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向着勝利

何時從唐山撤退,才能最大限度的牽制美日聯軍,絕對是一門學問。

撤早了,美日聯軍將有足夠的時間組織起一場規模稍小的進攻行動,依靠在赤山會戰中沒有受到重創的幾支主力部隊打開局面,瓦解中隊的戰略防線。撤晚了,美日聯軍肯定會及時完成對唐山的包圍行動,使得撤退工作變得異常艱難,也讓中隊在這一無關緊要的地區消耗兵力。

毫無疑問,這是一道考驗指揮官能力的難題。

當然,同時受到考驗的還有中隊的戰術情報收集能力。

正個六月上旬,羅耀武都在密切關注美日聯軍的動向。雖然中隊沒有美日聯軍那麼強大的技術偵察手段,特別是在偵察機方面,中隊的差距非常遠,但是在以人力爲主的偵察行動上,本土作戰的中隊擁有天時地利人和,僅僅由敵後游擊隊提供的情報就超過了美日聯軍由偵察機獲取的情報。

事實上,自從戰火燒到東北之後,中隊在獲取戰術情報方面一直超過了美軍。

雖然在很多時候,羅耀武獲得的戰術情報都有滯後性,有的時候還非常嚴重,比如在突出部戰役中,羅耀武就沒能及時收到美軍在北路進攻的戰術情報,等到他發現的時候,美軍已經攻到城下,錯過了調整防禦部署的最佳機會。但是在絕大部分時候,羅耀武都能及時獲得準確的戰術情報,對美日聯軍的作戰部署與作戰行動做出準確判斷。中隊能在數次大規模會戰中,以處於劣勢的部隊迎戰美日聯軍,取得較爲出色的戰績,都與由游擊隊支撐起來的戰術情報網有密切關係。

當然,這並不是說,中隊沒有除此之外的偵察手段了。

雖然在制空作戰方面,中國空軍的劣勢非常明顯,即便到了二零一四年六月初,j-20的在役數量已經突破了三百架,其中部分具備戰術偵察能力,但是美軍從未放棄針對中國大陸腹地的戰略轟炸行動,特別是那些軍工企業,所以中國空軍將絕大部分j-20部署在了其他方向上,重點攔截美軍的戰略轟炸機,保證後方的兵工廠能夠正常運轉,能夠爲作戰部隊生產出主戰裝備。

當時,在近三百架j-20中,至少有二百六十架用於戰略要地防空。

除掉部署在東南戰場與南方戰場上的二十多架j-20,部署在北方戰場上的j-20實際上不到二十架。

這些戰鬥機主要用來偷襲美軍的高價值目標,比如預警機與電子偵察機,必要的時候還得執行一些長途奔襲任務,比如轟炸東港與大連港。如此一來,沒有一架j-20被用來執行偵察任務。

受此影響,羅耀武手裡的主要技術偵察手段是各種各樣的無人飛機。

當然,主要還是航程非常短的戰術無人偵察機。

這些無人偵察機在設計的時候,主要提供給營級部隊使用,航程非常有限,最大飛行距離往往只有一百多公里,而偵察半徑僅僅只有幾十公里。受此影響,在東北戰場上,無人偵察機的使用非常有限,幾乎沒有派上用場。到了華北戰場上,特別是在美日聯軍還沒有展開的情況下,戰場縱深往往也只有幾十公里,結果這些原本應該配屬給營級部隊的小型無人偵察機全被調派給了師旅一級的作戰部隊,很多時候,甚至爲集團軍司令部提供服務,成爲了中隊手裡最爲活躍的技術偵察力量。

事實上,因爲技術偵察手段非常有限,所以往往只用在主要方向上。

這次,爲了搞清楚美日聯軍的部署情況,羅耀武找來了能夠找到的所有無人偵察機,甚至想方設法從空軍搞來了幾架具有隱身能力的大型無人偵察機。

正是這些偵察力量提供的可靠情報,讓羅耀武在撤軍行動上做出了準確判斷。

六月上旬,第四十集團軍一直穩穩的守在唐山。

當然,美日聯軍也沒有發起像樣的進攻。

雖然在六月四日之後,進駐古治縣的第二機步師按照帕特里奇的命令,對第四十集團軍的防線發起了幾次試探性的進攻,但是規模都不是很大,進攻行動也不是很堅決,羅耀武並沒對唐山的防禦部署做出調整。

這種不爲所動的決策,反而讓帕特里奇進退兩難。

中隊加強了戰術偵察力度,並沒瞞過美軍。根據這一情況,帕特里奇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羅耀武肯定在爲唐山防禦考慮。更重要的是,赤山會戰之後不久,帕特里奇就收到了可靠消息,羅耀武手裡最能打的第十五集團軍已經進駐北京,並且兼顧指揮北京地區的十二個新編集團軍,全權負責北京防禦。這樣一來,帕特里奇不得不相信,羅耀武正在對京津地區的戰略防線進行大規模調整。

別說帕特里奇這樣的高級指揮官,就連普通參謀都能想到,羅耀武遲早得放棄唐山。

問題就是,羅耀武打算在什麼時候放棄唐山?

