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羅蘇衝突(四)

時間慢慢來到12月,烏克蘭地區早已經進入千里雪飄的冬季。在這個滴水成冰的季節裡,在西烏克蘭羅、蘇兩軍相隔着數十公里各自準備着。

在靠近前線的港口城市尼古拉耶夫,一羣羅馬尼亞士兵正在推着一門LeFH18型105榴彈炮進入陣地。

“大家加把力。”

“嘿呀。”

這是羅馬尼亞陸軍十五師的新編105榴彈炮營,正在進入陣地(現在羅馬尼亞步兵師有四個炮兵營,兩75山野炮營,兩105榴彈炮營)。

大冬天的寒風被沒有讓士兵感到寒冷,反而大量推火炮,搬彈藥的工作,讓大家顯得熱氣騰騰。

作爲該營營長的托夫斯克少校,正站在高處觀察着陣地的安置情況。小夥子們很努力,火炮的安置工作也做的不錯,他很滿意。

托夫斯克少校之前擔任,15師另一個105榴彈炮營的副營長。這次遇到炮兵大擴編,自己能從四個副營長當中脫穎而出,沒有什麼比這個更加讓人舒心的事。

托夫斯克少校在朝氣煥發暢想未來的時候,十五師師長克列多夫少將正在部署着自己的兵力。

在尼古拉耶夫城內十五師指揮部內,克列多夫少將正在對傳令兵下達着命令。“命令1504團在科斯塔夫佈防。”

在送走傳令兵後,參謀長多爾克上校上前問道:“我們已經將1501團和1503團佈防在城外了,要是將1504團也調出去,城裡只剩下1503團了。要是有個萬一,兵力是不是少了一點?”

參謀長多爾克上校疑問,克列多夫少將指着軍事地圖回答道:“不少了。就城裡那些烏克蘭和俄羅斯平民,他們敢翻出花嗎?而且你看,我們所佈防的尼古拉耶夫,是敵人想要奪取敖德薩的必爭之地。要不是考慮到城裡都是烏克蘭和俄羅斯人,我還想再派一個營去增強防線。

爲了安參謀長的心,克列多夫少將繼續講到:“而且在我們身後有第九師,只要我們守住兩天,就能增援到我們。所以你擔心的事,沒有可能發生。”

“再說,我們這裡不是敵人主攻方面。情報部門不是已經探查過了嗎,我們對面的敵人只有一個軍的兵力。在文尼察那纔是真正的大戰。”

克列多夫少將說完後,雙眼望向文尼察,看來他一定對那邊的大戰心生嚮往。

作爲軍人,誰不想開疆擴土建功立業。不過可惜,在和德奧大戰的時候,十五師沒有撈到出彩的表現。而等到和匈牙利革命分子作戰時,他們也沒有拿到耀眼的成績。

現在又和蘇俄軍隊交戰,自己又遠離了大戰地點,想想都氣人。

克列多夫少將身心向往的文尼察,目前一副山雨欲來的氣勢。

在文尼察城內,新設立的烏克蘭集團軍指揮部內,一個個將星璀璨的將軍,正一臉嚴肅的聽着費列伊特上將講解這次的作戰任務。沒錯戰功赫赫的費列伊特上將,就是這次的指揮官。(可憐一下因爲晉升元帥需要隆重準備,而被戰爭推後的普烈山和庫爾圖瓦兩位上將)

“根據作戰計劃。在文尼察,我軍分爲三路。其中左路以十二師、十九師、二十三是、二十五師,四個師爲主,組建爲左翼集羣,以安科達爾中將爲指揮官。並且配給一個150重炮團,作戰目標以防止敵人穿插過來,保護我軍側翼爲主。”

“右路以七師、十四師、十六師,二十一師……八個師爲主,爲我右翼集羣,指揮官爲曼迪夫中將。主要作戰目標是防止敵人進攻方面轉進,同時做好出擊的準備。”

