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節 開港(一)

上海縣在元朝時就已經有了建制。元十四年(1277年),朝廷在上海鎮設市舶司,衙門就在今天的光啓路上。當時上海市舶司與廣州等地的市舶司齊名,是全國7大海關之一。

到了明代,拜官府捉摸不定的海禁政策所賜,整個國家的海貿和與此相關的科技發展反而倒退了不少。像市舶司這種產物,在隆慶開關以後就只剩了廣州一家,其餘的則全部被官府撤銷......

而熊道這次的任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要“重開市舶司”,“重建國內第一外貿港”,可謂是任重道遠。

當座船來到上海縣外時,已然是掌燈時分了。

雖說從規劃上講,明代的上海不過是個縣城而已。但是從繁華程度上來說,此刻的上海縣,城裡城外一片燈火,綿延關廂東西各五里,市場,客棧,佛宮,酒樓,賈肆,鱗次櫛比,儼然一副江南巨鎮的模樣,說是明代版的“十里洋場”也不爲過。

這種囂華場面是不以人們意志爲轉移的。

無論朝廷在海貿方面如何消極,但是上海的區位優勢是不可改變的。作爲中國大陸海岸線的中點,上海地理位置優越.從此地出發,無論北上京津,還是南下閩粵,抑或是渡海去日本琉球,航程都差不多。

即便像明人這樣只做內需海貿,也足夠上海縣發達富裕了。而且上海縣從來都不是小漁村,自宋元以來就一直是繁華的貿易港,所謂的“東南壯縣”。

熊道的座船在過了金山衛後,就拐入了黃浦江,然後一路沿江而下,來到了縣城大東門外的碼頭區,緩緩在官碼頭旁邊的諸多棧橋中選了一條下錨降帆。

走出船樓,面對着後世寸土寸金的外灘嘆了一口氣後,熊道便帶着衆多從人下了船。在兩盞富貴人家標配的煤油燈左右照耀下,熊老爺踏過跳板,和早已等在碼頭的地主接上了頭。

地主和熊道差不多年齡,姓羅,名叫羅十之。此人身材勻稱,臉型有線條,態度熱情又不做作,算是有風度的老帥哥一個。

羅十之身上有個秀才功名,又是當地富商,一直以來都在大批收購熊道的貨物,算是熊道的二級經銷商。

見面行禮後,熊道又與侯在一旁的幾個小商人寒暄了幾句。這幾位都是打聽到此事後專程跑來熊老爺面露臉擡轎子的,要知道熊老爺現在可是炙手可熱的人物,巴結好了,生意上隨便漏一點下來就夠小商人們嚼穀了。

應付完碼頭上一堆人情後,熊道和羅十之轉身上轎,在前呼後擁之下去了城東,進了關廂三裡處的羅傢俬宅“羅園”。

......

自宋以來,由於朝廷選拔人才的機制漸漸變成了科舉,所以唐漢那些傳承千年,把持着官僚職位的世家門閥便漸漸沒了消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相對公平的科舉制使得寒門士子得以入仕,用後世的話說:“爲下層人士打開了上升通道”。

然而在這種制度下,宋明新興的士人階層因爲無法壟斷社會資源,所以“旋起旋滅”,“富不過三代”這種家族興衰史,卻成爲了一種社會新常態。

換句話說,田地,房產這些用來傳家的財富,往往是在縉紳之間來回倒手的。因爲很少有家族能代代出仕,所以祖輩利用官位獲得的土地和財富,後人一旦沒了護身符,就漸漸守不住了。

而今天熊道來的這處“羅園”,便是羅家去歲時從一戶敗落官紳手裡收購的。

說起羅家,也算是科舉制下的又一茬新興家族了。

羅家是太倉人氏。羅十之的大伯在萬曆年間就做了一任工部侍郎,而這一輩裡羅十之的兩個族兄又在工部和鴻臚寺做官兒,所以羅家現在也算是鼎盛人家。

在這種局面下,發跡時間短,只有兩房人的羅家互相之間還算照顧,所以羅十之這個二房家主也在前幾年一不小心“考”了個秀才回來。

有了秀才這個位階後,對於留守的羅十之也就夠了:他平日裡是就專門負責兩家在江南的生意往來。

也許是羅家專攻工部,家學淵博之故,所以羅十之自從在杭州見到熊道手中的大型木料,95#青紅磚,水泥,玻璃這些建材之後,便“一見傾心”,很早就掏出了大筆銀子成爲了熊道的經銷商。

羅十之大批進貨自然是有底氣的:這些物資連同匠人沒過多久就被他送到了京城。那邊在工部營繕司做員外郎的大兄也不是吃素的,後花園砌牆測試後,身爲技術官僚的他一眼就看出了這些建材的好處。

於是大兄當即命人快馬加鞭直奔江南:“家裡有多少銀子都拿去進貨。”