如果羅耀武沒有打算讓中隊在唐山久呆的話,美日聯軍就得儘快做好進攻準備,趁中隊收縮防線的機會發起進攻。如果情況恰好相反,即羅耀武沒有打算立即放手,而是想在唐山這邊多堅持一段時間的話,就會想辦法誘使美日聯軍發起進攻,然後在唐山地區打一場消耗戰。

果真如此,第十五集團軍退守北京就是羅耀武的誘敵手段。

也就是說,羅耀武故意把第十五集團軍撤下去,讓美日聯軍認爲中隊在唐山方向上防禦空虛。

這一點,也正好得到了戰術情報的支持。

在第十五集團軍撤往北京的時候,第三十九集團軍、第六十五集團軍、第二十六集團軍與第二十七集團軍都部署在唐山附近,而且都處於高度戒備狀態。雖然這幾個主力集團軍的狀態都不夠理想,但是貴在人手充足,而且得到了大量新編集團軍與民兵的支持,打幾支戰鬥力不夠完備的美日師團,絕對不是大問題。

這個顧慮,讓帕特里奇在考慮是否該攻打唐山的時候,不得不萬分謹慎。

如果羅耀武在這個時候有所舉動的話,反而能讓帕特里奇對局勢做出準確判斷。

也正是如此,帕特里奇才會讓第二機步師在部署好防線之後,對第四十集團軍的防線進行試探性進攻。

可惜的是,羅耀武沒有對此做出任何反應。

這下,帕特里奇心裡沒底了。

要知道,一直以來,帕特里奇對羅耀武的評價非常高。雖然美日聯軍在過去的一年多裡逐步逼近北京,但是每一場會戰,美日聯軍都在掌握了明顯優勢的情況下,爲勝利付出了極爲沉重的代價。可以說,如果沒有羅耀武,中隊早就戰敗了。

赤山會戰,更讓帕特里奇不敢低估羅耀武的指揮才能。

客觀的講,赤山會戰的勝利者不是美日聯軍,而是中隊。原因很簡單,在羅耀武的指揮下,中隊挫敗了美日聯軍進軍北京的企圖,使帕特里奇沒能達到戰役目的,甚至得在會戰之後花一個多月來調整作戰部署,讓遭到重創的美日主力師團恢復元氣,也就沒有可能在第三季度之前取勝。

事實上,連帕特里奇都承認這一點。

雖然美日聯軍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但是在戰役與戰略層面上,美日聯軍遭受了自開戰以來最大的失敗。

受此影響,帕特里奇自然得對羅耀武的一舉一動保持高度警惕。

在摸不清羅耀武的意圖之前,帕特里奇肯定不會貿然發起進攻。

當然,這並不表示帕特里奇什麼都沒做。到六月十日,第一裝甲師與第三機步師的整編工作基本上完成,加上第二機步師與第七步兵師得到優先補充,美軍再次在前線集中了相當於三個主力師的兵力,具備了發動一場中等規模進攻戰役的能力,也就獲得了打下唐山的資本。

只不過,這一切都在羅耀武的掌握之中。

六月十一日,第四十集團軍在唐山與新編集團軍換防,隨後就按照羅耀武的命令,主動撤出唐山,向北面的遵化轉移,而原先守在遵化的第二十七集團軍撤往北京東面的平谷,在此進行整編。

中隊再次進行部署調整,立即引起了帕特里奇的重視。

問題是,與第四十集團軍一同調動的,還有好幾支新編集團軍,以及專門負責掩護主力部隊的民兵。

受此影響,帕特里奇只知道,中隊正在調整部署,而不清楚具體情況。

結果就是,在六月十一日下午,也就是美日聯軍準備攻打唐山前數個小時,帕特里奇緊急取消了進攻行動。

這一耽擱,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讓第四十集團軍與第二十七集團軍輕鬆完成了換防行動。

到六月十二日上午,等到美軍發現中隊的主力集團軍已經撤離唐山的時候,就連留下來斷後的新編集團軍都撤出了唐山市區,留下來的,只有一些由民兵組成的游擊隊,以及唐山市上百萬市民。

