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節 開港(十二)

左氏宗族和其他所有宗族的架構都是相同的:族長是核心人物,掌握着公財,公田,公廨這些族內公產的分配權。

與此同時,各個房頭最有威望的老人會和族長一起組成二元議會,用來協商宗族內部事物。

而最近一段時間,族裡開會明顯比以往頻繁。

前些天徵地辦剛進村的時候,族裡就開過一次會,會上各家達成的唯一共識就是“靜觀其變”。然而過了沒多久,第二次緊急會議就又開始了。這一次的議題是如何處置族內敗類左平。

說到左平,此人也是奇葩一個。在他們這一輩人中,左平排行十七,所以平時人們都叫他左十七。

左十七是六房次子。此君成年後從家中分到了七十畝地的產權,不想這貨在雙親過世後突然間染上了賭癮,兜兜轉轉幾年下來,就將三十來畝地典賣給了族人。

原本這種事是沒人管的,哪個大家族裡不出幾個敗類?正經是很多人都在冷眼旁觀,就等這貨下一次賭輸後放出地契來大家繼續競標。

不想晴天一聲霹靂:租棧......徵地辦來了。

有了競爭,就有了對比。這左十七在觀察一段時間後,發現這家收地的租棧確實是童叟無欺,真金白銀,於是他的心思就動了。

要知道他手頭現在只剩下40畝地,這其中大部分也不是什麼好地,就是普通的中下田。

那麼如果按照租棧給出的條件換地,他就能在其他縣得到60畝整齊的下田。這樣一來,無形中他的資產就增值了很多,無論是繼續出租還是將來賭輸了分割出售,都屬於進可攻退可守。

於是左十七在偷偷跑去奉賢轉了一圈,和那幾戶吃螃蟹的富農打聽完具體情況後,這個賭徒就真正動心了。

然而想賣地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這裡面有一個隱性問題要解決:從理論上說,他只能把土地賣給族裡。

這一點是必須的,也是無可厚非的:宗族可不是後世的股份公司,如果任由不肖子孫把土地賣給外人,那用不了幾代人宗族就煙消雲散了。

但是左十七是真地想脫族啊......他現在只想遠離那些成天嘲諷他是廢物,等着佔他便宜的族人。

他是一個有夢想的男人,他不想一輩子讓人踩在腳下,他等了這幾年,就是想等一個機會鑽進賭坊中大殺四方,一夜暴富。然後告訴大家,他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

現在徵地辦出現了,左十七的機會終於等到了,於是他再沒有猶豫,半夜去敲了後門,打算和這幫收地的好好談談。

談話的結果很令他滿意:徵地辦這邊答應了將他的地塊安置在蕭山那邊。這樣的話,他就等於跑去了紹興,將來隔着錢塘江,族中也不能拿他怎麼樣。

於是某人就興沖沖地回家準備地契去了。

然而左十七沒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他就被人押進了祠堂,裡面是嚴陣以待的元老會成員。

wWW ●Tтká n ●¢ O

是誰出賣了他呢?一牆之隔的兄嫂。

在家法(紅漆棍)的提醒下,左十七迅速將一切都吐露了出來。這之後他又被追加了一頓板子,然後被勒令待在家中養傷,哪裡也不許去。

至於他的地契......經過族中公議後,便由其兄代爲保管,將來如果左十七要賣地的話,一切由其兄操辦。

講真,這個處理結果從宗族角度來說,已經是很公平很仁慈了。左十七除過捱了一頓棍子外,也沒有失去什麼,他真要賣地的話,還是能得到銀子的,只不過是族裡的內部價格。

但是天底下的事,從來沒有那麼簡單的。雞蛋已經破了,能指望蒼蠅放過嗎?

左十七被修理完當天,某位縣衙書辦就聞訊趕去傷者家裡慰問了一番。這之後餘本德便背起雙手,哼着小曲,溜溜達達地來到了左家門前,求見左鴻堂。

左鴻堂自然不敢怠慢,趕緊將餘某人請到堂屋看茶。

......

