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八)

道路是一個政權的根基。

猶如人的血管一樣,道路越發達,血液流動就越暢通,各種養份得以充分調動利用,身體自然就強壯。工業國家之所以有着遠超農業國家的社會資源調動能力,基礎交通建設方面就決定了上限。

廣州老城區到澳門,直線110公里。這點距離,對一個幅員萬里的國家來說,並不算長。可要在十七世紀給這110公里的路段挖好地基鋪上碎石瀝青,那這條路就太長太長了。

在古代,縣太爺想做一做政績,哪怕只打算修一條几里長的土路,也是要放下身段去大戶人家化緣一二。

後世同樣不易。一條標準平原高速路每公里造價是3000萬。遇到山區水鄉架橋樑鑽隧道,造價還會打着滾往上翻。

其實,哪怕在經濟全球化的後世,修不起一條高速路的國家依然比比皆是。全世界將近200個國家中只有80個有高速路。而在這80個國家中,前2位又佔據了公路里程大部分。

是的,後面所有國家裡程數加起來,還沒有中美兩家合起來多。

高速路如此巨大的投入,也就是國家富強之後的新生代國民纔會司空見慣,認爲這玩意大概就和門口的菜市場一樣,是縣太爺......沒準是府臺?......想修就修的東西......狗日的肯定給小舅子批了兩個標段。

然而大多數國民們不知道,也不關心的是:在很多貧困的第三世界國家,傾舉國之力,也修不出一條110公里的高速路,這個真的貴,真沒有。

如此昂貴的路,在新世界,原本歷史上的兩廣總督熊文燦自然也是修不出的。不過魯迅說過,本來沒有路,來的穿越者多了,就有了路。

今天開始破土動工的廣澳高速,雖說只是一條雙向二車道的縣級瀝青石子路,但在十七世紀,就是妥妥的高速標準。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修路對於國家,對於政權的好處,是個後世人就知道。這個時代,所謂連接國家城鄉的主幹“官道”,其實只是低陷於水平面的凹土道,路面上滿是深深的車轍和爛泥。只有在城市中,才能看到一些石板鋪成的便道。

所以一旦路成,那麼在明末最富裕人口的最多的珠三角地區,穿越勢力這一“善舉”,就等於給自家做了一條永不磨滅的廣告。無論是沒見過世面的貧民,還是經常被官府逼迫掏銀子修路鋪橋的地主階層,未來都會有巨大的心理震撼。

再加上道路對地區經濟的促進能力,資源匯聚能力,軍事調動能力......方方面面的好處,會將穿越政權對基本盤的控制力提升一個大檔次。

然而還是那句話:果子好吃樹難栽。

說實話,穿越政權能在今天宣佈廣澳高速破土動工,那也是決策圈預謀已久,經過了多輪線上線下論證、會議、動員後,才最終下的大決心。

從廣州大南門走直線到澳門,這一路上自然條件惡劣,原始植被和水澤泥潭遍佈。而最令人畏懼的,則是珠江水系。

有水系,就得修橋。在前期的實地測繪中,密如蛛網的中古時代水系,預示着廣澳高速要修建遠超後世數量的便橋。

後世做工程的有句話:金橋銀路銅建築。一座橋樑的造價遠超同等長度的公路。

修橋對於接活的建築單位來說,是好處多多。可對於掏銀子甲方來說,就屬於肉痛至極的事了。

這也是某勢力一再鄭重考慮的原因。計劃中茫茫多的橋樑,雖說都是結構最簡單的便橋,但同樣不便宜,因爲這些橋樑在設計要求中,至少要能通過小型蒸汽農用機械。

這個通過標準,已經達到了後世農民伯伯開手扶拖拉機過橋的水準。

也就是說,在儘可能使用紅磚、石料、木料等建材的基礎上,計劃中的橋樑勢必要用到鋼筋水泥......至少基樁這種關鍵位置要用。

某勢力正處在大興土木建設現代化城市的當口,產量感人的鋼筋水泥早已飆出了天價,然後又要來高速路這麼一個吃材料大戶......善財難捨,即便以穿越衆一向的豪橫和對金錢的不敏感,這條路最終的通過,也真真是內部吵了無數架的結果。