雖然美日聯軍最終兵不血刃的佔領了唐山,但是中隊也保存了所有主力部隊,並且在唐山西面構築了一道更加堅固的戰略防線。

以美軍那三個師的兵力,顯然不足以攻打京津地區。

到此,帕特里奇不得不承認,他必須等到七月中旬、甚至是七月下旬,纔有可能發動攻打北京的戰略行動

(八 度吧

第76章 不戰自潰第124章 戰力提升第40章 扭轉乾坤第76章 峰迴路轉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161章 穩中求勝第34章 分秒必爭第51章 重於泰山第23章 竭盡全力第75章 自我犧牲第43章 不得不打第56章 開闢戰線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26章 徹底放鬆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74章 最後選擇第9章 大敵當前第59章 秘密進駐第52章 敵後戰場第61章 美軍參戰第29章 箭在弦上第135章 新的麻煩第99章 只要三天第22章 見好就收第115章 功虧一簣第94章 未雨綢繆第44章 再次入朝第53章 強行上馬第65章 實力說話第19章 先南後北第103章 嚴陣以待第18章 圍點打援第128章 美軍上島第50章 再遇貴人第23章 發動羣衆第114章 游擊戰爭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4章 好話在前第144章 現實難題第27章 炒飯惹禍第171章 巔峰對決第93章 迫在眉睫第159章 另類戰鬥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67章 獵捕海豹第164章 遷都決議第90章 兵力緊缺第192章 努力爭取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180章 層層遞進第105章 自我價值第132章 全面開打第136章 黃雀在後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27章 炒飯惹禍第75章 制信息權第43章 不得不打第174章 積極進攻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179章 拼盡全力第132章 全面開打第203章 有舍有取第56章 城市鏖戰第10章 斬首行動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165章 用兵難題第65章 陰差陽錯第47章 城市遊擊第195章 空降兵系第30章 將功補過第46章 步兵防線第156章 南方戰場第68章 反擊開始第95章 棟樑之危第6章 重大發現第145章 大舉增兵第29章 再遇少校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29章 再遇少校第22章 見好就收第23章 竭盡全力第77章 彈盡糧絕第30章 一石千浪第22章 騎虎難下第3章 身份問題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5章 大局爲重第78章 六雷轟頂第27章 空軍發威第200章 軍事援助第11章 入朝作戰第35章 坦克大戰第58章 水到渠成第22章 絕對射殺第39章 迂迴得逞第58章 環形防線第80章 沒有重點第198章 利益關係
第76章 不戰自潰第124章 戰力提升第40章 扭轉乾坤第76章 峰迴路轉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161章 穩中求勝第34章 分秒必爭第51章 重於泰山第23章 竭盡全力第75章 自我犧牲第43章 不得不打第56章 開闢戰線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26章 徹底放鬆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74章 最後選擇第9章 大敵當前第59章 秘密進駐第52章 敵後戰場第61章 美軍參戰第29章 箭在弦上第135章 新的麻煩第99章 只要三天第22章 見好就收第115章 功虧一簣第94章 未雨綢繆第44章 再次入朝第53章 強行上馬第65章 實力說話第19章 先南後北第103章 嚴陣以待第18章 圍點打援第128章 美軍上島第50章 再遇貴人第23章 發動羣衆第114章 游擊戰爭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4章 好話在前第144章 現實難題第27章 炒飯惹禍第171章 巔峰對決第93章 迫在眉睫第159章 另類戰鬥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67章 獵捕海豹第164章 遷都決議第90章 兵力緊缺第192章 努力爭取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180章 層層遞進第105章 自我價值第132章 全面開打第136章 黃雀在後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27章 炒飯惹禍第75章 制信息權第43章 不得不打第174章 積極進攻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179章 拼盡全力第132章 全面開打第203章 有舍有取第56章 城市鏖戰第10章 斬首行動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165章 用兵難題第65章 陰差陽錯第47章 城市遊擊第195章 空降兵系第30章 將功補過第46章 步兵防線第156章 南方戰場第68章 反擊開始第95章 棟樑之危第6章 重大發現第145章 大舉增兵第29章 再遇少校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29章 再遇少校第22章 見好就收第23章 竭盡全力第77章 彈盡糧絕第30章 一石千浪第22章 騎虎難下第3章 身份問題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5章 大局爲重第78章 六雷轟頂第27章 空軍發威第200章 軍事援助第11章 入朝作戰第35章 坦克大戰第58章 水到渠成第22章 絕對射殺第39章 迂迴得逞第58章 環形防線第80章 沒有重點第198章 利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