“中路以禁衛一師、第三師、第五師……十一個師爲主,組成中路集羣,我親自擔任指揮官。主要作戰目標擋住敵人攻勢,並伺機與右路集羣進行合圍敵人,以達到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爲主。騎兵一師和裝甲旅作爲機動力量,隨時準備打擊穿插的敵人。”

“最後,禁衛一師和二十八師留守文尼察,以作好防禦工事,並隨時準備增援前線。”

費列伊特將作戰計劃佈置完後,他看向了會議場的參與人員。

事實上他這份作戰計劃,非常簡單易懂,只要懂點軍事就能看明白。這是一個斜面部署陣型,主要是依靠中路擋住敵人進攻,然後右路以迂迴攻擊的方式繞到敵人後方,將其殲滅的計劃。

當然這份計劃別看它簡單,實際上是費列伊特根據文尼察的地形所特意佈置的。其中重點就是需要中路擋住敵人的進攻,爲此他翻閱了蘇俄建立後,歷次作戰的情報和其軍隊的組織結構,精心設計的。

在費列伊特看來,蘇俄軍隊雖然說士氣高昂,戰鬥中悍不畏死。但是在其軍隊的組織管理上,完全是一團糟。就拿蘇俄最喜歡用的集團衝鋒來講,其主要原因還是軍官軍事技能不過關,所以才必須使用這種簡單的方法。

而他們和白衛軍的戰鬥,在費列伊特看來更像是一場比爛的戰鬥,雙方作戰都是大開大合漏洞百出,不過因爲蘇俄的組織能力更高,所以才能蘇俄笑到最後。

就拿在俄國內戰中聲名赫赫的捷克軍團來講,這不過是一羣被沙俄俘虜的原奧匈軍隊戰俘。結果這羣十萬左右的戰俘居然在俄國鬧得天翻地覆,可想而知兩方的實力有多大差距。

在費列伊特召開軍事會議部署作戰計劃的時候,蘇俄也在別爾基切夫召開軍事動員大會。

沒錯蘇俄的作戦會議早就召開過來,現在是召開準備打仗的動員大會。

既然是動員大會,那麼身爲主管軍隊思想的斯大林同志,當然只能義不容辭的站在講臺上,對下面的各級指揮員做動員。“同志們,祖國母親在看着我們。領袖列寧同志,也在莫斯科等着我們的好消息。這次對新帝國主義者羅馬尼亞的戰鬥,將拉開革命的新篇章。讓我們用飽滿的熱情和永不磨滅的戰鬥精神,來打好和羅馬尼亞的這一仗吧。”

隨着斯大林話音落下,在場的指戰員們都一起高喊起來。

“烏拉”