從大的階級來講,古代是有“士民工商”這個明確說法的。然而這只不過是粗陋的劃分,在各個階級內部,根據實力的不同,還會有很多小階層出現。

對於明代的“富人”階層來說,同樣有好幾層劃分。

刨除那些皇親國戚不談的話,佔據食物鏈頂端的自然就是縉紳階級了。真正的縉紳,指得是家中有人出仕,或者至少有舉人和退休官員在鄉的“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這種家族如果操作得當,代代有人出仕的話,那麼族人就可以在腦門刻上“詩書傳家”的高檔銘牌了。這個稱號聽上去很文雅,但是代表得可是吃人不吐骨頭的頂級權貴。

官府在面對這種家族時完全沒有辦法,徐階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他的首輔生涯中,徐家不停侵吞家鄉田地達到幾十萬畝之多。

後來高拱讓海瑞當了應天巡撫(江蘇+上海省高官)後,超級反腐愣頭青海瑞就準備在轄區打一打土豪。當他發現徐家是整個南直隸最大的土豪後,就開始沒收土地,順便還抓了徐階的兒子。

然而這沒什麼卵用:退居二線的老同志徐階找了找關係,花了點銀子,就把海瑞調走了——時人有云:家居之罷相,能逐朝廷之風憲。

這就是頂級縉紳家族的實力:海瑞尚且被兩招散手給打發走,平日裡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兒,就更加脫不開官場內部的關係羈絆。

所以這種縉紳家族實際上就是國家最大的蛀蟲:他們將大批的自耕農變爲自家的佃農,而且他們佔據的大量土地是不交稅的,這就相當於把國家財政裝進了自己腰包。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纔是“君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真諦:皇帝允許高級士大夫分享國家稅收。

在頂級縉紳下面,就是普通的縉紳階層。這種通常是一代目纔出仕,或者老一輩亡故後小輩沒有銜接上,但是朝中關係還在,餘威尚存的那種。

即便是這種縉紳,也不是官府能拿捏的。家中交着500畝地的稅款,但是不交稅的還有1000畝——收稅的主體是縣衙,無論是芝麻縣令還是屌絲胥吏,在這種人家面前同樣毫無辦法。

接下來就是把“耕讀傳家”每天掛在嘴邊的鄉間土豪了。

這種家族是金字塔的第三階,族中沒出過什麼大官兒,但是小官小吏不斷,在當地根深蒂固,隱田隱戶是常事,拖欠稅款是標準動作,和縣衙稅吏經常性處於一種討價還價的模式中。

......

而餘本德今天上門會談的左家,則是金字塔最低的一級:鄉間土豪。

這種家族是數量最多的鄉間勢力。此輩沒有什麼政治方面的能量,能在當地稱霸,拖欠稅款,依靠得是噸位:幾百上千人的宗族,團結起來和稅吏鬥智鬥勇。

而餘本德之所以當初在熊道面前選定了左家村,那也是因爲他有自知之明:左家村離着港口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因爲這裡沒有什麼耕讀傳家的政治家族,他這樣的胥吏在這裡能勉強施展開。

......進到堂屋後,雙方看座,上茶。餘本德這會可一點都不急,不慌不忙地立起茶碗蓋,用心地看着其上的水滴落入碗中。

而方面大耳的左鴻堂就沒有這等養氣功夫了。要知道在徵地辦第一天來的時候,他就派人去私下裡請過餘本德,然而卻被對方拒絕了。

所以這段日子他可是一直在等着和餘本德見面的:“餘爺,今日可把您給盼來了,這購地一事,背後到底有什麼內情,還請賜教啊!”

餘本德笑眯眯地點了點頭。雖說左家村他來的次數不多,和左鴻堂也不是很熟,但今天他可是明顯感覺到了這位家主的底氣不足。

“鄉下土包子,不曉得厲害”想到這裡,餘本德才張口說道:“左老爺,這購地之事呢,乃是上面大人物交待下來的,小人也就是跑跑腿,幫幫忙罷了。”

左鴻堂看到這老吏如此篤定,不由得心中一緊:“哦......那不知夠數了沒有?”

“自然是不夠的。”餘本德翹了翹嘴角。這種沒有政治能量的家族,他的語氣是很平等的:“算上左家村所有的地皮,大約還是欠一些。”

“啊!?”左鴻堂震精了:“是何方來的大人物?胃口倒不小!”

餘本德懶得跟這幫鄉下土包子解釋,即便說了,被招安的分守廈門副將代表着什麼這幫鄉下土包子一樣沒有概念:“就是府中的大門檻,管家還在縣城,其餘的小人也不大清楚。”

應付一句後,餘本德終於把目的說了出來:“左老爺,這阻礙辦差的事,可不像您這種明白人所爲啊?”

左鴻堂依舊沒有從剛纔的震驚中緩過來。在他的印象裡,似乎只有皇親國戚纔有這個本事將一地民人連根拔起了,所以他這會注意力不太集中,想了想後才反應過來餘本德是在問罪:“餘爺,還請明示,左家這幾日來何曾阻過各位辦差?”

“嘿嘿,那左十七都在牀上躺着了,還要怎麼阻礙?”