於是羅十之就搶在所有觀望的人之前,從熊道這裡高價買了個勞什子“二級批發商”的資格,以及每年在京城銷售一定數額建材的許可——現在是賣方時代,廠家不但不催促經銷商完成銷售任務,反而規定了每年的銷售上限,生怕經銷商賣多了這邊生產不出來。

這之後羅家大兄很快把建材在京城打開了銷路:工部的免費工匠+穿越衆提供的各種施工技術,使得達官貴人的府邸裡很快掀起了一股換修水泥路,水泥地坪,水泥牆,玻璃窗的熱潮。

與此同時,羅家大兄也藉此機會結識了不少權貴,包括宮裡的大太監......皇宮也是隨時要修繕的,自然會用到建材。

這樣一來,羅家兩兄弟不約而同就得到了好處:大兄這邊賺到了大筆的銀子,結交了臂助。而在鴻臚寺的二兄雖說是清水衙門,但是靠着家裡提供的資源,他不久前已經提了一級,算是把級別先拱了上去。

從這一刻起,羅家就變成了熊老爺的忠實盟友:什麼都是虛的,只有利益才能讓雙方捆綁至死。

這也是熊道此次來上海,偏偏住在羅家別院的原因:自己人,凡事都方便。

第655節 救反賊(一)第368節 反應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463節 懟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519節 邊塞基建第3節 西崑崙第562節 接收(五)第635節 鄭和島第401節 綁票知府第261節 一波又起第318節 土地政策第672節 知交第277節 升官第322節 鍾四毛第454節 降將第308節 建制(六)第592節 毛承祿第70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四)第392節 碧血丹心第607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八)第533節 接待入住第456節 各方(一)第12節 屍體第316節 曲線救國第604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五)第5節 高科技第117節 政局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136節 捱打立正第529節 吳掌櫃的日常(八)第514節 兜截第328節 會議(三)第371節 問診第649節 赴任之路(三)第33節 年夜驚變(二)第535節 大衛星第197節 漂流節目第250節 化工廠(三)第137節 鹽場和船廠(一)第473節 彈劾第527節 吳掌櫃的日常(六)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96節 四大將軍第685節 北歸(十)第665節 共襄大業(二)第434節 亂戰第415節 北上第297節 龍巖戰記(十九)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112節 終遭毒手第222節 荷蘭人在大員第605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六)第61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217節 第N類接觸第552節 明葡戰爭(四)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482節 分流第43節 合作模式第541節 頭籌第73節 侵略者們第667節 共襄大業(四)第441節 悄悄地進村第123節 珠光寶氣的協約第586節 初見第19節 來龍去脈第121節 外籍勞工第43節 合作模式第243節 小軍閥第518節 徭役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第291節 龍巖戰記(十三)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171節 德邦第496節 裂縫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413節 炮打徐府第564節 接收(第五卷完)第129節 城市化第147節 駁運第701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十)第221節 人質第663節 救反賊(九)第461節 過夜第570節 海峽治安整飭第30節 杭州第469節 晨光第391節 那個男人第343節 開港(九)第241節 崩潰第53節 縣令和師爺第419節 展布第231節 羣賢畢至(四)第450節 直線第34節 綁票(一)第118節 公開信
第655節 救反賊(一)第368節 反應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463節 懟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519節 邊塞基建第3節 西崑崙第562節 接收(五)第635節 鄭和島第401節 綁票知府第261節 一波又起第318節 土地政策第672節 知交第277節 升官第322節 鍾四毛第454節 降將第308節 建制(六)第592節 毛承祿第70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四)第392節 碧血丹心第607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八)第533節 接待入住第456節 各方(一)第12節 屍體第316節 曲線救國第604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五)第5節 高科技第117節 政局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136節 捱打立正第529節 吳掌櫃的日常(八)第514節 兜截第328節 會議(三)第371節 問診第649節 赴任之路(三)第33節 年夜驚變(二)第535節 大衛星第197節 漂流節目第250節 化工廠(三)第137節 鹽場和船廠(一)第473節 彈劾第527節 吳掌櫃的日常(六)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96節 四大將軍第685節 北歸(十)第665節 共襄大業(二)第434節 亂戰第415節 北上第297節 龍巖戰記(十九)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112節 終遭毒手第222節 荷蘭人在大員第605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六)第61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217節 第N類接觸第552節 明葡戰爭(四)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482節 分流第43節 合作模式第541節 頭籌第73節 侵略者們第667節 共襄大業(四)第441節 悄悄地進村第123節 珠光寶氣的協約第586節 初見第19節 來龍去脈第121節 外籍勞工第43節 合作模式第243節 小軍閥第518節 徭役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第291節 龍巖戰記(十三)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171節 德邦第496節 裂縫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413節 炮打徐府第564節 接收(第五卷完)第129節 城市化第147節 駁運第701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十)第221節 人質第663節 救反賊(九)第461節 過夜第570節 海峽治安整飭第30節 杭州第469節 晨光第391節 那個男人第343節 開港(九)第241節 崩潰第53節 縣令和師爺第419節 展布第231節 羣賢畢至(四)第450節 直線第34節 綁票(一)第118節 公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