116章 主動退卻第192章 努力爭取第126章 護身寶貝第61章 美軍參戰第125章 守株待兔第39章 戰鬥英雄第189章 反擊方法第69章 一地得失第39章 戰鬥英雄第137章 只求一死第70章 地面救援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36章 進攻受阻第173章 二次會戰第70章 全面戰爭第48章 只靠自己第8章 一席之談第124章 自相殘殺第67章 獵捕海豹第9章 大敵當前第137章 觸及底線第96章 新任司令第150章 死戰錦州第39章 迂迴得逞第54章 當局者迷第160章 有所準備第26章 徹底放鬆第47章 強力增援第30章 一石千浪第42章 意外結果第202章 一場勝利第57章 經典突擊第28章 軍事管制第25章 強行抓人第62章 蓄勢待發第21章 決戰南京第74章 柳暗花明第11章 入朝作戰第84章 小鬼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