另外,除了昂貴的材料之外,修橋修路先期大多數時候還要斷水引流挖設地基,這同樣是極端耗費人力資源的大型勞務運動,很是不便宜。

在十七世紀修路,唯一比後世輕鬆且省錢的,大概就剩下拆遷了。

廣澳高速沿途的官地且不用說,只要在縣衙底冊上的,不論是真正的荒地還是被豪強霸佔的田土,未來都會被無條件收回。

而真正的私人田地,也都會有一個統一標準的收購價格......這裡一定不會出現釘子戶,這年頭當釘子戶,比後世危險多了。

總之,今天在廣州大南門隆重奠基的廣澳高速,是穿越勢力放眼未來,爲了整合、提升實際統治區的綜合實力,所採取的重要手段。

這也是區區一個開工典禮能請到兩廣總督、以及很多穿越人士的原因:只有穿越者,才明白這條公路之於政權的意義。

————————————————————————————————

主人知道自家在做什麼,客人就未必了,更何況是外國客人。

克勞利這些坐在觀禮臺的紳士們,在迷糊中觀禮了開工儀式,然後迷糊地退了場,全程迷茫。

不過克勞利他們還是很高興的,因爲他們在意的並不是什麼莫名其妙的觀禮儀式,而是會後在廣州城內的一系列活動。

這之前,只有葡萄牙商人才進過廣州城。而今天,作爲歐洲商人的代表,觀禮嘉賓們借這次機會,作爲“改開”政策的試點,得到了參觀廣州城的機會。

很快,儀式結束就有人過來聯絡安排。克勞利他們坐上漂亮的四輪馬車,夾在車隊中間,第一次進了廣州城。

宏偉的南天名城,單從規模和人口上來說,並不比這一時期的倫敦稍差。像老威廉這些人還好一點,他們之前去過其他中式城鎮。克勞利則是第一次來到“正規”的明國城市,南方特有的中古時代城市建築風格,令他大開眼界。

這之後,紅髮碧眼的禮賓們,按照既定流程去了布市口有名的“聚仙樓”搓了一頓。

最後,頂着路人好奇的眼光,禮賓們得以在布市轉了一圈。商人們興致勃勃地參觀了不少綢緞莊,瞭解了一番廣州城內的布料市場行情,

最終,在傍晚關閉城門之前,客人們離開了廣州城,坐船回到了新區。

總得來說,這一趟廣州城之行,收穫還是有的,但並不多。

在這之前,歐洲商人之間不惜放炮茬架,就爲了爭奪一個進入廣州城的機會。那個時候,進了廣州城的人,就代表着可以買到生絲和瓷器這些明國特產發大財。

而現如今,只要在新區港停泊的商船,隨時可以在港口批發市場輕鬆買到各類商品......還不用擔心遇到騙子。現港口有穿越者背書的公證處、稅務局和保險公司。合同只要在那裡蓋章交足契稅後,就會有東方伯爵大人來保證買賣雙方的交易進行。

一切都是那麼的安全、快捷和美妙。

所以,現如今的廣州老城,其對於歐洲商人的核心吸引力已經消失。剩下的,充其量也就是旅遊看個新鮮罷了。

——————————————————————————————————

從廣州城回來的第三天,克勞利叔侄又一次接到了觀禮邀請。

這次的邀請比較重要,因爲禮賓縮小了範圍,只有位列某張“國際友人”名單上的歐洲人,纔有資格前往內陸的增城縣,參加水泥廠的開工典禮。

是的,在經過了跨度長達三年的建設期後,當初穿越勢力和本進步士紳合股立項的增城水泥廠,終於要正式投產了。

而這一次去到珠三角內陸,國際友人們纔算是真正見識到了穿越政權的一部分隱藏實力。

首先,在從珠江進入增江的航道口,友人們得以近距離觀察到了駐泊在黃埔軍港的大艦隊。

這其中,最新一艘用來維護海外領地的“開遠號”,震撼了所有目擊者。

有着巨大艦體的開遠號,滿載排水量超過了3000噸,是主要利用蒸汽動力航行的驗證型機帆戰艦。

這艘大艦在不久的將來,會利用其高自持力高運輸量的特點,成爲南下菲律賓海的艦隊旗艦。

接下來,觀禮隊伍一路沿着增江航行,最終,克勞利成爲了第一個在廣東內陸縣城踏腳的歐洲人。

不久後,賓客們在江邊,遠遠看到了一處有着高牆的小城。

進入一扇高厚的大鐵門,下一刻,各種“賣糕的”發音,就從來賓的嘴裡驚叫了出來。

此刻映入克勞利眼簾的,是一座通體由鋼鐵組成的城堡。

克勞利發誓,即便在最深處的夢裡,他也沒有見過如此猙獰可怕的鋼鐵之城:各種高聳的塔樓,各種林立的梯架,還有那巨大的“鐵柱”......一切都在散發着幽暗的金屬光澤,克勞利彷彿置身地域......只有惡魔才能修建出這樣的鋼鐵堡壘吧?