左鴻堂聽到這裡,瞬間明白了過來,然後他頓時大怒:“發作那畜生是我左傢俬事,這個就不勞餘爺您掛心了吧?”

“左老爺如何發作子侄,那委實不歸小人管。不過眼下這份文書,可就是小人該管了。”

餘本德說到這裡,緩緩從懷中掏出一份契書,放在了桌面上。

第558節 接收(一)第99節 許心素第405節 同心圓第228節 羣賢畢至(一)第57節 李逵李鬼(二)第426節 求醫第171節 德邦第267節 捕魚第646節 站長第430節 反賊第208節 殺王(五)第298節 龍巖戰記(二十)第185節 紛雜第132節 動真格第588節 艙房夜話第252節 機械廠第294節 龍巖戰記(十六)第713節 收線(五)第239節 火燒連營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726節 歷史(一)第220節 兩手準備第57節 李逵李鬼(二)第529節 吳掌櫃的日常(八)第225節 葬禮和反思第415節 北上第644節 年話第69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四)第79節 政府不是土匪第121節 外籍勞工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682節 北歸(七)第670節 共襄大業(七)第507節 PPT第253節 鋼廠和礦石第18節 胡管家第87節 談判(一)第331節 劉香的應對第104節 新型貿易第284節 龍巖戰記(六)第27節 暗青子第344節 開港(十)第20節 攔路虎第429節 生養第615節 廣州的夜晚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482節 分流第194節 警察來了第437節 休假第51節 血舞第100節 兩個世界的家底第586節 初見第38節 羣英薈萃第128節 新附民第39節 蘿蔔開會(一)第70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五)第248節 化工廠(一)第266節 股東第447節 打援第153節 妹子第126節 新年會議第411節 鎮蠻號第300節 龍巖戰記(二十二)第127節 不服王化第416節 天津衛第42節 反賊們第372節 黑狀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172節 遮了天第274節 聖光照耀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549節 明葡戰爭(一)第154節 黃老爺第463節 懟第371節 問診第592節 毛承祿第422節 校場(一)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665節 共襄大業(二)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83節 柴系統第725節 接力第343節 開港(九)第444節 人頭武庫和包衣第554節 明葡戰爭(六)第382節 走投無路第96節 四大將軍第60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二)第310節 建制(八)第191節 海防遊擊第624節 討逆(二)第81節 船期和新城第327節 會議(二)第487節 白馬王子和新旗艦第443節 好戰第450節 直線第453節 同行第153節 妹子第403節 進擊的湖匪
第558節 接收(一)第99節 許心素第405節 同心圓第228節 羣賢畢至(一)第57節 李逵李鬼(二)第426節 求醫第171節 德邦第267節 捕魚第646節 站長第430節 反賊第208節 殺王(五)第298節 龍巖戰記(二十)第185節 紛雜第132節 動真格第588節 艙房夜話第252節 機械廠第294節 龍巖戰記(十六)第713節 收線(五)第239節 火燒連營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726節 歷史(一)第220節 兩手準備第57節 李逵李鬼(二)第529節 吳掌櫃的日常(八)第225節 葬禮和反思第415節 北上第644節 年話第69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四)第79節 政府不是土匪第121節 外籍勞工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682節 北歸(七)第670節 共襄大業(七)第507節 PPT第253節 鋼廠和礦石第18節 胡管家第87節 談判(一)第331節 劉香的應對第104節 新型貿易第284節 龍巖戰記(六)第27節 暗青子第344節 開港(十)第20節 攔路虎第429節 生養第615節 廣州的夜晚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482節 分流第194節 警察來了第437節 休假第51節 血舞第100節 兩個世界的家底第586節 初見第38節 羣英薈萃第128節 新附民第39節 蘿蔔開會(一)第70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五)第248節 化工廠(一)第266節 股東第447節 打援第153節 妹子第126節 新年會議第411節 鎮蠻號第300節 龍巖戰記(二十二)第127節 不服王化第416節 天津衛第42節 反賊們第372節 黑狀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172節 遮了天第274節 聖光照耀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549節 明葡戰爭(一)第154節 黃老爺第463節 懟第371節 問診第592節 毛承祿第422節 校場(一)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665節 共襄大業(二)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83節 柴系統第725節 接力第343節 開港(九)第444節 人頭武庫和包衣第554節 明葡戰爭(六)第382節 走投無路第96節 四大將軍第60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二)第310節 建制(八)第191節 海防遊擊第624節 討逆(二)第81節 船期和新城第327節 會議(二)第487節 白馬王子和新旗艦第443節 好戰第450節 直線第453節 同行第153節 妹子第403節 進擊的湖匪