兩方的戰前的準備都差不多了,接下來一戰在文尼察的會戰即將展開。鹿死誰手,這就需要看兩方的表現。

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153章 保加利亞求和第237章 諜影重重(上)第794章 突尼斯角海戰(上)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183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上)重要單章,大家務必看看第201章 大肆發展的糧食加工業第796章 突尼斯角海戰(下)第772章 北非第一戰(中)第121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四第472章 RK公司第609章 新首相第482章 趁火打劫(上)第203章 工會(上)第784章 約旦大暴動第130章 保加利亞的準備第293章 德瓦戰役(三)第408章 羅烏合並(中)第五十二章 合成氨第310章 目標克盧日 (五)第104章 意土戰爭爆發第636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上)第648章 空軍(下)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332章 多骨米牌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235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上)第557章 和談(上)第391章 莫諾爾戰役(下)第389章 莫諾爾決戰(上)第686章 歐洲三軸心(二)第525章 後續影響第368章 鯨吞(七)第303章 德瓦保衛戰(四)第776章 海中刺客(中)第309章 目標克盧日(四)第469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下)第三十七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中第726章 走入正軌的德國海軍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369章 鯨吞(八)第177章 夢想(上)第三十四章 金融戰 上第290章 突襲(二)第498章 美國行(三)第254章 後續影響第118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一第670章 希臘危機第138章保加利亞的突襲第797章 突尼斯角海戰(完)第八十八章 拖拉機貸款第215章 巴庫石油(下)第728章 被打劫的埃德爾第267章 八月革命第六十一章 霍夫曼(4000多字大章)第311章 目標克盧日(完)第479章 經濟與民族第七十七章 揚·安東內斯庫第174章 土地關係的缺口第755章 薩拉丁計劃(下)第312章 後續(二)第353章 戰前準備(上)第185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 (下)重要單章,大家務必看看第424章 收尾第636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上)第181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上)第327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中)第499章 美國行(四)第六章 瑣事第205章 工會(下)第299章 增員計劃第552章 羅蘇局部衝突(五)第351章 新的作戰計劃第348章 無名英雄第183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上)第135章 保加利亞的軍事計劃(求訂閱)第613章 揭露第195章 預備役改進方案(第三章求月票)第481章 魯爾危機第668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五)第744章 無題第十三章 問題第373章 流感爆發第671章 張伯倫訪羅第437章 東加利西亞重工業區(中)第190章 被訂單埋沒的大衆第512章 新年演講第526章 1928年的結束第392章 史上最大白刃戰第696章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第566章 克虜伯(上)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450章 華沙戰役 一第453章 坦克騎兵會戰(上)第139章 奧赫裡德戰役第427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上)第505章 歸程第四十章 攪局者T型車
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153章 保加利亞求和第237章 諜影重重(上)第794章 突尼斯角海戰(上)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183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上)重要單章,大家務必看看第201章 大肆發展的糧食加工業第796章 突尼斯角海戰(下)第772章 北非第一戰(中)第121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四第472章 RK公司第609章 新首相第482章 趁火打劫(上)第203章 工會(上)第784章 約旦大暴動第130章 保加利亞的準備第293章 德瓦戰役(三)第408章 羅烏合並(中)第五十二章 合成氨第310章 目標克盧日 (五)第104章 意土戰爭爆發第636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上)第648章 空軍(下)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332章 多骨米牌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235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上)第557章 和談(上)第391章 莫諾爾戰役(下)第389章 莫諾爾決戰(上)第686章 歐洲三軸心(二)第525章 後續影響第368章 鯨吞(七)第303章 德瓦保衛戰(四)第776章 海中刺客(中)第309章 目標克盧日(四)第469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下)第三十七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中第726章 走入正軌的德國海軍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369章 鯨吞(八)第177章 夢想(上)第三十四章 金融戰 上第290章 突襲(二)第498章 美國行(三)第254章 後續影響第118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一第670章 希臘危機第138章保加利亞的突襲第797章 突尼斯角海戰(完)第八十八章 拖拉機貸款第215章 巴庫石油(下)第728章 被打劫的埃德爾第267章 八月革命第六十一章 霍夫曼(4000多字大章)第311章 目標克盧日(完)第479章 經濟與民族第七十七章 揚·安東內斯庫第174章 土地關係的缺口第755章 薩拉丁計劃(下)第312章 後續(二)第353章 戰前準備(上)第185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 (下)重要單章,大家務必看看第424章 收尾第636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上)第181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上)第327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中)第499章 美國行(四)第六章 瑣事第205章 工會(下)第299章 增員計劃第552章 羅蘇局部衝突(五)第351章 新的作戰計劃第348章 無名英雄第183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上)第135章 保加利亞的軍事計劃(求訂閱)第613章 揭露第195章 預備役改進方案(第三章求月票)第481章 魯爾危機第668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五)第744章 無題第十三章 問題第373章 流感爆發第671章 張伯倫訪羅第437章 東加利西亞重工業區(中)第190章 被訂單埋沒的大衆第512章 新年演講第526章 1928年的結束第392章 史上最大白刃戰第696章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第566章 克虜伯(上)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450章 華沙戰役 一第453章 坦克騎兵會戰(上)第139章 奧赫裡德戰役第427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上)第505章 歸程第四十章 攪局者T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