等等,不是說這裡是製造“水泥”的冶煉工坊嗎,爲什麼變成了惡魔堡壘?東方人想對我做什麼?

克勞利在驚恐中想到。

第385節 另一處戰場第254節 一把軍刺第317節 草料第119節 原來的主人第125節 鎮宅之寶第676節 北歸第481節 後果第61節 學霸第99節 許心素第85節 管制第213節 殺王(十)第663節 救反賊(九)第603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四)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462節 接觸和態度第652節 勳章和墨寶第135節 優惠期已過第456節 各方(一)第720節 鯁骨第394節 大手筆第24節 出山剿匪第576節 上半場結束第673節 幻變(一)第479節 走人前的談判第81節 船期和新城第493節 堂下何人第645節 銷假第357節 開港(二十三)第38節 羣英薈萃第77節 雖近亦誅第1節 守株待兔第594節 上門第498節 出逃第110節 楊二和摩雲觀第68節 行路難第597節 撫遠號條約(一)第5節 高科技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47節 荷月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286節 龍巖戰記(八)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57節 李逵李鬼(二)第555節 明葡戰爭(七)第591節 突至第169節 轉運第279節 龍巖戰記(一)第167節 木料和水泥第431節 罐頭第390節 何以解憂第56節 李逵李鬼(一)第652節 勳章和墨寶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5節 高科技第276節 惡意第379節 到站第630節 夜訪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502節 臺北(一)第385節 另一處戰場第477節 御花園第265節 分配工作第490節 特區局面(二)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519節 邊塞基建第375節 公文的由來第497節 人棍第352節 開港(十八)第87節 談判(一)第4節 暫住第309節 建制(七)第646節 站長第57節 李逵李鬼(二)第577節 官邸會議(一)第549節 明葡戰爭(一)第479節 走人前的談判第530節 吳掌櫃的日常(九)第178節 備戰工作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47節 荷月第620節 大會(三)第92節 村落實景第365節 自駕遊第257節 辭職第254節 一把軍刺第400節 方岳貢第158節 小書房第201節 公平交易第472節 間隙第17節 銀元寶第311節 瘟疫第417節 落腳和撕逼第392節 碧血丹心第287節 龍巖戰記(九)第76節 江山多嬌第41節 動力爲王第587節 難唸的經第87節 談判(一)第628節 討逆(六)
第385節 另一處戰場第254節 一把軍刺第317節 草料第119節 原來的主人第125節 鎮宅之寶第676節 北歸第481節 後果第61節 學霸第99節 許心素第85節 管制第213節 殺王(十)第663節 救反賊(九)第603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四)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462節 接觸和態度第652節 勳章和墨寶第135節 優惠期已過第456節 各方(一)第720節 鯁骨第394節 大手筆第24節 出山剿匪第576節 上半場結束第673節 幻變(一)第479節 走人前的談判第81節 船期和新城第493節 堂下何人第645節 銷假第357節 開港(二十三)第38節 羣英薈萃第77節 雖近亦誅第1節 守株待兔第594節 上門第498節 出逃第110節 楊二和摩雲觀第68節 行路難第597節 撫遠號條約(一)第5節 高科技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47節 荷月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286節 龍巖戰記(八)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57節 李逵李鬼(二)第555節 明葡戰爭(七)第591節 突至第169節 轉運第279節 龍巖戰記(一)第167節 木料和水泥第431節 罐頭第390節 何以解憂第56節 李逵李鬼(一)第652節 勳章和墨寶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5節 高科技第276節 惡意第379節 到站第630節 夜訪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502節 臺北(一)第385節 另一處戰場第477節 御花園第265節 分配工作第490節 特區局面(二)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519節 邊塞基建第375節 公文的由來第497節 人棍第352節 開港(十八)第87節 談判(一)第4節 暫住第309節 建制(七)第646節 站長第57節 李逵李鬼(二)第577節 官邸會議(一)第549節 明葡戰爭(一)第479節 走人前的談判第530節 吳掌櫃的日常(九)第178節 備戰工作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47節 荷月第620節 大會(三)第92節 村落實景第365節 自駕遊第257節 辭職第254節 一把軍刺第400節 方岳貢第158節 小書房第201節 公平交易第472節 間隙第17節 銀元寶第311節 瘟疫第417節 落腳和撕逼第392節 碧血丹心第287節 龍巖戰記(九)第76節 江山多嬌第41節 動力爲王第587節 難唸的經第87節 談判(一)第628節 討逆(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